變賣祖產支持孫中山的慈溪趙氏兄弟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趙家藩(1872~1925),趙家藝(1876~1925),祖籍慈溪(現屬寧波市江北區)洪塘趙家洋人。八兄弟中,趙家藩排行第六,趙家藝(字林士),排行第八。其父趙立誠以經營航運業起家,產業遍及上海、蘇州、杭州、寧波等地。兄弟倆童年時都在蘇州生活,清咸豐年間才遷回寧波居住。

 

 

一、趙氏兄弟1905年加入同盟會家藝回甬辦學密謀反清

 

 

    1899年,趙家藝23歲時中縣試,為清諸生。是時朝政日非,外侮頻仍,家藝拒絕再從科舉中求功名,結交同鄉有志之士,相與討論革新教育、振興實業之道。1900年,家藝原配夫人吳氏病故,續娶同郡周氏。婚后不久赴日本游學。在日本交往者多為旅日愛國同志。因甲申(1884年)以后,孫中山倡導革命救國,常亡命海外,故居日本之日尤多。1905年前后,趙家藝與六哥家藩一同加入孫中山之同盟會。家藩與張靜江同行歐洲、法國巴黎等地經營貿易,以所獲資助孫中山領導之反清革命。家藝曾跟隨兄家藩游學法國,但時間不長。

 

    1905年,家藝30歲,歸國至甬,先與陳訓正(陳屺懷)等,交納有志之士,議論反清革命之道,謀組織革命力量,以寧波西門育德坊育德農工學堂為秘密集議和通訊聯絡之所。育德農工學堂創辦于清光緒二十年十月(1904年),以收教當時“墮民”子弟,助其爭取平等人權而設。由寧波人盧洪昶(字鴻滄)捐資并負責日常費用,校長陳訓正。該校舍后為效實中學,解放后一度改稱五中。

 

    1905年7月,家藝與陳屺懷擬設寧波師范傳習所,適聞寧波人張美翊(字讓三)等謀劃設教育會。寧波知府喻兆藩便召集各方商議,組成寧波府教育會,張美翊任會長,陳屺懷任副會長,家藝為評議員。同時成立寧波府師范學堂,以原月湖書院舊址改建為校舍,家藝主其事。后寧波府師范學堂與寧波府中學堂(原寧波儲才學堂)合并,改稱省立第四中學,解放后為一中。在此時期,家藝旨為反清革命積蓄力量。

 

二、上海趙公館成為海外黨人反清革命聯絡中心趙家藝積極籌劃寧波辛亥光復

 

    1906年,趙家藝因病,遭母喪,與其兄家藩同住上海平橋路三家園。自庚子惠州起義以來,同盟會在國內迅速發展,四方義舉迭起,清廷大懼,大肆搜捕黨人。上海三家園“趙公館”成為當時海外革命黨人與上海聯絡軍事秘密通訊所之一。

 

    1908年,家藝旅居日本,療養病體,同時參與同盟會之活動,并多方籌措革命經費,廣交留日學生和有志之士。當得知世交子李薇莊正在日本考察銀行業務時,家藝隨即前往拜訪,討論救國之計,一言既投,赤誠相見,并介紹李薇莊加入同盟會。

 

孫中山于1907年被逼離開日本至安南,在河內設立革命機關,指揮進取兩廣,多次策劃起義,均遭不利,遂于1909年5月轉道歐洲赴美。國內革命運動由黃興、胡漢民負責。應革命運動需要,家藝從日本回國,攜重資到廣西主辦墾殖事務。當地官府知其與孫中山革命有關,多方阻礙,事未成。孫中山雖不氣餒,但因資金窘迫,遂將自己處境告知趙氏兩兄弟,家藩、家藝在上海沒有大量現款,就雙雙趕回家鄉,變賣父親遺留給他們的田產。為求盡快籌集大批資金,兄弟倆將大批田產按時值貶價出售,所得現款,匯交孫中山。1910年,家藝自廣西返回上海,與乃兄家藩和于右任等集資先后創辦《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立報》,宣揚革命,并與徐朗西等籌創《民意報》。是年,陳屺懷、烏崖琴等諸多親友亦剪發去辮,以堅諸親友反清革命之志。

 

    1911年7月31日,陳其美(字英士)等策劃的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在上海成立。初秋,家藝返寧波,組織成立中國同盟會寧波支部,任會長,陳屺懷任副會長。家藩與家藝參與上海同盟會活動,寧波則由陳屺懷主持,家藝負責往來滬甬間聯絡。舊歷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革命形勢突變,上海與寧波策劃光復之事聯系更加頻繁。家藝請滬甬輪船工友鄔阿岳直接傳遞,并將七哥家蓀之寧波穆家巷寓所為秘密聯絡之所。陳屺懷、范賢方等為響應武昌起義,也常密議于家蓀家。9月1日組成民團武裝。趙家蓀、范賢方等聯絡新軍統領常榮清,常答應親送槍彈若干,表示支持民團。而陳其美以寧波毗連上海,欲聯為己援。囑家藝返甬一行,告之滬上未動甬勿妄動。正在上海的陳屺懷與家藝一起返甬,與范賢方等商議,先組建保安會。10月1日,保安會成立,推寧波知府江畬經會長,陳屺懷副會長,趙家蓀等12人為干事。范賢方主張即日宣告獨立,盧成章(盧洪昶之子)退席至西門口之育德農工學堂,召集子弟百數十人,手執保商安民旗子,沿途高喊“光復軍到了”,市民也不知道底細,商團、民團千余人直入道署,以保安會名義出告示安民,暫設寧波軍政分府,宣告寧波光復,時舊歷十月十五日。

 

家藝任寧波軍政分府參議部長,其七兄趙家蓀為中華銀行行長。其時財政非常困難,省以其發行之軍用券抵撥應需,而市場流通甚難。家蓀任行長之中華銀行與寧波海關商定,對繳納稅款者,海關收受軍用券,銀行則先向海關交保證金若干,隨后結算,使軍用券得以流通,軍政各費得以應付,事既定,家藝即辭職返回上海。

 

三、袁世凱竊國趙家藝反袁在甬接待中山先生留下歷史記憶

 

    1912年初,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家藩被委任為全國造幣廠廠長。3月,中山辭職,袁就任臨時大總統于北京。家藩亦辭去中山所委之職返回上海。兄弟倆與孫中山過從甚密,心非袁氏之竊國,而又信中山先生主張,孫中山誤認清室退位,建共和而去專制,以為民族民權主義已達目的,民生主義則為當務之急。4月,孫中山在上海先后發表演說論述民生主義,指出:共和初成,興實業為救貧民濟。趙家藝即與陳屺懷等創辦平民共濟會,總部設于上海四川路一二八號,其宗旨為組合貧民自力救助與發展實業。7月,創刊《生活》雜志,由陳屺懷任主編,討論農工興革,宣揚民生主義。

 

    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李烈鈞、黃興起兵討袁,各省響應。9月,革命軍敗,舊稱“二次革命”之“贛寧之役”。孫中山因時勢逆轉,亡命日本。家藝非常沮喪,留上海經營商業。1914年,孫中山在東京改組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趙家藝一次就捐助三萬元銀洋,繼續與國內外革命黨人通聲氣,對同盟會舊人或黨員有過往上海者,或有經濟之需,家藝、家藩皆傾力解決,甚或以變售飾物相助。是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日本乘機侵我膠州灣與青島。1915年,日本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袁世凱竟允簽約,換得日本支持他稱帝。孫中山在海外發表“討袁宣言”,云南首先起義討袁。陳其美自日本回上海,奉命為反袁作準備,秘密組織中華革命軍東南軍部,家藝與陳其美經常聯絡,贊助其進行各項活動。

 

    1916年,家藝41歲,滇、黔、桂、浙各省對袁先后宣布獨立,共組護國軍。孫中山在上海發表“二次討袁宣言”。袁取消帝制,6月斃命,黎元洪繼任總統。袁既死,孫中山分電滬國軍及黎元洪主張恢復約法,尊重國會。8月,孫中山應浙江省長呂公望之邀,乃有杭州、紹興、寧波之行。中山先生由家藝陪同于8月22日乘曹甬鐵路到寧波,受到各界人民熱烈歡迎。次日在四中舉行演講會,盛贊“寧波人對工商業之經驗,本不淺薄,而甬江有此良港,運輸便利,不獨可將商品運輸于外洋,若能悉心研究,力加擴充,則母地實業既日臻發達,而甬人之營業于外者,自無不隨母地而益形發展矣!”此番演講是謂中山先生最先提出“寧波幫”和“寧波港”之先聲。

 

四、創辦上海證券交易所聞中山先生逝世兄弟倆先后病逝

 

    1916年,孫中山為解決革命經費問題,準備在上海創辦交易所,并在四明銀行樓上租房,掛出“通記”牌號,成立籌備處。趙氏兄弟(家藩、家藝)同為發起人,但因當時北平農商部未允立案。1917年2月,孫中山召虞洽卿、趙家藝等人再次具呈農商部,仍未獲準。1918年3月,北平成立證券交易所。同月,日本在上海成立取引所。10月,趙家藝與虞洽卿、聞蘭亭、盛丕華等再度發起組織上海交易所,終獲批準。為此,家藝還曾去日本考察。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正式成立,趙家藝認股200股,趙家藩認股300股,趙家藝任常務理事,趙家藩為監察人之一,理事長虞洽卿。

 

    1920年,孫中山在上海從事革命理論之研究,總結辛亥以來革命之發展與波折,創立“行易知難”學說——以“孫文學說”為書名在上海出版,中山先生曾手書“行之非艱,知之惟艱”八字條幅相贈林士八兄。當時趙家藝住上海巨籟達路幡根里三號。陳屺懷來滬,意欲創辦《商報》,相商謀籌資金,趙家藝與李征五等人集資,推陳屺懷經理其事,聘其從弟陳訓恩(筆名布雷,畏壘)主筆政,《商報》于12月刊行于上海。

 

    1921年4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與北洋政府相對抗。10月,親率大軍從廣西出發北伐,陳炯明陰萌叛志,中山先生率部返廣州,受俄國十月革命影響,欲以俄為師。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12月,孫中山在桂林與李大釗和蘇聯代表會晤。1922年,陳炯明叛變,孫中山先生于9月自廣州來滬,先后發表“致國民黨員書”,9月4日,召開改進國民黨會議,邀有共產黨人參加。

 

    1923年、1924年兩年間,趙家藝多病,少與聞國事,其兄家藩產業也早喪失,住上海抑郁多病。1925年,孫中山應段祺瑞執政之邀請,1924年12月31日抵北京,但段執政實無商談國事之誠意,使中山先生氣憤和肝病加劇,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

 

是年初,家藩病逝于上海,中山先生既逝于前,家藩又逝于后,家藝悼傷過度,病益沉重,與家人、友人云:“孫先生逝矣,我亦將隨往”,于3月21日歿于上海。


王泰棟 2012-08-14 23:26:51

[新一篇] 趙安中先生的“希望之路”

[舊一篇] 辛亥革命與寧波的“百年淵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