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揚 姑蘇繁華圖卷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擅長人物、花鳥草蟲的蘇州籍宮廷畫家徐揚用了24年時間創作了一幅名為《盛世滋生圖》,以長卷形式和散點透視技法,反映當時蘇州“商賈輻輳,百貨駢闐”的市井風情,又名《姑蘇繁華圖》,進獻乾隆皇帝,以贊乾隆盛世。這是繼宋代《清明上河圖》后的又一宏偉長卷,全長1225厘米,寬35.8厘米,比《清明上河圖》還長一倍多,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畫面將二百多年前的乾隆時期最為繁盛的蘇州城和江南的風物人情,呈現在后世觀者的眼前。這里有山川、城郭、街巷、橋梁、河道、碼頭、寺院、廟壇、衙署、民居、店面,有舟楫、學塾、戲臺、招牌,還有婚娶、宴飲、雅集、授業、科考、出巡、演藝、田作、買賣、漁罟、造屋以及命相、測字、化緣等場面,是蘇州作為江南地區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一個真實的再現。

      自靈巖山起,由木瀆鎮東行,過橫山,渡石湖,歷上方山,介獅和兩山間,入蘇州郡城、經盤、胥、閶三門,穿山塘街,至虎丘山止。作者自西向東,由鄉入城,重點描繪了一村(山前)、一鎮(蘇州)、一街(山塘)的景物,畫筆所至,連錦數十里內的湖光山色、水鄉田園、村鎮城池、社會風情躍然紙上。 

  畫卷布局精妙嚴謹,氣勢恢宏,筆觸細致,十分細膩地刻畫出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田園村舍、閶胥城墻、古渡行舟、沿河市鎮、流水人家、民俗風情官衙商肆,描繪了蘇州城郊百里的風景和街市的繁華景象,形象地反映了18世紀中葉蘇州風景秀麗、物產富饒、百業興旺、人文薈萃的繁盛景象,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價值。
  粗略計算,全幅畫有各色人物1萬2千余人,各色房屋建筑約2140余棟,各種橋梁50余座,各種客貨船只400余只,各種商號招牌200余塊,完整地表現了原作中氣勢宏偉的古城蘇州市井風貌,是研究250年前“乾隆盛世”的形象資料,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 



   《姑蘇繁華圖》,原名《盛世滋生圖》,是清代宮廷畫家徐揚描繪蘇州風物的巨制。徐揚,字云亭,蘇州吳縣人,家住蘇州閶門內專諸巷,原為一名監生,擅長人物、山水、界畫,花鳥草蟲亦生動有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到蘇州,徐揚與同鄉張宗蒼獻上各自的畫作,繪畫才能得到皇帝的賞識,二人都被任命為畫院供奉,后又被欽賜舉人,授內閣中書。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徐揚完成了《盛世滋生圖》獻給皇帝。此畫原藏清宮御書房,著錄于《石渠寶芨續編》。清王朝覆滅后,遜位皇帝溥儀輾轉將此畫連同其他十、畫珍品攜到長春。1945年日本投降后,長春偽宮文物流散民間。1948年,此畫由東北文物保管委員會收得,其后,歸東北博物館即今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徐揚與《姑蘇繁華圖》 

     魯迅先生曾將傳統文人分成兩類:一類是幫忙文人,另一類是幫閑文人。幫忙文人,就是那些給主子出謀劃策、位居重臣的文人;而幫閑文人,卻不過向主子獻詩獻畫,“俳優蓄之”,只在弄臣之列。幫閑文人之羨慕幫忙文人,是必然的。 
   
  徐揚終于意識到,自己如果久居“畫畫人”之列,必將永處于卑微的政治地位中,永遠做毫無話語權的家奴,永遠成為可有可無的俳優。 

  他不甘心就此沉淪,于是,他當即向乾隆上書,希望能接續自己作為讀書人的素志,參加科舉,魚躍龍門。當時,乾隆還十分賞識他的畫技,就讓他以國子監學生的身份參加科考。徐揚奮力拼爭,可結果卻依然是名落孫山。改變地位的努力失敗了,他無比頹喪。可皇帝的“唱詩班”里還少不了像他這樣的人才,于是,乾隆干脆欽賜他七品“內閣中書”的頭銜,圓他的做官夢。 

  乾隆以官位為誘餌,引誘士人為自己賣力,玩弄伊等于股掌之間,這類手段,他早已運用得駕輕就熟。他知道:追求名利是人的天性,而出人頭地、名利雙收的捷徑,便是做官。官越大,利越厚,財富的多寡取決于官位與權力的大小。他表面上反腐倡廉,并懲辦了一批貪官污吏。可事實上,正是他,用官位、權力和財富吸引來一大批為其所用的依附者。許多依附者長袖善舞,紛紛給他獻上“奇珍異寶”,從而有效地規避了“反腐”的利刃。 

  徐揚,以畫家敏銳的雙眼,發現了這一玄機。他也要有所動作。 

  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揚一舉繪制完成了《盛世滋生圖》(又名《姑蘇繁華圖》),該圖以當時繁華的蘇州城為背景,狀寫自太湖至虎丘近百里的風光山色、地理民俗、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建筑園林等極為豐富的內容,借此來歌頌乾隆朝的太平盛世。 

  徐揚自稱,作《盛世滋生圖》的目的,即有感于本朝“治化昌明,超軼三代,幅員之廣,生齒之繁,亙古未有”,因而“摹寫帝治”。而事實上,他的這一舉動,僅僅是出于鞏固自身“一等畫畫人”職位的需要。宮廷畫家群體之中,競爭何其慘烈,使他不得不投乾隆所好,急于拿出一部歌功頌德的大作品以確保自己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盛世滋生圖》全長1241厘米,畫心高39厘米,紙本設色。圖中人物多達12000余人。河中各式舟船應有盡有,約近400條。街道上店鋪林立,市招高揚,可辨認的各類市招竟達260余家。又有各式橋梁50余座,文化戲曲場景10余處,對盛清時期蘇州的面貌進行了完完全全的“實錄”。 

  然而,成也實錄,敗也實錄。 

  該圖成功之處,即在于不僅展現了盛清蘇州的喧鬧市肆,而且全面展示了代表蘇州文化的科舉教育、戲曲絲竹、婚禮習俗、園林佳構等豐富的內容。圖中很多場景,或為文獻所難以展現,或可補典籍之缺失。內容十分詳實,從提供給世人“乾隆年間蘇州城市文化的豐厚信息”這一層面上來說,《盛世滋生圖》堪稱不朽佳作。 

  于是,有人為之大唱贊歌,說它堪與宋代的《清明上河圖》相媲美。事實上,此種說法明顯屬于言過其實,單是在審美趣味方面,兩圖就迥異其趣。《清明上河圖》的創作風格,就是將美簡單凈化,行內稱為“遏制修飾”,繼而將原本素凈的元素美化。這種“理性追求簡樸”的審美觀,與《盛世滋生圖》所極力表現的“物資豐盈”之繁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盛世滋生圖》為了歌唱繁華,刻意營造出了一種令人透不過氣來的壓倒性情緒。僅棉花棉布店就畫了23家,飲食副食店更是畫了31家,重復的什物太多,又追求面面俱到地描摹各行各業,缺乏藝術的加工、提煉與創新,導致場景繁沓又不精致,藝術之魅力大打折扣。而《清明上河圖》,則達到了“廣闊而不粗疏,縝密而不瑣碎”的境界,即便是百十人與急流一起騷動的過橋場景,在奏起最激越澎湃的樂章中,畫家張擇端也依然保持著演奏家的冷靜,畫面人物張馳有度,顯現出“勁發而不露”的內斂品質。街頭人物,也被畫家用極富表現力的筆觸勾勒得個性紛呈。那個城門前橋頭行乞的孩子,印證了繁華背后的社會問題。而這一領域,恰恰是徐揚萬萬不敢涉及的禁區。 

  繪畫藝術的一個最主要的命題,就是要在平面上誘發我們對物理及精神空間的想象。《清明上河圖》結尾處有一個人,手提著盒子,肩背著包裹,回頭向畫面結尾方向張望,他在問路,卻又為何回首?他在問些什么?又在盼些什么?這一景象留給了讀者永恒的想象,體現出張擇端高超的捕捉瞬間的能力與非凡的藝術表現力。而《盛世滋生圖》中,除了摩肩接踵、熙來攘往的民眾,就是“萬卷書香,受業于先生之席”之類的圖解概念,再就是格式化的戲劇表演與婚禮場面,在層出不窮的“視覺盛宴”中,讀者的想象空間被擠壓得逼仄無比。 

  具有創作個性的藝術作品,意味著它的內容和形式包含著某種新鮮的、個別化了的、不可重復的、獨一無二的特點,顯露出藝術家對生活、對美的獨特發現與個性化處理。只可惜,徐揚為了迎合乾隆“尤重實錄”的審美趣味,抑或被長期的“攝取實景”的創作范式禁錮了思維,終于與民間畫家的那種對美的獨特發現與個性化處理的創作方式擦肩而過,最終浪費了一次從藝術審美的高度——超越清朝宮廷紀實繪畫整體水平的天賜良機。 

  如果說徐揚創作《盛世滋生圖》,表現蘇州市民生活的風俗圖景,尚存在一絲自由的創作沖動,尚洋溢著思念故園的創作熱情,那么乾隆二十九年(1764),創作《乾隆南巡圖》,則完全是奉命行事了。由于卷帙浩繁,徐揚的工作持續了六年時間,其中有多少次畫出小樣呈供御覽,有多少次秉承乾隆的意志進行修改,他已經記不清了。憑借著在“物理”、“畫理”的空間轉換與陳述方面顯示出來的出色的把握能力與融合能力,憑借著沉穩凝煉、細膩綿密的用色,憑借著平遠的構圖與優游從容的意趣,徐揚又一次得到了乾隆帝的嘉獎。與《盛世滋生圖》相比,《乾隆南巡圖》在藝術水準上又有了進步,然而,這部作品依然沒有擺脫乾隆陰影,依然沒有突破清代宮廷紀實畫的窠臼——不過是將當時的具體場景原樣摹寫下來而已,只具歷史價值,毫無藝術創新價值可言。 

  對于這樣一種趣味,當時有一位民間畫家——沈宗騫,在他的傳世名作《芥舟學畫編》中,就毫不客氣地評價說: 

  “非古賢事跡及風雅名目,而專取諛頌繁華,與一切不入詩料之事者,謂之圖俗。” 

  因此,沈宗騫不屑與宮廷畫家為伍,他貧居鄉野,堅守著自己的創作理想。 

  乾隆三十七年,徐揚“內閣中書”六年俸滿,奉旨記名以“主事”任用,改任內閣典籍。乾隆四十年,又實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在刑部,創作個性已經全然泯滅的徐揚,依舊用畫家的敏銳雙眸,去發掘案卷中的紕漏,他還想在政界干出一番作為。然而,中國官吏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做人”,官吏的考核與任免,主要不在于政績,而在于跟上級的密切程度。 

  可是,徐揚的上司根本不把徐揚放在眼里,因為他不是出身于科舉正途,連“舉人”的名分都是皇帝恩賜的。幫忙文人依然鄙視著幫閑文人。而此時,乾隆的欣賞口味又發生了變化,他已經膩味于紀實繪事畫的宏大排場,開始著迷于紀實人物畫的溫柔敦厚了。徐揚早已成了皇帝的秋風團扇。 

  他該走了,為了追求一只虛幻的“鐵飯碗”,他失去了創作個性,失去了自在生活,也失去了良性發展自身特長的萬千機會。他那愁怨而憔悴的身影,在斜陽的伴隨下漸行漸遠。


點墨山人的書畫空間 2013-04-17 09:44:05

[新一篇] 上睿《攜琴訪友圖》

[舊一篇] 淺談中國畫意境的構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