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名家是先秦以思維的形式、規律和名實關系為研究對象的學派,戰國時稱刑名家或辯者,西漢始稱名家。
名家主要活躍在先秦的春秋戰國時期,一善于辯論,善于語言分析而著稱于世。作為一個思想流派而言的名家,它的思想與現代的漢語所說的名家是不同的。這個名不是有名的名、出名的意思,而主要是指事物的名稱、概念。由于種種原因,名家這個學派后來幾乎沒有了繼承人,一般人在談到先秦諸子的時候,甚至還有可能忽略它。首先正式提出名家這個說法的,是漢代的學者。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把先秦諸子學分成了六個學派,其中就有名家在內。
學說主張
該派萌芽于春秋末期,鄭國大夫鄧析為先驅。作為一個學派,名家并沒有共同的主張,僅限于研究對象的相同,而各說差異很大。主要有合同異和離堅白兩派。
所謂合同異,即認為萬物之同與異都是相對的,皆可合其同、異而一體視之。該派以宋國人惠施為代表。惠施提出著名的歷物十事,即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泛愛萬物,天地一體等十個命題。
所謂離堅白,即認為一塊石頭,用眼只能感覺其白而不覺其堅,用手只能感覺其堅而不覺其白。因此堅和白是分離的、彼此孤立的。該派以趙國人公孫龍為代表,白馬非馬、堅白石二等命題由其提出。
合同異強調事物的統一性,離堅白強調事物的差異性。戰國末期,后期墨家對二者的片面性有所糾正,提出了堅白相盈的觀點,荀子亦強調制名以指實。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有鄧析子、尹文子、惠子、公孫龍。 惠施的遍為萬物說
惠施,宋人,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他在公元前三三四年至前三二二年間(魏惠王后元元年到十三年)做魏的相國,主張聯合齊、楚,尊齊為王,以減輕齊對魏的壓力,曾隨同魏惠王到齊的徐州,朝見齊威王。他為魏國制訂過法律。到公元前三二二年,魏國被迫改用張儀為相國,把惠施驅逐到楚國,楚國又把他送到宋國。到公元前三一九年,由于各國的支持,魏國改用公孫衍為相國,張儀離去,惠施重回魏國。
惠施也和墨家一樣,曾努力鉆研宇宙間萬物構成的原因。據說,南方有個奇人叫黃繚的,曾詢問天地不塌不陷落以及風雨雷霆發生的原因,惠施不假思索,立刻應對,遍為萬物說(《莊子•天下篇》)。莊子曾說惠施以堅白鳴(《莊子•德充符篇》),批評惠施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莊子•齊物篇》)。可知惠施的論題,主要的還是有關宇宙萬物的學說。他的著作已經失傳,只有《莊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個命題。
●含有辯證因素的觀察和分析
惠施的十個命題,主要是對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辯證的因素。他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大一是說整個空間大到無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說物質最小的單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內部。這和后期墨家一樣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質粒子所構成。萬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質粒子構成,同樣基于小一,所以說萬物畢同;但是由小一構成的萬物形態千變萬化,在大一中所處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說萬物畢異。在萬物千變萬化的形態中,有畢同和畢異的大同異,也還有事物之間一般的同異,就是小同異。他把事物的異同看作相對的,但又是統一在一起的,這里包含有辯證的因素。
惠施有些命題是和后期墨家爭論的。后期墨家運用數學和物理學的常識,對物體的外表形式及其測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義。《墨子•經上》曾說:厚,有所大。認為有厚才能有體積,才能有物體的大。而惠施反駁說: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認為物質粒子(小一)不累積成厚度,就沒有體積;但是物質粒子所構成平面的面積,是可以無限大的。后期墨家曾經嚴格區分空間的有窮和無窮,《墨子•經說下》說:或不容尺,有窮;莫不容尺,無窮也。認為個別區域前不容一線之地,這是有窮;與此相反,空間無邊無際,這是無窮。而惠施反駁說,南方無窮而有窮,就是說南方盡管是無窮的,但是最后還是有終極的地方。后期墨家認為中(中心點)到相對的兩邊的終點是同長的。《墨子•經上》說:中,同長也。而惠施反駁說:我知天下之中央,燕(當時最北的諸侯國)之北,越(當時最南的諸侯國)之南是也。因為空間無邊無際,無限大,到處都可以成為中心。后期墨家認為同樣高度叫做平,《墨子•經上》說:平,同高也。而惠施反駁說:天與地卑(卑是接近的意思),山與澤平。因為測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樣。站在遠處看,天和地幾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頂上的湖泊邊沿看,山和澤是平的。
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處于變動之中,例如說:日方中方睨(睨是側斜的意思),物方生方死。太陽剛升到正中,同時就開始西斜了;一件東西剛生下來,同時又走向死亡了。這種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事物矛盾運動的辯證過程。但是他無條件地承認亦彼亦此,只講轉化而不講轉化的條件,這樣就否定了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對主義的泥坑中去。
公孫龍(公元前320-250)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公孫龍,相傳字子秉,趙國人,活動年代約在公元前320年至前250年間。他的生平事跡已經無從詳知。他可能較長時間作平原君的門客。《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說,平原君厚待公孫龍。約于公元前248年至前279年間,公孫龍曾從趙國帶領弟子到燕國,《呂氏春秋•應言》載,是為了說燕昭王以偃兵。燕王雖然表示同意,公孫龍卻當面對燕王說,當初大王招納欲破齊、能破齊的天下之士到燕國來,后來終于破齊。目前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盡善用兵者,所以我認為大王不會偃兵,燕昭王無言應答。
公孫龍又曾游魏,與公子牟論學。
在趙國,《呂氏春秋•審應覽》載,公孫龍曾與趙惠文王論偃兵。趙王問公孫龍說:寡人事偃兵十余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孫龍回答說:趙國的藺、離石兩地被秦侵占,王就穿上喪國的服裝,縞素布總;東攻齊得城,而王加膳置酒,以示慶祝。這怎能會偃兵?
《呂氏春秋•淫辭》說:秦國跟趙國訂立盟約:秦之所欲為,趙助之;趙之所欲為,秦助之。過了不久。秦興兵攻魏,趙欲救魏。秦王使人責備趙惠文王不遵守盟約。趙王將這件事告訴平原君。公孫龍給平原君出主意說,趙可以派遣使者去責備秦王說,秦不幫助趙國救魏,也是違背盟約。
趙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兵攻趙,平原君使人向魏國求救。涪陵君率兵救趙,邯鄲得以保存。趙國的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鄲為平原君請求增加封地,公孫龍聽說這件事,勸阻平原君說:君無覆軍殺將之功,而封以東武城。趙國豪杰之士,多在君之右,而君為相國者以親故。夫君封以東武城,不讓無功,佩趙國相印,不辭無能,一解國患,欲求益地,是親戚受封,而國人計功也。為君計者,不如勿受便。平原君接受了公孫龍的意見,沒有接受封地。
公孫龍善于辯論。《公孫龍子•跡府》說,公孫龍與孔穿在平原君家相會,談辯公孫龍的白馬非馬。晚年,齊使鄒衍過趙,平原君使與公孫龍論白馬非馬之說。公孫龍由是遂詘,后不知所終,
公孫龍地主要思想,保存在《公孫龍子》一書中。《漢書•藝文志》名家有《公孫龍子》十四篇。今存六篇。《跡府》,是后人匯集公孫龍的生平言行寫成的傳略。其余五篇是:《白馬論》、《指物論》、《通變論》、《堅白論》、《名實論》,其中以《白馬論》最著名。
代表著作
名家代表著作有《鄧析子》、《尹文子》、《惠子》、《公孫龍子》等,今只存《公孫龍子》。今傳本《鄧析子》、《尹文子》皆為后人偽作。
地位與影響
名家之地位與對后世的影響均不及儒、墨、道、法諸家重要,但它在戰國中期卻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學派,標志著中國古代邏輯學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名家是先秦以思維的形式、規律和名實關系為研究對象的學派,戰國時稱刑名家或辯者,西漢始稱名家。
名家主要活躍在先秦的春秋戰國時期,一善于辯論,善于語言分析而著稱于世。作為一個思想流派而言的名家,它的思想與現代的漢語所說的名家是不同的。這個名不是有名的名、出名的意思,而主要是指事物的名稱、概念。由于種種原因,名家這個學派后來幾乎沒有了繼承人,一般人在談到先秦諸子的時候,甚至還有可能忽略它。首先正式提出名家這個說法的,是漢代的學者。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把先秦諸子學分成了六個學派,其中就有名家在內。
研究資料--
1 參《莊子•天下》。
2 參《論語•八佾》。
3 參《論語•雍也》。
4 參《漢書•藝文志》。
5 參《論語•顏淵》。
6 參《荀子•正名》。
7 崔清田主編:《名學與辯學》[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第一章。
8 崔清田主編:《名學與辯學》[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第173頁。
9 參《墨子•兼愛下》。
10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11 參《公孫龍子•跡府》。
12
關于《鄧析子》的真偽,學術界爭論不一。本文采非偽書觀點,認為此書雖真而殘。其進一步說,從整體上看,無厚也反映了名家的名辯思想,因此在本文中仍作為參考資料。參董英哲:《〈鄧析子〉非偽書考辨》[J],《華文》,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輯。轉引自江向東:《先秦名家政治思想概論》[J],注①,載《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
13
《莊子•天下》羅列歷物十事云: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無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14 李玉潔:《先秦諸子思想研究》[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第213頁。
15 古人素有微言大義的語言風格,加之有關惠施文獻的匱乏,歷物十事歷來有多種理解,不過總的解釋方向還是一致的。
名家在名實關系上取儒家之名,墨家之實,專決于名,并在此基礎上正名實而化天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政治法律倫理思想。本文特別是第三部分從一個比較的視角探討了名家與同期及近代部分平等思想的異同從而得出名家的平等是一種類平等思想的結論。
佚名 2013-07-23 10:23:4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