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警惕“兒戲戰爭觀”的重現
早聽說電影《小兵張嘎》改編成電視劇了,只是鄙人一向對所謂的“名著”改編印象不好,所以并沒有注意。這幾天看書看累了,打開電視,手里拿著遙控板,一通胡摁,居然瞥見此劇正在“熱播”,忍不住多看了一會兒。發現原來在那里,戰爭已經變成了地道的兒童游戲,比當年的“嘎子”更進了一層:嘎子和胖墩們,出入戒備森嚴的日軍司令部,就跟到他們二姨家串門一樣,連票都不用買。
出于宣傳革命英雄主義的需要,在過去相當長的歲月里,我們的電影戰爭題材占了絕大部分;而戰爭片無論拍得好壞,調子都差不多相近,無論是殲滅戰的大場面,還是游擊戰的冷槍冷炮,敵人總是一片片地倒下,我軍縱然死上一個也難。其效果,在小孩子看來是這樣的:打仗好玩。文革時期享有豁免權,得以跟八個樣板戲一起放映的《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特別典型,而文革時期遭到禁映的《小兵張嘎》也是如此,雖然此劇老少咸宜,尤其受小觀眾的喜愛(本人就是其中一個)。那年月,由于受這種戰爭片的影響,跟我上下歲數的少年們,對于戰爭有著近乎狂熱的追求和喜愛。1969年“珍寶島事件”期間,我們自覺自愿,沒黑沒夜地挖地道,只是我們那里地下水位太高,地道沒等挖完就被淹掉了,怎么也找不到《地道戰》的感覺。大一點的孩子們還設法做土制火藥槍,甚至比著《地雷戰》的樣子做地雷(最后被老師制止)。大家只有一個念頭,盼望著仗快點打起來,打得越大越好。
盼望打仗,當然是希圖通過戰爭當英雄。雖然大人也告訴過要戰斗就會有犧牲,但潛意識里都覺得英雄挺好當的,無論敵人武器怎樣精良,人數如何眾多,但都可以被幾個毛孩子捉弄得團團轉,一個一個地被干掉。無論國民黨還是日本人,都只是革命的好人(包括紅孩子)的武器運輸隊,和供他們戲耍而且可以隨便殺掉的狗熊。
中國的孩子真是有幸,在全世界(包括前蘇聯)都在反思戰爭的殘酷性的時候,而我們的電影卻硬是給孩子的心靈中留下了戰爭好玩的強烈刺激,以至于天天盼著戰爭的早日到來。當年中蘇戰爭沒有爆發,在今天看來算是萬幸,可是在那時的我們看來卻是萬分的遺憾。不過,比我們年紀大一些、同樣受過這類電影熏陶的哥哥姐姐輩,似乎比我們更有幸,他們中的不少人居然趕上了真刀真槍地操練電影里教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講,文革中武斗能夠那么迅速地從棒子、扎槍升級到槍炮甚至坦克,而且全面演練攻堅戰、游擊戰、麻雀戰,這一切跟我們強烈的宣傳甚至教學目的的戰爭片不無關系。只是,這些招數沒有機會在“帝修反”身上施展,全用在了“本來沒有根本利害沖突”(毛澤東語)的自己人頭上。
將原本殘酷、血腥的戰爭變成好玩的兒童游戲,不僅曲解了戰爭,而且潛移默化地教會了孩子血腥的習性。雖然文革已經過去了,那一代認真操練過戰爭游戲的人們,也許已經意識到戰爭并不怎么好玩。開放以后的大人孩子也看過了《野戰排》《最漫長的一天》《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這樣真實地反映戰爭殘酷的片子,但是,長期隱藏在人們心里的嗜血因子其實并沒有真的消除。我們看到網上和生活中,一談到跟某些大國的關系,動輒冒出來“打”、“殺”、“剁”、“滅掉”這樣的豪言壯語。臺灣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化人龍應臺(注意:人家是女性),僅僅因為寫了一篇讓某些人感到不快的文章,就招來若干網友要殺她全家的威脅。看到這些東西,真不知道我們是否滑進了時間隧道,掉到了獵人頭的野蠻時代。
電視劇《小兵張嘎》在暑假熱播,想必是在打正在放假的孩子們的主意,以提高收視率。我相信,肯定有孩子像當年的我一樣,喜歡這種戰爭游戲,進而喜歡戰爭。但是我還是認為,讓孩子討厭戰爭、遠離戰爭可能更好。當戰爭真的來臨的時候,孩子們更可能地是做了真正的炮灰(被炮彈炸成了灰),而拿起武器卷入戰爭的孩子,如果不是不得已的話,一般都是無法言說的悲劇。當我們看到在電視鏡頭中,那些拿著武器相互開火如同游戲一樣的非洲孩子時,難道有誰會贊美他們的英雄主義?
當年,我正沉迷于渴望戰爭的幻想的時候,有位老人告訴我一句話:寧為太平犬,不為戰亂人。我花了幾十年的功夫,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不僅因為我天性愚鈍,實在是當年的電影《小兵張嘎》太迷人了(當年的小嘎子,演技絕對比現在的高一大截)。正因為這樣,《小兵張嘎》還是歇歇吧,無論它是電影還是電視劇。
張鳴 2013-08-22 16:40:41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