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可持續發展問題在國內外已引起了廣泛地關注。我們認為,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上,我們既要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有關技術方面的策略,還要闡明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底蘊。本文試從哲學角度來揭示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內涵。“‘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6頁。)價值屬于關系范疇,作為價值關系的主體只能是人,“可持續發展”充分體現了以人類中心價值觀為核心的自然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
一、可持續發展的自然價值觀
人類的生存問題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始終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然而,直到現代社會,人的生存問題才真正作為突出的問題引起了人類社會的普遍而深切的關注。近年來,隨著諸多威脅人的生存的問題日益凸現,對人類生存的關照開始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被提出來。人是理性的存在者,同時又是自然的存在者,“他的理性對感性就總有一種不能推卸的使命,那就是要顧慮感性方面的利益”。(注:康德:《實踐理性批判》,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第135頁。)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提出正是對現代化的反思中理性的人類對感性的眷顧,它的理性的頭腦運用感性的武器以人類的長期存在為最高關懷。
從馬克思的實踐觀來看,“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1頁。)因此,自然作為價值客體在人類實踐中有一個逐步展開的過程,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也經歷了由空間型向時空型的轉變過程,可持續發展的提出正是這一轉變的結果。
早在人類歷史的初期,自然界是作為完全獨立于人之外的力量凌駕于人類之上的,人在自然面前顯得是那樣的渺小,他對自然是一種完全的依賴關系,是一種被動的原始統一關系。然而,人畢竟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通過實踐,人創造著對象世界,自然界本身被越來越深地打上人的烙印,自然界的人化過程隨著人類活動的一步步展開而深入。特別是到了近代,人類的實踐能力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18世紀中葉,蒸汽機的發明標志著人的實踐能力向作用于自然界整體的,“世界歷史”意義上的實踐能力的過渡。本世紀中葉,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以計算機、空間技術、生物工程等為標志,人類終于真正形成了“世界歷史”意義上的、點面結合的系統化實踐能力,人類社會化程度空前提高,以這種實踐能力為基礎,人類終于真正以整體的姿態面對著整個自然世界。
在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取得巨大成就時,自然亦以一種新的姿態展示出其對人的價值。由于人與自然的對立,由于人們的實踐活動仍存在著局限性,使得人們對自然界的改造在表面上取得主體正效應的同時,本質上卻往往不抵自然界反主體的負面效應,造成人與自然關系的破缺乃至沖突。當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緊張、惡化,大自然也就開始了它對人類文明的報復。誠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樣:“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當人們受到自然無情的懲罚時,人們開始認識到自然界不是一種絕對靜止的、孤立的狀態,而是一種內在的和諧存在。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它是人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宇宙其他事物一樣,都是對象性存在物,而人周圍環境的生態結構要素是人的對象性存在的依賴。可以說對象性關系的規定是事物存在的內在依據。“價值”實質上就是關于這種“對象性關系”規定的一種指稱,不能把“價值”僅僅看成是客體相對于主體的意義,而應把“價值”看成是萬物之所以存在的性狀。可持續發展的自然價值觀,正是在此基礎上得以確立。
可持續發展觀的提出是人類由必然向自由道路上邁出的重大的一步,它使人類的活動在更高的程度上達到真、善、美的統一。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表明了人類對于外部世界真理性的認識程度,但是求善乃是實踐的宗旨,是人的內在價值尺度的運用,是人類活動的價值指向,可持續發展也即是要求人們在求真的過程中,如何達到與善的統一。自然界是一個系統整體,人對自然界的任何局部破壞都有可能影響到整個地球環境的惡化從而使人遭到自然界的報復。人如何對待自然界的問題實質上就是人如何對待自身的問題。一定的個體或群體對自然界的不道德就是對其他個體或群體的不道德,也就是對子孫后代的不負責。在自然價值觀上,可持續發展要求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相互滲透、相互交織、相互補充和相互合作。
今天,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尤其取決于人類如何利用科學技術,取決于人的發展和完善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完善的統一。人類生命的存在和延續一刻也離不開大自然提供的物質財富。人類在對待科學的價值判斷上,應堅持發展科學技術的目的在于體認人與自然宇宙的關系,在于把握人在天地自然中的地位、作用和命運,在于完善人的心靈,更在于人與自然之間的持久和諧,在于由必然走向自由。
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觀
“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8頁。)在科學技術、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勞動和生產的社會化,人們的生活也日益社會化。今天,人們之間直接的人際關系正被以信息等為媒介的間接人際關系所取代,“世界歷史”正在形成。與此同時,人們對將來的期待和不安也日甚一日。由于只考慮獲取利潤的資本的邏輯占據主導地位,導致了生活無序化的急劇發展。資本的邏輯同人的自由自覺的生活的邏輯是對立的,這種對立也不能不內在地包含著道德上的對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觀正是在此基礎上得以確立。
馬克思多極主體的主體性原則為我們探討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觀提供了現實依據。根據馬克思的思想,這里的主體是交往中的主體、社會關系中的主體。所謂多極主體,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指同一時期的不同主體(個人)或個體群(民族、國家);二是指現在的人和未來的人。馬克思既強調個體,又強調社會性、多極整合,“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73頁。)由此,人類這一主體概念可以從兩種角度來看:以共時性的角度來看,人類是由不同國家、地區和社會群體組成的,他們生活于同一個時代,擁有同一個地球;從歷時性角度來看,人類是由世代延續的代際人群共同體組成,本代人繼承了前代人既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并經過本代人的改造后再遺留給后代人。不管是共時性的人群共同體,還是歷時性的人群共同體,在滿足本群體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的同時,都担負著減少和避免為他人留下障礙和陷阱的責任。
因此,在人與人的關系領域,可持續發展把全人類的整體的和長遠的利益置于任何個體人或者任何有限群體人的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之上;把具有整體性和長期性的人類價值目標置于由人的各種利益需要所構成的多元的價值目標系統的中心;把人們自己現實地進行的各種實現自己的特定的價值目標的特定行為納入到實現人類整體價值目標的范圍之內。
但是現實世界中國家利益、地區利益、人與人之間不同利益的沖突卻是客觀的,資本的邏輯客觀上阻礙著可持續發展社會價值觀的實現。由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實踐能力、生產力和社會發展程度上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它們對可持續發展戰略重點的選擇必然也會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發達國家強調可持續發展是“滿足當代人的需要時不危及后代人的利益”,他們側重的是對已有發展成果、發展能力的保持。發展中國家側重的則是對較高發展速度的追求,對發展質量、發展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強調增加發展成果,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為后代創造更多的財富,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和生產力基礎。當前,西方國家對全球進行新自由主義改造,僅把解決生態和南方發展問題置于次要地位。遵循獲得最大利潤的資本邏輯,北方大資本集團所關心的中心是繼續擴大金融和國際電信市場,它們唯以國際競爭為取向,以自由唯生產力論的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堅持只要有經濟的持續發展就夠了。在這樣的條件下,實現代際間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觀自然難以付諸實踐。
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觀必然涉及科學技術的運用問題。我們知道,科學技術成果的價值往往是多元的,其確證方式也是多元的。科學技術是雙刃劍,科技的價值歸根到底取決于不同人的不同利益,這就給科技成果提出了“合理性”的標準問題。從根本上說,這一“合理性”標準只有站在全人類的共同立場上才能得以確立,即其合理性必須以不損害全人類的根本利益為標準。本世紀60年代末在國際上新興的一門交叉學科——STS研究,正是對科學技術上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觀的有力支持。STS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英文縮寫,是一門對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相互關系進行交叉和綜合研究的學科領域,目前已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得到廣泛的開展,其宗旨和任務就是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闡述它們之間的互動機制,從而有效地促進人類社會穩定地、持續地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觀要實現的是經濟、政治、文化、自然的協調發展。二戰后,世界各國大多選擇了一條以經濟增長為主的發展道路。這種以追求財富總量擴張為主的發展實踐不僅沒有帶來預期的社會繁榮,反而引發了一系列經濟、社會、生態問題。1992年6月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全球首腦會議所精心擬制的戰略措施,以抑制環境惡化來推進可持續發展,將經濟、生態與人類生活聯系在了一起。1995年3月的哥本哈根宣言又明確闡述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組成部分。這就是說,社會可持續的協調發展應是“自然——經濟——社會”三維系統的高度整合,可持續發展視人類社會為自然、經濟、社會的復合體,其核心思想是社會、經濟、生態等諸要素的相互協調、和諧發展,實現整個社會的良性循環。
三、可持續發展本質上體現了人類中心價值觀
世界歷史是人類實踐的產物,人是理所當然的價值中心、世界歷史的中心、人與自然關系的中心。價值與人密不可分,只有人才是價值主體,只有在多極主體的實踐關系中才能產生價值。因此,可持續發展本質上是以人類中心為價值取向的。1994年3月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21世紀議程》白皮書明確提出了社會“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位”的重要觀點;《中國社會發展報告》也提出了“以人為核心的社會發展”的重要思想;在1994年10月召開的全國社會發展工作會議上,我國領導人明確指出:“經濟和社會發展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近期,國內有些學者把當今世界存在的問題歸結為堅持“人類中心價值觀”的結果,認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提出是對人類中心價值取向的否定。他們的批判往往要溯及早期人類關于自我與外部世界關系的觀念,認為在人類早期發展過程中,人的自我中心化必然通過自我意識積淀為哲學觀念,到了近代,西方人本主義思潮的興起又使人的自我中心化結構得到自我強化,正是依據這種思想,人類在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上,開始大規模地向自然進入,終于導致現代的全球性災難。所以,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提出就是要打破以人類中心為價值取向,以人統治自然為主導的人與自然關系觀及傳統發展觀,確立一種新的發展觀。其實,這是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誤解,也是對人類中心價值觀的誤解。
這里必須對可持續發展所體現的人類中心價值觀有個明確的認識。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以人為中心”,這種“以人為中心”是以人的實踐能力、實踐成果的提高和積累為前提的,它描繪的是社會發展的“以人為中心”,是人、自然、社會關系中的“以人為中心”。眾所周知,全球問題的實質是人的問題、人的命運和人的未來的問題。對人類利益的關心導致了對人類社會其他一切問題的產生,環境問題、生態問題都是以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為前提而成為問題的。可持續發展試圖確立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實質乃是人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是向人本身,向社會的人的復歸。在其合理的形式上,可持續發展體現了這樣一種人類中心價值觀,即在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方面堅持人類價值的本位性,強調人類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優先地位和目的地位;在人與人的關系方面堅持多元主體的主體性,強調整體的和長遠的人類利益高于人們局部的和暫時的利益。從價值上看,可持續發展絲毫不否認自然生態系統內除了人類有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要求外,同樣有著生存和發展需要的非人類自然物種,但可持續發展正是把后者的實現看成是實現人類的價值目的的必要前提和手段。
人類中心價值觀并不是人類對待自然界的自然界專制主義,也不是人與人的絕對的利己主義,而是人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它堅持把自然和人之外的存在看作是人的無機的身體。為了確證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它鄙視人類極端地域性和狹隘時代性的無限貪欲,否定人類不顧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不顧及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展的無限追求。
“可持續發展”是整個社會大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它是一種以作為社會主體“人”為中心的發展觀,是面向人類追求真善美統一境界的發展觀。要在全球范圍內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上實現恩格斯所說的兩個提升,即人類從自然規律的盲目支配下解放出來,成為自然的主人;人類從社會規律的支配下解放出來,成為社會的主人。兩大矛盾的解決,也就是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所預言的“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和“作為完成了的人類主義”的真正統一。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杭州54~57B1哲學原理孫承叔/劉建成19991999孫承叔 劉建成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哲學系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杭州54~57B1哲學原理孫承叔/劉建成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0: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