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發展問題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問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對國民經濟具有不可替代的貢獻:農業是國民經濟增長的基礎和波動的起點,農業的增長或衰退對經濟擴張具有強烈的引誘或制動作用。根據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的經典分析,農業對國民經濟的增長與發展,主要有三方面的貢獻,其一是產品貢獻,它包括農業向工業提供原料、為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提供食品等。其二是市場貢獻,農村市場需求狀況對工業和國民經濟增長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隨著農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和邊際消費傾向的膨脹,農村成為最有潛力的工業品消費市場。其三是要素貢獻,主要包括農業為工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和資本積累,對國民經濟增長帶來的直接、間接貢獻。過去幾十年中農業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主要的儲蓄和投資來源。80年代,我國每年從農業部門凈轉移出的資金平均達1000億元,比政府農業財政預算支出多出10倍。有人用生產者補貼等值PSE(它的基本含義是:如果沒有政府資源調動政策的影響,農業部門收入增加或減少額的變化情況,估算出農業資源流量為:1982年25.642億元,1984年72.796億元,1986年為178億元,1988年為152.4億元,1990年148.6億元[(1)]。總之,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農業是國民經濟增長的基礎和起點。在我國解放后40年的歷史上,每一次經濟形勢的惡化都首先從農業開始,每次調整的成功也都以農業發展形勢的好轉為前提,而農業波動又成為工業波動和整個國民經濟波動的基礎。另外,根據世界上許多專家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研究也表明,農業的發展變動對工業及整個國家的經濟產生顯著影響。日內瓦大學的經濟學家保羅羅赫對40個發展中國家1950—1970年間工農業增長率的比較表明,工農業增長的相關性很強,農業的每次下降或衰退發生以后,緊接著是工業的下降。同樣,每次農業增長的加快也能引起工業的加速發展。
根據經濟增長理論,農業是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的主導條件。著名經濟學家西奧多·W·舒爾茨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長,有賴于農業迅速穩定的增長;而傳統農業不具備迅速穩定增長的能力,要使農業發展,必須將傳統農業改造為現代化農業,即實現農業現代化。
一、農業現代化的涵義
農業現代化是一綜合的、世界范疇的、歷史的和發展的概念,它作為一個動態的、漸進性的和階段性的發展過程,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隨著人類認識程度的加深而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歷史地考查,現代化是歷史從長期停滯的中世紀進入急速變化的現代化社會而獲得普遍應用的一個概念。在這個時期,一個又一個的包括思想、社會、經濟和政治的革命,使得人們對自然、對人自身及其所處的社會的認識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現代化概念正是為了概括這一系列變革而獲得了普遍應用,農業現代化的名詞也隨之出現,用來描述工業革命以后農業歷史發展過程中帶有普遍性的特征以及具體過程。
理論界對農業現代化的定義有幾十種。究竟怎樣才能理性地把握農業現代化涵義呢,則必須聯系農業現代化產生的過程及發展特征進行探析。
(一)農業現代化的歷史性和世界性
農業現代化作為一具體過程有其深刻的歷史性。首先它是伴隨著工業化的出現而開始的,沒有工業革命就不會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其次,農業現代化是產業結構變動規律與經濟規律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一廣泛的、世界范圍內農業發展變革過程的描述。盡管世界各國農業現代化的方式及側重不同,但都是農業發展共同規律的不同表現。再次,農業現代化在不同的時代和發展時期,其內容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這主要是因為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和科學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現代化是人類社會從傳統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換的社會變遷過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上,由于現代化的動力和源泉的變化而其內容和標準也必然有差別。18世紀后期至19世紀中葉,在第一次技術革命的推動下,農業現代化逐漸出現,人類社會由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躍進,農業生產手段向機器轉化;19世紀20—30年代后的第二次技術革命,引起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巨大變革,以電和鋼鐵為物質技術基礎的現代化浪潮,促動了農業機械化和電氣化的發展。如果說傳統工業擴大了石油能源的使用,把工業發展建立在大規模使用石油這一可再生能源的基礎上,那么,80年代興起的新科學技術革命,如新材料、新能源、微電子學、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宇航工程等的蓬勃興起和發展將完全改變目前工業發展的道路,把工業建立在新型能源、新型材料以及電子等新技術的基礎上。工業新技術革命將會為農業提供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新型能源、新裝備,改變以“石油農業”為特征的農業發展道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型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和海洋開發技術等新興技術群的出現,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賦予新的內容。
另外,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戰后出現了一個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生產大發展時期,從而加速了包括農業現代化在內的整個現代化的世界進程。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工業化和現代化從歐美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核心地區向邊緣的農業地區擴散,使世界的經濟結構發生轉移。可見,農業現代化并不能單純看成依靠石油能源維持的機械化和化學化等,而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
(二)農業現代化的相對性和地域性
農業現代化的歷史性和世界性,決定了其相對性和地域性。所謂相對性是指在不同的歷史時代,農業現代化的具體內容和標準是各不相同的,這主要是因為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和科學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農業現代化的地域性則是指農業現代化的具體內容和標準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中也是存在著差異的。這主要是自然資源稟賦條件和社會經濟基礎的差異性導致的。盡管農業現代化是以要求農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生產率作為最主要的目標發展起來的,但其發展過程中,由于各國自然社會條件的差異性,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各有特色。以美國和西歐國家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國家農業現代化過程主要是機械化和化學化,這也是工業發展的需要。第二次大戰以后,工業的急速發展造成人口的急劇增加和城市的迅速擴大,要求農業提供日益增加的糧食和原料,而人少地多的資源稟賦條件必然選擇以石油為原料的化學化和以石油為動力的機械化。而以日本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國家,其現代化的道路主要是化肥、良種和水利,對生物技術的要求有所側重。另外,在50—60年代,農業現代化以“石油農業”為基點,而80年代以后則更注重生物技術的采用,主張生態農業和持續農業的發展模式。
中國是一個處于發展中的農業大國,農業人口達9億以上,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5畝左右,面臨著嚴峻的滿足11億人口的糧食需求和工業發展的需求,同時由于過去政策失誤造成的人口壓力及二元結構矛盾,使我們在選擇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和標準上都必須結合國情,既要重視機械化、化學化和水利化,又要重視生物技術的采用,不能簡單地追求土地生產率或勞動生產率的某一項指標,否則會與農業現代化的目的相悖。
(三)農業現代化的傳統性和繼承性
農業現代化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所以現代農業作為對傳統農業揚棄的產物,具有深刻的傳統性和繼承性。舒爾茨在研究農業發展問題時,抽象出兩種農業經濟形態:傳統農業形態和現代農業經濟形態。他認為傳統農業有三個方面的特征,即:(1)不存在土地的替代因素,再生產性物質資本從祖輩那里遺傳下來,盡管年年在更新,但歷年幾乎未變,勞動者所擁有的技能和知識完全是經驗性的;(2)人們對再生產物質資本的購買偏好長期不變,投資服從于邊際需求偏好和資本邊際生產力相等的原則;(3)長期內傳統農業處于穩定均衡狀態,社會無凈儲蓄或凈投資,農業生產停滯落后,農民十分貧窮。在舒爾茨看來,傳統農業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經濟均衡態,技術狀況是不變的,生產形成定局,進一步增加產量已不可能,但這一概念并不完全符合中國傳統農業的實際。下面我們簡要研究中國傳統農業的特征及其與農業現代化結合的必要性。
中國的傳統農業的特征可以從生產技術和生產結構兩方面概括。精耕細作是中國傳統農業生產技術的主要特點。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技術應包括提高農業生物自身生產能力的技術措施(如育種、種子處理保管、對農業生物之間互養或互抑關系的利用等)和改善農業生物環境條件的技術措施(如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等),它是以土地的集約利用為基礎,廣泛地應用于農業生產的其它領域中。精耕細作屬集約經營的范疇,中國傳統農業基本屬于勞動集約類型,它與多勞集約沒既定的聯系,只是由于小農分散經營占優勢,精耕細作越來越被限制在多勞集約的方式上了。至于精耕細作的原因,既與人多地少的格局有關,同時也與自然條件的壓力有聯系,是人們在改造惡劣的自然環境、抵御頻繁的自然災害的過程中建立并得到發展的。中國傳統農業的另一特征是以農牧關系為中心的農業生產結構。中國農區生產結構是以糧食生產為中心,耕桑并舉,農牧結合。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農業現代化過程是實現現代物質技術與傳統農業有機結合的過程,現代農業有其傳統性和繼承性。從農業歷史看,中國傳統農業以勞動集約為特點,技術上表現為精耕細作;西方農業現代化,也是提高農業集約度的過程,技術上表現為機械化的精耕細作。在中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應該吸收精耕細作傳統中合理的、有用的因素,把精耕細作和現代化結合起來,這將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特點和優點,是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最基本的依據。另外,從農業科學技術的繼承性看,在農業生產系統中環境條件和生物特性變化較慢,不少傳統技術是基于對這些條件的深切認識,故能長久適用;就特殊性而言,精耕細作是以增加單產、提高土地利用率為主攻方向的,符合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并且許多的傳統技術是以“三才”為理論指導的,這種理論把農業生產中的環境條件、農業生物和作為農業生產主體的人,視為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能夠比較正確地認識和利用農業生物與環境條件、各種農業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比較正確地處理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因而也比較符合農業的本質,這對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有積極的意義。
(四)農業現代化的定義
農業現代化是傳統農業通過不斷應用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提高生產過程的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調整農業結構和農業的專業化、社會化分工,以實現農業總要素生產率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農業持續發展的過程。簡言之,農業現代化即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歷史過程。
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過程有其自身的特色,是以實現農民富裕、縮小工農差別與城鄉差別為目標,以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管理手段、現代物質技術裝備武裝農業為支柱,通過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實際集約化經營、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農村工業和小城鎮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等途徑,在國家對農業實施有效保護政策和協調工農業順利發展的條件下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分階段、分地區、分類型逐步把傳統農業建設成為適應整個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現代基礎產業,提高農業綜合要素生產率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工農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
二、農業現代化的特征
(一)農業現代化的技術性
農業現代化的基礎動力是科學技術進步和不斷創新。由于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廣泛地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包括生物、化學、物理、氣象、地理等多學科研究成果的應用和現代工業提供的技術裝備,使落后的、傳統的以勞動集約為主的農業轉變為以技術集約為主的現代基礎產業。
科學技術的發展將影響農業現代化內容的改變,特別是科學技術上的每一大的突破都能導致農業現代化的大變革,即新的農業革命,如石油農業、生態農業和生物技術對世界農業現代化的影響。但是,由于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國家不同的地區之間各自的資源稟賦特征的差異性,而必然導致農業現代化的技術結構差異性。從農業現代化過程起步方式看,農業現代化的技術結構大體可歸為三類:(1)機械技術為主的結構型。農業技術的重點放在農業機械化,其它技術占次要地位。它主要適應于地多人少、勞動力缺乏的國家和地區;(2)生物技術為主的結構型。農業現代化的技術重點放在生物技術方面,它主要適應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資源較少的國家和地區;(3)生物和機械技術交錯的結構型。農業技術選擇生物技術和機械技術并進的結構[(2)]。當然,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農業現代化過程的技術選擇向趨同方向發展。
(二)農業現代化效率性
農業現代化效率性又稱經濟性,是指農業現代化過程是不斷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和綜合農業生產能力的農業發展過程。農業現代化的效益性又可分解為經營效率和經營效益兩個方面。前者包括管理效率、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結構變動效率,后者則包括農民、集體和國家共享的效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多少。農業現代化作為一投入產出系統,投入的高效率和產出的高效率是維持其發展的基本條件,其中資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則是關鍵環節。60年代后期,美國的拉坦和日本的速水佑次郎分別研究美國和日本農業現代化成功的經驗時發現,盡管美日農業現代化道路不同,但資源配置的高效率的經濟原理是一致的。美國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是勞動力;而日本則是土地,所以美國選擇以機械化為主的發展道路提高資源總體利用水平,而日本則采用良種、化肥和水利,增加土地面積的有效供給。中國農業現代化變遷過程也表明,傳統的低效資源配置方式是農業發展的波動的基本動因。
(三)農業現代化的制度創新
制度創新是影響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因素。它是理順農業內部與環境之間進行有效的信息和能量交換的樞紐。在農業內部,要實現無序到有序的發展,必須有理性的制度作保證,確保利益主體利益的合理分配,以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在農業外部,由于農業現代化與農業、農民、農村及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有密切關系,因此,也必須有理性的制度來協調各業、各部門和各階層間的利益關系,才能使農業現代化達到一“閥值”。制度的不斷創新則是實現理性制度的基本手段。
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制度創新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其一是建立較為發達的市場經濟制度,實現資源要素按市場經濟規律合理配置;其二建立較為完善的政府干預制度,克服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和波動性;其三是完善農業發展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以克服因土地使用權分散和規模效益低對農業現代化的消極影響。可見,在中國人多地少、農戶分散承包經營和土地要素市場受到禁止的情況下,制度現代化是影響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因素。
三、農業現代化與傳統文化
一個國家的農業現代化(整個現代化也是如此)進程是與國情密切相關的。所謂國情包括三個方面,即資源稟賦條件(社會經濟發展基礎、人口數量、自然資源條件)、政治制度和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對政治制度及資源稟賦條件也有重要的影響。
(一)傳統文化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方式
從世界范圍來看,傳統文化是農業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業文化和工業文化反映了不同時代而不是不同民族地區的文化區別。所以,傳統文化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即是農業文化對農業發展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方式有三種:觀念的影響,傳統農業的影響和政府行為的影響。
1.傳統文化對農業觀念的影響。文化的核心是觀念形態,尤其是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最能反映一個民族文化的深層特點,這也是傳統文化對中國農業發展影響最深遠所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重視天道與人道的統一,即人與自然的和諧,強調人“渾然與物同體”,“萬物與吾一體”。農民在長期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為大自然所熏陶,感受著自然的生命力,人與自然培育了一種相親、相近、相合、相融的關系,從而使自己作為自然過程的參與者,強調人與自然的非對抗關系,正是由于這種觀念的存在,使中國農業在發展過程中比較注意農業生產總體,比較注意適應和利用農業系統中農業生物、自然環境等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依存和制約。
2.傳統文化通過傳統農業影響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對傳統農業改造的過程,也是揚棄傳統農業的過程。所以,傳統農業必然對現代農業產生影響,而傳統農業則與傳統文化休戚相關。我國的農業文化可以劃分農耕文化(又可分為平原農耕文化、草原畜牧文化等)和游牧文化(又分為山林采獵文化和江湖漁業文化)兩大系統[(3)],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封閉性和保守性,使傳統農業也帶有封閉和保守小農經濟特征。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中國農業文化發生在遼闊的地域內,內部差異較大,可以相互交流,互相提高。對一個地方來說,經常有新因素的出現和新文化的引進和改造,具有發展和創新的內在動力,使傳統農業在其發展過程中,注重主體人同客體自然的協調與和諧,保持地力和精耕細作,使我國成為世界上農業發展較早的國家中僅有的幾個沒有出現地力衰竭的國家之一,這對今天的我國農業現代化仍具有重要的影響。
3.傳統文化通過影響體制而影響農業現代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封閉和保守性,極容易使管理體制內生集權和專制的特征,進而使體制產生穩定和保守的特征。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商品生產就已達到西方14世紀的水平,但后來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政府排斥商品經濟的出現,制定“禁榷”、“官工”等政策,抑制了古代和近代現代化的發展。政府的意志主要依據集權的行政命令方式實施,直至今天農村的許多經濟政策仍然依據職能范圍內的行政命令方式執行。當然,不容否認,這種政府行為方式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如農業技術推廣、經濟制度變革等,但對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必然產生負面影響。
(二)傳統文化對農業現代化過程的約束
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演化層次的特性,必然對商品經濟條件下的農業現代化建設產生約束,具體可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1.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漸進式的發展約束。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可以歸結到耕作居于支配地位,社會分工不發達,生產過程周而復始地處于相對停滯狀態的農業文明范疇。這種農業文明的特性,可被概括為:求實精神;循環論、恒久意識、漸進變易觀;中庸之道和注重自然節奏。這些特征都抑制著農業發展過程的參與者選擇和適應漸進發展方式,以維持農業系統及環境發展變化中的穩定。另外,從中國十幾年來的農村改革來看,其成功的經驗之一即是采取了漸進式改革的發展格式,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不無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現代化建設也與傳統文化的約束密切相聯,必須走漸進式發展的道路。
2.傳統文化對政府行為的約束。強調和重視事物發展中的整合意識和主體、客體的和諧,以及集權主義和民本主義的相輔相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特征。中國傳統的整合意識,本質上乃是極端的分散的個別主義與高度集中的權威主義的結合。它植根于中國以小農經濟為代表的自然經濟的單一性,根植于這種經濟結構的運行所固有的喜一(單一化)不喜多(多元化),喜靜不喜動,喜定不喜變,喜穩不喜亂等秉性。它要求政府行為規范的穩定性和持久性,政府職能實施過程的集權方式,達成統而不死,放而不亂的格局。具體地講,就是傳統文化的秉性要求政府在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應樹立長期農業的指導思想;在農業發展政策上,做到既要激活農戶層次的經濟行為,又要實現政府對農業的統一管理和職能的集權化。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是一復雜的社會經濟系統工程,傳統文化的整合意識和主體客體的和諧思想要求政府以系統論的觀點實施管理。既重視政府集權的宏觀調控,又要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既重視國家和集體參與作用,又重視對農民參與積極性的誘發;既重視現代高新技術的開發、引進和推廣,又重視傳統農業技術的繼承吸收。
注釋:
(1)程國強:《農業保護與經濟發展》,《經濟研究》,1993.4
(2)美國經濟學家弗農·拉坦用實證資料證明了農業技術結構存在的三種類型,認為勞均土地在30公頃上的國家走的是機械技術型;勞均土地在3—30公頃之間的國家,走的是生物技術——機械技術交錯型;而勞均土地不足3公頃的國家,走的是生物技術型。
(3)鄒德秀:《中國的傳統農業技術對新農業改革的啟示》,《農業考古》,1985.1
(顧煥章,教授,南京農業大學經貿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培志,副教授,山東財政學院國際經濟研究室主任)
〔責任編輯:天則〕*
江蘇社會科學南京30-35F2農業經濟顧煥章/王培志19971997 作者:江蘇社會科學南京30-35F2農業經濟顧煥章/王培志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