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當代哲學的視界融通及其后現代轉向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B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242(2004)03-0012-05
        一、當代哲學存在形態上的融通
    從整體上看,哲學的多元互動與會通表現為一種理性的合和取向,這是多種形態在深 層實現互補、對流與共度并進行綜合創新的根本路徑。一般說來,哲學形態具有可解析 性、可拆解性,其中一些元素可游離到原系統之外,并經過創造性的轉換而融合到其他 體系中。叔本華對此曾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他說哲學就像一個九頭怪,每個頭上都有 一張嘴,每張嘴都說著不同的語言;然而,這九個頭又都安插在同一個軀體上。這就昭 示了,哲學雖然一時間光怪陸離、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但其核心理念、本真精神卻是 統一的。哲學這種在極處的會通,恰恰是通過各種不同形態的爭辯(互動)而獲得的一種 理性的“多元化生”。無論從哲學發展史上抑或從哲學的當代形態上看,哲學的互動與 會通都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哲學的發展史實質上就是各種哲學形態互動與會通并 走向“多元化生”的歷史。當代哲學的后現代轉向,就是在其多元會通中召喚出來的一 種未來走勢。
    具體地看,每一種哲學都是三種存在形態(即顯性形態、隱性形態和中性形態)多元會 通的產物。顯性形態是指那種付諸文字、符號,寫在書本里、報刊上,輸入微機里和存 儲在軟盤中的那種有聲有色、有型有形的理論形態。這種形態的哲學,一旦歸屬具體的 時空框架,融入特定的信息媒體,采取了相應的表現形式,就會受到各種條件的局限, 而呈現為一種暫時性、相對性、個體性的東西。隱性形態是指那種未出場的、未寫出來 的,雖體現在字里行間有含而不露的言外之意、韻外之旨,但卻無形無象且超越任何時 空和其他條件的限制,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歷史性的特征。而中性形態則是指那種內 在鏈接顯隱形態的中介形式,是由隱到顯、以顯見隱的會通之所,也是顯隱互動、相互 化生的特定平臺。若一種哲學缺失中性形態,其顯性與隱性之間就不能保持適當的理性 張力,其互動與會通的內在化生機制就會陷入停滯,其生存機理和發展根基就會被破壞 。在此情況下,哲學隱性的真精神就不會轉化為切當的顯性形態,這樣既拒絕了公眾理 解,不能貼近大眾并為之普遍接受,也使其本真精神處于遮蔽狀態。而哲學顯性的存在 樣式,在中介性形態嚴重缺席的情況下,也必然因喪失與時代、與實踐、與科學的互動 ,而不能與隱性的真精神達到會通,其生機與活力就會受到嚴重的摧殘。
    可見,每一種哲學的生存與發展,都是在隱、顯各種形態互動融通中實現的,衾肟?這種內在的交融,也就喪失了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并且必然失去特定群體對它的 理解和支持,失去與世偕行、跟進時代的強大生命力。各種哲學形態的內在交融,是其 生存和發展的生命所系,前途所系。我國哲學與西方后現代哲學在當代的不期而遇,為 它在形而上的隱性形態、書面的顯性形態以及生活實踐的中性形態的大量滲透和介入, 并實現新的交融,開辟了廣闊的思維空間。由于哲學交融中勢差因素的影響,我國哲學 的后現代趨向已成定勢。當然,當代哲學的多元交融除受后現代形態的牽動之外,還受 封建殘余形態、宗教哲學等邊緣形態的影響,由于這種異質解構力很微弱,它對主流形 態的干預作用還幾乎得不到顯現。
        二、當代哲學在研究路向上的融通
    從哲學的研究路徑上看,當代哲學有文本學研究、詮釋學研究、策略性研究以及技術 解構性、生活應對性研究等多種研究理路。文本學研究揭示的是哲學的“實謂”與“意 謂”,表征的是哲學原典文本的兩方面的內容,即原典是什么和原典說了些什么。前者 立足于原始材料的考證、校勘,語法、語句的定奪,通過這種文本學上的版本研究,以 弄清該文本產生的特定的歷史上下文,這種研究若撇開它在當代的作用就極易死在古人 的句下,但它又是整個研究的起點和研究深化的標志;后者意在梳理原作者本人實際上 說了些什么,即通過語意分析、句法結構分析、句式脈絡分析以及前后上下文的意向貫 通和時代背景、理論譜系的考察,盡量客觀真實地發掘原作者的真實意圖,探問原典的 實質意旨。它提出的口號是“回歸”、“回到”,張揚一種面對事物本身的“返本”意 識。詮釋學研究揭示的是哲學的“蘊謂”與“當謂”,表征的是原典文本可能說了些什 么和應當說些什么兩方面的內容。前者刻意跳出原典文本,進行意義追加和價值增值, 通過對各種思想史理路的清理,和對其學脈淵承及發展路向的考察,弄清原典的實際意 蘊及其發展的“動態歷史原象”;后者則倡導穿過原典文本與思想結構的表層,超越作 者的實際意旨而掘發能回應現時代要求的深層寶藏,從中豁顯最具時代氣息和當代價值 的根本義理。策略性研究是一種實踐指向,它關涉具體活動的謀劃,是鏈接前兩種研究 以實現“返本”與“開新”的互動與會通,其目的在于建構可操作的、可運行的具體實 現形式、策略、辦法和途徑等。它沒有固定的支點而是一個動點,既是在把捉文本與現 代詮釋的互動中生成的,又是在作者、讀者與做者之間的互動中達到觀念會通的。若缺 失策略上謀劃這個中介,文本研究就會陷入路徑依賴,產生惰性的順向思維和思維定勢 ,并在它的誘導下跌入古人思想的陷阱;而詮釋學研究也會陷入相對性的泥潭,在原典 的頭上堆砌后人各種非法性的建筑和進行任意解構性的顛覆。相反,若缺失對原典的正 本清源及其深度詮釋,那么實踐理性的研究就會飽受教條主義或者經驗主義的困擾。因 而,三者之間的互動性融通,就成為保證哲學研究路向不出太大偏差的重要條件。
    目前,國內關于“回到馬克思”與“馬克思是我們的同時代人”的論爭以及“走近” 或“走進”馬克思與“讓馬克思走向我們”的討論,就是這種研究路向上多元會通的一 個例證。當然,研究路向上的多元會通,絕非只有這三種理路。受后現代主義的影響, 時下又產生了兩種重要的研究方向,一種是以拒斥自然中心主義和科技理性至上為標志 的技術解構性研究;另一種是以顛覆人類中心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為標志的生活 應對性研究。前者旨在鏟斷傳統哲學為科技謀求發展所提供的理性根基,以改變“道為 技隱”、“人為物役”的異化局面,讓哲學回歸自身;后者旨在破除形而上學理路對人 的壓制,消除一切籠罩在人頭上的神圣光環,讓人的所有關系和本質回歸人自身,以便 為當代人提供生存應對上的技巧。從研究現狀及未來走勢上看,這兩種后現代路向為當 代哲學研究打通各種研究視界,并實現深層互動、互滲,打造了一個公共性的研究平臺 。可以預見,未來哲學的研究理路,絕不可能只有一條,而會走出許多條,而且它們之 間絕不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線,而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這表明,哲學研究在現代之后走 向立交性、網狀性已在所難免。
        三、當代哲學在體系上的融通
    若以現代視界考察哲學的體系,那么,總體上可一分為三,即講壇哲學、論壇哲學和 實踐哲學。講壇哲學是指在高樓深院的大學講壇上,由哲學工作者所講授的教科書體系 ;論壇哲學是指特定階段活躍于學術界中的帶有個性的學術體系;實踐哲學是指彌漫于 社會生活中,作為文化的核心并引領著時尚發展的觀念體系。就我國目前來看,講壇哲 學是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是由國家統一制定教學大綱和教學基本要 求的官方哲學,無論采用國編教材或省統編教材,都必須按規定的內容、時數進行講授 。這種“二維體系”由于沿用了前蘇聯的舊框架,它是當時出于迎合政治上的需要,從 片斷的結論中提煉出的“原理化”的東西,在馬克思的名下附加了很多不屬于馬克思主 義的內容;因而,在今天實際講授中可以說是問題多多。但盡管如此,講壇哲學在整個 哲學教育體系中,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論壇哲學是指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 學術同仁,以忠實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本并切實回應現實需要為宗旨,而開展的多種多 樣的學術性對話和交流,并形成了以“實踐唯物主義”為總體理性指歸和導向的各種各 樣的學術體系,如歷史哲學、社會哲學、文化哲學、價值哲學、生存哲學等等。在這種 論壇上,記錄下來的都是帶有鮮明個性的哲學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新和發展通過 這些個性化的爭論得以實現,失去了這些個性化的自由論爭,就談不上創新和發展,也 會失去它應有的理性品格。實踐哲學或實踐中的哲學,是指馬克思主義哲學將自己的理 性普遍播撒于社會生活及人文科學的各個層面,活躍于社會實踐的各個領域,雖沒有固 定的理論模式,卻能夠引領社會文化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革,是帶有實用性、通俗性、大 眾性的哲學“體系”。論壇哲學服務于講壇哲學和實踐哲學,并從中省思原有的理論教 訓和現實困境;而講壇哲學得益于論壇中的創新和實踐的培育,并以之為借鑒而調適自 己的講授方式、講授策略和原有框架;實踐哲學則受惠于前兩種哲學的理性導引并不斷 走向深化,同時為之提出了多方面值得認真回應的時代課題。時下這三種哲學體系的互 動與會通,以馬克思的實踐觀為基礎,以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和中國哲學的現 代化為己任,演繹出了一幅輝煌的哲學畫卷,在哲學層面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主流和 發展方向。
    如果再從后現代視界看,哲學在體系上的融通,還不局限于此。隨著后現代理念在我 國文學藝術等領域里的過量引介與廣泛播撒,致使在哲學研究中又建構了多種多樣的具 有后現代指向的理論體系,如行為哲學體系、印象哲學體系、符號哲學體系等。這些“ 體系”,傳統框架無法涵蓋,用現代理性又無法理解,但它們又的確以直接或間接的方 式把捉到了現代性的多種弊病。它們雖然還沒有形成固定的范式和流派,甚者很少專門 談論現代性的哲學問題,而是從文學、藝術等學科的邊緣入手,以行為、指號、聲息、 印象等反理性要素為手段來從事解構工作,然而卻呼喚出了一種相應的哲學朝流、生活 圖式和信念體系,觸及并影響到現代哲學體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種反理性的理論論 域和以解構為宗旨的非體系的“體系”,展開了一場向現代性開戰的精神清掃活動。這 種活動,從建設性的角度審視,的確應和了現代哲人的某種世紀初情懷,在與主流話語 的抗爭中,開啟了未來哲學發展的后現代趨向。
        四、當代哲學在要素上的融通
    從哲學的組成要素上看,每一個哲學觀點都有世界觀(真理)、價值觀(價值)和方法論( 方案)三元素組成,它的科學性就來自于三種要素之間的互動與會通。任何一個哲學觀 點,皆因描述了特定的客觀事實,而成為真理和特定范圍內的世界觀;而世界觀不僅是 事實判斷,而且更是價值判斷,或者說在事實判斷中蘊含了相應的價值判斷,將人與物 在價值上進行勾連,以凸顯這種哲學觀點作為價值理性的實用功能;同時這種價值判斷 也必然牽帶著人們為何及應當怎樣操作的具體方案,謀劃著人如何及在何種程度上,以 何種方式處理、支配和駕馭自己與外物之間的價值關系,以實現“物為人而存在”或者 物向屬人的方向生成。這種理論理性、價值理性與實踐理性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是哲 學觀點內部邏輯自恰性的當然要求,它們之間的多元互動與會通以真理為核心,將三者 有序地組織起來,促使其按哲學的方式整體性、協調性地發揮作用。可見,任何一種哲 學觀點都是集真理、價值、方案于一身,其理論功能、價值功能與實踐功能也是內在地 融貫在一起的。絕不能采取什么“路歸路、橋歸橋”的辦法去消除哲學上的爭論。有人 主張如果真理、價值、方案分別在自己的“分內”達到邏輯自恰,即真理與真理邏輯上 自恰、價值與價值邏輯上自恰、方案與方案邏輯上自恰,那么,哲學上的無謂爭論就可 以平息。這實際上是在肢解哲學或者是對它的變相消解,假使真的切斷三者之間的互動 性會通,任何一種哲學觀點就只能陷入崩潰性的邏輯中,導致理性的自殺或精神性的自 殘。因此,哲學內部三要素間的多元會通是哲學自我砥礪、自我催生、自我生成的必然 路徑,是哲學實現開拓與創新的根本要求。
    但是,從消極的方面看,哲學元素的內在融通,由于理性的自我纏繞性極強,很容易 形成理智洞穴,造成整體性的衰敗或崩潰。后現代哲學正是抓住這一點,力圖對之進行 全方位的解構,倡導由中心到邊緣、由整體到碎片、由結構到解構,并將多種后現代元 素,如含混性、間斷性、異質性、隨意性、反常性、變形性、差異性、斷裂性等引入哲 學之中。這些元素的介入及其互動性貫通,營造了一種后現代精神氣質,并試圖摧毀一 切崇尚真理、秩序和總體性的體系化路向,顛覆一切對虛幻幸福的渴求,從根本上拆除 一切帶有總體性傾向的終極希望,進而達到從內部拆解真理、價值和方案的理性鏈接, 實現哲學在生活表層的任意滑動。現代與后現代元素間的融通,在表面的零趨向背后又 真實地開拓出了以“轉識成智”、“理仁合一”為標志的以實現理性自我炸裂、自我超 拔為目的的新生路。
        五、當代哲學研究對象上的融通
    從哲學的研究對象上看,哲學不同于只研究特定領域中個別問題的具體科學,而是把 整個世界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把人與世界的互動關系作為自己的基本問題,實現了對 各種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從總體上集中反映時代內容 及其本質特征,體現時代精神的精華和文明的活的靈魂,因而在宏觀上哲學研究的對象 是有定論的。關于它的研究對象問題,雖然歷來爭論最為激烈,但在總體上,各家各派 都承認它是關于人與世界關系的理論體系,致思本體、心物關系、自然與歷史之辯等構 成它的基本內容,這是大家的共識。但是,從微觀上看,哲學的研究對象又是無定論的 ,就各家各派的界定而言,它們之間從無定論,研究對象的無定性是它的通例而非特例 ,可以說有多少個哲學派別,就會有多少個不同的研究對象,那真是“各吹各的號、各 唱各的調”。如,西方哲學中既有亞里士多德的“愛智論”,又有柏拉圖-黑格爾的“ 本質論”,還有叔本華-尼采的“意志論”和海德格爾-薩特的“存在論”等等;中國傳 統哲學中則既有儒墨道法之分,又有理氣、心性之辨等等;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既 有普遍規律說、認識論說、世界觀體系說,又有實踐論、價值論、文化論、生存論等派 別之爭。從微觀上的無定性的爭論中很難概括出宏觀上的有定,但雙方又是相互依存、 相互矛盾、共生互動的,并共處在特定時代的理性張力中。哲學在中觀層面達到會通, 即在內涵研究層面及其核心論域上,實現宏觀與微觀的會通,各家各派達成共識。在哲 學研究對象上,雖然古今中外莫衷一是,各家各派意見紛紜,但大都認可本體論、認識 論、價值論、歷史觀等內容為各種哲學派別所共有而非個別哲學所專有。雖然不同派別 的哲學各自囿于自己特定的理論框架,以各種各樣的名號作標榜,但都繞不過像本體論 、認識論、價值觀、歷史觀等這些核心論域,正是在這一點上,一切哲學形態才實現了 多元會通。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馮友蘭先生才說哲學從來無新問題,黑格爾說一切哲 學不論差別多大它們都是哲學。而且正是由于中觀上的會通,歷史上各個時期發展著的 哲學其實都只不過是對軸心哲學觀點的注腳而已。難怪何中華說,哲學沒有歷史。
    其實,說哲學對象有定或者無定,這純屬理性內部的分工問題,還沒有掙脫現代形而 上學的理性牢籠。隨著后現代理性的引入,這一問題早已不再成為問題。在具有后現代 主義傾向的學者看來,由于當代的實踐方式、時代特征和時代精神都已發生了框架性的 轉換,那么,以形上理性的整體或部分為對象的舊哲學及其把捉方式,業已發生格式塔 式的轉換,哲學的對象已從現實轉化為虛擬,從在者轉化為在,從實指轉化為符號,從 有根、有底轉化為無根、無底,總之,哲學研究已出現了無對象化或泛對象化的趨向。 哲學論爭已處于大分化、大裂變之中,形成了互相隔膜和齟齬的對話主體和雜亂無序的 思想整合,致使原研究對象淪喪、淡化或泛化,催生了大批量的以哲學之外的東西作為 言談對象的操作者、運作者,他們之間的觀點越來越疏遠,相互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甚 至連最起碼的意義關聯也喪失了。但是,又要看到,哲學原有對象的沉沒,并不意味著 哲學學科本身被邊緣化了或被終結了。被邊緣化、被終結的不是哲學而是它的原有對象 及其把握方式,這正表明哲學已放棄原有的對象,重新回到實驗哲學上來,以接納大量 的所謂非哲學的對象進行闡釋,其目的在于促使哲學與生活、與科學、與實踐的融通。 哲學已從以前制造觀念、體系為目的的“小哲學”轉變成今天以提供生活應對技巧為目 的的“大哲學”了。舊對象的喪失恰恰意味著它獲得了新的對象,昭示了它將躍遷到一 個新的層次,并在后現代大融合、大轉變中踏上一塊神奇的飛地,為自己未來的大發展 開辟出新的自我生存之域。
        六、當代哲學功能上的融通
    當代哲學的功能,如果按照現代的宏偉敘事方案可分為三種類型,即主導型、高雅型 和大眾型。主導型的哲學在于思想教化,實現統治者的群體整合、倫理歸并、統一思想 、規范言行之目的,具有教化性、示范性、歸并性等特征;高雅哲學體現了哲學界學術 精英群體的形式創新、終極關懷及個性張揚的研究指向,具有打破陳規陋習、追求原始 性突破、承担社會倫理重負和打造個性化主體的獨立人格等特征,發揮學術探新、搶占 學術前沿、勵志怡情、深化思維等功能;大眾哲學是指利用大眾傳媒或以心傳口授形式 ,廣泛普及于大眾民間的哲學觀念,它無固定的形式和體系,而具有自發性、通俗性、 自娛性、廣泛性等特征,發揮著引領文化時尚、娛樂民眾、陶冶性情、慰藉心靈的功能 。這三種類型的哲學并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多元互補,在互動與會 通中實現多元化生。主導哲學強調教化和示范,但又不能通過強制來實現,只有通過貼 近大眾、貼近時代、貼近現實,借助娛樂性、趣味性的大眾文化體現出來,其實現形式 必然多樣化、大眾化,而且要特別得到學術群體的智力支持、理性論證;而高雅哲學也 需走出“象牙塔”,懸置令自我陶醉的“陽春白雪”,走向大眾生活,變學術語言為大 眾話語,變拒絕大眾理解為贏得大眾喜愛,而且要特別得到政治上的保證,適合政治上 的需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大眾哲學則應將日常生活中的智慧集中到自己身上來, 將常識性的東西提煉成為科學性、學術性的概念,不斷地走向高雅。可見,惟有三種哲 學的多元化生、互動融合,才能形成哲學教化功能上的合力,產生強勢的主流話語。
    但是,如果從后現代微型敘事的人學方案來審視,現代哲學功能上的合力,恰恰又是 造成人學空場或者人文精神失落的重要原因。因為,現代哲學功能上的合力,努力塑造 的是作為類存在的集合體或共同體,是一種大寫意義上的“人”,人的共性、普遍性泯 滅了人的個性、差異性,個體人的地位、身份和價值被抹去,猶如沙地上的一張臉被海 水輕輕抹去一樣,造成人的價值的自我誤認和身份的下落不明。因而,現代哲學功能上 的合力,的確能“引人上路”,但卻將人引上一條以公共領域埋藏私人領域的不歸路。 現代哲學的確不是在“寫書”而是在“寫人”,但它寫出的人卻是一種抽象意義上的“ 人”,是一種新的“人造神”。這種合力導致了當代人學的精神失落、人格萎靡、學術 失語和文化退坡。面對現代哲學在宏偉敘事方案中給人提供的政治上的虛幻承諾,當代 哲學在人學視域率先發生了后現代轉向,執意要求哲學放棄專業性、職業性的知識操作 和概念創制,而轉變為一種人格力量,直指個體人的生存命義,不斷培植和發展獨立的 個人品格以提升和活化當代人的生存質量與境界。面對現代哲學的人學異化,人安身立 命的家園被摧毀,人面臨無家可歸、遭遇荒誕的境況,只有實現人學的后現代轉向,才 能打斷它與宏偉敘事間的一切價值勾連,破除現代性提供給人的異己性的保護傘,在人 類中心主義的斷裂聲中,在“對一切人都有效”的人道主義的破碎處,實現人的真正的 復活。
    收稿日期:200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開封12~16B1哲學原理朱榮英20042004哲學無論從外部就其存在狀態和研究路向抑或從內部就其本質和功能來看,都普遍地 存在著多元互動與會通的現象。從本質上看,這種現象既是哲學生存與發展的內在動因 和生存機理,也是它自我開拓、自我生成的根本路徑;歷史地看,這種現象為一切哲學 形態所共有而非個別哲學形態所專有,是哲學發展史上的通例或常則。當代哲學正是憑 借其內在的多元互動與會通而開辟自我生成之域的,這既確保了它在當代的合法性地位 ,又自覺吻合了它的后現代取向。哲學/多元會通/后現代轉向/philosophy/more aspects being assimilated/post-modern trend本文為作者所獨立承担的國家“十·五”社科規劃課題《求解思維邏輯研究》(課題 編號:01BZX034)的階段性成果。霍桂桓






李紅霞 女,1978年生,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研究實習員,1007On Assimilating in Philosophy and Its Post-modern Trend
  ZHU Rong-ying
  Department of Marxism-Leninism,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Henan,ChinaThere exist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of more aspects being assimilated in philosophy whether viewed inwardly from its existential state and research line or outwardly from its nature and function.Essentially,this phenomenon serves not only to make the inner motivation and principle for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but also provide the ultimate route for its self-exploration and self-formation.Diachronically,this phenomenon is shared by all schools of philosophy rather than monopolized by any individual type,as is the usual practice in the history of its development.Relying on this very phenomenon to open up its own field to develop modern philosophy here both ensures its lawful status and conforms to its post-modern trend.河南大學 馬列部,河南 開封 475001
    朱榮英(1963-),男,河南尉氏人,河南大學馬列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作者: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開封12~16B1哲學原理朱榮英20042004哲學無論從外部就其存在狀態和研究路向抑或從內部就其本質和功能來看,都普遍地 存在著多元互動與會通的現象。從本質上看,這種現象既是哲學生存與發展的內在動因 和生存機理,也是它自我開拓、自我生成的根本路徑;歷史地看,這種現象為一切哲學 形態所共有而非個別哲學形態所專有,是哲學發展史上的通例或常則。當代哲學正是憑 借其內在的多元互動與會通而開辟自我生成之域的,這既確保了它在當代的合法性地位 ,又自覺吻合了它的后現代取向。哲學/多元會通/后現代轉向/philosophy/more aspects being assimilated/post-modern trend本文為作者所獨立承担的國家“十·五”社科規劃課題《求解思維邏輯研究》(課題 編號:01BZX034)的階段性成果。霍桂桓







網載 2013-09-10 20:44:02

[新一篇] 論當代哲學價值論研究的德性化趨勢

[舊一篇] 論當代小說的敘述反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