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高等教育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的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極不平衡,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家,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是顯而易見的。在國家指導義務教育的發展中分成了三片,提出了不同的發展目標,體現了通過非均衡性的發展,最終實現均衡發展的思想。但在高等教育發展的指導方針上,還有一些問題值得研究。近年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由于經濟發展快于中、西部地區,要求發展高等教育稍快一些的呼聲連年不斷,但是這種要求由于種種因素制約而難以實現。本文想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一、提出高教非均衡性發展的主要依據
  近幾年,高教發展總體上比較慢。1996年招生比1995年增長4.2 %;1997年比1996年增長3.4%。 在中國的大盤子里各省市區招生數的增長雖稍有高低,但差距不大。1996年增長最高為廣東12.67%, 其他增長在6~10%的,還有江蘇、浙江、寧夏3省;1997年增長最高是貴州9.6%,其他超過6%的有河北、浙江、福建、湖南、廣西、云南、 青海等共8省。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 我們建議在高教的發展上要采取非均衡性發展戰略,主要依據是:
  1.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不同。
  1996年全國人均GDP為5634元。按各地區發展水平看,在4000 元以下的有安徽、江西、四川(含重慶市)、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除安徽、江西外,均為西部地區;4000~6000元者有河北、山西、內蒙、吉林、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 新疆;6000~8000元者有遼寧、黑龍江、山東;8000~10000元者有江蘇、 浙江、福建、廣東;10000元以上者有北京、天津、上海。 其中超過6000元的省(市)都是東部沿海地區。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人均GDP 的差距達數倍之多(詳見表一)。十幾年來我國經濟先在沿海東部地區發展,然后再逐步擴展向中西部地區推進。東部沿海地區由于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較快增長,勞動力價格上升,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原來的廉價勞動的優勢已經不多,必須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才能求得新一輪的發展。而中西部(特別是西部)地區則正處在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發展階段。不同產業結構對技術進步的要求,對從事技術開發的人力資源的需求必然有所不同。
    表一 1996年各地區人均GDP水平
4000元以下 4001-6000元 6001-8000元 8001-10000元 10001元以下      全國(5634)安徽(3881) 河北(5345) 遼寧(7730)  江蘇(8447) 北京(15044)江西(3715) 山西(4220) 黑龍江(6468) 浙江(9455) 天津(12270)四川(3763) 內蒙(4259) 山東(6834)  福建(8136) 上海(22275)貴州(2093) 吉林(5163)        廣東(9513)云南(3715) 河南(4032)西藏(2732) 湖北(5122)陜西(3313) 湖南(4130)甘肅(2901) 廣西(4081)青海(3748) 海南(5500)寧夏(3731) 新疆(5167)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97》,中國統計出版社
  說明:(1)4000元以下的省(重慶市未劃出)除安徽、 江西外均是西部地區
   (2)最低貴州為最高上海的1/10;6001元以上的省市,實際均超過西部地區的一倍,說明差距很大。
  2.人民生活水平的不同和對教育需求的變化。
  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大、中城市與小城鎮、農村,平原與山區呈二元化發展態勢,居民收入差異懸殊,這種差距反映到對教育的需求上,生活水平較低的地區,孩子能上學,完成義務階段的教育就滿足了;生活稍好些,要求讓孩子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由農村進入城市,找到一份工作,也能滿足了;而生活更好些,像大、中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由小康向富裕過渡時,居民要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趨強烈。這種需求,應當是我們研究教育發展的主要客觀依據。
  3.高等教育的辦學條件和投入力度不同,可能運用的現有教育資源不同,必然對今后的發展產生較大影響。
  據國家教委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996年高校預算內生均事業費和公用經費(表二、表三),最高與最低之間相差均超過一倍,生均事業費最高的上海(12745.85元)超過最低的安徽(3402.48元)2.7倍;生均公用經費上海(5392.69元)超過安徽(1206.13元)3.5倍。 當然生均經費的計算,有部屬學校多少、各地物價因素以及原有基礎,并不完全反映當地教育投資的多少,但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各地高教基礎的差異,以及對今后教育發展所提供的基礎條件也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在考慮今后發展時必須充分利用現在擁有的教育資源。
  表二 1996年各地區高校生均預算內事業費和公用經費增長情況
       生均事業費      生均公用經費 地區    金額   比上年    金額   比上年      (元)   增長(%)   (元)   增長(%) 全國   5956.70   9.46   2604.36   11.31 北京   10010.69   30.23   5334.90   43.03 天津   6714.00   1.70   2667.34   -7.20 河北   4101.13   32.63   1395.12   24.72 山西   5078.69   11.57   2092.91   19.91 內蒙   7671.52   21.39   3706.29   33.05 遼寧   4491.76   12.44   1966.53   23.85 吉林   6403.39   29.85   2940.71   38.04黑龍江   7314.65   17.73   4131.32   27.69 上海   12745.85   15.25   5392.69   30.04 江蘇   6200.71   0.73   2994.90   5.35 浙江   5860.52   12.00   2701.73   21.08 安徽   3402.48   -3.30   1206.13   3.72 福建   5525.53   13.77   2439.27   16.71 江西   3703.68   5.12   1564.67   7.20 山東   6076.02   17.96   3027.41   12.43       生均事業費      生均公用經費 地區    金額   比上年    金額   比上年      (元)   增長(%)   (元)   增長(%) 河南   4827.49   17.36   1989.05   16.64 湖北   4840.00   14.41   2566.88   22.35 湖南   4538.34   7.22   2117.07   6.11 廣東   7300.34   12.08   3566.65   2.90 廣西   4519.01   2.38   2035.46   7.28 海南   6683.57   0.09   2726.83   16.98 四川   4116.81   10.31   2020.05   15.25 貴州   4384.92   4.81   1521.46   11.17 云南   6470.44   7.98   2816.26   0.13 西藏   14991.21   20.10   3587.34  -17.62 陜西   4845.84   25.55   1789.41   37.48 甘肅   4359.11   -3.82   1492.10   -5.66 青海   6822.63   8.44   2390.32   -9.64 寧夏   4642.64   -7.26   1758.98  -15.21 新疆   6206.34   13.63   1994.89   2.11
  資料來源:《1996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載1997年9 月23日《中國教育報》
  表三 1996年高校預算內生均事業費和公用經費水平分布比較
生均公    2000元以下     2001~3000元用經費 生均   3000~4000元  4001~5000元  5001~6000元事業費     安徽      河北  湖北  山西     江西      遼寧  湖南  浙江 分            河南  廣西  福建 布            貴州  四川 地            陜西 區            甘肅             寧夏             新疆生均公     3001~5000元          5001元用經費                     以上 生均   6001~7000元  7001~10000元  10000元以上事業費     天津  山東  廣東       西藏  北京     吉林      內蒙          上海 分    江蘇      黑龍江 布    海南 地    云南 區    青海     新疆
  資料來源:同上
  4.非均衡性發展是適應經濟發展暫時不平衡而采取的一種手段,目的是促進均衡發展。
  這與小平同志所說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達到共同富裕是同樣的道理。因為如果允許東部沿海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得稍快一些,使之能較好地滿足人力資源的需求,促進東部經濟進一步發展,這對中西部地區都會帶來實際利益。
  第一,減少較發達地區到中、西部地區挖人才的現象。欠發達地區由于工作崗位和經濟收入等原因,有條件的專業人才總是向較發達的地區流動,這在國際上是普通現象,國內也同樣如此。欠發達地區的人力資源本來就不多,被挖走,損失的不僅是一大筆培養費用,而且也影響當地的建設速度。
  第二,較發達地區高教發展較快,可以到欠發達地區多招些學生,幫助欠發達地區培養人才;欠發達地區可以節省一些高教經費用以充實中等教育的條件,提高高中畢業生的升學率。
  第三,較發達地區專門人才較多,會向欠發達地區輸送和流動。有些經濟學家早就提出,我國要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發展,縮小地區間的差距,要像美國開發西部時期那樣,鼓勵東部地區的富裕人員西進。同樣,如果東部地區專業人才供大于求,會有一部分人向中西部地區自然流動,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條件。
  總之,非均衡發展看起來可能是較發達地區高教發展稍快一些,中西部地區稍慢一些,但用市場經濟的眼光來看,一個國家的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終究會通過自由流動而滿足各自不同的需要,從而向比較均衡的趨勢發展。
      二、高等教育非均衡發展的幾個問題
  1.高教的非均衡發展,最主要的是允許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發展戰略。
  包括在三級教育中高教所處的位置、比例,高教的層次結構以及高教發展的速度等等。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攀比,各地區發展的不同速度由各省市區根據就業條件(人才市場)、經濟支撐能力和辦學條件來決定。例如,各地區城鎮居民人均教育費支出占消費性支出和GDP 的比例(表四中)可以看出,教育費用人均負担在300元以上的有3個省(廣東、湖南、廣西),其中湖南、廣西的兩項比例均超過7%,負担顯然較重;200~300元的有11個省市區,200元以下者15個省市區。 大致上有幾種情況:一是教育費低,負担也較低的是福建;二是教育費較低,但負担已較重,如貴州、安徽;三是教育費處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但兩項比例,特別是占人均GDP比例較低,如京、津、滬、江蘇、 浙江等省市。應當承認凡教育費占消費性支出和GDP支出比例較低的, 就是教育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就一個地區來說,相對于其它地區,快一些或慢一些,并非一切皆快或皆慢,譬如西部地區的某些中心城市或某一省區仍可以有快有慢,總之應當根據條件,揚長避短,采取不同的發展速度。
  2.大中小三級教育中高教應處于什么位置,不同的地區應有不同的選擇。
  在“三級教育在校學生人數構成比較”(表五)中,選擇了幾類國家作為參照:一是發達國家,二是近10年發展較快的國家,如韓國、泰國等,三是與我國近似的國家。目的在于了解發展態勢,對我國在三級教育的比例中,小學、中學的比例均不低,只有大學生的比例很低的事實給予充分重視。我國在1992—1997年的5年中,大學生比例只上升了0.34個百分點。目前我們無法也沒必要與發達國家相比, 但在著重發展基礎教育、控制發展高教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是否應就教育發展的側重點作些研究呢?如前所述,強調高教發展的必要性,并不是說全國都要重點發展高教,而是說將高教的位置提到應有高度,在不同的地區,如義務教育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也有了相當規模的地方,特別是經濟發展較快,對專業人才迫切需要的地區應當適時加強高教發展,而不必“齊步走”。
  3.高教中應重點發展的層次要因地制宜,不要無區別地強調低重心。
  自從1985年提出教育發展的低重心以來,高教的專科層次已經有了較快發展。現在的問題是在有些地區已出現本科畢業生不足而專科畢業生就業困難的情況,因此是否仍以現在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專科層次,需進一步研究。特別是我國還有兩個比較特殊的問題:一是還有成人高教一大塊,主要是專科;二是中專這個相當龐大的常常與專科畢業生爭就業崗位的層次。若將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以及中專生放在一起分析,可能對看清問題會有幫助。以1996年的招生數進行比較,研究生招生5.94萬,本科招生59.28萬(普通50.53萬,成人8.75萬),專科與中專招生389.26萬(其中專科131.83萬—普通46.05萬,成人85.78萬;中專257.43萬—普通152.33萬,成人105.10萬),其比例為0.10∶1∶6. 57(與中專相似性質的職業高中部分158.23萬,未計算在內)。這樣的層次結構,使得本科生供不應求,而專科與中專層次卻難于兩全。由于提高小學教師的學歷層次的任務已提到了工作日程,有些地方中師招生已縮減,個別地方已停止招生。因此,在層次結構上應當允許各地根據需求情況在大專與中專中適當進行調整,有的可適當壓縮,以增加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招生。
  4.對不同條件的高校多招學生要甄別擇優。
  有時有的地方出現過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但一般說研究生就業不難,一些名牌大學(如北大、清華)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是“搶手貨”。現在條件好的學校招生潛力是有的,但往往不肯多招生,主要是收費控制和學生宿舍有限,學生宿舍問題可以與當地商量通過建學生公寓來解決;如果再在收費上鼓勵學校,多招生還是有可能的。
  表四 1996年各地區城鎮居民教育費支出占人均GDP和消費性支出比例
     人均教育   占人均   占人均消費 地區   費支出   GDP比例   性支出比例      (元)     (%)      (%) 全國   204.00    3.62      5.20 北京   276.83    1.84      4.83 天津   230.16    1.88      4.92 河北   186.73    3.49      5.45 山西   233.94    5.31      7.38 內蒙   176.66    4.15      6.38 遼寧   202.88    2.62      5.81 吉林   144.96    2.81      4.77黑龍江   142.43    2.20      4.58 上海   280.56    1.26      4.15 江蘇   184.25    2.18      4.54 浙江   250.30    2.65      4.34 安徽   201.46    5.19      5.58 福建   137.88    1.69      3.24 江西   142.99    3.85      4.86 山東   203.77    2.98      5.40     人均教育   占人均   占人均消費 地區   費支出   GDP比例   性支出比例      (元)     (%)      (%) 河南   118.89    2.95      3.95 湖北   283.95    5.54      7.65 湖南   314.50    7.62      7.67 廣東   372.45    3.92      5.53 廣西   318.39    7.80      7.34 海南   293.80    5.34      7.70 四川   201.49    5.35      5.32 貴州   129.26    6.18      3.62 云南   181.91    4.90      4.54 西藏   149.52    5.47      3.30 陜西   165.17    4.99      5.14 甘肅   132.79    4.58      4.68 青海   159.62    4.26      5.02 寧夏   136.91    3.67      4.51 新疆   170.19    3.29      4.92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97》(注:重慶市尚無從四川劃出的資料)
    表五 三級教育在校學生人數構成比較
          三級教育在    三級教育在校生構成  國家   年份  校學生總數         占人口比例(%) 合計 小學生 中學生 大學生 世界合計  1987    -    100   62.5  31.1   6.4 發達國家  1987    -    100   46.6  38.6  13.8發展中國家 1987    -    100   67.7  28.4   3.9 美 國  1993   22.73   100  40.37  35.06  24.57 日 本  1991   18.34   100  40.28  46.97  12.57 英 國  1992   19.11   100  45.30  40.92  13.78 法 國  1992   20.20   100  35.04  48.11  16.85 加拿大  1992   24.10   100  35.58  34.91  29.51 澳大利亞  1992   19.88   100  46.68  37.24  16.08 韓 國  1992   24.92   100  41.91  41.10  17.08 墨西哥  1992   25.14   100  64.08  30.13  5.79 泰 國  1992   18.41   100  63.56  25.56  10.87 埃 及  1990   25.01   100  52.84  41.79  5.37 巴 西  1992   23.92   100  84.26  11.44  4.30 印 度  1990   20.40   100  59.25  37.79  2.30 中 國  1992   15.17   100  68.65  30.12  1.23      1997   17.42   100  65.63  31.80  1.57  國家   年份   備注 世界合計  1987 發達國家  1987發展中國家 1987 美 國  1993  大學生的數據為          1992年的 日 本  1991 英 國  1992 法 國  1992 加拿大  1992 澳大利亞  1992 韓 國  1992  (7120美元) 墨西哥  1992  (3390美元) 泰 國  1992  (1910美元) 埃 及  1990  (660美元) 巴 西  1992  (2840美元) 印 度  1990  (370美元) 中 國  1992      1997  1997年尚無人口資          料用1996年人口
  資料來源:1.1987年數字轉引自秦寶庭:《教育與經濟增長》 江西教育出版社
     2.《國際統計年鑒1996》 中國統計出版社
     3.《1997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分析表》 國家教委
  注:1.根據《國際統計年鑒》所用口徑,我國三級教育學生人數均不包括成人教育在內。
  2.備注欄( )內數字為該國當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三、高教發展的非均衡性,實質是權力下放問題
  要突破用一種模式、一個時間表發展中國教育的局限,要實施高教發展的非均衡性,筆者建議:
  (1 )將高教發展規劃與制定招生計劃的權力分批下放給有條件的省、市地方政府,目前可先在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市試點。取得經驗后,逐步實現高教兩級管理,以地方為主的管理體制。
  (2)在高教發展上多用些市場手段,以解決計劃手段下, 高教發展中的棘手問題:一是畢業生就業,二是辦學條件,三是質量。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畢業生去人才市場尋找職業,并從中得到鍛煉,有問題并不會全部都找政府,前幾年廣東已是這樣,近幾年上海也是這樣。辦學條件不好,質量太差會影響學生就業,從而也影響招生的生源。那些學校經過人才市場的篩選,要么改善條件,要么與條件較好的學校合并。適當通過市場手段可以激發高校的活力。
  (3)對高教發展的層次結構調整,包括大專與中專等問題, 這種結構性調整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出來,建議首先立題開展廣泛的調查研究,以便從實際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分步調整,使各地培養人才的層次結構更適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并逐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
  
  
  
上海高教研究1~6G4高等教育鐘禾19981998鐘禾/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上海 200032 作者:上海高教研究1~6G4高等教育鐘禾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1:05

[新一篇] 對我國成人教育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的思考

[舊一篇] 對教育收費中幾個熱點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