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教學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問題教學法源遠流長,古希臘就有了問題教學法。20世紀初,杜威曾提倡過問題教學。五六十年代開始,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世界性課程改革運動的開展和思維心理學研究的深入,問題教學法受到廣泛關注,成為當代教學法中的一朵奇葩。那么,問題教學法核心是什么?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能否引入這種方法?怎樣在中學歷史課中開展問題教學?本文試圖對此作一粗淺的探討。
   一、問題教學法引入的必要性
  首先,問題教學法的引入是培養新型人才的客觀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未來社會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研究者預言新時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應當是具有綜合素質的人。這種人才不但應具有良好的德、智、體、美、勞基礎,而且要有很強的創造和適應的能力。實踐表明,問題教學法對培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其次,問題教學法的引入是適應高考歷史改革和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必然之舉。近幾年的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歷史試卷明顯加大改革力度。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大大提高了考查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題目在試卷中所占的比例。據比較權威的統計,1991—1992年此類題約占30%,到1995年,已達到80%左右。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仍然使用舊的一套“注入式”,“填鴨式”的方法進行教學,把點點滴滴的歷史知識和教科書上現成的結論灌輸給學生,是無法適應形勢發展的。這就要求進一步加大教改力度,注重引入類似問題教學法一類的側重啟迪思維、培養能力的教學方法。
  其三,問題教學法的引入也是落實《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要求,培養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大綱”明確規定:中學歷史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了解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逐步培養學生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以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問題教學法的基本精神與“大綱”要求是一致的,就是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引導學生主動獲取、探究知識和思考問題,從而使學生通過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發展智力。
   二、問題教學法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問題教學法的核心是問題情境。它包括:①問題情境及其主要成份;②問題情境的分類;③問題情境的設置;④問題情境——診斷智力發展水平和評價教學效果的手段等基本內容。本文著重談歷史教學中問題情境設置的基本方式。問題教學法的創立者總結出一條作為主要的教學原理的問題情境的基本途徑:促使學生原有的知識與必須掌握的新知識發生激烈沖突,使學生意識中的矛盾激化,從而產生問題情境。依據這一基本途徑,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可通過下列方式設置問題情境。
  1.通過對有關的趣味史實的敘述創設問題情境。在講授《唐朝的衰落》一章時,我向學生出示了一組唐朝人口增減資料:
  A.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 37,140,000人。
  B.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 41,419,712人。
  C.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 52,919,309人。
  D.唐肅宗乾元三年(760年) 16,990,309人。
  E.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 15,762,432人。
  然后,提出下列問題:①從A至C階段人口增長的原因是什么?②由于什么事件導致C至D階段人口急劇下降?該事件的原因及后果各是什么?③從D至E階段為何人口繼續下降?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引發學生思考,進而通過分析使學生認識到唐玄宗前期由于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繁榮,人口增長;后期由于統治腐敗,導致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使社會生產破壞、人民流離失所,人口銳減。可見,政治穩定是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前提。
  2.通過實物、圖片、模型展示等直觀手段創設問題情境。如講北京人的體質特征,我們可以把仿制的北京人的頭像模型帶入課堂,讓學生仔細觀察,并與現代人比較,學生就會很快回答并掌握“北京人的基本體質特征”這一問題。再如講埃及金字塔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建造金字塔》插圖,并適時提問從這幅圖你想到什么?學生從圖上具體形象,如230萬塊磨光的石塊、金字塔的精密度、監工手中的鞭子、 奴隸的暴死等,就能認識到金字塔不僅是古埃及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而且是奴隸和農民被殘酷奴役的歷史見證。
  3.通過課文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實創設問題情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章,引言中提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課本講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意義時又說,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這兩者是否矛盾?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討論,使大家明確:“文化大革命”結束,的確使中國十年的動亂局面得到終結,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入新時期,但當時指導思想上的一些錯誤并沒有及時糾正,只有到十一屆三中全會,才作出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偉大決策,可見,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4.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分析發現矛盾從而產生問題情境。在講授《戊戌變法》一節時,教師可以出示這樣的問題:19世紀下半期,中日兩國各面臨怎樣的社會危機?兩國為挽救危機各采取什么措施?為什么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學生通過對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的分析比較,就會發現中日在19世紀下半期都是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進行資產階級性質改革,中國之所以未能象日本那樣擺脫危機成為亞洲的強國,根本原因在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5.引導學生通過提出假設,檢驗假設,激發矛盾,產生問題情境。在講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因時,教師可提出:“假如沒有薩拉熱窩刺殺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否可以避免?”講五四運動時,教師可以提問:“假如沒有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五四運動還會爆發嗎?”通過對這兩個問題的分析論證,使學生明白一戰的發生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的產物,也是帝國主義兩大軍事侵略集團瘋狂擴充軍備的結果。五四運動則是無產階級隊伍壯大,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十月革命的推動等諸因素作用下的必然之舉,進而使學生弄清歷史發展必然性與偶然性因素之間的辯證關系。
  6.利用不同人物對某一問題的不同觀點而產生的矛盾創設問題情境。如在講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時,教師可以舉例:在廣東國民政府第二次東征時,陳賡在戰場嚴重失利時刻,曾幫助蔣介石脫離險境。延安整風時,康生對陳賡說:“當年,如果你不救蔣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這么多仗了嗎?”陳賡坦然地答道:“當時,如果蔣介石死了,不就成了烈士了嗎?”結合史實評價兩人的觀點。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不僅辯明了正誤,而且掌握了要把歷史人物放到具體的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加以分析評價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7.可以從審美角度入手,通過對藝術品的鑒別、比較,設置問題情境。在講秦始皇統一貨幣時,教師可以提問“秦始皇為什么要用圓形方孔錢作為全國通行的貨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分析課文中各諸侯國貨幣插圖入手,當時齊國是刀形幣,趙國是鏟形幣,楚國是蟻鼻錢,秦國是半兩錢。通過比較,使學生認識到秦始皇之所以選用圓形方孔錢作為全國通行的貨幣,不僅因為它是原來秦國一直使用的貨幣,就其形狀而言,圓形方孔錢比其他幾個諸侯國的錢更規范,便于鑄造,中間有一個方孔,便于攜帶。更重要的是通過貨幣的統一,可以促進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和政權的鞏固。
  此外,教師還可以對學生學習中產生的典型、普通的錯誤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設置最有利于學生思維發展的問題情境,有時還可以通過當場試驗或演示的方法,設置問題情境。
   三、問題情境設置的基本原則
  問題情境的設置方式盡管是多種多樣的,但都必須遵循三條基本原則。
  1.必須有概括性的新穎的和未知的東西。這是問題情境的難度標志。要使問題具有新穎性,就不能簡單地根據答案直接提問,必須換個角度,換個方法,才能設計出新穎的問題。
  未知的東西的最大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問題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置問題情境,組織學生對未知東西的探索,使學生有可能掌握比在一般教學中獲得更概括的知識。
  2.必須能夠激起學生學習新東西的愿望和需要。即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H·A·多勃洛留波夫說:“當學生樂意學習的時候就比被迫強制學習輕松得多,有效得多。”
  3.要適合于學生的知識和智力水平。問題情境的設置不是越難越好,應當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能力水平。更具體地說,是要以《中學歷史教學大綱》為依據,正確設計問題,使之既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既能啟發學生、培養學生能力,又充分顧及學生實際水平。
  總之,只要我們遵循問題情境設置的原則,講究問題設置的方式,并在教學實踐中勤于摸索,就會使問題教學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煥發出它獨有的藝術魅力,更好地促進中學歷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慶元中學)*
  
  
  
教學月刊:中學文科版杭州31-32G32中學歷史教學吳長平19971997 作者:教學月刊:中學文科版杭州31-32G32中學歷史教學吳長平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54:16

[新一篇] 問題型的教材結構和課堂教學模式

[舊一篇]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巧妙結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