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葵文章選:為魯迅傳記立傳?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在中國,魯迅研究是顯學,還是顯中之顯。

細察后會發現,很多研究是重復的。不過,重復是針對研究題目而言,比如“魯迅與左聯”這樣的題目,一做五六十年。研究成果呢,卻是云譎波詭。時代風尚不同,文藝政策不同,使得這門顯學很像魯迅的一句詩:“城頭變換大王旗”。

就拿魯迅的傳記來說,七七八八,總有近百種有點影響的傳記了,但是直至2007年,仍有朱正先生嘔心瀝血,重修魯迅全傳,讀來仍覺新意迭出。

于是設想,魯迅研究領域不妨增添一個分枝,就是對研究的研究,比如來做一本“魯迅傳記”的傳記。魯迅傳記幾十年走過的歷程,很像一個人歷經童年、青年、壯年,將其不同年齡的橫切面——即中外不同年代正式出版的魯迅傳記——細分比較,研究變幻軌跡,說不準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我希望引領這一學科的是朱正先生。他從二十五歲出版《魯迅傳略》一書至今,先后至少四次重修魯迅記。四次寫完,快八十歲了。

僅是他一人,四番修傳的經歷,以及其中的甘苦,就是一個有意思的“橫切面”。依朱自己溫潤中和的話講,希望新寫的這本能夠保存下去。“它比起我原先寫的各本,進步是明顯的。這進步首先要歸功于時代的進步……再就是學術界的空氣意識形態的色彩,有所淡化,實事求是的態度,有所增加。”

有如此經驗的魯迅傳記作者不多。經驗是一方面,另外,他還具備勝任此項工作必須的學術品格。他做編輯出身,參加過現仍通行的十六卷本《魯迅全集》的編注,嚴謹作風自不待言。從他新作《一個人的吶喊》看,真算無一句無來歷。甚至,有來歷還不夠,還要去懷疑、修訂、反復印證這些來歷。與此同時,他又脫離了編輯慣有的只摳細處、缺乏大局觀的習氣,有勇于承担的責任感,還有史家的廣闊視野。比如在《一個人的吶喊》中,他對近年來學界熱衷八卦的“兄弟失和”等周家私事,只是證據充分地點到為止,并不過多盤桓。

朱寫完第四本魯迅傳記后說,他前邊幾本“沒有一本是能夠保存得下去的”。照此推理,我們之前所看的很多魯迅傳記,恐怕也價值甚微,而我們曾經為之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說來不免懊惱。不過,沒有一哪來二,沒有前邊那些童年版、青年版,也就沒有今天壯年版的《一個人的吶喊》。有了它,我們才有理由期待更好的魯迅傳記,以及“魯迅傳記”的傳記盡早誕生。 


楊葵 2010-09-14 08:17:48

[新一篇] 楊葵文章選:青海

[舊一篇] 楊葵文章選: 《田家五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