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清煥 李智霞 張淑芳 洛陽師范專科學校 洛陽 471022)
摘要 通過分析目前情報學領域中各種理論學派的理論基礎后,指出了情報學理論的形成機制是由一般社會學向情報學的滲透和擴散,形成情報學的分支——情報社會學,并研究了情報社會學急待研究的主要領域。
關鍵詞 情報學 社會學
* * *
1 情報學理論體系的研究特點
1.1 科學交流派
該派應屬于社會傳播派,其代表人物是蘇聯情報學家米哈依諾夫,重點研究科學情報的構成、共同特性及科學交流的全過程的規律性,其最大特點是強調情報的社會性,重視提高科學交流的效率,正確評價情報應用技術在情報學研究中的作用。
1.2 決策功能派
該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國情報學家約維茲。在其代表作《廣義情報系統》中指出:情報是由情報的獲取與傳播機構向決策者提供的,決策者利用獲得的情報選擇最佳行動路徑,并在執行中變為可觀察的數據。情報又從外部環境和內部反饋進入情報獲取與傳播機構。決策者可以利用反饋數據來修改自己對決策情況的估計,如此反復多次。他利用動態概率矩陣來表示決策者利用情報,以及在不定性下的決策行為,從而提出了決策知識狀態和決策狀態直觀化和具體的決策模型。從這一理論學派的研究起點和理論模型中,不難看出其理論體系的社會學屬性。
1.3 技術應用派
其代表人物是日本情報學家北川敏南。他認為情報學這門新學科的理論基礎將產生于物理學、生物學,及是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之間相互溝通的新渠道,并且指出,一般社會學思想對情報理論基礎的產生有很大的作用。
1.4 屬性結構派
該派以布魯克斯和貝爾金為代表,認為情報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一種獨立的、隱含在文獻中的客觀屬性,是文獻本身所固有的,并以一定的結構形式存在于文獻之中。貝爾金認為情報是能夠改變接受者的意像結構的任何文獻的結構,提出了情報譜的概念,并由此將情報學的基本研究內容規定為文獻及其結構、接受者的意像結構以及此結構的改變,情報生產者的意像結構以及如何構造文獻的結構。布魯克斯以卡爾·波普的“世界3理論”為哲學基礎,認為圖書館學家和情報學家的實踐性工作是收集和組織世界3中的記錄材料,理論工作是研究世界2和世界3的相互作用,認為主觀世界2的產品之所以存貯于客觀世界3中,是因為“科學文獻中存在固有的知識結構”,并由此提出了情報學的任務就是組織知識,情報學研究活動應以對用戶的響應進行主觀分析轉移到對科學文獻中固有的客觀知識結構進行分析。這一理論體系的顯著特點,就是更多地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研究情報學。他預言,就象物理學是整個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一樣,情報學必將是整個社會科學的基礎學科。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外情報學術界對什么是情報科學問題,存在著不同的理解。對情報學的性質、研究對象和內容等尚未取得一致的認識,但是各理論學派的理論基礎都帶有濃厚的社會學理論色彩。由此我們便可以對情報學理論基礎形成機制獲得一個新的認識,即情報學理論基礎的形成,可以直接理解為不同學科間的相互滲透、擴散,即一般社會學向情報學的滲透和擴散。
一般社會學理論通過向具體情報學對象領域的滲透、擴散,不僅體驗了自身的科學性、涵蓋性,豐富了自身對象領域的完整性。同時,一般社會學理論向情報學輸出其基本原理、方法論原則和相應范疇體系,則構成其滲透、擴散的主要內容。結果便是情報學“社會學化”,使70年代以后處于發展時期的情報學的主要理論學派,形成了以一般社會理論的基本原理,以其范疇、概念為邏輯形式的理論體系。
“社會學化”使情報學確立了自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關于人類社會的情報活動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社會情報活動或社會情報現象決定社會情報意識,社會情報關系的性質一定要適應于社會情報活動能力的發展水平,社會情報活動發展決定于社會情報系統各種要素的綜合作用,情報活動能力起最終決定作用,以及關于情報、情報活動、情報過程、情報化社會起源等等都是構成情報學理論體系的基本觀念和基本理論。
“社會學化”使情報學形成了自己宏觀分析社會情報活動發展進程的邏輯形式。這里所謂邏輯形式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人類情報思維活動賴以進行的表達方式、論證邏輯、方法論原則;二是由于情報學概念范疇和演繹相結合的方法,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不同時空的社會情報活動形態相比較的方法,以及研究社會情報系統及其各子系統的結構、功能、發展的一般規律的決定性原則,系統性原則,結構性原則等等,都構成了情報學進行宏觀分析時所必須依據的邏輯形式。作為反映社會情報系統最一般特征的社會學范疇,概念體系則構成情報學宏觀研究的思維網絡。這些范疇、概念有的是被辯證唯物主義者創立的新范疇,有的是利用了社會學中早已形成的概念,并賦予其新的內容。
由此看來,一般社會學理論的情報學滲透、擴散,即是情報學“社會學化”的過程。它使情報學形成帶有明顯的一般社會學色彩,標志著情報學“社會學化”的主要成果。至此,情報學與社會學發生了一種理論結構上的親緣關系,這種親緣關系為情報學走向情報社會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 情報社會學的性質
情報社會學是一門“研究情報用戶對情報的需要及他們使用情報的習慣,社會上人們對情報學的認識,以及科學情報如何在社會中發揮作用的科學。”
“情報社會學在整個情報學體系中應成為聯系各個環節的紐帶,其任務是體現情報體系結構的全貌,探尋情報發展的客觀規律,保證情報的社會效果”。這個提法比較全面,它強調了社會效果,闡明了情報社會學的根本任務及其學術地位。
因此,情報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與其說是情報學的一個分支,不如說是情報學和社會學的交叉學科,它論述的主題屬于情報學領域,但它應用的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卻來源于社會學,并以社會需求、社會過程、社會心理作為研究的出發點。
3 情報社會學的主要研究領域
3.1 情報與社會的關系
眾所周知,情報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發展及人類管理、決策活動不可缺少的因素,情報現象與其他社會現象、情報過程與其他社會過程已密不可分。因此,情報社會學首先要研究情報和社會的關系,以探索情報的發展方向,預測情報信息對人類社會的未來將發生什么重大影響,并研究人類應該怎樣對它控制和引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并避免可能給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
3.2 情報需要與社會的關系
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人的勞動創造活動,而人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了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人們需要的本身并不取決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而是取決于人的社會本性和社會環境。情報需要作為人的需要之一,從本質上來說也是社會創造的。如果沒有情報本身的客觀存在,也就不會存在人對它的需要。社會發展決定了情報的內容、范圍和作用,也就從根本上決定了情報需要的內容、范圍和水平。
但是客觀存在的社會需要,必須通過人們主觀愿望表現出來,才會產生滿足需要的活動。人首先要意識到自己的情報需要,產生主觀的情報需要,才會進行情報交流,而個人的主觀情報需要,常常受其所在群體規范的影響。而群體規范的形成,又受社會文化的影響,社會文化決定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人們總是需要與原有價值觀相符合的情報而排斥那些與原有價值觀相沖突的情報。因此要研究人們的主觀情報需要,必須研究社會文化。
3.3 情報交流與社會的關系
情報交流從本質上說是人類的社會活動,它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關系下進行的,受社會集團共同意識的制約,受社會政治、法律、傳統文化、社會心理、價值觀念的影響,人們在交流過程中,總是有選擇地傳遞、有選擇地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情報交流中,對于同一符號,不同的人在不同時間、環境會產生不同的理解、曲解和增殖。要使交流達到較好效果,有待情報社會學深入研究。
3.4 情報技術、情報產業與社會的關系
運用新一代高速、大容量、多功能計算機等先進智能工具,從事積累數據、儲存資料、分析問題、設計方案、交流信息,是當前各國咨詢機構向縱深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一方面情報技術的廣泛利用和情報產業的不斷發展,使人們在較大范圍內進行迅速的情報交流,實現情報資源共享,縮短尋找情報的時間,來從事創造性的活動;另一方面,利用計算機仿真系統對實際系統的結構進行分析,找出其內部運行機制,進行結構和功能模擬,為社會決策問題提供一種測試決策效果的工具,還能使決策得以最優控制,獲得最佳結果。
參考文獻
1 張新華.情報學理論流派研究綱要,1992
2 王文英,于興華.情報社會學初探.情報科學,1981;(5)
3 黃莉.情報學研究要充分重視人和社會因素.情報科學,1989;(4)
4 聶源.挑戰與決策——面向21世紀的情報研究.圖書情報工作動態,1995;(5)
5 胡昌平.關于社會情報形態的思考.情報業務研究,1988;(3)
(責編:加勃)
情報雜志西安14-15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項清煥/李智霞/張淑芳19971997 作者:情報雜志西安14-15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項清煥/李智霞/張淑芳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