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rn[譯文] 古時候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教給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
rn[出典] 韓愈《師說》
rn注:
rn1、【原文】
rn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rnrn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rnrn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rnrn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rn2、【注釋】 [1]學者:求學的人。
rnrn[2]道:指儒家孔子、孟軻的哲學、政治等原理、原則。
rnrn[3]受:通“授”。傳授。
rnrn[4]業:泛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
rnrn[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語本《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論語·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認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認為自己并非這樣。韓愈則進一步明確沒有生而知之的人。
rnrn[6]其為惑也: 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
rnrn[7]聞道:語本《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聞,聽見,引伸為懂得。道:這里作動詞用,學習、從師的意思。
rnrn[8]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師之,即以之為師。
rnrn[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庸,豈,哪。知,了解,知道。
rnrn[10]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知識、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rnrn[11]師道:從師學習的風尚。
rnrn[12]出人:超出(一般)人。
rnrn[13]眾人:普通人。
rnrn[14]恥學于師:以向老師學習為恥。
rnrn[1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
rnrn[16]惑矣:(真)糊涂啊!
rnrn [17]彼童子之師:那些教小孩子的(啟蒙)老師。
[18]句讀(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稱文辭意盡處為句,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逗),句號為圈,逗號為點。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 學童讀書時要進行句逗的教學。讀,通“逗”。
rnrn[19]或師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讀之不知”這樣的小事)請教老師,有的(指“惑之不解”這樣的大事)卻不問老師。“不”同“否”。此句翻譯時應注意交錯翻譯,詳見下文翻譯。
rnrn[20]小學而大遺:小的方面(句讀之不知)倒要學習,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卻放棄了。
rnrn[21]巫醫:古代用祝禱、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藥物醫治疾病為業的人,連稱為巫醫。《逸周書·大聚》有關于“巫醫”的記載。《論語·季氏》:“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視為一種低下的職業。
rnrn[22]百工:泛指手工業者。
rnrn[23]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rnrn[24]位卑則足羞:(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恥辱。
rnrn[25]諛(yú):阿諛、奉承。
rnrn[26]復:恢復。
rnrn[27]君子:古代“君子”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這里用前一種意思,相當于士大夫。不齒:不屑與之同列,表示鄙視。 齒,原指年齡,也引伸為排列。幼馬每年生一齒,故以齒計馬歲數,也以指人的年齡。古人常依年齡長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階級的傳統偏見。
rnrn[28]不齒:不屑與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rnrn[29]其可怪也歟:難道值得奇怪嗎?其,語氣詞,起加強反問語氣作用。
rnrn[30]圣人無常師:《論語·子張》:“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夫子,老師,指孔子。子貢說他何處不學,又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師呢!
rnrn[31] 郯(tán)子:春秋時郯國(今山東郯城一帶)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少皞(hào浩)氏(傳說中古代帝王)時代的官職名稱。
rnrn[32]萇(cháng)弘:東周 敬王時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請教古樂。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師,樂師。
rnrn[33]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時楚國人,思想家, 道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向他請教禮儀。
rnrn[34]三人行句:語本《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rnrn[35]不必:不一定。
rnrn[36]術業有專攻:學問和技藝上(各)自有(各的)專門研究。攻:學習、研究。
rnrn[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盤),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進士。
rnrn[38]六藝經傳(zhuàn):六藝的經文和傳文。六藝:指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經:六經本文。傳:注解經典的著作。
rnrn[39]不拘于時:不被時俗所限制。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中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于,被。
rnrn[40]生乎吾前:省去“者”
rnrn[41]夫庸:哪里。夫為發語詞
rnrn[42]知:管,過問
rnrn[43]其:表推測語氣,大概……
rnrn[44]歟:語氣助詞,表感嘆
rnrn[45]常(圣人無常師):固定的
rnrn[46]之徒:這些人
rnrn[47]通(習之):普遍
rnrn[48]師(吾師道也):名詞活用,學習
rnrn[49]所以:是用來......的
rnrn[50]嘉:贊許
rnrn[51]貽:贈送
rn3、【譯文】
rn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拜他為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rnrn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他,焉為代詞);現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吧? 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于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這是糊涂的!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讀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愿問老師;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問他們(為什么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則足以感到恥辱;以官大的人為師,則被認為近于諂媚。”哎!求師之道的難以恢復由此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真是奇怪啊!
rnrn 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幾個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rnrn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歲,喜歡古文,六藝的經文和傳記都普遍學習,不被恥于從師的世俗限制,向我學習。我贊賞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寫《師說》送給他。
rn4、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盡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主張“文以載道”,并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rn5、《師說》論點鮮明,結構嚴謹,正反對比,事實充分,說理透徹,氣勢磅礴,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從歷史事實“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能“傳道受業解惑”、學者定會遇到疑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三個方面證明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于老師的年長年少,作者認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明確了擇師的標準。接著就從三個方面進行對比,抨擊“恥學于師”的人,先用古今對比,指出從師與不從師的兩種結果;次用人們對自己與對兒子的要求不同來對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對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錯誤想法,指出這是“師道不復”的真正原因。從后果、行為、心理等方面逐層深入分析,指出了他們在“從師”問題上的不同態度,點明了從師學習的重要。作者從“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擇師標準出發,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論斷。為了證明這一論斷,作者選擇了孔子的言行來作證。在當時人們的心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說了。而且作者雖只用了寥寥數語,而孔子的言行卻寫得具體,因而很有說服力。這樣,文章以其鮮明的中心、清晰的層次,充分的說理體現了邏輯思維的嚴密。
rn6、《師說》可貴的是提出了三點嶄新的、進步的“師道”思想:師是“傳道受業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為師,只要具有那樣的能力;師和弟子的關系是相對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師。這些思想把師的神秘性、權威性、封建性大大地減輕了;把師和弟子的關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師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壘打破了。這些思想是和他后來發展的“道統”思想矛盾的。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這是唐德宗時代在相對的穩定局面之下,城市繁榮、商業經濟發展的反映。
rn7、文創作理論上: 他認為道(即仁義)是目的和內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強調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以道為主。 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并博取兼資莊周、屈原、司馬遷、司馬相如、揚雄諸家作品。 主張學古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堅持“詞必己出”、“陳言務去”。 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提出養氣論,“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 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認為作者對現實的不平情緒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風格方面,他強調“奇”,以奇詭為善。
rnrn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將他與杜甫并提,有“杜詩韓文”之稱。
rnrn他在詩歌創作上也有新的探索。所謂“以文為詩”,別開生面,用韻險怪,開創了“說理詩派”的詩風。
rnrn韓愈還是一位熱心的教育家,他能逆當時的潮流,積極指導后進學習,他“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特別重視教育和培養年輕作家。
rn8、師之傳道,重在樹德
rn道濟天下、文氣浩然的唐代大家韓愈在《師說》中倡導“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強調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教師的重要地位,“傳道授業解惑”以“傳道”為先。何謂“道”?對于“人之初,性本善”的童蒙而言,道就是思想、道德。
rn教師們在與圣賢的對話中,思想境界通透練達,自身德行不斷完善,行事方法靈活多變,最受益者為學生。
rn教育、學習是一種生命歷程,如果在旅程中與“仁師”同行,收獲的是超越知識的人生真諦。
rnrn
9、師之解惑,因材施教
rnrn
在教學實踐中能夠深入了解學生,注意學生之間差異,通過談話、觀察、了解學生的志向、思想、言行,并且把他們按年齡、出身、智力、性格、氣質、才能、志向等方面進行分類、歸納。
rnrn
故此,一次子路問孔子:“聽到一個很好的主張要立即去做嗎?”孔子回答:“家有父兄,怎么能自作主張呢?”當冉求問孔子同樣的問題時,孔子卻回答:“當然應該去做!在一旁的公西華很不理解,認為老師的話前后不一致。孔子說:“子路遇事輕率魯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謹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縮不前,所以要鼓勵他大膽去做。”
rnrn
教育
翻開歷史奠基,由“傳道授業解惑”想開去,徜徉在古人博大精深的思想里,必因腹有詩書氣自華,必因教學而相長。
rn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3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