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譯文]  怎么能說沒有衣服呢?我的斗篷就可以與你共用啊!

  [出典]  春秋 《詩經·秦風·無衣》和《詩經·唐風·無衣》

  注:

  1、 《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詩經·唐風·無衣》

      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2、注釋:    

    秦風

  袍:長衣。行軍者日以當衣,夜以當被。就是今之披風,或名斗篷。“同袍”是友愛之辭。

  于:語助詞,猶“曰”或“聿”。興師:出兵。秦國常和西戎交兵。秦穆公伐戎,開地千里。當時戎族是周的敵人,和戎人打仗也就是為周王征伐,秦國伐戎必然打起“王命”的旗號。

  戈、矛:都是長柄的兵器,戈平頭而旁有枝,矛頭尖銳。

  仇:《吳越春秋》引作“讐”。“讐”與“仇”同義。與子同仇:等于說你的讐敵就是我的讐敵。

  澤:同“襗”內衣,指今之汗衫。

  戟:兵器名。古戟形似戈,具橫直兩鋒。

  作:起。

  裳:(cháng)下衣,此指戰裙。

   唐風

  七:七章之衣,諸侯的服飾;虛數,言衣之多也。

  子:此指制衣人。

  安:舒適。

  吉:美,善。

  六:音路,六節衣。

  燠:音“玉”,暖熱。

 

 

   3、譯文1:    

   秦風

  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同樣的戰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敵愾! 

  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同樣的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準備!

  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同樣的戰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鎧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線!

   唐風

  難道我無七節之衣?只是不如您的衣,熨貼合身又吉利!

  難道我無六節之衣?只是不如您的衣,熨貼好看又溫暖!

   譯文2:

   秦風

   怎能說沒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戰袍。天子讓我們出兵打仗,且修好我們的戈與矛。我們面對的是共同的敵人!

  怎能說沒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汗衣。天子讓我們出兵打仗,且修好我們的矛與戟。我愿與你一同戰斗!

  怎能說沒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下裳。天子讓我們出兵打仗,且修好我們的盔甲兵器。我愿與你一同前進!

 

 

   4、《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由于“小雅”中的笙詩六篇有目無辭,因此實際為305篇。《詩經》共分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為“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計40篇。《詩經》據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范的音樂。《大雅》、《小雅》之分。“頌”是專門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復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于民間的歌謠。這些各個時代從各個地區搜集來的民間樂歌,由官方搜集和整理,并對作品進行過加工整理,制作樂歌。經過修改后,這些現存的《詩經》,語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體,韻部系統和用韻規律大體一致。秦代曾經焚毀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詩經》易于記誦,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后二者取姓氏)。東漢以后,毛詩日漸興盛,并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詩經》是我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文化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放到現在來說,詩經在交際應用方面雖然沒有那么重要了,但對于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卻依然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5、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詩經·唐風·無衣》

  此詩與下面《秦風》中的《無衣》題目及首句皆相同,然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卻完全兩樣。從字面上看,似覺并無深意,但前人往往曲為之說,《毛詩序》云:“《無衣》,美晉武公也。武公始并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朱熹《詩集傳》云:“曲沃桓叔之孫武公伐晉,滅之,盡以其寶器賂周釐王。王以武公為晉君,列于諸侯。此詩蓋述其請命之意”,“釐王果貪其寶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廢,是以誅討不加,而爵命行焉。”(同上)這一說法今人多表示懷疑,如程俊英《詩經譯注》就認為“恐皆附會”。 從詩意來看,本篇似為覽衣感舊或傷逝之作。詩人可能是一個民間歌手,他本來有一位心靈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滿溫馨。不幸妻子早亡,一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從中來。詩句樸實無華,皆從肺腑中流出:“難道說我沒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七件,可是揀了一件又一件,沒有一件抵得上你親手縫制的衣裳,那樣舒坦,那樣美觀。”“難道說我沒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六件。可是挑了一件又一件,沒有一件抵得上你親手縫制的衣裳,那樣合身,那樣溫暖。”語言自然流暢,酷肖人物聲口。感情真摯,讀之令人凄然傷懷。

  慷慨激昂的請戰書——《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詩經·秦風·無衣》

  《詩經·秦風·無衣》是《詩經》中的精品,對它的研究、注釋、翻譯有許多,但是誤解也多。《秦風》本來就是秦地的民歌,可是有人硬是要說它是某某人為某某事所作。還有人對這首詩作了曲解和不合情理的翻譯。比如,“與子同袍”就是“和你合用一件戰袍”,這樣的解釋真是滑稽。怎么樣才能“和你合用一件戰袍”?一、你伸一個袖子我伸一個袖子——這樣怎么打仗?怎么行軍?二、你穿一陣子我穿一陣子,一個有衣穿時,另一個就得光著,這樣也不能打仗。要想理解古代詩歌,就得首先理解古代的政治、軍事、經濟等等,絕不能憑我們現在人的想法去推測古人。

  產生《秦風》的秦地,即現在的陜西中部、甘肅東部,秦人在商周時代與戎狄雜處,以養馬聞名,以尚武著稱。當時的秦人部落實行的是兵制,有點兒像是民兵制,平民成年男子平時耕種放牧,戰時上戰場就是戰士,武器與軍裝由自己準備。這種兵制在北方的少數民族中一直在延續著,木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就是在自己置備裝備。在當時,成年的秦人男子,是自己有戰袍、戈矛的,只要發生戰事,拿起來就可以上戰場了。

  《詩經·秦風·無衣》共有三節,后兩節實際只是第一節的同義復唱。這首詩表面只是一個人的獨白,實際是一個人在回答另外的人。

  “豈曰無衣?”之前,一定是有人說了:“你有軍裝嗎?”回答:“誰說我沒有軍裝,我有同你一樣的戰袍。要出兵打仗了,我已經準備好了武器。”話外之音,說是:我也要參軍上戰場。

  既然是有軍裝也有武器,又有上戰場的要求,那為什么還不能上戰場呢?答案只有一個:年齡不夠。這是一個年齡不夠的小家伙,早就羨慕上了那些當兵打仗的父兄。他自己準備好了武器和軍裝,就等著有戰事上前方。可是人家說了:“小家伙,你還小哩,有軍裝嗎?有武器嗎?”于是,才引出了這小家伙的一席話。

  小家伙的這些話,只是平常的答話,可是寫在紙上,便是一份言辭慷慨、情緒激昂的請戰書,于是被秦人記錄了下來,改寫成了鼓舞斗志的歌。這份“請戰書”表現的渴望戰斗的熱情,正好與當時秦人尚武的精神一致,用現在的話說是有廣泛的社會意義,這是它得以流傳的原因之一。詩的語言質樸無華,但情緒是發自內心的,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度,這是其流傳千古的另一原因。

  詩共三章,采用了重疊復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數、字數相等,但結構的相同并不意味簡單的、機械的重復,而是不斷遞進,有所發展的。如首章結句“與子同仇”,是情緒方面的,說的是我們有共同的敵人。二章結句“與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這才是行動的開始。三章結句“與子偕行”,行訓往,表明詩中的戰士們將奔赴前線共同殺敵了。這種重疊復沓的形式固然受到樂曲的限制,但與舞蹈的節奏起落與回環往復也是緊密結合的,而構成詩中主旋律的則是一股戰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樂曲的節奏與舞蹈動作,正所謂“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禮記》)

 

 

    6、《秦風·無衣》是《詩經》中最為著名的愛國主義詩篇,它是產生于秦地(今陜西中部和甘肅東南部)人民抗擊西戎入侵者的軍中戰歌。在這種反侵略的戰爭中,秦國人民表現出英勇無畏的尚武精神,也創造了這首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慷慨戰歌。

  為了便于閱讀,我們先將一些較難理解的詞解釋一下。“袍”,即戰袍,披可以為衣,蓋可以作被。“王于興師”,猶言國家要出兵打仗。于,為動詞詞頭;興師,起兵。“修”,修整。“戈矛”,兩種長柄兵器。戈,即平頭戟,長六尺六寸;矛,長兩丈。“子”,你,指戰友。“同仇”,是說我們的敵人是共同的。“澤”,內衣。“戟”,一種長柄武器,無刺為戈,有刺為戟。“偕作”,即共同奮起。“裳”,下衣,指遮蔽下體的戰裙。“甲兵”,即鎧甲和兵器。“偕行”,同行,指一塊兒上戰場。

  全詩三章,每章的首二句,都以設為問答的句式、豪邁的語氣,表現出那種奮起從軍、慷慨自助的精神。所謂“無衣”,是說當時軍情緊急,征衣一時難以齊備。但是,這點兒困難算得了什么,即使是一件戰袍、一件內衣、一件戰裙,也可以與戰友共享。“同袍”、“同澤”、“同裳”,正生動地表現出大敵當前,戰友們克服困難、團結互助的精神。每章的三、四句,則寫他們一聽到君王要發兵的命令,便急忙修整武器,磨勵兵刃,整裝待發。那“修我戈矛”、“矛戟”、“甲兵”的描述,正反映出他們那種摩拳擦掌、積極奮戰的高昂的戰斗熱情。而每章的末句那“同仇”、“偕作”、“偕行”等語,則由共同對敵的仇恨,寫到共同奮起、同赴戰場,正表現出一種團結一心、同仇敵愾、誓死保衛疆土的義憤。全詩感情激蕩,氣勢非凡,極像一首戰士進行曲。它激昂高歌,表現出一種慷慨雄壯的愛國主義激情,和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確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愛國主義詩章。

  《詩經》“國風”中,反戰的詩篇很多,但那是反對統治階級窮兵黷武、給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不義之戰。至于對抵御外侮、保衛家園的正義戰爭,人民群眾還是竭誠擁護并踴躍參加的。每當國難當頭之時,人民群眾總是表現出一種高度的愛國熱忱和英勇獻身精神,這正是一個民族不被亡的根本。《秦風·無衣》正是表現了這種誓死抵御外侮、英勇衛國的精神。《詩經》中的這類詩篇,不僅真實地反映出人民群眾在保家衛國的斗爭中所表現出的精神風貌;而且也標志著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一開始就進入了我國進步文學創作領域。這類詩歌,必將以它特有的光輝、巨大的魅力,照耀詩壇,教育和鼓舞后人。

 

 

    7、這首詩曾經發揮的威力。話說春秋時期,伍子胥為報家仇,竟然借助吳國的兵力把自己的祖國,楚國給滅亡了。他的好友申包胥苦勸他,多次曉以大義,可效果不佳。于是,申包胥就到秦國去請救兵來復國,可當時的秦哀公有些顧慮,因為和伍子胥一起率領吳兵的還有兵家始祖,孫武,還有就是秦哀公對于局勢的考慮。于是,申包胥就靠著庭墻哭號,日夜不絕,水米不進,如此七日,終于感動了秦哀公,答應出兵。據《左傳.定公四年》記載,秦哀公為之賦《無衣》。這里的《無衣》就是前面提到的那首詩,表示秦哀公所代表的秦國將士百姓愿意和申包胥所代表的楚國將士百姓同仇敵愾,共赴疆場。憑著這種氣概,連孫武都避其鋒芒,最后楚國得救了。

    這首詩其實也是秦國軍隊的軍歌,詩的內容就是描寫士卒之間有衣同穿以至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情形,在后來朝代也曾經當過軍歌。秦國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終于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國家。

 

 

    8、《無衣》是音調鏗鏘、凜然大義的典范作品。“與子同袍”四字成為古往今來戰爭中唇齒相依者、利害相共者、同仇敵愾者的誓詞,有此四字,一切都涵蓋其中,飄風發發,令人頓生壯烈大義的情懷。戰爭之詩抒寫至此,天下之能事畢矣。

 

 

    9、有一種情誼,它比親情更柔軟更相知,比愛情更長久更寬容它不會讓我受驚惶惑,亦不會讓我患得患失。它填補我瞬間的孤獨寂寞,卻長遠地注視我的妖嬈得意。這種感情,叫“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不知這世上還有多少人陷在“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的陳腔爛調里,這個世界物欲橫流瞬息萬變,相愛的人昨天還如膠似漆明天便有可能各奔東西。真真假假,真情假愛,影影綽綽,都經不起考驗!所有的濃情蜜意,所有的海誓山盟,都經不起,滄海桑田的變幻,到后來,海也枯,石也爛。所以,心手相牽,也不過是一時的姿態,以及形式而已!

    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不同!這種情誼,不是許諾,卻是一種堅守;不是相互取暖索取,卻是不計結果的付出。是遠遠地望著對方,希望他開心安好,那是竭盡杯水車薪,只為讓對方知道他不是孤身一人。這種情誼,不激烈不熱烈不轟轟烈烈,但是,卻持久綿長。

 

 

   10、最近愛上一句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因為某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突然那樣地想念一個人的時候,這句話不期然躍進腦海,于是便喜歡了。

    原本不知道你會讓我想念的。那些曾經一起的日子,不去回憶便從不覺得鮮明。所以不知道,原來會這么想念的。

    記得有一天,坐在紅巖廣場的臺階上看星星。那時候的我剛經歷過一些情感的變遷,對什么人什么事都有些小心翼翼,也有些心灰意懶。你坐在我旁邊,用溫和明亮的眼睛看著我說,我剛剛許了個愿,那個全心全意對你的人很快就會出現的。我一時間恍然。

 

    那時候我很快忘記了,那個溫馨的場面,任日子沿著它本來的軌跡不斷向前。可是,原來,我現在才知道,怎么可能忘記。哪怕是一瞬間的感動。所以安妮說,我們真的要很久以后,才知道我們真正會懷念的,是怎樣的人,怎樣的事。

    記得有一天,在校園的操場上散步,夜涼如水,心亦靜如水。不知道是因為環境,還是因為你總是一副安靜穩妥的樣子,讓我覺得心安。你說,有你這個朋友真好。其實我何嘗不如此認為。你讓我的心遠離了一些憂傷紛擾,跟你在一起,可以靜靜地不說話,也可以很開心地笑,任何一個表情都是自然而然的,交流變得如此簡單。

    記得有一天,在你家做飯,正忙活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你的聲音穩穩從身后傳來,“你是個好女孩,可是如果要你天天這樣你肯定不愿意”。這個陳述句讓我長時間地靜默了。你是了解我的。這當中有沒有無可奈何?

 

    記得的還有很多。其實我們之間并沒有很長的回憶,每個畫面都很簡單,可是已經足夠溫暖。現在,我們在相隔遙遠的兩座城市,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見面,不過就像我曾經對你說過的,你就是我心里最后的那一個朋友,不管我在哪里,只要想起你來,想起這世界上還有這么一個人存在,就心存感激。

    我和你,不能用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軌道偏離了可能的方向,不過這也未嘗不好,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用另一句同樣讓我喜歡與心動的話,那就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向晚憶晴) 

 

   11、中華民族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幾千年來在應對自然災害的過程中形成了堅強不屈、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古人的歌謠“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就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1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得到了無數真誠的幫助與支持,也給予了他人無數真誠的幫助與支持。就是在這種得到與付出中,人生變得美好而充實。

  詩云: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有親人朋友的關愛支持,再冷的冬天也會覺得溫暖。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3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