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譯文]  雨水為春天的路途增添了更多的鮮花;花兒在春風中搖動,為滿山的春光增添了生氣。

  [出典]  北宋 秦觀  《好事近》

  注:

  1、 《好事近》秦觀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云當面化龍蛇,天矯轉空碧。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2、注釋:

    好事近:詞牌名。

    黃鸝:黃鶯。

    夭矯(jiǎo):彎曲而有氣勢之狀。

    轉:轉眼化作。

    空碧:即碧空,為了押韻而采取的倒裝句法。

    了(liǎo):全然,完全。

 

 

  3、譯文1:

     春天走過的道路,細雨增添了鮮花,花容掠動了滿山的春天景色。沿著水流行到小溪的深處,只聽黃鸝婉轉的叫聲千百。

    飄飛的云彩變幻多端,一下子在面前化作龍蛇,突然又翻騰飛去,一片澄碧。醉時躺臥在老樹古藤的綠陰之下,管他是東西還是南北。

    譯文2:

    幾陣如酥的春雨,催開了路邊繽紛多彩的鮮花,涌動了滿山春色*。沿著春路,信步來到幽靜綺麗的小溪盡頭,突然驚起無數只黃鶯在溪頭林間紛飛啼鳴。頭上的飛云不停地變幻著形態,竟象龍蛇一樣,在碧空中奔騰飛舞。陶醉于這人間的幽靜美景之中,小飲幾杯濁酒,酣睡于古藤濃蔭之下,全然忘卻了紛繁復雜的塵世。 

   

 

  4、秦觀生平見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5、  這首詞是寫夢境。這是秦觀當年寓居處州擇山下隱士毛氏故居文英閣所作,詞中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一次夢中之游的經過。詞的上片先寫他夢魂縹緲,在一條山路上漫游。起首兩句,寫詞人步入春山小路漫游,春路經雨,春雨催花,花添春色。首句構思新妙,一反雨打花落常套,偏說春雨催花。次句饒有風趣,寫花使滿山春色“動”起來了,一個“動“字,把本來靜止的春色化為動態,與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中的“鬧”有異曲同工之妙。三、四句承前意,寫詞人沿著山路越走越深,行到小溪深處,景色蔚為壯觀。成千成百棲息枝頭的黃鸝,因了詞人的突然深入,驚動喧騰起來,立時打破一片岑寂。這時黃鸝飛鳴于上,溪水潺湲于下,春山滿布鮮花,境界美麗極了。

  詞的過片一、二句,作者欣賞的視線移向天空,側重描寫白云的動態。寫霎時飛云迎面撲來,盤曲伸展,有如龍飛蛇舞,叫人驚恐不安。時而煙消云散,又是碧空萬里,此間云氣真是變幻無窮。詞的歇拍兩句,寫詞人心曠神怡,在古藤樹下,舉杯豪飲,醉臥樹蔭,渾渾然與大自然合為一體,進入“無我之境”,不知南北,物我而忘。

  這首小詞,著筆濃淡相宜,意興飛揚,雨光花色,春山古藤,皆可入畫。但僅欣賞到這里罷手,未免失之過淺,因為秦詞最主要的特點是寫心中憂苦之情。清代評論家馮煦《蒿庵論詞》說:“淮海(秦觀)、小山(晏幾道),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故所為詞,寄慨身世。”作者在“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的悠閑淡雅的詞句下面,實際隱藏著一顆無比痛苦的心。秦觀的好友黃庭堅揭示秦觀痛苦心靈說:“少游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喝一杯?”可謂抓住秦詞的要害。

 

 

   6、據《冷齋夜話》:“少游既謫歸,嘗于夢中作《好事近》,有云……果至藤州,方醉起,以玉盂汲泉,笑逝而化。”從詞的內容看,為記夢之作有些依據。詞中境界,尤朦朧奇幻,若夢中景觀。上片寫夢中春游。雨花山色,小溪黃鸝,聲色俱佳。花動而一山春色皆動,溪深而千百黃鸝爭鳴,境象空濛幽麗,若神界仙境。下片寫飛云走霧,龍蛇幻化,在碧空翻卷起雄勁的畫圖。詞人在這仙幻的奇異世界里陶醉了!醉飲后在古藤蔭下酣然入睡,暝懵間忘卻了人世。其中主旨與詞人《醉鄉春》“急投床,醉鄉廣大人間小”的感慨如出一轍,均表現出失意詞人的厭世心態。聯系秦觀逝于藤州的史實推斷,這很可能是秦觀的絕筆詞。至于宋僧惠洪所謂“笑逝而化”云云,殆小說家言,不足為據。此詞構思超脫空靈,虛實結合,行筆自然流暢而富浪漫情調,具有高格調的審美品位。

 

 

   7、這首詞的副題是“夢中作”,按《冷齋夜話》云:“秦少游在處州,夢中作長短句”。
  
  真偽且不論,小詞的風格倒有些同東坡相近,場面鋪得開,寫景用筆也重。晁補之曾贊東坡的詞“橫放杰出”。“橫放”是個很有意思的評語,“放”自然是豪邁之意,“橫”卻是意指蘇詞的不協音律。也難怪,要胸臆直陳,暢敘生平,又怎能為平仄音韻這些束手束腳呢?我推測這首詞該是少游“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際突發靈感得來,遠離了青樓紅粉,不僅語句豁達,而且聲調渾厚、干脆爽利。
  
  最喜歡起句。乍逢“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便滿心歡喜。“春路”(也有作“山路”)帶一縷自然清香撲面而來,讓人暗自高興——閨閣之外,山野之中,很好。“雨添花”更有一片勃勃生機,笑意盈盈。雨不僅沒有增愁,反而愈發襯花出之嬌艷。“花動一山春色”中,“動”是個靈動的機關,由點及面,把“花”極度放大,本是一支紅艷露凝香,剎那間竟然被幻作“一山春色”。眼界驟然開闊,只見群芳搖曳、滿目春光。
  
  “有黃鸝千百”也是不惜筆墨,渲染鳥語陣陣不絕。既是“行到小溪深處”,定然有狂放之舉才驚動林鳥至此。少游這場所謂的夢,也做得太張揚,平素的儒雅文靜全部拋之腦后,醉眼觀景,自身另有一番風情。
  
  “飛云當面化龍蛇,天矯轉空碧”,讀這一句總覺得在觀摩狂草,特別是力道最狠的那一豎,運足氣勢、毫不猶豫地直貫而下,力透紙背,酣暢淋漓,無半分朦朧清婉之感。
  
  可結句來得突然,或許前一句耗盡了氣力,仿佛是集畢生之力刺出的兇猛一劍,招數使盡便癱軟下來,撤劍倒地“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少游畢竟不是東坡,這般狂縱不羈的時候難以長久。偶爾一現,也是“了不知南北”的混沌中才與常態有別。且不管他,有“花動一山春色”的精彩,也不枉這奇異之夢了。

 

 

    8、《好事近》給我們創造了更加異樣的“春”:“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橋深處,有黃鸝千百。飛云當面化龍蛇,天矯轉空碧。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請看,一切都是那么顛倒淋漓。“春”既是主動者,又是被動者,它可驅雨添花,又為山花所動。它是非常富于人情味的“造物主”。接寫山谷小橋深處,竟有“黃鸝千百”。又見云化龍蛇,天矯空碧。“春”在這里簡直是離奇變幻的“天使形象”。詩人為美好的春色、為迷人的“天使”所陶醉,“醉臥古藤蔭下,了不知南北”,簡直與“春”合而為一了。

 

 

   9、這首詞通過描述夢中的意境,表現出了詞人的那種超脫世俗與消極失意的心態。

上片寫詞人在夢幻山路上漫游的情景。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詞人借助于夢幻之跳躍性*大的特點,一反常態,開篇落墨于漫游于山路上的情景:春路輕灑春雨,春雨潤催春花,春花舞動春山,春山蕩漾春色*。一個“動”字,花兒鮮活起來了,有了人的動感和靈性*,將“一山春色*”都舞動了起來。化靜止的春山春草春花為盎然動感的“春色*”,給人以清新滋潤、明媚溫馨、如入仙境的舒爽與快感。構思精妙,意趣橫生,與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中的“鬧”有異曲同工之妙。
    “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這兩句緊承前兩句詞意,進一步寫春色*之深,春色*之美。“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已經將春色*描繪得十分鮮明、十分生動了,而此處又襯托以潺潺流淌的溪水,相伴以黃鶯悠揚婉轉的啼鳴喧鬧,這更加增添了春山的寧靜,春花的芬芳,曲徑的幽深,給讀者以春深似海的感悟。意境美極了。
下片表露了詞人超然塵世的心態。
    “飛云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這兩句繼續寫夢中所見的春色*,即描繪了一幅飛云走霧,龍蛇幻化,在碧空翻卷起雄勁的畫圖。在這里,詞人欣賞的角度轉移了,從地上轉到了天空,側重描寫了云的動態,似龍,似蛇,時而盤曲,時而翻騰奔涌,在碧空種變幻無窮。描繪形象,景象壯觀,不能不說這其中蘊含著詞人隱居山林、遠離塵世的情感,或者叫做詞人是在借助于夢境追求僅僅一剎那的精神解放。
    “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詞人在這如詩如畫的虛幻奇異的仙境里陶醉了!于是在古藤樹下舉杯豪飲,“醉臥古藤-陰-下”酣然入睡,渾然與大自然合為一體,如進入無我之境,全然不知了東南西北,忘卻了繁雜的塵世。寫得靜謐幽絕,有不食人間煙火之妙。在這里,詞人由動又寫到靜,創造了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看似超脫世俗,實際卻流露出詞人當時意識里潛在的消極出世思想,這應該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一種消極抗爭。
    這首詞寫得靜謐幽絕,有不食人間煙火之妙。這當得益于詞人煉字的功力,如“花動一山春色”的“動”字,僅僅這一個“動”字,花兒鮮活起來了,有了人的動感和靈性,仿佛有一花之仙子將“一山春色”在手中舞動了起來,將靜止的春山、春草、春花描繪得生機盎然、激情涌動;再如“飛云當面化龍蛇”的“化”字,形象地再現了“飛云”瞬息幻化無窮的動態感。
摘自隨便看看吧:http://www.sbkk8.cn/shige/songcisanbaishou/092439C52010/39675.html
 
 

    10、此詞名揚于時。蘇軾有題跋云:“供奉官莫君沔官湖南,喜從遷客游..誦少游事甚詳,為予道此詞至流涕。乃錄本使藏之。”黃庭堅跋此詞云:“少游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惟有賀方回。”全詞題為“夢中作”,系寫夢境,先寫出中漫游,再寫飛云空中變幻和醉臥出藤陰下。整首詞出語奇警,意境幽絕。

  起首二句,寫春路、春雨、春花、春山、春色,環環相扣,宛轉相生。春路上下了一場春雨,給人以浥盡輕塵的快感;春雨過后,春花盛開,給人以無比絢爛的印象;而春花一動,整個山間又出現一片明媚的春光,遂使人目迷五色,如入仙境。作者僅用寥寥十一字就寫出了一個帶有濃郁浪漫主義色彩的奇特境界,為全詞定下了基調。三、四兩句,緊承前意。“行到”一句,與首句“春路”相應,點明方才的一切乃詞人的夢魂在春路上行走所見,而這條春路,傍臨小溪,曲徑通幽,越走越深,境界越是奇麗。“有黃鸝千百”,則把這種奇麗的景象充分地渲染出來。“小溪深處”,應是一個靜謐的所在,黃鸝或許正在樹上棲息。詞人的突然來到,打破了一片岑寂,無數黃鸝立刻喧騰起來。上有黃鸝飛鳴,下有溪水潺湲,再加上滿山鮮花烘托,境界何其優美。

  過片二句,鏡頭移向天空,只見飛云變幻著各種形態,竟象龍蛇一樣,在碧空中飛舞。“夭矯”二字,寫出龍蛇盤曲而又伸展的動態,極富于形象性。“空碧”即碧空,因押韻而句法倒裝。碧空萬里,龍蛇飛舞,這個景象煞是壯觀。它象征著詞人在夢境中獲得了一剎那的精神解放。對作者用語和造境之奇特,清人陸云龍評曰“奇峭”(《詞菁》卷二),陳廷焯評曰“筆勢飛舞”(《詞則·別調集》)。所謂“奇峭”者,當是指景象奇偉,格調峻峭,非一般綺靡之作可比,也與少游其他作品不同。所謂“筆勢飛舞”,是形容詞筆縱橫捭闔,筆端帶有感情,落紙如龍蛇飛動,奔逸超邁,運轉自如。

  “醉臥”二句,由動至靜,在靜的狀態中,創造了一種無我之境,反映出詞人消極出世的思想。在古藤濃陰的覆蓋下,詞人酣然入睡,置一切于不顧,似乎很超脫,達到了無我之境,實際上這是對黑暗現實一種消極的反抗,亦即明人沈際飛所云“白眼看世之態”(《草堂詩余續集》卷上)。此處寫得靜謐幽絕,有不食人間煙火之妙。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引《冷齋夜話》云:“秦少游在處州,夢中作長短句曰:‘山路雨添花……’后南遷,久之,北歸,逗留于藤州,遂終于瘴江之上光華亭。時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飲,笑視之而化。”據此,此詞當為秦觀于紹圣二年春所作,離去世有五年之久。因結語有“醉臥古藤州陰下”之句,后人遂以為其死于藤州之讖,實屬一種迷信說法。

  全詞所寫,皆淡語、景語、致語、麗語、奇語,景致奇麗,意境深微,借優麗的夢境,隱托痛絕的情懷,確乎“如鬼如仙”,“高舉遠慕,有遺世之意,充滿浪漫、奇詭的色彩。

 

 

    11、昔日詩人對于春天的描寫,常常運用一種“數字”來表達,使他們的詩詞里的“春天”立即活潑起來,可愛而且可數,形象具體,妙趣橫生!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宋代詩人蘇東坡《水龍吟》一詞里,巧妙地運用“數字”來表達他心目中的“春色”:“春色三分”之中,有“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乍聽似乎使人覺得奇怪,他怎么會把“春色”看得如此具體,歷歷可數?原來,他看到具有春天象征性的楊花飄落于塵土和流水,三分之二飄落為路旁塵土,三分之一飄落水面,就從“二分”“一分”的數字由多到少的逐步推移,“三分春色”不就這樣地流逝而去嗎?
 
    同樣的手法,宋代詞人葉清臣在《賀圣朝·留別》里卻這樣寫道:“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把春色與離愁聯系一起,春色雖好,卻被離愁和風雨的“力量”一一消減,用“三、二、一”數字把春色遞減的手法,極寫離愁別緒,遣詞精巧,構思新穎,不愧是抒發鄉愁的一首佳作。
 
    但是,最使人感受“數字”的力量,還是“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之句。宋代詩人秦觀這首《好事近》詞中的這個“花”字,似乎具有撼山的千鈞之力,春路上的花枝搖動,竟然把“一山”春色都給振動了起來,花與春色一動齊動,看見花動就如看見春動;而其中的“一”字,更是喚起人們的注意,僅僅一個“一”字,一山春色就活脫脫出現在人們眼前,春色就成了看得見摸得著數得出的實體,一一二二,實實在在,未有“一”字的參與,何以知道“花動”的具體力量?
  
   在古代吟春的詩詞里,運用“數字”參與題詠,表達作者用意,使他們的詩詞擺脫抽象走向形象,從空泛走向具體,留下傳誦的名句不勝枚舉,諸如:“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草木知春不知歸,百般紅紫斗芳菲”。(唐·韓愈《晚春》)“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數枝艷拂文君面,半里紅歌宋玉墻。”(唐·羅隱《杏花》)“竟讠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世間第一春。”(唐·皮日休《牡丹》)“一枝才謝一枝放,自是春意不與閑。”(宋·朱淑貞《月季花》)僅從這些詩句里,我們就可以讀到“一”、“兩”、“三”、“五”、“十”、“百”、“千”、“萬”以及“半里”“數枝”“數聲”等帶有數字的描述,有的兩句詩僅有十四字,數字就占用去了三、四字,有的僅僅用上一個數字,就把整個詩句寫得鮮活可見其真,生動如臨其景,使人念念不忘“萬枝紅一點”“黃鶯數聲春”“動人春色不須多”等佳句神形兼備的精妙,深感數字在詠春詩詞運用中的無限生命力,好像那許多春色都是一種了如指掌的數目那么簡明清淅,一聽就明白,一看就清楚,一想就令人相思不已!當然,詩人描寫美好的春天,費盡筆墨,以至邀請數字入篇,可謂用心良苦,絕非隨手拈來,每擇一個數字,都有極其貼切而高明的巧用,使數字在詩詞中發揮了其他文字難以取代的作用。請看:“賣花担上,買得一枝春欲放”(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這里的“花”,變成一枝“春”欲放,而春竟是“一枝春”,用“一枝”這種可見可數的具體數字來體現栩栩如生地意欲開放,有形有動,神色俱美,巧妙至極!還有:“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宋·辛棄疾《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這就更奇了,“春”在詩人筆下不僅成了“十三女兒”初學繡花,每一枝都繡得十分飽滿豐盈,鮮嫩可愛,這些“十三”“一枝枝”的數字更具體化了春的形象,浪漫中不乏真實,真實中備添情趣。
 
 

    12、古代詩詞中的春花,活脫脫地被擬化了。

    “朝來庭樹花鳴禽,紅綠扶春上運林”(宋·陳與義《春日》)這“扶”與“上”二字,賦予“物”人的動作,“紅”與“綠”也然有力量把春扶上了運林,不經意的運筆之間,春的虎虎生氣的美姿,便悠然出現于人們眼前,令人觸目為之驚喜!

    同樣,“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宋·秦觀《好事近》)春天的路上,瀟瀟細雨,給春天的路旁添了許多鮮花,花在春風中輕輕搖動,似有千鈞之力,把彌漫滿山的春色都搖動起來,花動春也動,春動花也搖,滿山春色就在“花動”中生動起來。同是看花,詩人眼里的“花”就是這樣的不同?

    還有,“賣花担上,買得一枝春欲放。”(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作者在這首詩中,有意把花寫成“春”,把一枝花寫成一枝春,而這一枝春卻含苞待放,生機勃勃而又確如其份,具體形象而又親切可見,眼前的花就是春,枝上的春就是花,花之美與春之美實際上是一個模樣,一樣的美艷動人無須分別也不必分別,僅僅一個“春”字,就把整個春天寫活了!

 

 

    13、“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在雨后花艷,春光滿目的時節,我撲進了青山綠水的懷抱。

     微雨滋潤著花草樹木,滋潤著在大自然中長養的茶,也滋潤著紅塵中的我;屹立在蒼翠吐芳的茶園里,凝神閉目,靜靜地傾聽著春風微雨摩挲茶樹枝葉的聲音,竟是那樣地柔美,如竊竊細語,特別清銳,特別親昵…… 
 
     微雨滋潤著空氣,滌蕩著紅塵,也過濾著人的心胸,仿佛有一種灑然清脫之氣,一絲絲一縷縷,氤氤氳氳地在空氣中飄蕩、彌漫,一時間竟平添了許多韻味,使人感到一股通脫之氣,脈脈地溢出。而這春日茶鄉的微雨,過濾了紅塵、平靜了亢奮,沉淀了濁思,消退了煩惱,排除了憂慮,又使人進入一種恬然的境界。如此感受,潛入心靈深處,足可以給生命以哺養與呵護,足可以頤養性情、撫慰靈魂。于是,我愿自己是茶樹上的一脈葉片,在生命的微雨中同漫山遍野的茶樹葉守護彼此的默契,相互傾訴也相互傾聽,彼此慰藉且共同奉獻。
 
    遙看茶園,寓目青綠,身觸微雨,神馳八極。在無聲的微雨帶來的纏綿情意里,我深切地體會了閑適之樂,也真正地享受了寧靜純真。我欣喜地得到了一個好的心境,也對這里留下了于茶園、于茶葉的眷念之情……苦澀回甘的茶,委實如綿長的人生之路,回味著從艱難足跡中尋覓的人生哲理。想來,悠悠紅塵,有微雨滋潤,心泉便不會干涸。漫漫人生,有好茶清心,生活將更加美好!
 
 
 
    14、“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雨濕了剛吐綠的枯藤,枯藤更綠了!
    雨濕了剛展開的花瓣,花瓣更艷了!
    雨濕了滿眼的柳絮,繽紛的落絮打濕了翅膀融入了大地的懷抱!
    此時的雨就會像一個搗蛋的孩子,總是穿行在春天的裙袂里,攪動一山春色。
    白天,黃鶯伴著歡快的叫聲,抖落一身的雨滴,不停地用嘴巴梳理著羽毛。
    幾只低飛的燕子剎時就掠過屋檐,優雅地扭動著脖子,嘀咕著是否該在春雨下來一場舞會?
    只有那些飛舞忙碌的蜂蝶,現在不知道躲到哪兒去了。
    夜晚,蛙聲最是清晰響亮,總是和著唰唰的雨聲把你送進春夢中。
    這個春天因為它而變得熱鬧起來。
 
 

    15、在重山村晃悠,村中的小路上、村邊的田野里,時間已是下午,濃霧依然未散去,偶爾還會幻化成細雨。“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我雖未“醉臥古藤陰下”卻也是“了不知南北。 要不是同去的人催促,我真想隨意叩開一家門,請求那家的阿媽收留我住下幾日,讓我好好享受這里的山山水水。   

    “春到人間草木知”看得油菜花歸才知道春意已濃,一年又始。是該低頭耕耘的時候了。

 

 

   16、提筆春天,筆尖便飽蘸了春的詩意掉落下來,一紙的春意。合著“窗外曉鶯啼”落在紙上的,還有幾顆吃剩的阿膠蜜棗,那甜蜜的滋味也沾滿了春的顏色,晶瑩、透亮。

   我居住的地方正是“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的山城。

   樓下是長長的街道兩旁杜鵑花的盛開。那花開得喲,嬌美、艷麗,開得野氣、喜氣,開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一簇一簇,激情如火,一片一片,紅似云霞。徜徉花間,輕甩衣袖,抖落的全是濃郁的香氣,醇厚的春光;駐足凝望,俯身嬌叢,飛入的盡是裊娜的花枝,浮漾的笑顏。花喜人悅,春歌風吟。正應了韓愈的“百般紅紫斗芳菲”和杜甫的“嫩蕊商量細細開。”難怪杜鵑花有“花中西施”之稱,白居易曾贊它“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春天,因了杜鵑花的盛開,這般旺盛、這般漂亮!

    窗外是一條穿城而過的河流。盈盈碧波,河流春香彌漫。兩岸是那“綠柳才黃半未勻”。柳絲垂岸,婉約抒情,入詩入畫;柳絮飄舞,三千柔情,蕩人心波,如癡如醉。一場春雨,扭著江南的絲韻,把春韻復印到天上,化著琥珀掉入水里。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岸上戀人,款款而行,癡情話語由掌心寫到腳心,是另一種春雨。

     “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佇立在遠離塵囂的山野,“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觸目所及,那嫩綠俏芽的靈性,從霧里的夢紗醒來,潛入晨嵐里。花香幽幽來,從縷縷青云中,理出細碎而溫柔的陽光。用我的舞裙,攪動著,那份與你久違的心田。“會當凌絕頂”,鳥兒舞動的回音,拖出了一段平仄的古風。太陽的浮游,如煙的遠山、靜謐的曠野、清幽的古寺,令渺遠的意境,漫出神韻的恣麗。草木與鳥鳴、白云與流霞、泥石與飛絮、山風與佛音,讓無語的對望,相知成永恒。

     閉合了思維。柔蔓的纖指,正在梳理優美詩句的稿箋。奢侈了,雄偉的大自然,秀美的大自然,神奇的大自然,令沒有寫詩的心境,可以感受到風蕩過腰枝時,飄浮在遠處河面上的詩意,令心情在展翅中,感知靈感的獨語。

 

    17、閑適,安逸,自在。欣賞這首詞,最好是一壺香茗,一曲古箏,一地春色。
    春路雨添花。這句非常凝練。春路,不單是春天的小路。它概述了春回大地時候的春意盎然,春路不過是作者選取的一景。雨添花,春雨貴如油,喚得百花開。

    花動一山春色。靈動,鮮活。山,花,原本是靜止的事物。花一動,山色便春意闌珊。

    在這樣的無邊春色里,漫步細流林間,聽黃鸝千囀百回。人生快意啊!當真是寵辱偕忘!

    天上的云朵飛過,變幻莫測,化作龍蛇在天空的海洋里逍遙地游走。忽一陣風拂過,云彩消逝,龍蛇閃過,天空陡然轉晴,一碧萬頃。笑看云起云涌,坐聽黃鸝婉轉,醉臥古藤下,什么煩惱憂愁也都如那煙云消散。但愿身處此山,長醉不醒。人生不快會有時,最是難得一糊涂。何必那樣清醒呢?就讓我醉臥濃郁的春色里吧!失卻了方向又如何?就讓我因了這難得的糊涂而迷失山間吧! 

    人生難得的不是物質的富貴,是安逸的心態。如今,我們每每穿梭于繁忙的都市,忙碌于紛繁的人事,最難得是午后泡一杯清茶欣賞夕陽西下。每每輾轉于商務應酬交際,就連聽歌喝茶也不過是一種交往的時候,我們需要讓自己忙碌的心靈作片刻停留,需要讓自己疲憊的精神得到稍許的休整。在燈紅酒綠中,在交杯換盞時,何妨也“.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18、一蓑綠色緣煙雨,春在清詞麗句間。江南的村子,在和風細雨里,溫順得如同貓般,春態嫵媚。一個一個黛瓦粉墻的村莊,沉醉在淅淅瀝瀝的煙雨中,顯得寧靜清遠,溫秀典雅。春江水暖,梨花帶雨,“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走在春的詩路花雨中,春的氣象撲面而來,字字含情,句句流韻,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遏制不住的春潮。

    19、天晴氣爽,春日融融,身體無恙,帶著輕柔愉悅的心情,和朋友們相邀踏青,沐浴在“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的時光里,重新審視生活的這座城市,才發現自己原來生活在花叢中,春天如此多嬌,城市美麗如畫。

    20、“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事業心、責任心”就好比是春天陽光明媚的大道,“有心、用心、操心”就好比春雨滴潤過的花朵,我們只有牢固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時時處處以事業為重、責任為重,在工作實踐中時時處處爭做“有心、用心、操心”人,就一定會“花動一山春色”,開創出工作的新局面。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9:09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