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譯文]  死去有什么可說的呢?不過是將自己的軀體去伴同山陵而已。

   [出典]  晉  陶淵明  《擬挽歌辭》 其三

   注:

   1、 《擬挽歌辭》 陶淵明 

    荒草何茫茫,    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    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    高墳正嶕峣。

    馬為仰天鳴,    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    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    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    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體同山阿。

  2、注釋:

    挽歌,哀悼死者的歌。陶淵明卒于宋文、元嘉四年(427)十一月,享年
六十三歲。《挽歌詩》和《自祭文》是作者生前最后的作品。這組自挽的《挽
歌詩》便作于逝世前的兩個月,即九月。

    嶕峣:很高的樣子。

    幽室:指墳穴。

  向來:剛才。

  或余悲:也許有些人還有悲傷。

    亦已歌:也開始唱歌了。

  何所道:有什么可說的呢?

    山阿:山陵。


   3、譯文1:

     秋天九月了,山中到處是茫茫的枯草,白楊樹也已落葉蕭蕭,只剩禿枝。在這樣的時節,送我來到遙遠的郊外,四處沒有人煙,只有高高的墳地突兀在荒地。馬兒向著天空鳴叫,風兒也蕭蕭的吹來。漆黑的房間早已關閉,死后再也不會醒來。再也不會醒來,賢達之人也沒有辦法。如此這樣來向我告別送行的人,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中,親戚或許會留有悲哀,另外的人也已經歌頌過。死了有什么好說的,將身體托付給山腰。

    譯文2:

    荒草白茫茫的一片,白楊也在風中蕭蕭。寒霜初降的九月中,親友們把我的靈柩送到遠郊安葬。野地四面沒有人居住,那是墳墓聳立的墳場,非常凄涼。馬也為之仰頭長嘶,風也為之蕭瑟作響。墓穴一旦封閉,永遠也不會再見曙光。永遠也不會再見太陽,賢達的人也無可奈何。先前來給我送葬的人們,已各自回到家中,把我遺忘。親戚中有人還有些悲哀,別的人卻已在歡樂歌唱,把我忘記。既然已經死去還有什么話可說,我已把身體寄托在這山巒之中了。

    譯文3:

    茫茫荒野草枯黃,蕭瑟秋風抖白楊。
    已是寒霜九月中。親人送我遠郊葬。
    四周寂寞無人煙,墳墓高高甚凄涼。
    馬為仰天長悲鳴,風為蕭瑟作哀響。
    墓穴已閉成幽暗,永遠不能見曙光。
    永遠不能見曙光。賢達同樣此下場。
    剛才送葬那些人,各自還家入其房。
    親戚或許還悲哀,他人早忘已歡唱。
    死去還有何話講,寄托此身在山岡。

    譯文4:

    丁卯年九月,天氣寒冷,黑夜漫長,天氣凄涼,鴻雁南飛,草木漸黃而零落。陶子將要告別人世,永遠地死去。老朋友凄慘悲痛,一同在今晚為我送行。進獻鮮美的菜蔬和祭酒。看著我的臉色漸漸昏暗,聽著我的聲音越來越遠去。哎!可悲啊!

     廣漠的大地,渺遠的天空,天地生萬物,我才得以成為人。從我出生成為人的那時起,就遇到了貧賤的命運,飯碗水瓢常常是空的,冬天還穿著麻布衣服。帶著歡樂去山谷里打水,背負著柴草一面走一面唱著歌。昏暗的柴門,陪伴我日日夜夜。春去秋來,在園中干活,又是耕田又是培土,又是育苗又是繁殖。有書看而高興,又以琴聲調和。冬天曬曬太陽,夏天洗洗清泉。辛勤勞作,不剩下半分體力,心中常常有閑情逸致。樂從天道,安守本分。就這樣終其一生。只因為人生只有這一百年,人人才愛惜它。害怕一事無成,(因而)貪愛、珍惜時光。活著被世人重視,死了還被人思念。而我卻特立獨行,想法竟與別人不一樣。榮耀不是自己的榮耀,黑色的染料難道能使我變黑。自己傲然地住在窮廬里,痛快地飲酒寫詩。了解了自己的命運,才能做到不再眷戀人生。如今我死了,可以沒有遺恨。到了百歲的年齡,一心向往歸隱,老有所終,還有什么再留戀的呢?寒來暑往,死了已與活著不同。親戚們一早前來,好友們趁夜趕來。把我葬在曠野之中,讓我的靈魂得以安寧。我的鬼魂在陰暗中游蕩,我的墳墓前風聲蕭蕭,宋臣造墓過于奢華讓人恥之,王孫入葬過于簡單,讓人笑之。死了就空空如也,感慨也已遙遠,不起墳,不植樹,日月也就這樣過去了。不看重生前的贊譽,誰還會看重死后的歌頌,人生實在很艱難,死又算得上什么呢?哎!悲哀啊!


   4、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

    陶淵明生平見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死后友朋私謚為“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東晉開國元勛官至大司馬的陶侃,據說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陶逸做過安城太守。淵明八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家境逐漸衰落,但還是給他留下了不少田園產業。他在青年時代懷有建功立業的壯志,曾經幾次出仕,先后做過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官職。由于他不愿受官場的拘束,就在四十一歲那年棄官歸田,在農村中過躬耕隱居生活。陶淵明是我國著名的田園詩人,他在歸隱以后,對農村生活有所體驗,寫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的田園風光和抒發自己恬靜閑適心情的作品,反映了他厭棄官場生活的思想感情。另外,也寫了一些抒發政治理想和關心政局的作品,說明他對政治始終沒有忘懷。他的作品內容真切,感情真摯,語言質樸自然而形象鮮明,對后代詩人創作產生過很大的影響。有《陶淵明集》。


   5、此首通篇寫送殯下葬過程,而突出寫了送葬者。“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寫出基地背景,為下文烘托出凄慘氣氛。“嚴霜”句點明季節,“送我”句直寫送葬情狀。“四面”二句寫墓地實況,說明自己也只能與鬼為鄰了。然后一句寫“馬”,一句寫“風”,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繪出來,雖僅點到而止,卻歷歷如畫。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結,說明壙坑一閉,人鬼殊途,正與第二首末句相呼應。但以上只是寫殯葬時種種現象,作者還沒有把真正的生死觀表現得透徹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復了一次,接著正面點出“賢達無奈何”這一層意思。蓋不論賢士達人,對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規律總是無能為力的。這并非消極,而實是因勘得破看得透而總結出來的。而一篇最精彩處,全在最后六句。“向來”猶言“剛才”。剛才來送殯的人,一俟棺入穴中,幽室永閉,便自然而然地紛紛散去,各自回家。這與上文寫死者從此永不能回家又遙相對照。“親戚”二句,是識透人生真諦之后提煉出來的話。家人親眷,因為跟自己有血緣關系,可能想到死者還有點兒難過;而那些同自己關系不深的人則早已把死者忘掉,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論語·述而篇》:“子于是日哭,則不歌。”這是說孔子如果某一天參加了別人的喪禮,為悼念死者而哭泣過,那么他在這一天里面就一定不唱歌。這不但由于思想感情一時轉不過來,而且剛哭完死者便又高興地唱起歌來,也未免太不近人情。其實孔子這樣做,還是一個有教養的人訴諸理性的表現;如果是一般人,為人送葬不過是禮節性的周旋應酬,從感情上說,他本沒有什么悲傷,只要葬禮一畢,自然可以歌唱了。陶淵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論語》之意,爽性直截了當地把一般人的表現從思想到行動都如實地寫了出來,這才是作者思想上的真正達觀而毫無矯飾的地方。陶之可貴處亦正在此。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觀中還是有著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他在此詩的最后兩句寫道:“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大意是,人死之后還有什么可說的呢,他把尸體托付給大自然,使它即將化為塵埃,同山腳下的泥土一樣。這在佛教輪回觀念大為流行的晉宋之交,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唯物觀點呢。

  此三首陶詩極有新意,是指其藝術構思而言的。在陶淵明之前,賢如孔孟,達如老莊,還沒有一個人從死者本身的角度來設想離開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觀方面的情狀發生;而陶淵明不但這樣設想了,并且把它們一一用形象化的語言寫成了詩,其創新的程度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當然,藝術上的創新還要以思想上的明徹達觀為基礎。沒有陶淵明這樣高水平修養的人,是無法構想出如此新奇而真實、既是現實主義的、又是浪漫主義的作品來的。


   6、陶潛是出世的,他的瀟灑和風度千古第一,李白的《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竟不如他。陶潛個性比較收斂,希望自己能同阿于青山,卻并不直接說出來。而李白則只說自比圣人。陶潛是對自己一生“吾愿已足”的終結,而李白是“壯志未酬”的感慨。

    與陶潛相比,我更喜歡李白,更向往他的生活方式。但無可否認,陶潛對生命的意義的人生比李白要高一籌。其實,李白的成就比陶潛要高,他比陶潛更有名垂青史的可能,但他沒陶潛那么豁達。陶潛以為人生能得以流芳青史便已足矣,李白的心思卻不僅僅在此,他想在活著的時候就一展抱負。他們心思不同,但結局卻是相同的,畢竟他們是同一類人,只不過在詩歌的成就方面有高低而已。

    人生當如陶李。我們雖不求萬古流芳,但亦至少要在人類歷史上稍微留下一點痕跡,讓后人感謝你曾經為社會的進步做了一點努力,而不妄來到這個世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如果不能同阿于青山,那么來到這個世界未免只是一種浪費,或者遺憾。


    7、“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每每有人逝去,我總會想起陶潛的這首《挽歌》。一個人活著有其活著的價值,死亦有其死去的價值,不同于“人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任何人的死,對于他自己來說,都有著其獨到的意義,這種意義我們無法用輕重來衡量。

    人活著,最偉大的使命就是回歸自我,找到最原本的自己。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擁有一切物質和由物質衍生出來的東西,但倘若我們找不到自己,我們會依舊迷茫,內心依舊空虛。


    8、如皋盡管有著悠長的歷史,但是鄉俗不重祭,平原沙質土壤又容易被雨水沖刷流失,墳塋堅持不了多少年就會復歸成一壟田地。復歸的速度,似乎比漢代祭廟“三代親盡即毀”的速度還快。回來的路上,我看見過油菜田間隆起的小土丘,既無培土的痕跡,也沒有紙灰在墳前。這背后似乎有一種豁達的態度——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如皋鄉間墳墓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就復歸為田地,一度讓我難以理解。不過,如果祖先的墳墓已經無法分辨,那么田地間任何一方土下都可能長眠著先祖——這可能是最好的紀念方式,我們永遠和親人在同一塊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9、在寂靜的后院有幾間寂靜的屋子,上面標明功德堂,好奇的進去看看,滿屋的小寶塔,一層一層,一架一架,摞得密密麻麻。走進一看,才發現是功德塔,就是死者的親人花上幾萬塊錢為他們在這寺院里買到的一個小小的位置。這么間小小的屋子,功德塔牌位是相當小的,一間屋子里差不多就有近萬個。

  也就是說,在這間荒無人煙的屋子里,有我,和近萬個亡魂。
  
  這么一想,渾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但還是強打精神走進去看這些小小的牌位。

  那些牌位上印著金字,有些還貼著照片。無關緊要的人一眼掃上去就是近萬個亡魂的一生,但對親人來說,每一個小小的牌位后面,都有很多回憶和故事。多到亡以承担。

  有些牌位,印著先父先母某某的字樣,照片上卻是西裝革履的青年或者穿著旗袍的摩登少女。那這些照片必然照于解放前了,因為從解放后到文革后在沒有那么造次的人敢拍這樣的照片。這些人家必然是解放前最先進最開放的家庭,曾經燦爛輝煌過相當一段時間,才留下這樣的紀念。那當初,三十四年年代的光芒,到解放后歌詞運動的恐慌,他們怎么熬過這漫漫長夜?還是煎熬不過撒手西去,僅僅留下這幾張標志從前的老照片?

  有些牌位上的照片居然是滿臉稚氣的幼童,湊近看看字,才發現是心碎的父母紀念早逝的兒女。有一張照片是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子,胖墩墩的,手拿寶劍。另一張是一個五六歲的女孩子,穿著公主裙,手提裙擺下拜。這些可愛的小孩子為什么會在如花的年齡凋謝?他們的凋謝給父母帶來了多少不眠的長夜?
  
  這些,都沒有人知道。
  
  這些牌位后面的故事,這些曾經生活在世上的人,他們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他們身上曾經發生的故事。除了他們自己的親人,沒有別人知道,也沒有別人有興趣知道。即使他們在光孝寺捐到了一席之位,并永遠留在了功德堂內。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這是陶淵明的挽歌。我想,他的意思就是。

    死又何懼。生又何歡。


   10、孔夫子有云:“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我們把這個“禮”理解成“文明禮儀”,體現祭禮的文明性、人格化,也許就不會出現以下情形:大肆興建或購買豪華墓地,與人一爭高下;焚燒紙糊的存款單、小洋樓、小轎車、空調、小姐,反正越時尚越好;大請道士、風水先生作法,求得先人保佑;在草木茂盛之地長時間大量焚燒冥紙,滿天煙塵飛舞。

    當然,一切折騰的歸宿點是希望借機讓地下的人感恩自己,庇佑自己,以及向旁人宣示:咱多孝敬。厚養薄祭,自可心安理得;薄養厚祭,注定惶恐不安。不要忘了孔夫子還有半句話:“生,事之以禮。”活著時給予的一份綿薄孝心比死后燒予的一沓厚厚冥幣貴重得多。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如果真有在天之靈,逝者也不愿生者因他們而折騰。相反,他們一定希望所有活著的親人開心幸福。借這個祭奠的時節,讓平時忙于謀生疏于聯系的親人團聚,拉拉家常,給稍稍冷卻的親情增溫;讓拼命賺錢不顧身體的人懂得健康和生命的可貴,乘著大好的春光親近自然,活動筋骨;讓孩子后輩了解先人可資傳承的感人事跡和優良品格,從中獲得做人的教益;讓家人一起揮鍬植下一棵家庭和睦之樹,來年灑下一片綠蔭。

    心祭重于形祭,不拘是一束野花、一棵小樹,還是一首小詩,一聲稱呼,相信先人絕不會嫌棄,都會欣然笑納。至于目前漸起的新式祭奠方式諸如“家庭追思會”、“網絡祭奠”、“社區公祭”,他們也一定會“與時俱進”,接受這些既文明簡潔又環保低碳的紀念方式。也定然足以承載我們對逝者的思念,表達我們對亡者的感情。


   11、有了人類就有了關于死亡的論述,莊子把死亡比喻為游子回鄉,陶淵明對死亡的認識是“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世界是由各種物質組成的,這些物質都在不斷地進行循環,形成各種循環圈。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一個個循環組成大大小小的圓,相互交叉或者包容。人類也參與在這些循環中,生命是宇宙大圓圈中的一個小圓圈,死亡便是物質轉換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人的一生,猶如一條小溪,開始的時候很弱小,流淌在山間,與巖石和泥土撞擊出清脆的響聲。匯集之后變成了河流,也會有波濤洶涌。臨近暮年,漸漸地匯入大海,深沉、廣博而寧靜。死亡是與自然的融合,意味著進入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我雖不向往,但也絕不懼怕。

    有人把死亡場景描繪成電閃雷鳴,山崩地裂的悲壯,讓人感受到一個人的死去就像地球的毀滅一樣,這是用來形容偉人死亡的情形的,后來連普通人葬禮上也學會了營造這種恐怖的氛圍。事實上,無論你多么偉大還是多么平庸,死亡都是物質的變化,沒有必要做出這種渲染造勢,用死人嚇唬活人。

    死亡是生命禮花的最后一次綻放,同樣絢爛多彩。禮花的煙霧猶如一個人的思想與精神,化作天地之氣,在宇宙間永存;燃放后的灰燼散落在野草叢中,變成了野草的生命元素。生與死,就像晝夜的更替一樣,都是人生的驛站,一個晝夜的人生是生命中的小驛站,生與死是物質循環的交換站,猶如從1路公共汽車轉乘2路公共汽車,進入另一個循環的圓圈。

    有沒有來生?有沒有鬼神?文章寫到這里,再討論這些問題就純屬多余。物質是不滅,變成雜草與變成鬼神又有多大的區別呢?    (摘自潘習龍著《人生何處不綻放》)


    12、生如春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一個農村的朋友,感到身上不適。開始不曾在意,過了幾天,莫名其妙地疼痛。主動去看醫生,檢查結果出來,醫生的眼光復雜起來。醫生意味深長地問:家屬來了嗎?回去吃點好的,多玩玩。他呆了,腦海里一片空白。回到家中,胡思亂想,心情沉重,心理上開始準備后事。沒想到復診竟然一路綠燈!這位朋友緊繃的神經一下子松馳下來,心狂喜而跳。他的妻子喜極而泣,疲憊得如同生了一場大病。對一般人而言,怕死是正常的,沒有人愿意去死。因為不愿,死才顯得恐怖。對自己來說,是一種不幸;可對于別人,則不一定。還是陶淵明說得好:“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真誠地熱愛生命吧!看重生命的過程和存在的美麗,珍視只屬于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沒必要逃避死亡,要勇于超越日常的死亡意識。有些人妄想生命永恒,求神拜佛,煉丹索藥,萬歲萬歲萬萬歲,千歲千歲千千歲,自欺欺人罷了。想那雍正皇帝,不就是吃丹藥死了嗎,本來想多活幾年,結果卻更早的握手死亡。

  熱愛生命,就要珍惜時間。朱自清寫道:“洗手的時候,日子從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們的生命也是在這樣的流逝中度過,然而我們并沒有察覺。生命的內涵是豐富的,并不單憑生存的年月計算。有的人只活了短暫的幾十年,然而在這短暫的歲月中,他一直努力為自己的人生理想所奮斗,為社會創造著財富。

  人生的真正價值,不在時間,而在質量。


    13、人一生,有生就有死,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人生下來,踏上的就是走向死亡的不歸路,童年的不歸,青春的不歸,生命的不歸。這個生長的過程,掩蓋了對死亡的直接感知。人只有在看到了死亡,思考了死亡后,才能對生命萬物產生敬畏和悲憫。死亡對生命來說是個終結,只有精神才能長期留存,所以野人對死亡的思考,對墳墓的感知,時時在接近人生的終極。正因為這樣,他的詩歌令生者清醒的氣息,不管你有多大權力,有多少財產,都難免一死,在死亡面前,一切都顯得蒼白和無用,為什么不能在偶然的存在期間,善待自然蒼生呢?

大張著的墓門,生命面對死亡的脆弱是很直接的,人只有在提升精神的過程中,才能超越死亡,淡化恐懼,才能平淡地面對和接受。陶潛說過:“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這種沖淡,淡化了人生痛苦,以人生的有限接近著人生的無限,讓人在生存過程中體悟到生本身的歡樂和趣味。


14、有一天,閑來翻閱史鐵生先生的《病隙碎筆》,末了讀到這么一句話:死亡是一個必然降臨的節日。一怔,再三誦讀,忽有所悟 。“死亡”,因為是“必然降臨”,我們大可以處之泰然,而又是“節日”,更需保持幾分愉快的心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長沙人以這樣“反常”的姿態來祭奠亡靈,或許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吧。既然人都已經煙消云散,又何必要呼天搶地、覓死尋活呢?在美妙的歌聲中送別親朋好友,不是更好嗎?讓人們追憶那些曾經的美好與幸福,而不一味沉浸在眼前殘酷的現實中。人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難道不能換一種方式離開?陶淵明曾寫道: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對待生命、死亡的豁達,是中國文化中一種很積極的因素,在生的時候好好地活,在該走的時候便坦然面對死亡,所謂“生如春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大概就是如此吧。

  人們平時說的“紅白喜事”,也是就這個意義上而言。死亡,按照傳統的說法,是一種解脫,是舍棄老朽的軀殼,脫離生的無盡煎熬,去到另外一個美好的世界。死亡的降臨,也就是重生的前奏。歐陽修曾云:“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可見,人生四季,各有各的風景,所以,不必為老之將至而嘆息。生死也一樣,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安逸。即便如此,人們還是不愿意輕易去死的,但死亡既然已經降臨了,又何不泰然處之呢?對待死亡,就像是與一個遠行的朋友別離,雖然免不了些許的離愁別緒,卻無須過度的悲傷,分離是暫時的,相逢卻是永遠的。

  “唐四郎”中所流露出的生命意識,讓我想起韓國導演許秦豪的電影《八月照相館》。影片中名叫永元的小照相館老板,剛到而立之年,未曾婚娶卻得了絕癥。他不曾抱怨,更沒有控訴命運的不公,而是默默地接受了這一切,靜靜等候死亡的降臨。他依舊經營著照相館,用影像為他人記錄著生命中最美好的瞬間。在這一過程中,他與常來沖洗照片的可愛女孩德琳產生了感情,可就在他們情誼日濃,愛情即將降臨的時候,永元等不及了,他要走了。他沒有將自己即將離世的事實告訴德琳,而是悄悄揮手作別。正如一篇文章中所說的,電影中“沒有呼天搶地的喊叫,沒有撕心裂肺的痛哭,只有柔美的目光與自然的情感,溫馨的畫面與和諧的旋律,直面死亡的灑脫態度,對待人生的悲憫情懷”。

  我希望自己哪天要跟這個世界告別的時候,也能像他一樣,恬靜而安詳,“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現在,當我穿行于那些古樸或現代的小巷,時不時仍能聽到熟悉的“唐四郎”的歌聲,與先前不同,而今從這或端莊或詼諧,或憂愁或愉悅的歌唱中,我分明感受到一份從容、一份釋然,一種對于生命的豁達。( 文 -高振原 )


    15、死是座神秘的烘爐,此中凝練萬象所從來之神明。——徐志摩

    莊子云:“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光陰之流逝即象征著生命的飛逝,肉體與靈魂像流水似的過去,歲月鐫刻在所有無形與有形的事物之上,而死亡,必將在不可預知中降臨,這是亙古不變的宿命。

    但是,你能夠做的不只是為它倒數或等待著死亡的來臨,而應該讓生存更有意義,最終獲得死亡那獨特的價值。

    村上春樹說過:“死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其一部分永存。”確實,生存與死亡并非似善惡是非之對立,相反,生死似兩條并行的直線,共同延伸直到永恒。生存是為死亡做鋪墊,而有意義的生存會留下無悔的記憶與無憾的淡定;死亡是對生存的終結與總結,有價值的死亡會留下生者的銘記與人格光輝的永存,而不是“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細數過往,那些悲壯之死為后人傳頌,一代代人為其不斷書寫永不磨滅的墓志銘。“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對死亡最大氣的闡釋和堅貞之心真實的寫照。“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譚嗣同無悔的宣言和帶給國人的深刻警醒。“為真理而獻身”是布魯諾于烈火中對真理不變的信念……這些堅強的赴死者把高尚節操留給時間檢驗,重于泰山的死不正是他們輝煌人生的升華嗎?死亡的價值是為后人照亮黑暗中的道路,恰似兒時的傳說,英雄們會化為夜空之繁星,光耀百姓。

    死亡的價值,同樣體現在給生者以審視與思考的機會。倏忽即逝的生命讓生者愈發珍惜生命的價值。面對死亡,我們才有暇駐足傾聽來自生命底層的細語;面對死亡,我們才能從死亡虛無中看到生之飽滿;面對死亡,我們才會讓人生的光華更加燦爛。

     所以,請尊重死亡,直面人生,無數平凡者的人生與死亡也會鑄就偉大。非典肆意時,醫護人員與病魔的抗爭讓人動容,當死亡來襲,雖為不幸,卻是無悔。“5.12”地震中,空降兵們從數千米的高空躍下時,早已看淡死亡,長空中書寫的是最動人的生死詩篇。海地地震中,維和官兵的死亡舉國同悲,但我們讀出的不只是悲傷,還有平凡中的輝煌。走好人生之路,握緊手中的責任,當死亡不期而至,平凡也會化為偉大。

    《圣經》有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收藏亦有時”請尊重生存的意義,尊重死亡的價值,死亡終會來臨,但不可輕信宿命,我們可以把握手中的時光創造人生的價值。


    16、“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不知道為什么會突然想起這首詩。當年讀書,讀到魯迅先生《為了忘卻的紀念》一文中的這段詩,只是粗淺地理解了前兩句,并且執拗地認為,誰的家人故去,只會自家人傷心,而與其他人無關。但現在看起來,真正有意義卻被忽略的卻是后兩句,勸慰逝者親屬不要哭泣,因為逝者與青山融為一體了。雖說是《挽歌》,它卻完全拋棄了失望、沮喪的情緒,取而代之的是充滿了對生命個體感性的溫情和對生活的鼓勵。

  “逝者長已矣,生者如斯夫。”要說的是逝者安息,生者堅強。因為死去的人已經永遠的逝去了,活著的人依然要活下去,并且要堅強的好好活下去,讓死者在天堂能夠安息。于是,我終于明白了一件事:沉浸在痛苦和傷悲中是很浪費時間的,因為這些東西只會讓人萎迷,讓人心智混亂,所以,不如忘卻、不如放下,然后簡單的生活,這樣不是很好嗎?

  誠然,好好地活下去,有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些人因為遭受挫折而失去生的勇氣,但作為一個人,如果連死都不怕,還怕什么呢?螻蟻尚且貪生,況乎人?有多少人在臨終前想再多看親人一眼,但那卻是一種奢求。活著不容易,但只有活著才可以看到更多的精彩,享受更多的美好,所以我們才要更加珍惜自己,珍惜身邊的人,珍惜每一天,盡量不給自己留下遺憾。

  生命如花,生命如詩,生命如棋,不要去想自己能否在世上留下炫麗的光彩,更不要祈求生命的永恒。只要我們曾經經歷,就不僅能夠感受到風雨兼程,而且能夠感受到溫暖陽光。

  請記住,這一路,你我相伴。


    17、“時間是最偉大的東西,它能讓偉大變得平凡,讓痛苦變成幸福,讓波濤變成細浪,讓一切過不去的溝溝坎坎都成為過去,成為歷史,成為追憶,成為往事。”這又讓自己想起來那首詩:“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死去的已經死去,活著的卻要好好的活著。活著的在除了緬懷死者之外,是不是該深刻的思考一下,他們給我們留下了什么呢?


    18、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年幼時背誦這首詩的時候,還頗不以為然。既然雨亦紛紛人欲斷魂,怎么忽然就能豁然開朗借問酒家何處?

    及至年歲日長,對生活的體悟慢慢增加,才知道清明時節原來累積了那么多紛繁復雜的情愫在里面?聽老父親厚重依舊的說教,聽老母親愛心款款的絮叨,聽心愛人溫情依依的蜜語,聽老朋友幽默風趣的調侃,每一次掃墓,就像是參加了一次溫馨的家庭聚餐,約會了一個溫情依舊的情人,偶遇了一個志同道合的老友,絲絲的親情,淡淡的惆悵,依稀的喜悅,佛家的七苦,人生的八味,都在這里面了。何以解脫,惟有杜康,于是兵發杏花村去者。

    公墓內青松翠柏,綠樹環抱,莊嚴肅穆。遠方的親人,你可好好休息。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無論人生曾經多么精彩與坎坷,最后都會化作清灰被安葬在這方寸之中,留給親人無盡的思念。

    一束鮮花送給你,遠方的親人,你可聞到它的芳香?

    一個小孩,在媽媽的指導下,擦拭爸爸的石碑。那么的小心翼翼,害怕打擾爸爸的休息。我想小孩會不會在輕輕的哼著周杰倫的歌,聽媽媽的話不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淌。菊花瓣灑滿方寸墓地,無盡的幽怨你能感受到么?


    19、當一個 生命離開我們,哭,也許只是代表懷念的一種方式,是一種直接的情 感表達,我們心里情感的宣泄。我們追憶那已經逝去的人,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依然能過的快樂!

    生命是脆弱的,面對生死我們每個人也都是怯懦的,我們無法承 担失去的痛苦,也可以說我們沒有勇氣去承担,我們希望身邊的人能好好的活著,即使貧窮,即使困苦,即使不能錦衣玉食,但是只要他們活著!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我們雖然沒有那么悲壯,但是“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也許這名話用在這里并不是十分合適,但做為朋友、同事,在知道失去的瞬間也都 是那種深深的傷痛…… 與其說寫給逝去的人,不如說寫給活著的人! 生命原本就很短暫, 我們為什么不快樂的活著?為什么還要增添那么多的不快?不要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不好嗎? 忘記該忘記的, 放手該放手的, 即使很難, 但是我們要學會放棄! 愿我的朋友們,在失去過后都能夠體會到生命的真諦,簡單而快 樂的活著,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天!


    20、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多數人是不想面對死亡的,陶淵明他卻平緩地敘述著。這種面對死亡的心境,其實早已經超越了死亡。在他看來,我,作為一個個體,并不在于生命的長短,而在于我是否來過,在于我是否感知過這個青山。青山還在,我感知的青山還在,那么就證明我曾經存在過。這樣,便足矣,又有什么可求的呢?

     雖然欣賞,但我想我是不可能如此坦然地面對死亡的。有時候想,有一天,我最最愛的人離開我,我該做什么呢,我有沒有時間也去“組織”那樣宏大的場面呢?就是這么愚蠢的問題,竟會想到落淚,然后跑到廚房去擁抱我的母親,換來她一副“你有病”的表情。然后,覺得,你們都在我身邊,真的很好了。
 
    假若有一天,你們要離去,我會告訴自己,你們愛過的我還在,你們就還在呢。

    假若有一天,你們要離去,不要選擇在一個蕭瑟的秋天,也不要是白雪紛飛的冬日,我希望是在一個暖風微醺的春天。那么,當我忍不住回想你們的離去而禁不住哀傷,至少,至少陪伴我的,還有一個溫暖的背景。


    21、一片葉子落下來,我伸出雙手,攤開掌心,他們飄落在我的手心里,輕逸而瀟灑.葉背朝上,葉面朝下,我感受到了他的親吻——涼涼的,帶著潮濕;我分明聽到了他的輕笑——不羈的,舒心的。

  一抹感動從我的心尖流出,帶著萬般柔情,我輕輕舉起他,湊到我的唇邊,我聞到了他身上樹的味道,親切又熟悉,碰觸到他身體肌膚的細膩與清涼,讓我震顫與暈眩。這小小的狹長的落葉,黃綠相間,上面有一層蠟質層,在朝陽下仍然展示著自己的油亮的生命,雖飛離了母體,但仍然有著生的歡樂,知道自己走向死亡,仍然從從容容,翩然而下,把生命的最后化作飛舞的黃蝶,衣袂飄飄,在風的歡樂頌中,在雨的葬禮曲中涅磐,融入根的懷抱,等待明年的重生。

  欣賞著掌心的秋葉,一種敬意油然而生——生命如秋葉,也會在人生的深秋枯萎隕落。我們能否如秋葉,面對離開,從容而超脫?“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的生死境界能有幾人?其實,人亦如葉,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茍免,貪者不可以茍得。既然人生如此,何不坦然面對!

  早年我也畏懼死亡,害怕死亡有一天降臨于自己頭頂,因而一直對兒子滿懷歉疚——給了兒子生命,也將會帶給兒子一個死亡的痛苦經歷。既如此,何必生他!十幾年,一直痛苦于這樣的痛苦。可是,當今天看到葉子,看到他微笑著告別生命,我有一種釋然——生命的結束未嘗不是一種美,一種走向靜謐安寧的美麗!降生于這個世界,享受生的絢爛,也體驗死的寧靜!

  葉用自己初綻到飄落的短暫經歷詮釋了生命存在的意義——快樂地生,燦爛地面對陽光微笑;優雅從容地離開,讓精彩在生命的尾聲噴薄。

  感動著葉的坦然,我虔誠地捧著他,不敢有絲毫的褻瀆與怠慢,怕驚醒了他,我輕輕地放他在樹根下的泥土上,讓他涅盤重生吧!


22、或許,遲來的冬確實讓暮秋困惑了,帶著少許的憂愁與無奈,細心聆聽冬日冰冷的腳步聲,可是,在冬的懷抱里依然留有秋的痕跡,仿佛人類文明的薪火相傳,嶄新的現在和美好的未來都要積淀于昨日的輝煌之上——即使輝煌早已不復存在,過眼云煙中若隱若現的僅僅是些殘垣斷壁,于是,我們在回憶中唏噓,在嘆息后前行,縱然吶喊的聲音已經嘶啞,孤寂里是有希望的光影的。

積淀于秋涼之上的冬卻并不太冷,這證明溫度并不像心情,沒有疊加的功能,但死寂的陰沉壓抑得難以喘息,我們的思想也許會凍結,如果是冬眠,那還是有些希望的,可如果就此沉寂,來年的春天還會萌發嗎?或許我們本就不該思考,不該讓思想活躍——“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笛卡爾說的有理。由沉寂變活躍難,需要力量導引和啟蒙,由活躍進入沉寂更難,需要忘卻,摒棄紀念,降生是母體的痛苦,可死亡卻是自身的悲哀,而且這悲哀很多時候也并非專屬于一人,悲哀是情緒的液體,會流動和曼延,也是氣體,會彌漫的無止無休,悲哀的受眾卻有很多。陶潛說過:“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事實真的如此簡單么?

……

窗外的枯枝上分散地點綴著不愿離去的葉片,綠中泛黃,冷風吹過,簌簌抖動,是在相互道別,還是在恫哭哀號?“落花辭樹應無語,別倩黃鸝告訴春”,我寧愿以落花比葉,寧愿相信它們也是在互相囑托,互相告慰,一起祝福一個明媚的春天……

眼睛突然有些濕潤了,樹上的枝條把我的眼前視界分離出一個個支離破碎的空間,大大小小,毫無規律,它們在旋轉,一個光怪陸離的斑駁光影籠罩在心頭……

其實,季節本是沒有色彩的,因為有了心情,所以才充滿了情緒所映射出的各種色彩,故都的秋天與他地之秋本無大異,可郁達夫偏愛甚焉;我的冬之所以孤寂,大概也緣于此吧。郁達夫面對故都之秋坦言:若留得住的話,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我實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言辭,只好套而用之,愿用三分之二的生命去折換一個度過孤寂冬日的明媚春天,去親手描繪一抹絢麗的色彩,去換得她令我怦然心動的微笑…… 


23、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一種心情叫懷念,懷念已經逝去的親人、好友是種很悠遠的情懷,幾千年前,在那個清冷而憂傷的日子,古人寫下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懷人名句;懷念即將離去的自己,給自己平凡的一生寫個總結,更是讓人品味不盡,感慨萬千,所以陶淵明在《擬挽歌詞》中說:“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人生的悲哀在于到死都看不開,而能夠在譬如朝露的無常人生中學會體會,安慰別人懷人的悲傷,且不說藝術創作的高度,單就人生的修養千載之下有幾人能及呢?

很多時候懷念已經去世的人比懷念活著的人更容易打動人,逝去本是就意味著永遠不再擁有,所以“小軒窗,正梳妝”的千年孤墳無處話凄涼的悲傷,其實是所有逝去親人的凄涼,蘇軾無處訴說的寂寞,身后有著無數后人化作一股接著一股的厚重的懷人濃云在默默籠罩著他;而相比之下晏幾道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和“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的懷人少了點憂傷多了點回味美好的味道,更有點“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聚散難料的無奈!

其實懷念的對象不止是人,一種事物,一種生活狀態,只要他/它曾經在我們生命里留下過深刻的記憶,激發出過人最深處或憂傷或愉悅的情感,都是值得我們懷念的!所以老知青會懷念在鄉下改造時,那啃窩窩頭、棒棒面和咸菜疙瘩的生活;過過苦日子的農村企業家會懷念小時候挖一下午甘草換錢舔三分錢冰棍的苦亦甜的日子;作家巴金懷念文革時候被送走的小狗包弟則更多的是痛定思痛的懺悔!

人生向前要用心經營,向后也要用心品味。時間是根線,縱貫前后,不管你愿不愿意,都穿過了你內心的最深處,所以一個人會懷念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愛人和愛己的能力!

人生有一種心情叫懷念,不為別的,只因為曾經擁有過,因為曾經愛過,可能以后依然還愛著,愛的延續在我水藍色的夢里悄然綻放,默默的散發著愛的幽香,在我平凡的一生中永不磨滅!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0:55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