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
[譯文] 六朝的興亡舊事已隨流水一去不復返了,只有寒煙籠罩著的衰草還凝聚著綠色。
[出典] 王安石 《桂枝香》
注:
1、《桂枝香》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2、【注釋】
(1)登臨送目:登山臨水,舉目望遠。
(2)故國:舊時的都城,指金陵。
(3)千里澄江似練:形容長江像一匹長長的白絹。語出.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澄江,清澈的長江。練,白色的絹。
(4)如簇:這里指群峰好像叢聚在一起。簇,叢聚。
(5)去棹(zhào):停船。棹,劃船的一種工具,形似槳,也可引申為船。
(6) 星河鷺(lù)起:白鷺從水中沙洲上飛起。星河,指長江。
(7) 畫圖難足:用圖畫也難以完美地表現它。
(8) 豪華競逐:(六朝的達官貴人)爭著過豪華的生活。
(9)門外樓頭:指南朝陳亡國慘劇。語出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韓擒虎是隋朝開國大將,他已帶兵來到金陵朱雀門(南門)外,陳后主尚與他的寵妃張麗華于結綺閣上尋歡作樂。
(10) 悲恨相續:指亡國悲劇連續發生。
(11) 憑高:登高。這是說作者登上高處遠望。
(12) 漫嗟榮辱:空嘆什么榮耀恥辱。這是作者的感嘆。
(13) 商女:歌女。
(14) 《后庭》遺曲:指歌曲《玉樹后庭花》,傳為陳后主所作。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3、譯文1:
登上高樓憑欄極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氣剛剛開始索肅。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象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里,岸旁迎著西風飄拂的是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云煙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妍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
回想往昔,豪華淫靡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千古以來憑欄遙望,映入眼簾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六朝的風云變化全都消逝隨著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后庭》遺曲。
譯文2:
登高遠眺,六朝故都金陵此時正是深秋,天氣開始變冷。千里長江像條白綢,翠綠的山峰像箭頭一樣峭撥。船只在斜陽中往來穿梭,酒旗在西風中飄舞。彩舟仿佛浮游于去端,白鷺就像在銀河翩然飛起,即使多彩的筆也難以將如此美景繪出。
想當初這里曾是繁華的六朝故都,可嘆的是隋軍已兵臨城下,陳后主和張麗華等愛妃還在樓頭酣飲,六朝亡國的悲恨一代代地繼續,卻沒人吸取教訓。古往今來,多少人來此登高憑吊,但面對這美麗景色也只能空發議論,徒然感慨滄海桑田,興亡榮辱。六朝的繁華都已隨著流水消逝了,如今只見煙籠寒水,衰草凝綠。可到現在那酒樓的歌女居然還一直在演唱陳后主的亡國之音!
4、“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靡靡亡國音,拳拳愛國心,寫盡詞人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南北朝時期,陳國最后一位國君,后主陳叔寶在位時,北朝的隋文帝楊堅任賢納諫,整飭軍備,隨時準備攻占江南富饒之地。而陳后主卻無視隋文帝的勃勃雄心,和貴妃們日夕達旦地飲酒賦詩、征歌逐色,過著奢侈荒淫的生活。甚至在隋朝大將韓擒虎率軍兵臨城下時,陳后主還在金陵城中與寵妃張麗華尋歡作樂,演奏靡靡之音《玉樹后庭花》,杜牧為此寫下詩句“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譏諷他們。
如果只是商女不知亡國恨,或許無關大局。然而,現在卻是宋朝的統治者沒有吸取歷史教訓,他們不思改革,麻木不仁,整天宴飲玩樂,豪奢鋪張,這怎能不讓王安石憂心忡忡?他帶著一懷愁緒,在六朝故都登高遠眺,千古得失,時事云煙,一齊涌上心頭。他情不能已,唱出了這首沉雄悲壯的《桂枝香》。
東吳開始,東晉、宋、梁、陳及南唐皆在金陵建都,也亡國于此,李白、劉禹錫、杜牧、韋莊,包括南宋辛棄疾等許多著名文人曾來此懷古憑吊,留下不少精美作品,但王安石的這首《桂枝香》立意高遠,筆力峭勁,氣象宏闊,雄渾深沉,被推為絕唱。連蘇軾讀完這首詞,也拍案叫絕。
王安石一生的最大志向并非詩詞文章,而是政治改革。他對作詞持輕視態度,曾嘲笑晏殊:“為宰相而作小詞可乎?”因此,王安石存詞較少,但還是留下了《桂枝香(金陵懷古)》這樣意境開闊、風骨凜然的經典名篇。
王安石為人剛正,處事敢于堅持己見,百折不撓,人稱“拗相公”。他身居宰相高位,仍清廉自守。黃庭堅稱贊他“視富貴如浮云,不溺于財利聲色”,是“世之偉人”。連政敵司馬光,也贊揚王安石“其人素有德行,平生行止無污點”。
王安石時期的宋朝,社會危機四伏,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交織在一起,國家越來越衰弱。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萬言書針砭時弊、要求改革,但沒有得到仁宗的支持。直到宋神宗即位,王安石才有了用武之地。宋神宗立志革新,他于熙寧二年(1069年)任用王安石實行變法,于是,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王安石變法,便大張旗鼓地開展起來了。
王安石變法推行了幾十年,取得一些成績,但是,由于保守派的強烈反對,再加上改革本身的缺陷和用人不當,許多小人成了王安石的親信,舉著改革大旗為非作歹,為已謀利,百姓苦不堪言。王安石眾叛親離,二次被罷相,最后閑居江寧,過起隱居生活。
宋哲宗即位后,此前的新法全部被廢除,王安石痛惜不已,悲憤難當,沒過多久便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正如詞人所担憂的,腐朽保守、不思進取的大宋王朝在亡國之音的樂曲聲中,一步步走向衰亡。
王安石生平見 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5、古來有學識、有抱負的文士,一旦登高望遠,便興起了滿懷愁緒,那愁又不是區區個人私情,而常常是日月之遷流,世途之坎壈,家國之憂患,人生之苦辛,……一齊涌上心頭,奔赴筆下,遂而寫成了名篇佳作,歷久長新,此等例真是舉之不盡,而王半山的這一闕《桂枝香》,實為個中翹楚。
作者這次是在南朝古都,金陵勝地,而時值深秋,天色傍晚,他在此意境之間,臨江攬勝,憑高吊古。他開門見山,表明時地。試看他雖以登高望遠為主題,卻是以故國晚秋為眼目。一個“正”字領起,一個“初”字吟味,一個“肅”字點醒。筆力遒舉,精神振斂,無限涵詠,皆從此始。
以下兩句,已盡勝概,然而如此江山,如何“刻畫”?不過一借六朝謝家名句——“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一出自家隨手拈舉。即一個“似練”,一個“如簇”,形勝已赫然,全是大方家數,蓋在此間容不得半點描眉畫鬢。然后即遺山光而專江色,——縱目一望,只見斜陽映照之下,數不清的帆風檣影,交錯于閃閃江波之上。更一凝睛細審,卻又見西風緊處,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風飄拂。帆檣為廣景,為“宏觀”;酒旗為細景,為“微象”;而皆江上水邊之人事也。故詞人之領受,自以購物為導引,而以人事為著落。然而,學文之士,卻莫忘他一個“背”字,一個“矗”字,又是何等神采,何等警策!
寫景到此,全是白描高手。為文采計,似宜稍稍刷色。于是乃有“彩舟”“星河”兩句一聯,頓增明麗。然而詞拍已到上片歇處,故而筆亦就此斂住,以“畫圖難足”一句,抒贊美嗟賞之懷,仍歸于大方家數,不肯入于鏤鐫饾饤一路;雖曰“刷色”,亦非外鑠之比。即如“彩舟云淡”,寫日落之江天;“星河鷺起”,狀夕夜之洲渚;仍是來自實景,而非但憑虛想也。
詞到下片,便另換一幅筆墨,感嘆六朝皆經荒樂而相繼亡覆。其間說到了悲恨榮辱,空貽后人憑吊之資;往事無痕,唯見秋草凄碧,觸目驚心而已。“門外韓擒虎(敵已逼門),樓頭張麗華(猶戀美色)”,用杜牧《臺城曲》句以為點染,亦簡凈之法則所在。
詞人走筆至此,辭意實已兩盡。我們且看他王介甫又以何等話語收束全篇。不意他卻寫道:時至今日,六朝已遠,但其遺曲,往往猶似可聞——“商女不知亡國恨,隔并猶唱《后庭花》!”此唐賢小杜于“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時所吟名句也,詞人復加運用,便覺尺幅千里,饒有有余不盡之情致,而嗟嘆之意,于以彌永。
王介甫只此一詞,已足千古,其筆力之清遒,其境界之朗肅,兩宋名家竟無二手,真不可及也! 周汝昌評王安石《桂枝香》
6、金陵即今南京市,六朝古都所在。從公元222年東吳在此建都起,先后有東晉、宋、齊、梁、陳在此建都。到趙宋時,這里依然是市廛櫛比,燈火萬家,呈現出一派繁榮氣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稱虎踞龍蹯,雄偉多姿。大江西來折而向東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縱橫交錯。秦淮河如一條玉帶橫貫市內,玄武湖、莫愁湖恰似兩顆明珠鑲嵌在市區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對這樣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舊、人事變遷,懷古而思今,寫下了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詞。 詞的上闋寫登臨所見,作者在一派肅爽的晚秋天氣中登高臨遠,看到了金陵最有特征的風景:千里長江明凈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綢緞,兩岸蒼翠的群峰好似爭相聚在一起;江中的船帆在夕陽里來來去去,岸上酒家斜矗的旗招迎著西風在飄揚。極目遠眺,那水天一色處的各種舟楫在淡云中時隱時現;一群白鷺在銀河般的洲渚騰空而起。如此壯麗的風光真是“畫圖難足”啊! 詞的下闋抒登臨所感,作者的筆鋒一轉,切入懷古的題旨。用“念往昔”三字拉開了時空的反差,指出六朝的統治者競相過著奢侈荒淫的生活,以致像陳后主那樣,敵軍已兵臨城下,他還擁著一群嬪妃在尋歡作樂(這里“門外樓頭”是化用杜牧的《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語意)。最后六朝君主就像走馬燈似地一個接一個地國破家亡,悲恨相繼不斷。對此作者發出了深深的感嘆:千古以來人們登高憑吊,不過都是空發興亡感慨,六朝舊事隨著東逝的江水是一去不復返了,剩下的只有幾縷寒煙和一片綠色的衰草。最后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詩意,指出六朝亡國的教訓已被人們忘記了。這結尾的三句借古諷今,寓意深刻。 同時,這首詞在藝術上也有成就,它體現了作者“一洗五代舊習”的文學主張。詞本倚聲,但王安石說:“古之歌者,皆先為詞,后有聲,故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詞,卻是‘永依聲’也。”(趙令畤《侯鯖錄》卷七引)顯然是不滿意只把詞當作一種倚聲之作。這在當時是異端之論,但今天看來卻不失其銳敏和先知先覺之處。北宋當時的詞壇雖然已有晏殊、柳永這樣一批有名詞人,但都沒有突破“詞為艷科”的藩籬,詞風柔弱無力。他曾在讀晏殊小詞后,感嘆說:“宰相為此可乎?”(魏泰《東軒筆錄》引)。所以他自己作詞,便力戒此弊,“一洗五代舊習”(劉熙載《藝概》卷四),指出向上一路,為蘇軾等士大夫之詞的全面登臺,鋪下了堅實的基礎。 7、詞的下片抒情,寫他“登臨送目”所生的感慨。全文如下: 念往昔、豪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起句“念往昔,豪華競逐”總領下片詞意。六朝的一些帝王憑借金陵的險要形勢和江南無盡的珍藏,窮奢極欲,出奇爭勝,廣筑宮殿,博采聲色,招致了國破家殘,敗亡相繼。“豪華競逐”四字深刻地揭示出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前句是唐代詩人杜牧《臺城曲》詩中“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兩句的縮寫。韓擒虎是隋朝的名將,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大舉伐陳,韓擒虎率精兵首先攻入金陵朱雀門,直撲宮闈,陳后主被俘投降,他的寵妃張麗華被殺,六朝最后一個王朝陳朝滅亡。詩人之所以要把張麗華這個人物突出出來和韓擒虎作鮮明的對比,意在表明,陳后主由于沉湎酒色,導致了亡國之禍,令人觸目驚心。“悲恨相續”是指金陵在短短三百年里,走馬燈式地更換了六個朝代,由于這些亡國之君從不接受歷史教訓,所以他們的悲劇和遺恨一朝一朝地延續下去。這一句不止是對六朝亡國之君的指責,而含有更深刻的現實意義。 “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憑高”和上片“登臨”相呼應,詩人這兩句的意思是:六朝亡國的教訓太深刻;太應該記取了,以致千古之后想起它來,都使人感嘆不已。“謾嗟”二字寓意很深。就是說,歷代統治者并不能從六朝歷史中真正汲取經驗教訓,人們只能白白的感嘆,何以見得?有趙宋王朝的現實見證。詩人巧妙地結束了懷古,引出下文。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流水”應上片的“澄江”。六朝的往事都隨著流水逝去,成了歷史上的陳跡。“凝綠”表示春草欣欣向榮,富有生命力。現在呢?綠草已被秋風吹得衰敗枯萎了,一片蕭索的景象。“寒煙衰草”照應上片“故國晚秋”。詩人用它來正面襯托六朝統治者的腐朽,渲染亡國的悲涼。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后庭》遺曲是陳后主制作的《玉樹后庭花》。對這種亡國之音,宋王朝的“商女”不僅在唱,而且是“時時”在唱,可見它還大有市場。難道詩人是在指責“商女”們“不知亡國恨”嗎?當然不是,因為她們以賣唱謀生,要服從顧主的歡心和意志。是誰讓她們“時時”大唱亡國之音的?是在座的主顧――那些有錢有勢、追歡買笑的統治階級。他們來到這秦淮河畔的歌樓酒館,也是在“豪華競逐”,這怎能不讓人們嗟嘆呢? 王安石一身致力于政治改革,他把自己的文學活動也用來為宣傳他的改革服務。這首《桂枝香》詞就針對北宋王朝統治階級紙醉金迷的現實而發的。宋朝從真宗、仁宗到英宗時期,都安于表面的承平而過著豪華的生活,宮庭開支之大、皇帝賞賜之濫、冗官冗員之多,都超過了六朝。朝中大臣如晏殊、宋祁之流都愛好游宴,飲酒作樂,過著貴族的生活。君臣們坐吃山空,弄得國庫枯竭,民不聊生,危機四伏。這在作者上仁宗、神宗皇帝書以及其他文章里有全面詳盡的論述。在這首詞里,他認為對于六朝興亡相繼的事實不能只是空空地感嘆,而是要從政治上加以改革,免蹈覆轍。這不是一般文人的見解,而是政治家的見解,換句話說,這首詞是政治家的詞,不是一般的文人詞。必須結合作者的政治思想才能探索到它的底蘊。 8、“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 “秦淮橋下水,舊是六朝月。”多少樓臺煙雨中,煙雨借繁華,感染了多少人,留下了多少詩情畫意的篇章,或回憶、感嘆,或垂吊、嘆息;溫婉的流水、秦淮金粉,夫子廟旁,還有舊時夢。只希望再次停留,還能看見白墻、灰瓦、馬頭墻,還尋得著六朝古都的神韻,望得見悠遠歷史的蹤跡。 9、“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秦淮河畔,緩緩蕩漾著南京與生俱來的貴氣和莊重氣息,也回蕩著滿是滄桑的亡國之音。南京,以傷感、滄桑的意象烙印在國人的記憶里。
經歷兩千多年歷史的江寧,隨著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的政權更替,經歷了繁華與敗落、奢華與災難,才積累如此多的民族遺產。
歷史與文化的積淀,形成了深厚的“金陵情節”。因為這座城市,留下了難以割舍的“歷史情節”與“文化眷念”。
因為保存著歷史的遺跡,走在大街小巷,我們還能憶起那時的風、雨、人與事。即使經過戰亂,留下一片廢墟,卻還有記憶在告訴我們曾經的歷史。歷史是一種延續,無論城市如何變遷,我們卻能從中找到蔓延的根;無論漂泊在何地,有根的地方才能讓靈魂停留。
南京,適合懷舊。從舊的人與事中見證一段歷史的輝煌與衰退。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11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