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譯文] 在大沙漠上身經百戰,穿破了鐵鎧甲,但如果不攻破樓蘭,我們決不回家。
[出典] 王昌齡《從軍行》
注:
1、《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注釋】:
1.從軍行:樂府舊題,內容多寫軍隊戰爭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這里指甘肅省的祁連山。
4.穿:磨破。
5.金甲:戰衣,金屬制的鎧甲。
6.樓蘭:漢代西域國名,這里泛指當時騷擾西北邊疆的敵人。
7.孤城:當是青海地區的一座城。一說孤城即玉門關。
8.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3、【譯文】 :
青海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
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今譯]
青海湖連綿不斷的大片烏云,
遮暗了終年積雪的祁連山;
遠遠眺望只看見孤獨的城池,
那正是春風都吹不到的玉門雄關。
在黃沙莽莽的疆場上,
將士們身經百戰磨穿了鐵甲衣裳衫,
但是不徹底消滅入侵的邊賊,
他們將誓死不把家園回還!
4、王昌齡(690-756)字少伯,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
王昌齡的籍貫,有太原、京兆兩說。《舊唐書》本傳云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閑居》之作。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游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為京城人。《河岳英靈集》為唐人殷番所編著的唐人詩集,載王昌齡為太原人,《唐才子傳》也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
他家境比較貧寒,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官汜水尉校書郎),后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選博學宏詞科,超絕群倫,于是改任汜水縣尉,再遷為江寧丞。
開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齡北歸,游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兩人見面后非常高興,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許海鮮而癰疽復發,竟因此而死,在這時期,王昌齡又結識了大詩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還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與孟浩然、李白這樣當時第一流的詩人相見,對王昌齡來說,自是一大樂事,可惜與孟浩然一見,竟成永訣,與李白相見,又都在貶途。當時李白正流放夜郎。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當時即名重一時,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江寧”。因為詩名早著,所以與當時名詩人交游頗多,交誼很深,除上文談到與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還同高適、綦毋潛、李頎、岑參、王之渙、王維、儲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誼。他因數次被貶,在荒僻的嶺南和湘西生活過,也曾來往于經濟較為發達的中原和東南地區,并曾遠赴西北邊地,甚至可能去過碎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一帶。因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廣泛的交游,對他的詩歌創作大有好處。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后世稱為七絕圣手。如《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慨嘆守將無能,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又如《從軍行》等,也都為膾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宮女們不幸遭遇的《長信秋詞》、《西宮春怨》等,格調哀怨,意境超群,抒寫思婦情懷和少女天真的《閨怨》、《采蓮曲》等,文筆細膩生動,清新優美。送別之作《芙蓉樓送辛漸》同樣為千古名作。沈德潛《唐詩別裁》說:“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
5、“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上空,長云彌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延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里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斗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
為什么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門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御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范圍。
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担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斗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于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征,令人宛見“日暮云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斗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
“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斗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盡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并不回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全詩表明了將士們駐守邊關的宏偉壯志。
6、應該指出,這并不是一首寫實之作。從所涉及的地名看,相距不下千百里。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寧市西,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敦煌縣西,而唐朝的西域根本沒有一個樓蘭國,漢代的樓蘭國在今新疆鄯善縣東南。但是詩人為了表現守邊戰士的英勇無畏和愛國熱忱,卻把它們寫到了一首詩里。這在詩歌創作中不但允許,而且是常見的,人們感興趣的是詩中表現的思想和情趣,倘若非要膠柱鼓瑟地進行考證,那就未免多事了 。
7、戰士們有思家之緒,這很自然,因為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但戰士的根本價值卻在于他們是祖國安全的捍衛者。現在是這樣,古代也是這樣。
王昌齡的邊塞詩有不少篇章就是表現戰士們為保衛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的。上面這首便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寫邊疆地理位置和環境。一個“暗”字,給人以沉重壓抑之感。次句寫形勢的險惡,他們征戍在邊疆前沿,回望祖國只見玉門關一座孤城。第三句寫戰斗的緊張激烈,語言概括而形象鮮明如見。末句代戰士們立誓,正面地謳歌他們的忠勇。有了前三句的鋪墊,戰士們的誓詞分量才顯得更重。
8、“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我看見在白虹飲澗、晴雪飛灘下一身蝕血的戰甲遮不住溫柔如水的情意;“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我看見在刀光劍影,生死拼搏里橫刀立馬的身影流露著馬革裹尸的豪情。這首詩與前一首不同,它沒有了自己的思念,而剩下大丈夫為國捐軀的偉大。從一定意義上看,它完成了從“小我”到“大我”的蛻變,俠之大者,莫不如醉臥沙場君莫笑,莫不如收取關山五十州,縱長眠馬下又何礙,君不見古人來征戰幾人回?
王昌齡的詩,字字出自肺腑,段段映著劍光,于是就有了與戰爭同高的魅力,萬古流芳。
9、一直認為,最能代表盛唐之音的,是那些血性賁張的邊塞詩。
在邊塞詩之前,中國詩歌太缺少血性,太缺少陽剛。山水田園不可謂不優美,思鄉懷人、別離貶謫不可謂不動人,但流淌其中的,只是溫潤優雅,是寧靜平和,是嘆息感傷。在精神氣質上,是文弱書生,是高人隱士,是癡女怨婦,是小家碧玉。
邊塞詩人的登臺,標志著中國詩壇在文化氣質上的革命。在王昌齡王維王之渙王翰們的筆下,描繪的是迥異于江南水鄉的邊關景象:長河落日,大漠孤煙;青海長云,黃沙孤城;千仞高峰,萬里黃河;茫茫大地,高高秋月。展現的是不同于祥和閑適的征戰生活:沙場點兵,黃沙百戰;鐵騎奔騰,天地為廬;墳冢連綿,馬革裹尸;痛飲美酒,痛殺敵虜。抒寫的是“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摟蘭”“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凌云壯志,是“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的豪邁意氣。甚至連感傷,都顯得雄渾悲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無不沉痛悲壯,動人心弦。
這是一種陽剛之美,血性之美,它展現的是我們民族在幾千年文明進程中最稀缺的亮劍精神!我們浸潤了太久的溫良敦厚,滲透了太深的詩書禮儀,生產出了太多的走狗綿羊,惟獨缺少野狼式的血性,李云龍式的亮劍。
亮劍-----向最惡劣的自然條件亮劍,展現的是在黃沙肆虐中的醉臥沙場,澹定從容;亮劍-----向最冷酷無情的敵人亮劍,展現的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報國浩氣,勇猛堅毅。因為亮劍,文弱書生成長為血性漢子;因為亮劍,民族氣質升華為硬朗剛強。
衷心希望,我們的文化性格有越來越多的血性;衷心希望,我們的民族心態越來越敢于“出塞”,敢亮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