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產生和發展》教材分析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高中《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產生和發展》一節,是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本文現就該節教材中的幾個問題作一分析,以供大家在教學中參考。
   一、“破題”
  《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產生和發展》一節的課題在未修訂前教材中為《康、梁的維新思想和活動》,變動相當大。這是很值得探究的。從字面上看,將“康梁的維新思想”換成現題的“資產階級維新思想”,說明“康梁的維新思想”并不是某某個人的思想,而是一個階級思想的代表。將康梁的維新思想置于整個資產階級維新思想之中,這不僅僅說明該思想廣泛的階級基礎,而且表明它們是資產階級維新變法思想發展的一個結果。現課題用“產生和發展”替換原課題“思想和活動”,則更表明教材編寫者強調“維新思想”產生的過程。簡言之,原題《康、梁維新思想和活動》是一個“靜態”的標題,重點在于對康、梁維新思想的介紹和說明。現題《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產生和發展》,重點在說明維新思想產生、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標題。新舊標題的一“靜”變一“動”,透過字面的意義,則深刻反映了教材編寫者的良苦用心,希望教師能將教學的重心由對康梁維新思想內容的介紹,變為對康梁維新思想產生發展過程的說明,以便讓學生從單純的對教材的記憶、識別,轉向對教材的分析、理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對事物由“靜”的記識轉變為“動”的理解,從形而上學的“靜止”觀點向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變化”觀點的轉化,是一個飛躍。如果我們能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如果我們對教材的講授,不再是死的僵化的歷史知識,而是活生生的充滿發展變化過程的人和事,那么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也就隨之提高了。因此,這“一靜一動”的變化,不僅是我們分析理解該節教材的一把鑰匙,而且也是我們講好任何一節課的關鍵。
   二、背景三要素:政治、經濟、思想
  講述維新思想產生的背景是該節內容的重點,課文后第一道練習題就是問“維新思想產生背景”的。關于這部分內容,教材中有兩個小標題:第一是“中國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這是講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產生的經濟背景。第二是“康梁的維新思想”,其中前部分內容介紹了馮桂芬、王韜、鄭觀應等早期維新思想的情況。這是介紹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發展前期情況,也是康梁維新思想產生的思想背景。但是,維新思想產生的另一最重要、最關鍵的一點,即它們產生的政治背景,該節教材沒有談,只是在該章導言中有一句話:“甲午中日戰爭以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這段話,不僅是維新運動產生的政治背景,同時,也是維新思想產生的政治背景。教材的編寫者之所以沒有在該節再列出“維新思想產生的政治背景”這類標題,決不是教材編寫者的疏誤,也不是因為導言中已有那句話、而是在該章教材之前,就已經講了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及失敗后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而這點恰恰就是維新運動和維新思想產生的政治背景。
  在一次空前的對外戰爭的失敗之后,產生了資產階級維新運動,這就從一個側面說明康梁發起的維新運動的急迫性、被迫性。國難當頭,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之秋,不變法不行,不維新不行,這是維新變法的被迫性;康有為向光緒帝講,小變不行,要大變、全變,三年一小變,十年一大變,就是這場維新運動急迫性的表現。其實,像我們中國這么一個有幾億人口、上千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國,搞變法這樣一件大事,太急是不容易搞好的。因此,學術界有一種觀點,認為急于求成是維新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它也說明了變法維新的急。而急帶來的另一結果,就是它行動基礎的薄弱,易于失敗。百日維新,短短的幾十天里,一道詔書連著一道詔書,前面的諭令還未實行,新的諭令又到,恨不得春雷一聲,天地改色,然而,驟雨不久,來得快,走得也急,很快失敗。
  在中國近代史上,這種變法革新與民族危機加深之間的因果關系是一個規律,每一次大的對外戰爭的失敗總要帶來新的變革思想或行動。如,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后,產生了林則徐、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打到北京,火燒園明圓,之后才有總理衙門的設立,“求強”“求富”洋務運動的興起。這次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受創巨深,因而產生了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維新變法運動。這說明,救亡圖存,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是中國近代變革變法的主旋律。而又因為這種改革的被迫性、急迫性,導致變法革新的思想準備不充分、經濟基礎和階級力量的薄弱,結果變法革新失敗。以上這些內容,教師課堂上雖可以不講,但不能不了解。
  至于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產生的經濟背景,即教材中第一小標題的內容,“中國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1895年到1898年間,中國資本主義工業有了初步的發展。中國近代工業發端于19世紀70年代,為什么事隔近三十年,到19世紀末才有了初步的發展?這里有一個原因。教材上有一句話:“清政府為了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這就是說,清政府對近代工業壟斷政策的破產,才導致了中國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過去,學術界有一個傳統的說法,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后來,有一種新說,認為甲午戰爭后,洋務運動政治上是失敗了,但經濟上并沒有失敗,因為甲午戰爭以后,中國不僅原有的近代工業仍舊保留下來了,而且還有所發展。其實,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甲午戰爭不僅宣告洋務運動政治上的破產,而且也宣告了洋務運動經濟上的失敗。這種經濟上失敗的標志,就是清政府對近代工業壟斷政策的失敗。大家知道,洋務運動三十多年間,中國近代工業的辦廠形式,主要是“官辦”,后來出現了“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的新形式,但其中仍是“官”占主導地位,民間設廠是受到限制的。而到了甲午戰爭的失敗,中日《馬關條約》條約的簽訂,隨之帶來兩個嚴重的問題:其一,是二億三千萬的賠款和贖遼費從何而出?其二,條約允許外資在中國開礦設廠、中國的利權嚴重流失。怎么辦?其中挽回利權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放棄政府對近代工業的壟斷限制政策,改之為鼓勵提倡政策。一來可以開辟新的稅源,這點正如教材所說;二來用此稍可挽民族利權的流失,其間有抵抗外來資本的意義。教材對這點沒有談,其實它是很重要的一條。作為清政府放棄對近代工業壟斷政策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將它最大的官辦工業——漢陽鐵廠交給盛宣懷去辦,名曰:“招商承辦”。19世紀末,中國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正是在這樣一個條件下出現的。教材中談到中國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原因,僅僅談到它的經濟原因,而沒有談到政治原因,應當說是一個疏漏。
  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產生的政治背景,相比較而言,影響更大一些,它決定了維新運動和維新思想的性質——“救亡圖存”,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經濟背景要說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道理,資本主義發展了,必然要在政治上有所要求,如君主立憲,資產階級參加政權的管理等等;另一方面要說明,維新派要通過發展資本主義來實現“救亡圖存”的政治目標。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最后談談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產生的思想背景。這可遠溯到林則徐、魏源的“師夷”思想,近溯到洋務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以及從洋務思想家中分化出來的馮桂芳、王韜、鄭觀應早期維新思想家的思想。而它們共同的大背景則是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傳入。教材上對馮桂芬、王韜、鄭觀應的思想有一個簡要的介紹,以此來說明康梁維新思想是他們維新思想發展的一個結果。教材上把馮桂芬、王韜、鄭觀應等人稱之為早期維新派,而在學術界,他們究竟是早期維新派還是洋務派思想家,是有不同意見的。有人提出了一個劃分的標準,即區分他們是屬于早期維新派,還是屬于洋務派思想家,就是要看他們是否主張“商辦”、“民辦”近代企業。凡主張“商辦”、“民辦”者則為維新派,否則反之。
  在同一歷史時期,先后出現了主張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具有維新思想的思想家,則說明他們的出現是一個歷史的產物,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康、梁維新思想的出現也是這種必然性的一個表現,是歷史發展的一個結果,不單是也決不單是康、梁等個人行為。
   三、關于“托古改制”
  關于康梁維新思想的主張,學生理解要比較困難一些,不過有關介紹的文章很多,在此不再贅言。這里想主要講講康有為維新變法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托古改制”。康有為有兩部維新變法的理論著作:《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從中提煉出四個字來概括,就是“托古改制”。即打著孔子的招牌,販賣資產階級維新變法主張: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等等。
  康有為的“托古改制”思想,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在它之前,有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它之后,有五四時期,資產階級激進派的“打倒孔家店”。從“中學為體”到“打倒孔家店”,正是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從肯定到被否定的過程,反映了中國由封建社會向半封建社會轉變過程中,在上層建筑思想領域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而康有為的“托古改制”思想,正是從“中學為體”到“打倒孔家店”這個大變化過程中的轉折點,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洋務派后起之秀張之洞在洋務運動后期提出的較為明確的思想,它的本質和內涵:第一,要以中學為體,封建正統觀念不能動,在此基礎上學習西方的“船堅炮利”。第二,它以維護封建王朝的統治為目的。從這兩點來說,它涵蓋了戊戌之前的社會變革思想。從時間上說,它可以涵蓋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這一期間可以包括林則徐、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以及洋務派中的諸如“中本西末”、“西學中源”等多種思想。
  “打倒孔家店”口號的提出,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五四時期。之所以提出這個口號,是因為辛亥革命的成果——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已經有名無實。用陰謀奪取辛亥革命成果當上了共和團總統的袁世凱,原本就是清王朝中的大官僚。他迷戀過去皇帝的權勢和威風,不想作民國的總統,一心想當“天子”。為此,他大搞尊孔、祭孔,還到天壇去“祭天”,宣布孔教為“國教”,把民國弄得烏煙瘴氣。辛亥志士流血捐軀換來的共和國甚至連塊招牌也保不住。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資產階級激進派發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吶喊,《新青年》舉起“民主”、“科學”兩面大旗,向著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筑——以孔學為代表的封建正統思想發起猛烈的攻擊。其最終目的就是為再造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搖旗吶喊,為資產階級政權的重建而擂鼓助威,用資本主義的上層建筑替代封建主義的上層建筑。
  馬克思有句名言:“每一個社會的統治思想,都是統治階級的思想。”(見《共產黨宣言》)“中學為體”,以封建正統思想觀念為根本,是封建社會時期在上層建筑思想領域的一個重要的特征。“打倒孔家店”則是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以后的社會思想變革的重要標志,是資產階級思想想要成為社會統治思想的一個鮮明口號。康有為提出的“托古改制”思想,一方面要保留孔子的形象、封建正統思想的招牌,而實際上卻販賣著資產階級民權、議院等主張,這不僅僅是資產階級在登上政治舞臺之初,思想上不徹底和軟弱性的表現,而且,也是從“中學為體”到“打倒孔家店”偉大思想變革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
  這里,之所以把它們稱為“偉大思想變革”就是因為在這種思想變革的背后是“制度的革命”。“中學為體”思想維護的是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打倒孔家店”口號,是為建立鞏固資產階級政權而呼喊。而“托古改革”思想則介于兩者之間,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建立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制。
  與思想上變革發展相對應的,我們可以看到:洋務運動是“官員變革”,維新變法是“紳士維新”,而辛亥革命則是“平民革命”。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洋務派,是清王朝的封疆大臣,是清王朝龐大國家機器的組成部分。由他們來搞“洋務”,進行“變革”,當然要以維護這個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為目的,故而,由他們提出“中學為體”的思想也就理所當然的了。至于康有為、梁啟超等作為中國紳士階層的代表,介于官民之間,他們有“民”的身份,但隨時可以加入“官”的行列。“民”的身份使他們起來搞“維新”,并不顧忌封建國家機器的任何改變,哪怕變成資本主義的也無所謂。也正因為他們隨時可能加入“官”的行列,說明了他們飽受封建正統觀念的教育,也才能提出像“托古改制”這樣新奇而大膽的思想。那正是他們地位和身份的一種表現。最后談到辛亥革命中的孫中山,黃興等人,原本就是小小的老百姓。中國有句老話:“無官一身輕”。為了挽救國家的危亡,民族的苦難,發揚中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人文傳統,奮起革命,打碎幾千年來保持下來的封建專制制度,當然是無所畏懼的。“打倒孔家店”的聲音,他們聽著也很順耳。孫中山不是加入了基督教了嗎?在他們心目中,重中之重,就是要使國家獨立興盛,繁榮富強。從官僚變革——紳士維新——平民革命,我們看到了與思想變革相應的社會發展逐步深入的過程。
  總之,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發展的動態的變化過程,把康有為“托古改制”思想放在這個過程中去理解、分析,自然要比單純的就事論事要清晰得多、深刻得多。
   四、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大辯論”
  教材最后一小節的題目是:“維新派同封建勢力的論戰”。為了加深對這節內容的理解,我們不妨把中國近代史上三次較有影響思想論戰情況作一簡要的介紹和比較。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較有影響的思想論戰是發生在洋務運動之初,在總理衙門大臣奕@①和京城理學大師、大學士倭仁之間,圍繞著京師同文館招收正途人員學習天文、算學而展開的大辯論。招收正途即那些通過科舉已取得功名但仍未實授官職的人,入同文館學習算學、天文,以為洋務運動的發展培養人才,本是一件好事,但在頑固派倭仁看來卻是壞事,特別是同文館招聘西人為教員,“西人教習正途”,更是不能容忍的。因為“立國之道,尚禮義不當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如算學、天文必須講習,“何必夷人,何必師事夷人?”頑固派因循守舊,盲目排外,仇視一切外洋事物。其實,洋務派搞洋務,無非是在不觸動封建皇權體制的條件下,學習西人造船制炮的技術,引進西方的近代工業,不過是一些皮毛之事,就遭到了封建頑固派的激烈反對,可見改革之難。
  與洋務派與封建頑固派之間的爭論相比,維新派與封建勢力之間的爭論從論題上講要深刻得多,從辯論雙方的陣線上看要鮮明得多,就論戰的影響而言也深遠得多。首先,洋務派和封建頑固派所爭論的不過是“用夷變夏”還是“用夏變夷”,解決要不要學習西方問題,遠未涉及封建專制制度本身;而維新派與封建勢力所爭論的要不要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等問題,已經涉及到了中國實行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變革,內容已有質的變化、質的飛躍。其次,洋務派和封建頑固派都是封建官僚,他們之間的爭論,不過是一個階級內部的爭論。而維新派和封建勢力之間,一個是新興資產階級代表,一個是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陣線分明。第三,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爭論,無論結果如何,無傷封建王朝的體制,僅僅涉及洋務運動的發展問題。而維新派和封建勢力的大辯論,實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資產階級的大啟蒙。維新變法運動雖失敗,但這次辯論所留下的思想種子,卻生根開花結果,資產階級民權思想的廣泛傳播,實際上為后來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的準備。故教材上說維新派和守舊勢力之爭,是資本主義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的正面交鋒,使一些知識分子開始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形成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這是很確切的。
  在維新派與封建勢力思想論戰之后,在辛亥革命時期,還爆發過革命派和保皇派之間,圍繞著要不要進行革命的大辯論。這次爭論雖然很尖銳,但他們之間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挽救中國的危亡上并無根本的分歧,只是手段不同,方法不同。雖然很尖銳、深刻,但從論爭的主題上,論戰雙方的界限上和論戰的意義上,我個人覺得都不能和維新派與封建勢力之間的大爭論相比。
  維新變法,百日維新,雖說在不長的時間里,就以失敗告終;對它的評價,人們也有不同的看法。但無論把它稱之為“改良”也好,“改革”也好,還是一次不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也好,各種評價的不同意見在這一點上卻有共同的認識,就是維新變法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通過辦報紙、興學會、展開思想大辯論,的確開啟了民智,對整個中國近代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也許是我們在講授“維新派和封建勢力論戰”一節時,應當明了的。
   (作者單位:歷史教學社)
   責任編輯:孟之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左讠加右斤
  
  
  
歷史教學津40-43G32中學歷史教學蔡世華19971997 作者:歷史教學津40-43G32中學歷史教學蔡世華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17:34

[新一篇] 《貝奧武甫》中的英雄主義精神與基督徒意識

[舊一篇] 《隆中對》“跨有荊益”得失再評說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