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化的哲學意蘊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網絡是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空間技術、視頻技術等聯結世界各個國家、部門和個人的高速信息交換系統,是人們學習、工作、休閑和通信等方式最高效的信息傳播載體。作為高科技的卓越代表,網絡賦予人的交往、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創造精神等許多新的內涵,它以獨特的方式和豐富的內容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認識和把握現實世界的樣式。
  一、網絡化拓寬了人的交往關系
  交往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社會發展和個體自我滿足、自我認識、自我完善的必要和普遍的條件。作為世紀之交璀璨的科技景觀,網絡改變了傳統的人的交往模式,拓寬了人的交往空間,賦予人類交往以全新的內涵,深刻改變了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各種關系。
  網絡化的人的交往超越時空的限制,拓展人的交往關系的空間。傳統意義的人的交往一般是基于血緣、地緣、業緣關系建立起來的,人的交往過程受制于人的社會地位、社會身份和社會角色等因素。網絡化人的交往是虛擬空間的反映,它超越了物理空間的限制,人的交往關系不僅僅是純熟人之間的交往關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階級不同民族的、不同地區不同語言的人,在網絡中發生著直接和間接的交往關系,這是傳統人的交往關系所無法囊括的。網絡化人的交往關系的新特點,對傳統人的交往關系模式是一個巨大沖擊。
  網絡化改變了人的交往活動方式。現實社會中人與人的交往主要形式是面對面的直接交往,交往活動范圍受制于物理空間,定時定點、單向面窄;網絡化人的交往的形式是間接的、虛擬、符號化的,交往的范圍和交往活動的領域超越了物理時空的限制,突破了以往點對點交往的局限性,實現了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多對一的各種交往形式。網絡化人的交往是點對面的交往,社會成員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就任何內容和自己所關心的對象同時進行交流。網絡加快人與人、人與社會交往的速度,大幅度拓寬了人的交往活動的范圍,引發了社會價值觀念和人的道德互動方式的更新。網絡化交往將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呈現在人們面前,使個體可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評價,拓寬了個體的社會認定范圍和程度;不同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在網絡上的交匯、碰撞、競爭,不僅可以領略到異質民族文化風情,為個體交往的社會化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而且為傳統交往理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網絡化交往能加速社會發展的進程。唯物史觀認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在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然而,我們應當看到,在網絡化交往過程中,社會發展的孤立狀態被打破,這樣就不僅可以加速社會的發展,而且可以使社會形態發生在更大系統制約下的“跳躍”。網絡化交往對變革舊的生產關系具有促進作用。因為任何一個將要退出政治歷史舞臺的舊生產關系和舊的社會制度,其自身包含的矛盾是尖銳的和復雜的。然而,依靠其自身的矛盾運動,即在一個與外界隔離的封閉系統內,其矛盾和矛盾斗爭的發展是相當緩慢的。一旦與外界接觸,先進的科學文化和先進的思想觀念注入了這個處于封閉狀態的社會系統和生產關系,就會產生快速反應的效應,引起原有封閉系統的激烈震蕩,加速其內部矛盾的激化和發展。網絡化交往,使人們克服了空間距離的限制,增加了交往的次數,提高了交往的頻率,使人們的科學文化和思想觀念很快得到交流,加快了新的社會組織的產生和新的生產關系的形成。總之,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平等獨立狀態下需要幾十年、幾百年才能充分體現的矛盾,在網絡化交往過程中,便一下子就暴露出來了,從而使人們產生了一種改良、改革或革命的欲望和需要。而不發達國家或地區通過一系列的改良、改革或革命,加速了社會發展的進程,跳躍地趕上或超過比較發達的地區和國家。
  網絡化交往有助于個體的潛能和價值的全面展示。網絡化交往突破了物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由多元文化組成的人的世界。它以先進的電子技術手段向個體和群體快捷、高效地傳播全人類的優秀的文化遺產、當代最新的科技成果、社會倡導的價值規范和行為準則,幫助人們在一個更廣泛的社會環境學習和積累社會知識與道德知識,發展自己個性。當個體在平等、寬松的網絡化環境中感知和審視異質的文學藝術、宗教信仰、倫理文化、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并通過比較和選擇將之內化為自己的信念和行為準則時,個體高層次自我需要就會得到滿足,平等、和諧和自由的網絡化交往使個體獲得更多的尊重和尊嚴,其潛能和價值就會得到全面的展示。
  二、網絡化加快了新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形成
  網絡化加快了社會信息的流動和加工,激活了傳統價值觀念機制的內部因子,為個體和群體認同的價值取向建構了一個新框架。這個價值觀念框架主要由如下要素構成:
  (1)自主性。如果說傳統價值觀念是一種依賴型的價值觀念,那么,網絡化的價值觀念就是一種自主型的價值觀念。因為網絡是基于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來的,網民必須自己確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自覺地作網絡的主人。由依賴到自覺的嬗變,是人的主體能動性和潛能得到提升的確證。
  (2)奉獻精神。網絡是基于資源共享建立起來的,網民遵循的共同原則是:所有網的子網可以在彼此免費的情況下獲得別人的信息,新的子網和計算機也要無償地為網絡提供資源。因此,沒有奉獻精神,沒有信息資源的共享意識,就沒有網絡。奉獻精神是網絡社會基本的價值導向。
  (3)加強了權利和平等意識。因特網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網絡的集合,它將世界上數萬計的計算機、網絡互聯在一起,既互通信息、共享資源,又相互獨立,各自分散管理;它沒有中心,沒有領導管理機構,沒有人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的特權,權力、階級、階層甚至地理位置、國家、民族在網絡中都失去意義,每個網民都可能成為中心,人與人之間趨于平等,不再受等級制度的控制。個體平等意識和權利意識得到了加強,這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獨立的個性,提高了人的創造性。
  (4)自由、民主精神。網絡化的核心是自由、開放性。在虛擬網絡化社會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發言權,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自由地進行選擇和取舍,無須他人命令。因此,網絡化為人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自由、民主意識得到了全方位的錘煉和提升,這是人的能動性、創造性獲得張揚的重要標志。
  網絡化的巨大的物質功利和精神價值在于,它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明演進與人的全面發展有機地統一起來,不僅創造了知識經濟的輝煌,加速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而且還造就了與網絡化社會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即“網絡化思維方式”。所謂“網絡化思維方式”就是信息時代人們通過電子信息網絡所進行的理性認識的活動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與傳統思維方式有著巨大差別。它著重強調:
  (1)信息化思維。以信息為基礎,把系統的運動看作是抽象的信息變換過程,并且用聯系、轉化的觀點來綜合研究系統運動的信息過程,這種思維方式在現代科學技術領域中是一種重要的研究事物復雜性和系統性的方法。
  (2)非線性思維方式。超文本(hypertext)技術是電子信息網絡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支持,基于此項技術的信息服務WWW(萬維網)及其瀏覽器(browser)自20世紀九十年代問世后便風行全世界。這項技術能以非線性方式鏈接各種HLML(超文本描述語言)文本(包括文件、語言、圖形和圖像等),超文本的出現和盛行會強化人們的非線性思維。
  (3)交互式思維。電子信息網絡的交流是一種擴展的交互式交流。信息發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間能夠便捷地進行實時互動交流。因此在網絡化社會中人類交互式思維應運而生,并會推廣應用于其它事物上。
  (4)創造性思維。我們的時代是一個創造性的時代。信息量在現時代每隔10年翻一番。與此相適應,每10年的創造性成果也超過了歷史上人類創造的總和。因此,創造性思維成為網絡化社會(信息時代)思維的一個特點之一。所謂創造性思維,它是從新的思維角度、程序和方法來處理各種情況、各種問題,從而產生新成果的思維過程、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并不是獨立的思維類型,它滲透在人的各種活動、思維形式中,是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等的綜合運用。
  當人們討論創造性思維及其規律時,通常總是從它“創新”、“立異”的獨特性出發的,這當然是對的。但是,思維的創造性實際上是時代的體現,創造性總是和“問題”、“問題的解決”聯系在一起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馬克思指出,問題的解決并不是隨意的而是有條件的,“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3頁)從這個意義上說,思維的創造性本身又是被決定的和被創造的。作為創造前提的問題,沒有問題就談不上創造。“問題”是客觀存在,它是在人類實踐中遇到的,它應當解決,而且也會解決。“問題”常常由某一個人提出,而再由另一個人解決。在這里,就存在著問題的必然性與偶然性,只要“問題”存在,就會有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人,至于這個人是誰則是一個次要問題。所以,我們深究一下“問題”提出的社會歷史背景,也就可以發現“問題”是歷史時代、社會發展和思維運動的必然產物。
  從這一觀點看問題,可以發現思維的創造性是時代的要求。我們的時代,社會的發展正突破著地方性、區域性的限制,信息使地球一體化,網絡發展使地球變成“電子社區”。人們在多方面的橫向交往中,“關系”日益增多,而“關系”的多樣化又意味著“問題”和“機遇”的產生。因此,思維的創造性本身只不過是網絡化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換言之,網絡化使人類處理天人關系、主客關系、物我關系更加理智和自覺,生命智慧的展示、生存理想的實現,個體心理的滿足、自我個性的張揚、人類生命關愛等人類本質力量的實現,在網絡化的強大創造力中逐一得到解決。眾多網友通過網絡實現信息共享和道德情感交流,在相互學習、相互啟發中實現認識和思維的及時性、全面性,提高思維的創造性。這種交互網絡思維是創造思維成果的主題和源泉。
  三、網絡化豐富了社會生產力的內涵
  網絡發展賦予社會生產力的諸要素如生產工具、生產資源和勞動者等新的活力或內涵。
  首先,網絡化給生產工具要素賦予新的內涵。在古代農業社會中,勞動者所使用的主要工具為鐵器工具;到了近代工業社會則為動力機械工具,包括動力機、傳動機和工作機等;而在現代的社會生產工具中增加了新的成分——具有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由于這一新的生產工具的出現,使得各種傳統的工農業生產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也隨之大大提高,給社會生產力帶來新的活力和新的飛躍。
  其次,網絡化給生產資源增添新的內容。在古代農業社會中生產資源主要為物質和材料,到了工業社會則為能量和動力,而在信息社會中又增添了新的生產資源,即信息或知識。產品形式為信息產品(或知識產品),不同于以往社會的農產品和工業產品(當然在信息社會里,這兩種產品仍然存在)。生產資源的擴大必然促使產業門類的增多,從而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再次,網絡化將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與以往的社會相比,在網絡化社會中對勞動者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勞動者既要具有一定的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更要有智力和知識,并且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掌握最新的信息。勞動者的素質不斷提高,因此從事電子信息產業的勞動者人數也不斷增多。如從20世紀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的10年時間,全世界IT(inforin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技術)產業的勞動者人數就從1000萬增加至6000萬。又如1950年美國只有17%的職工從事信息工作,而現在卻有2/3以上勞動者涉及信息工作。
  四、網絡化將對社會經濟基礎產生影響
  由于網絡發展給社會生產力帶來新的活力和新的發展,而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引起社會經濟基礎的變革。因此,網絡的發展必然會對社會經濟基礎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產業結構、經濟形態和分配制度等幾個方面。
  首先,網絡化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信息網絡經歷了從信息論的出現到信息科學的形成再到信息技術的產生以及與其他新技術的融合等歷史過程,最后形成了一個高新產業群即朝陽工業,包括信息產業、電子制造業、機器人工業和通訊產業、環境生物工程業等,徹底改變了原有產業結構,并逐漸成為未來世界經濟的主導型產業。以信息產業為例:它包括計算機與通訊信息服務、出版和辦公自動化設備在內,目前在發達國家按波拉特法計算信息產業創造的價值已占GNP的45%-60%;1998年美國的信息服務業與制造業的營業額之比為1:0.57;日本為1:0.96;到2000年其年產業將達到300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社會產業結構從以制造業為主逐漸轉向以信息服務業為主。信息產業的發展不僅帶動其內部的微電子、半導體、激光通訊、超導等產業技術的發展,而且帶動了一批其它相關產業如新材料、新能源、機器制造、儀器儀表、生物技術、海洋技術等的迅速成長。
  其次,網絡化對經濟形態產生很大影響。在農業和工業社會中經濟形態以物質經濟為主,而到了信息社會中,由于信息產業的迅速發展,產品形式為知識(信息)產品,其相對應的經濟形態為信息經濟(或知識經濟)。知識經濟的出現改變了原來以物質經濟為主的社會經濟形態局面,而且隨著信息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在國民經濟總產值中知識經濟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如1967年美國的知識經濟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46%,到1998年上升為60%以上。知識經濟增長率明顯超過物質經濟平均增長率。
  再次,網絡化對分配制度產生很大影響。在工業社會中由于產品高度商品化,物質產品交換是根據自由市場經濟規律來定的,而信息社會中由于其產品是知識(信息),主要占據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方法和有價值的信息等等,其價值不是隨勞動而增加,而是隨知識而增加的。知識產品收益是一種制度性分配,它與知識的先進性、創造性和專利性緊密相聯,最新的知識(或信息)可以獲得巨大的商業利益。因而促進了知識的創新,縮短了新知識的半衰期,社會生產必須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
《嶺南學刊》廣州71~74B1哲學原理鄧兆明20012001鄧兆明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 作者:《嶺南學刊》廣州71~74B1哲學原理鄧兆明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1:18:07

[新一篇] 網絡寫作與中學寫作教學的新思考

[舊一篇] 網絡文化與師生關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