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價值與可持續發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陳家驥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
  我想著重結合基本建設的實踐,就土地價值和可持續發展問題講幾個理論觀點,希望得到拋磚引玉的反響。
      一
  土地有沒有價值?傳統觀念早有定論。認為土地是自然物,本身沒有價值,因而也就沒有以貨幣形態表現出來的土地價值——土地價格。但為什么自從土地私有制以來,在土地買賣中都實際存在著土地價格呢?那是因為土地有地租、地租資本化的表現,就形成土地價格。土地價格的來源是農業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在70年代,曾經有過一段否定社會主義條件下也存在地租的思潮,后來特別是確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以后,承認了地租存在的必然性,也就為土地有償使用和有價轉讓提供了理論依據。這當是觀念上的飛躍和政策的突破。
  現實的緊迫問題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怎樣重新認識土地的價值,這不僅涉及到勞動價值論的探索發展問題,而且還涉及到農業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我認為要從以下新的角度確立根據:
  1.土地有沒有價值的基本依據是勞動價值論。除此以外,還有沒有其它相關的依據?有,那就是生態價值。這是一個新的范疇,但它原本就是包含在勞動價值之中的一個因素,所以并非什么新論至多是對勞動價值論的一點探索和補充吧。
  2.依據勞動價值論的觀點,具有一定使用價值的土地也都具有一定的價值。所謂價值,就是凝結在土地商品中的人類勞動。例如作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對象和勞動手段的土地,就是具有價值的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產資料,因為不論是最優土地還是最劣土地,都是經過一個開墾、熟化、整理、改良的人類勞動過程,都相當地凝結著一定的社會必要勞動量即價值量。它在直接參與農業生產過程中,多次的逐漸轉移到農業產品之中。經過市場交換而最終得到。這難道不是有用土地的價值嗎?其它非農用地也是如此。只要是被人利用的土地,起碼要修開一條人走的路,那條路就凝結修路的社會勞動。當然不包括人足跡罕見的無用土地或處女地,那確實是沒有價值的自然物。
  3.依據生態學的觀點,無污染的清潔土地,也具有一定的價值。同等級差地租的甲乙兩塊農業用地,由于工業和其它污染源的原因,甲地比乙地的污染程度低,甲地的生態系數>1,乙地的生態系數<1,則甲地的生態價值高于乙地,乙地的生態價值可能是0,甚至是負數。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態環境意識的增強,土地價值中的生態含量越來越多。其理論根據是沒有使用價值的價值是不存在的,對人和環境有害的土地,其使用價值怎么能高呢!例如由于煤炭開采造成的地面塌陷和斷裂,原來的良田變成了很難利用的荒地甚至有害環境的溝壑,這也是一種土地生態的破壞性污染。結果,那塊土地的生態系數,由原來的>1,變成了現在的<1,它的生態價值也由正值變成為負值。
  4.從現代人類的生活消費趨勢看,能夠滿足有益于人的身體和智力發展享受的土地,也具有一定的價值。現代消費呈現出的明顯特點是:消費結構的急劇變化。采用國際公認的恩格爾系數評價方法,當今發達國家的家庭消費結構中,維持資料不足20%,發展和享受資料占到80%以上,而發展和享受資料又以文化、體育和旅游的開支比重最大。這個趨勢表明,人類對清潔空氣、綠色生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向往追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強烈。例如城市綠地、園林湖泊、奇山險峰、原始森林、清涼高原等等,它們的地價不是與日俱增嗎?或許會說,這類休閑和旅游資源的價格高低,是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而不是由這類資源的價值決定的。試問:這類資源的市場價格大幅度直線上升的趨勢,能用商品價格圍繞商品價值上下波動的理論解釋清楚嗎!?
      二
  土地能不能永續利用?傳統觀念認為,土地是一種能永續利用的農業生產資料,與其他生產資料相比,如機器設備等在生產過程中會逐漸被磨損、消耗以至報廢,而作為農業生產資料的土地,只要合理使用,就能成為永久性的生產資料。形成這個觀念的前提,是指農業生產領域的土地。如果把視野放大到非農業生產領域,作為非農業生產資料的土地,也是能永續利用的生產資料嗎?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表明,隨著農業工業化、農村城市化的進程,特別是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的進程,工農業交換關系和城鄉依存關系正在或者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土地的永續利用問題,正面臨著新的挑戰。這些新情況新問題,迫切需要給予理論的解釋和回答。
  1.從農業生產用地看,存在著不同效率的永續利用。過去認為農用土地的永續利用,就是土地肥力的不斷提高。人們在正確認識土壤及肥力運動規律的基礎上,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注意保護和培育地力,便能夠加速人工肥力的形成,促使自然肥力和工人肥力轉化為農作物可以直接利用的有效肥力,提高土地生產率。從科技發展的大趨勢看,應該確立這一觀念。我們把反映這一趨勢的土地觀念稱為高效的永續利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又大量的、普遍的出現農用土地肥力不斷下降的趨勢。例如由于農業生產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工業生產用水的大量增加,地下水資源的過量超采,特別是煤炭工業對地下水源的破壞,不少水地變成了旱地;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造成的污染,把優等地變成了劣等地等等。這個趨勢在山西省一些地區表現得十分突出。據粗略測算,1980—1990年能源基地開發建設造成了1452.4萬畝土地質量下降,其中除12.4%萬畝退化為巖石裸露而無法利用的以外,土地自然生產力下降50%的為66.5萬畝,下降20%的為494.4萬畝,下降10%的為859.6萬畝。對于這個趨勢怎樣認識?我認為,它還沒有超出農用土地永續利用的界限。因為,即使由水地變成旱地,由好地變成劣地,總還沒有變成不能種植農作物的非農業用地;只要在這個范圍內,就可以把它稱為低效的永續利用。
  2.從城市和非農業生產用地看,也存在不同效率的永續利用。過去,把城市的生產用地,看得比非生產用地重要,認為生產用地或把非生產用地變成生產用地,就是土地的永續利用,這個觀念已被現代化建設所突破。例如城市生活和生產垃圾的堆放處理場地,是不是永續利用?把生產用地變成城市綠地,算不算永續利用?太原鋼鐵集團公司李雙良治理渣山的成功案例,被國際環保最高權威機構列為500佳之一,就是非農業用地的高效的永續利用典范。另一種現象,就是把歷史的人文景觀或自然景觀變成城市其它用地,就發展趨勢而論,那就不能認為是高效的永續利用,而只能是低效的永續利用。可見,區別城市用地高效與低效的兩類永續利用,是有利于把握土地管理政策的導向重點和克制重點。
  3.從工農業用地的變換關系看,存在著能永續利用與不能永續利用的界限。過去認為,把農業用地變為工業用地就不是土地的永續利用。這種觀念的實質是把土地僅僅看作是農業生產資料,而不看作是工業的生產資料,所以把由農——工的變換不看作是土地的永續利用。現代化建設首先是一個工業化過程,工業用地絕對量和相對量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一般進程。至于盡可能不占或少占農用地,尤其是優等農田,那是政策導向問題。這里要的新觀念是:土地也是工業的生產資料。它作為工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直接加入勞動生產過程,構成總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它的使用周期,大體相當于其地面建筑和設施的使用壽命;在開始第二個合作周期時,應按當時市場地價折算為固定資產投資,同時向國家土地管理部門交納土地使用費(稅),增加國土收益。這樣既可以有效的遏制亂占多占農用地,又可以促進企業經營的集約化。
      三
  土地是不是可再生資源?傳統觀念認為,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針對土地面積總量的有限性,這無疑是正確的;這時要珍惜每一寸土地的國策和觀念,也無疑是必要的。但是,若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問題,只有可再生資源才是人類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基礎。作為人類社會的“財富之母”的土地,還究竟是不是未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基礎呢?必須堅持科技進步的觀念,因答這個涉及廣泛的問題。
  1.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人類可用土地的數量是在變動中增加的。這里指的是,實際利用土地總面積在不斷地增加。地球總面積是絕對存在的,但在這個總量范圍內哪些是可用面積,哪些是不可用面積,兩者是在變換中相對存在的。一個國家、一個省區的國土面積也是這樣,我國的荒地資源約為16億畝,其中在現代技術水平下可開墾為耕地的約為5.3億畝。山西省也有700余萬畝可墾灘涂和鹽堿下濕荒地,相當于全省現有耕地的10%以上。劈山造地,填海圍田的物質技術基礎不斷加強。隨著人口的增加,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可用土地面積的不斷增加是一個發展趨勢。從這個意義上講,土地總量資源是不可再生的,但可用土地資源是可以再生的。這樣提出和認識問題,目的在于堅定人們合理開發和利用土地的行為,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基礎。
  2.從科技進步的角度看,人類可用土地的質量也是在變動中提高的。所謂土地的質量,用現代科技的概念表述,就是把太陽能量轉換為人類所需的生存能量的效率。這主要是指農業用地的效率,其中包括環境資源(土、氣、水等)、生物資源(物種等)、技術資源(肥、藥、機管等)和能源資源(煤、油、核等)恰當配合的綜合效率。綜合效率的核心是土地的肥力。如前所述,從科技進步的全部進程看,土地肥力不斷提高是個發展趨勢。當然,在這個進程中時高時低、或此高彼低地曲折上升,是難免的正常現象。就山西省來說,雖然普遍存在土地肥力下降現象,也主要是在煤炭采掘業強度開發的那些地區。縱觀全省土地肥力,建國初期只有畝產糧食幾十公斤,現在達到幾百公斤,總體上還是大大提高了。所謂能源開發造成的地力下降,也是相對總體而言。由此可見,土地質量的不斷提高,也是一種更高形式的資源再生性。在土地數量不變的前提下,土地轉換太陽能量的效率提高了1倍,就等于可用土地面積增加了1倍,也就是可用土地資源又再生了1倍。
  3.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人類可用土地永遠是社會“財富之母”。“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是一百多年以前古典經濟學家提出的觀點,現代的實踐證明,它仍然是符合客觀真理的論斷。迄今為止,人類所需生存能量幾乎都是利用地球上的耕地、牧場和其他可用土地生長植物,對太陽能量進行轉換而獲得的。地球上的植物生產力決定著地球對生物的贍養能力。充分利用太陽能,使其盡可能多地轉換為生存能量,是提高地球贍養人類能力的關鍵。形象地說“萬物生長靠太陽”,而萬物生存靠什么?靠土地。土地是萬物生存的不可替代的物質載體和空間條件。任何生物,不是枉息在土地上,就是扎根在土地之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是“不但使我們這一代人能夠從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財富中獲取我們所需,也為我們的后代留下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和生態環境”。大自然賜予了人類什么呢?綠色植物,把太陽能量轉換成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能量,這就是大自然賜予我們最寶貴的財富。而綠色植物生存發育的基礎條件是土地肥力,只有土地的自然生產力與人類的勞動生產力相結合,才是人類社會財富的源泉。所以,土地是一切物質財富積累的唯一源泉,也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唯一的可再生資源的基礎。由此可見,土地作為可再生資源基礎的社會價值,要比其經濟價值高得多、珍貴得多。從人類的未來出發,是否應該強調“保護每粒土壤”的觀念,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主要行動依據。
                        (責任編輯:易木)*
  
  
  
中州學刊鄭州4-7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陳家驥19961996 作者:中州學刊鄭州4-7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陳家驥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29:29

[新一篇] 國際經濟研究中幾個熱點問題的爭論

[舊一篇] 在倫理與政治之間——儒家忠誠倫理的分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