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就失業問題提出的對策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幾十年來,法國經濟學家通常對失業威脅并不真正重視,認為這只不過是傷風感冒之類的小毛病。在發生五月風暴的1968年,法國的失業率還不到2.2%。但在密特朗當政14年間(1981—1995),失業率卻從7.3%猛增到12.3%。從今年舉行的大選看,如何治理失業,已成為選民們“最關心的問題”。自1993年起,法國經濟學家們終于如夢初醒,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該年秋季,由法國統計學和經濟學研究所所長埃德蒙·馬蘭沃與比利時經濟學家雅克·德萊茲共同發起,成立了一個失業問題國際研究小組,成員中包括兩位著名的英國經濟學家和一位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索洛,198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接著,法國《新經濟學家》又發表了由13名法國經濟學教授聯名簽署的“促進就業宣言”,指出失業猶如癌癥那樣,是一種“病理至今尚未探明的、極其復雜的疾病”,并吁請政治決策者和社會各界對他們為緩解失業所提出的各項新方案進行比較和作出抉擇。
  1994—1995年間,有關失業問題的論文和專著紛紛問世。開列的藥方很多,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新經濟學家》雜志為此于1995年4月21日刊登了德尼·布瓦薩爾和讓—馬克·維托利的文章,就各項對策進行綜合和比較。文章首先指出,所有經濟學家全都承認,對付失業最理想的辦法是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但是,經濟增長的周期性是不依人們意志轉移的客觀規律。更何況,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即使在經濟景氣的情況下,失業率仍可能居高不下。可見,經濟持續增長仍不足以保障充分就業。基于以上的共識,有兩種見解頗得經濟學家的青睞。一是認為價格在勞動力供求關系中起著重大作用。在法國,物價和工資在行政法規的干預下,長期不能適應競爭的要求。近10年的情況雖然有所好轉,但“法定最低工資”仍是“必須繞開的攔路虎”。勞動力價格的高昂迫使企業削減雇工,或者寧可提高自動化程度和把工廠遷往國外。此外,非熟練工人比高文憑雇員的工資提高更快,造成企業為高技能職工安排的職位不斷減少。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深入改革稅制。
  另一種認識是,機械執行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時的勞動制度拉了充分就業的后腿。企業需要更靈活的運行機制,方能促進生產適應靈活多變的定貨要求。企業通過改組所發揮的生產潛力將使工人縮短工時而不減少工資。為了鼓勵企業采納這項措施,國家應減輕企業過重的社會負担。此外,不同的經濟學家的觀點又各有自己的側重點。以下分別介紹12種較有代表性的具體方案。
  1.馬蘭沃和德萊茲主持的研究小組主張歐共體各成員國應通力合作,共同對付失業的禍害。他們指出,舊大陸的平均失業率已超過10%,相比之下,美國和日本的失業率并不很高(分別為5.5%和2.9%)。因此,失業問題首先是歐洲的問題。每個國家單靠自己極其有限的手段,顯然是不夠的。在歐洲經濟一體化加快步伐的今天,更有必要在歐共體范圍內全面推廣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為此,研究小組著重強調三項要求:一、必須保證今后幾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3%,而雇傭者購買力的增長幅度又不超過2%,從而使就業率每年提高1%。二、必須設法加重資本的稅負,因為“勞動和資本的稅負分配很不平衡”。在少數歐共體國家,某些生息資本并不納稅。例如,波恩于1992年決定對儲蓄存款征收30%的利息稅,結果造成大量資金外流到盧森堡。三、通過發放津貼和貸款,鼓勵私人對公共設施(住房建設、城市建設、運輸網建設)進行投資。這三項建議并不新奇,但要求在全歐范圍內作出通盤的安排。
  2.法國經濟形勢觀測所所長、巴黎政治學院教授讓—保爾·費圖西把法國失業猛增歸諸于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后的實際利率水平依然過高。在70年代,法國的利率不但抵銷不了通貨膨脹率,而且比德國還低3個百分點。到了80年代后,通脹率已有大幅度下降,而利率卻仍在5—6%之間徘徊,從而比德國現行利率高出2個百分點。費圖西認為高利率遏制著投資者的積極性,在1990—1994年間,至少使法國80萬人喪失就業機會。他為此建議加快統一歐洲貨幣的進程。只有這樣,才能把歐洲利率政策的實際決定權從德國那里奪過來。此外,費圖西還主張進行重大的稅制改革。資方為勞動者支付的社會保險金將予取消,社會保險部門因此減少的收入將通過提高存款稅、汽油稅或公司稅及開征污染稅和金融所得稅的方式得到補償。其目的是一方面糾正現行稅負分配的不合理,另一方面增加勞動者的直接工資收入,從而刺激個人消費和促進非熟練工人的就業。
  3.國家工藝技術博物館教授米歇爾·迪迪埃認為,與其增加工資,不如把省下的錢用來鼓勵充分就業。1990至1993年間,工資購買力平均約增加了4%,而勞動者的就業機會卻下降了1%。為此,他主張國家應與勞資雙方簽署一項集體協議,共同把就業問題優先提上議事日程,力爭在今后兩年內把經濟增長所得的一半成果用于擴大就業。具體的方案是:確定1000法郎為基線,免除雇主為基線以下的月工資支付社會保險金,這筆款項將通過提高增值稅1.5個百分點(或通過其他增稅措施)加以補足。此外,還應通過談判,逐漸減少勞動時間(平均每年減少20分鐘),按部門或按地區調整法定最低工資,根據勞動成果拉開報酬的檔次。據迪迪埃教授估計,如果這一系列措施得以實施,法國的失業人數可望從330萬降低到200萬。
  4.法國儲蓄金庫總經濟師、巴黎第九大學客座教授帕特里克·阿爾圖指出,美國的工廠主很少提高工人的工資,但愿意多雇工人;在德國工廠里,工人同意縮短勞動時間,從而保證不削減員工。法國的企業主在大大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的情況下,只肯拿出一點利潤供職工分配,結果造成失業人口大增。阿爾圖教授因此建議國家對這些企業多征稅金,從而能資助事業和服務部門的全面發展。在日本就是如此,工業企業極強的競爭力為事業和服務部門數以百萬計的職工就業提供充足的經費來源。阿爾圖教授為法國設計了一項持續增長的詳盡計劃。在他看來,只要企業主注入足夠的投資,預計法國的經濟增長率平均每年可接近3%,就業率每年提高0.7%,這樣發展下去,到2000年,就能凈增120萬個就業職位。此外,阿爾圖還主張減少按工資計付的社會保險金,如按減少4%計算,資方即可省下1000億法郎。由于工資成本每下降1%,就業率可望提高0.6%。這項措施在5年內又可新增35萬個職位。以上計算自然還有個前提條件,即工資購買力的增長不得超過勞動生產率。在工資成本較低和利潤仍然很高的情況下,企業主會寧愿多雇工人,而不是一門心思地去更新機器設備。
  5.巴黎第九大學經濟學教授讓—埃爾韋·洛朗齊和巴黎—諾爾大學經濟數學講師讓·布爾蘭發表了一部新著,題為《技術進步的沖擊》。兩位作者認為,目前發達國家失業猖獗,恰恰說明由信息技術革命孕育的工業技術新體系的難產。分析以往歷次產業革命,新技術的問世開始總要攪亂生產過程,并對就業產生負面影響。接著,勞動組織的變革以及工作時間的縮短將使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恢復平衡。最后,技術進步在革新工藝和開拓新市場的同時,帶動整個經濟的增長。政府的任務是要最大限度地縮短從第一階段到第三階段的時間。為此,它應努力加快調整勞動組織的步驟,促使新型消費規范的形成。具體的辦法是減少勞動時間,使人們騰出足夠的時間享用新產品和新服務,但這有一個前提條件,即縮短勞動時間不應導致工資大幅度下降。關鍵在于如何做到恰如其分,因為工資下降過猛會造成消費滑波和經濟增長乏力。
  6.法國政治學院教授讓—雅克·羅莎是經濟自由主義的積極倡導者。他指出,在企業列入生產成本的工資性開支和職工月底領到的工資款項之間,有相當大的一個數目被扣作社會保險費。如果取消這筆費用,企業可增加100萬個就業機會。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保障的經費雖然沒有了著落,但應予支付的失業保險金也相應大大減少。停止交納社會保險費將提高企業和消費者的購買力,這不僅能刺激生產,而且會擴大國家的財稅收入。至于社會保障的經費來源,這位教授建議將增值稅率提高到20%和把所得稅收入增加一倍。
  7.哈里·鄧特是哈佛大學商業學院的教授,他思考的重點并不是法國的失業難題,而是未來的企業制度。在他看來,工業龐然大物的時代已告結束。生產組織正朝著小型、多能和聯合的方向發展。每個生產單位對自己的產品直接負責,減少管理層次,計算機則承担企業管理中的大量文牘。企業的形象不再是身軀笨重的鯨魚,而是掉頭靈活的沙丁魚群。如果明天的經濟肌體將由眾多的小企業所組成,這就意味著每個小企業家都對經營規則具備“足夠的基礎知識”,并且善于利用各種渠道獲取商業信息。
  8.印度—蘇伊士銀行經濟師米歇爾·德博納伊和勒查·拉希奇主張大力發展社會服務。他們說,近20年來,美國就業機會每年以1.7%的速度在增長,而法國則不到0.2%。服務行業在美國占就業人口的17%,在法國僅占7%。機器取代人在工業部門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法國應以美國為榜樣,促進服務行業的發展。
  9.比利時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亨利·斯奈森對近30年來法國的就業狀況作了一次解剖。他注意到,自1968年至1986年,法國非熟練工人的就業機會不斷下降。原因是隨著文憑的貶值,企業主寧可雇傭教育程度較高的工人。為此,他主張國家應減輕雇主為非熟練工人支付的社會保障費用,促使熟練工人和非熟練工人的均衡就業。
  10.美國麥金賽經濟事務所的專家們于1994年發表了一份關于全球就業問題的報告,報告指出:“日本和美國的失業狀況不如歐洲那么嚴重,因為在歐洲國家削減了就業職位的經濟部門,美日兩國反而擴大了雇工人數”。在這些專家們看來,重要的并不在于勞動力價格的高低,而在于商品市場和服務市場受到各項法規的束縛。政府自然可以決定對某種工業加以保護,但它應衡量這項決定可能對就業產生什么消極后果。例如,在法國,根據魯瓦耶法,零售商店不準在周末和假日營業,單是這項法律就使為數眾多的法國商業職工喪失了就業機會。
  11.法國冶金工業集團總經濟師布呂斯·德韋努瓦竭力向各大企業推銷關于縮短勞動時間和相應減少工資的主張。在他看來,只要調整每天的勞動工時,使職工不再遵循上午8—12時,下午13—17時的統一作息時間,就能大幅度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這是化圓為方的唯一良策。為此,他建議把每周工時減少到35小時,并通過適當的協調,靈活安排職工的上班時間,借以刺激勞動實效的改善。德韋努瓦進一步主張把削減工時與減免社會保障支出相掛鉤(工時每減少1%,社會保障支出可減免2.5%,最高減免額不超過50%)。這個辦法可使雇主和職工按比例同等受益。
  12.經濟學博士聯合會主張,如果企業愿意削減平均工時20%,國家可給予減免社會保障支出10%的優惠,由此產生的經費缺額將通過增稅予以補足。工時縮短和企業負担減輕,將使法國新增150萬至200萬個就業機會。
            (作者單位:中央編譯局)(責任編輯:馬玉茹)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禾加棱去木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京025-027F102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山風19951995 作者: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京025-027F102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山風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30:56

[新一篇] 經濟國際化的涵義及其衡量指標

[舊一篇] 經濟學家的詩意人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