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社會”倫理初探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信息高速公路(網絡的比喻式描述)的建設是當今世界范圍內發生的一場聲勢浩大的革命,它正在以無比迅捷的速度將世界各國家、各地區及社會各行業、各部門聯成一個整體,形成一種嶄新的社會組織形式,我們稱之為“虛擬社會”(virtual society)或“虛擬共同體”。
  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不是對立的,它們將交融共存,共同構成人類基本的生存環境。但是,虛擬社會畢竟不同于現實社會,它有以下新特點:(1)自由性。 網絡自問世之日起便是一個以“無政府”為口號的公用網絡。在這里,大眾傳媒逐步走向個體傳媒,人們在網上自由選擇信息,上載、發布信息,其間沒有新聞審查和核實系統,在一人一機的環境下,人們不必面對面直接打交道,從而擺脫了傳統“熟人社會”眾多的道德約束;網上沒有國家和地域界限,現實社會中那種分地域設卡、設點管轄和控制的方式也不再起作用。虛擬社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自由時空”。(2)開放性。網上信息的超地域傳播, 打破了國家和地域界限,把全球不同角落的人們緊密聯系起來,人們不再受時空的限制自由交往,他們之間不同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等等的沖撞與融合也變得可能了。(3)虛擬性。 虛擬社會以虛擬實在(virtual reality)為基本的技術支撐。 人們退到了信息終端的背后,在現實交往中那些備受關注的特征,諸如性別、年齡、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虛擬技術得到充分地隱匿和篡改,人們的行為也因此具有了“虛擬化”和“非實體化”的特征。(4)非人性化。 雖然計算機網絡為人們的交往與溝通提供了方便,但是隔著這種非人性化的交往中介,人們往往難以感受到對方的反應、表情以及與自己相關的利益,這就使人們的交往行為或多或少也非人性化了。
  虛擬社會的特征使其呈現出不同于現實社會的新面貌,因此,在現實社會中形成的道德及其運行機制在虛擬社會并不完全適用,許多原有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規范受到極大挑戰,從而給我們當前的道德建設帶來許多難題。
  (一)自由性與社會責任淡化 虛擬社會給人們提供了極大的自由度,人們擺脫了傳統社會管理和控制,進入到一個“反正沒有人認識我”的新天地,往往有一種“特別自由”、“解放了”的感覺和想為所欲為的沖動,這很容易使他們忘掉自己的社會角色、社會地位和社會責任,做一些平時不可能做的明顯不道德的甚至是違法的事情。人們在網上發表個人意見、公布個人信息,屬于個人言論及通訊自由,但其影響還是社會性、國際性的。如果一個人在網上散布假信息謾罵與人身攻擊,那就是在浪費他人時間浪費社會網絡資源。而在網上發表反動言論,進行煽動性政治宣傳,則是違法的,應當追究其法律責任。虛擬社會為人們提供的極大自由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社會責任的范圍,由此引起的道德失范問題愈來愈多、愈來愈嚴重。這種情況是非常危險的,它會破壞網絡秩序,威脅到社會的正常運轉。
  (二)開放性與全球道德沖突 在虛擬社會,信息的傳播打破了國家、地域界限,但是信息的內容仍帶有地域特征,它反映的是一定國家的文化傳統、社會價值觀和社會制度。這樣,在人們交換信息的過程中,不同國家間的文化與道德沖突也就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1 )信息壟斷。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的目標是實現“全球信息共享”,但實際上,信息在未來成為真正具有戰略性意義的資源以后,信息資源的共享并不會趨于平等。一些發達國家會利用技術優勢壟斷信息,造成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信息依賴。發展中國家的信息資源得不到很好的保護,信息自主權受到侵害。(2)文化滲透。 國際互聯網絡提供的高效率信息服務,在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內,將求助于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數據庫。而這種求助服務勢必導致西方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的大量滲透,由此,對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的歧變產生重大影響。(3 )惡意的政治宣傳。在電子網絡四通八達,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惡意的政治信息的傳播更迅捷,對他國民眾的影響也更直接,更廣泛。
  (三)虛擬性與計算機犯罪 在網絡技術的幫助下,人們的身份、行為方式、行為目標等都能被隱匿和篡改。如果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合法非法、是罪非罪還較容易判斷,那么在虛擬社會,由于行為主體的匿名匿形而導致的模糊性使問題變得相當復雜。犯罪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與傳統意義的社會直接接觸,他人難以有針對性地作出反應并采取制裁措施。近年來,利用計算機竊取機密情報,進行金融詐騙,偷盜,制黃販黃,侵犯知識產權,編制和傳播計算機病毒程序及蓄意破壞網絡等等的違法犯罪活動呈直線上升趨勢。計算機犯罪在不遠的將來可能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一問題已開始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
  (四)非人性化與道德冷漠 計算機網絡充當了人與人相互交往的媒介,隔著計算機屏幕,人們感受不到對方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反應,使他們忽略對方的感情需要。其次,人們對信息的接受,是在計算機既定程序的左右下進行的,計算機程序(尤其是計算機游戲程序)編制的非人性化原則,使人在不自覺中患上了“精神麻木癥”,失去了現實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斷力。再次,隨著高度信息化、自動化的“虛擬社會”的到來,在家辦公、網上學校、電子銀行等的出現,人們終日與個人終端打交道,具有可視性、親和感的人際交往機會則大大減少,導致人際關系的疏遠,個人也會產生緊張、孤僻、冷漠等問題。未來人機系統是高度自動化、精確化的,但是如果人在豐富多采而又往往模糊不清的情感世界中,也自動化、精確化而缺少人情味的話,則會導致人們對現實生活中的他人及社會的幸福漠不關心。
  我們認為,虛擬社會需要一套新型的道德規范體系和道德運行機制。當然這并不是簡單地拋棄傳統道德,而是要在傳統道德的基礎上,適應虛擬社會的新特點,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造與創新。
  (一)開展網絡道德教育 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一樣,有一個社會公共秩序與安全問題,每個人要想在網上都能受益,就應該遵守網絡規則,維護網絡秩序,這是每一個“網民”的職責和義務。網絡道德教育應該使人們認識到這一點,從而對自身的道德責任感有發自內心的認同。進行網絡道德教育,可以將網絡倫理作為一項學校的基礎教育課程,另一條可行的途徑是:將入網規定為一種資格,為獲此資格,行為主體必須將倫理規范和網絡技術置于同樣的層面加以學習、掌握,內在地培養其網絡公德意識和規則意識。
  (二)制定系統的網絡行為規范 針對網絡上大量的道德失范問題,目前國外一些計算機和網絡組織已開始嘗試為其用戶制定一系列行為規則,如美國計算機倫理協會制定的“計算機倫理十誡”,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關于網絡倫理的聲明。但是這些規范通常是直接面對網絡應用產生的大量具體問題,而較少從“元哲學”、“元倫理學”角度進行縝密的闡釋。網絡行為規范應是系統、完整、統一的,只有這樣才能適用于整個虛擬社會的運行。
  (三)建立網絡行為監控機制 虛擬社會突然提供給人們的極大自由度,已超出了現有社會道德和法律水準所能適應的范圍,由此帶來的道德問題與新型案件層出不窮。因此,我們必須盡快建立網絡行為的監控機制,這就需要抓緊解決以下三個問題:第一,確立和量化網絡行為和網絡責任主體的對應關系。第二,對網絡管理實施政府行為,一方面加強把關,堵塞各種有害信息的進出境,另一方面對網絡各責任主體的網上行為進行監督和檢查。第三,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對違規違法者進行處罚與制裁。
  (四)加強國際合作 國際化是網絡倫理發展的必然趨勢,少數國家利用對信息占有、支配和傳播的優勢,企圖在政治、經濟上稱霸全球,這只能是一種短視行為。各個國家應該走出彼此的隔閡、對立,求同存異,配合協作,共同致力于國際電子網絡的管理。發展中國家一方面要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培養國家主權意識,保護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信息網絡技術,為形成和加強國際電子網絡管理的國際化做出積極的貢獻。
  
  
  
求是學刊哈爾濱31~33B8倫理學李娟芬/茹寧20002000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必將產生一種新的世界性的社會組織形式——“虛擬社會”。隨著虛擬社會的產生,對傳統的社會道德觀念和規范提出了挑戰,為當前道德建設提出許多難題。本文試對這一挑戰與難題進行探討。虛擬社會/全球道德沖突/虛擬性/國際互聯網絡李娟芬(1944—),女,黑龍江依蘭人,黑龍江大學馬列部教授,從事哲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茹寧(1975—),女,河南澠池人,南開大學馬列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求是學刊哈爾濱31~33B8倫理學李娟芬/茹寧20002000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必將產生一種新的世界性的社會組織形式——“虛擬社會”。隨著虛擬社會的產生,對傳統的社會道德觀念和規范提出了挑戰,為當前道德建設提出許多難題。本文試對這一挑戰與難題進行探討。虛擬社會/全球道德沖突/虛擬性/國際互聯網絡

網載 2013-09-10 21:32:54

[新一篇] “自反性”與“互動性”  ——民族文學創作的發展趨勢

[舊一篇] “蝗蟲”法與“鼴鼠”法  ——人類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研究取向評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