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一)“六五”、“七五”時期,呈沿海傾斜布局特征
80年代以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發生了明顯變化,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開始進行調整、升級和轉移,亞太地區,特別是“四小龍”適應當時的經濟形勢也加快了調整產業結構的步伐。這對我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進入國際經濟循環,發展外向型經濟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很好機遇。基于這種考慮,國家提出了發展沿海外向型經濟戰略,把建設布局的重點,由內地轉向東部沿海。
“六五”、“七五”期間,國家對沿海地區實行了投資和政策雙傾斜。沿海人口僅占全國的41.4%,面積僅占全國的13.6%。1953 -1980年,東部沿海在國家投資總額中的份額為40.6%, “六五”期間則為50.6%;1986-1988年分別為51.9%、56.1%、57.6%。同時,國家還給予沿海種種優惠政策待遇。在“六五”、“七五”期間,沿海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進行了開放的超前實驗。1979年,國家對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給予對外經濟工作以較大的自主權。隨后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建立經濟特區。1983年,國家把海南省劃分為特別行政區,給予較多的自主權。1984年,國家又決定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擴大對外經濟技術聯系的自主權。1985年,國家又把包括13個市、 46個縣和2個區鎮在內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開辟為經濟開放區。1988年,在上述基礎上,國家又擴大了開放范圍,把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環渤海地區的一些市縣和沿海開放城市的所轄縣全部列為經濟開放區。
“六五”、“七五”時期,從建設布局的目標和重點看,從總體上說是正確的。因為它有利于提高我國外向型經濟比重,增強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和國際經濟循環實力,使我國國民經濟上了一個新臺階,縮小同世界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它有利于改善沿海與內地生產布局,調整兩者的經濟關系。當然,“六五”、“七五”期間,過度向沿海傾斜,而忽視了內地的生產布局和建設,所出現的沿海與內地經濟差距不斷拉大,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時期,呈初步的多元發展和全方位開放布局特征
9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的深化,開放的擴大,我國的區域性的經濟技術合作進一步發展。特別是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后,我國改革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時期。這個階段,我國生產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出現了如下新情況和新特點:
一是百余個不同形式、不同規模,各具特色的區域合作與經濟網絡組織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這些組織有的是由幾個省、市、區組成的大經濟區;有的是省區毗鄰地區形成的經濟區;有的是由省、區內各市縣組成的小經濟協作區。這三個層次,構成了我國經濟協作區的協作系統,體現了我國現行勞動地域分工的特點。
二是開放布局向內地擴展。內地的開放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一些地區依照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的作法,試辦經濟技術開發區,紛紛制訂加快對外開放、鼓勵外商投資、擴大出口的優惠政策。內地開放布局是沿海布局向內地的延伸和展開,它是生產布局橫向運動的新趨勢,是促進沿海與內地生產協調布局的好形式。
三是“四沿”全方位開放布局。“四沿”是指沿海、沿邊、沿線、沿江。我國的對外開放,先是在沿海形式環形開放,然后向沿鐵路干線,沿大江大河沿岸,沿內陸國際邊境線展開。目前已形成“四沿”全方位開放格局。
從沿邊來看,東北的黑龍江與獨聯體的邊境貿易異常活躍;西南的云南、廣西與緬甸、老撾、越南的邊境貿易,初具規模。前幾年,西南五省七方協調會在云南昆明召開提出了聯合起來走向東南亞的口號,西南與東南亞的經貿合作前景廣闊;西北的新疆隨著歐亞大陸橋的接通,西北和中國對獨聯體和西歐的對外貿易將會有一個大的發展。
從沿江看,隨著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將會帶動長江中下游,乃至整個長江的開發、開放。國家已經決定開發長江流域經濟,并把重慶、武漢、南京等沿岸大中城市列為開放城市,享有開放城市的特殊政策。浦東開放、開發和三峽工程建設,是兩項跨世紀的偉大工程,它的實施和成功,將對我國的經濟振興和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產生巨大作用和深遠影響。
從沿線看,以隴海——蘭新鐵路大動脈為主所形成的地帶方圓 360多萬平方公里,面積占全國1/3,東西長4200多公里,南北寬1500公里,沿線有鄭州、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等大中城市,該經濟帶地處我國的“脊梁”,貫通我國東、中、西部的10個省區。這個地帶可向東開放,也可向西開放走向世界。東西開放,帶動中間開放和開發,將使這一地帶的經濟有一個大的飛躍,對促進內地經濟及全國其它地區經濟同步發展,縮小沿海與內地之間的差距,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四是沿海開放的重點由南向北轉移。80年代初期,珠江三角洲憑借天時、地利、人和迅速崛起。到了90年代,盡管它的經濟發展勢頭未減,但它的以輕為主,以加工業為主,以勞動密集為主的產業結構,卻受到了嚴重挑戰。一方面是由于當地的土地、勞動力成本上升,迫使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移;另一方面是由于國家在產業政策上進行了調整,按照工業化進程的一般規律的要求,在發展輕工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資本有機結構高的重化工業。而在發展重化工業方面,處于沿海中部的長江三角洲和北部的環渤海地區具有明顯的資源、技術、人才優勢,加之中央決定開發開放浦東,又給長江三角洲地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因而,沿海地區開放開發的重點由珠江三角洲向北移到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變化新格局
通過以上全方位的改革開放,以及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區域政策的調整和實施,在我國國民經濟快速持續發展的同時,我國地區經濟發展格局發生了有積極意義的根本變化:
(一)在體制改革上,按照“放權”、“讓利”的改革思路,以承包經營為主要形式,對計劃體制、投資體制、財政體制等進行了改革,擴大了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自主權,使地方和企業有一定的經濟管理權限和經濟實力,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和實施地區性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
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解放了地方生產力,帶來了地方經濟大發展。縱向對比,各地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加快,綜合經濟實力和經濟發展能力有較大增強。特別是沿海地區經濟增長速度“八五”期間比改革前快3倍以上。
(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地區經濟結構調整有較大進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現在:一是二、三產業在地區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明顯上升;二是一些地區工業結構趨同化嚴重問題有較大改善。以工業結構相似系數為例,1987年高于0.9的省區有26個,到1991 年減少到20個;三是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改善了農村經濟結構,鄉鎮經濟已成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80年代初,東南沿海地區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近年來中西部鄉鎮企業加速發展,到1994年其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東部地區;四是適應多層次的生產力水平的要求,地區所有制結構也發生了相應變化。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股份經濟、集體經濟有較大的發展,非國有經濟所占的比重有較明顯的提高。
(三)隨著對外開放和市場競爭意識的增強,各地區立足本地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在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據統計,1993年全國出口貿易923億美元, 其中東部出口貿易占全國比重87.22%,省區平均為7.27%;中部出口貿易占全國比重9.05%,省區平均為1.01%;西部出口貿易占全國比重4.06%,省區平均為0. 45%。在利用外資方面,1992-1994年,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占同期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東部為16%,中西部為2%。
(四)進入90年代以來,中央采取了一些有利中西部經濟發展的措施,大力開展橫向經濟聯合與對口支援。鼓勵發達地區幫助欠發達地區,同時對老、少、邊、窮地區實行扶持和補償政策,使中西部地區經濟在東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比如,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的“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范工程”、“東西攜手工程”已全面啟動,并有一定進展;扶貧開發工作,在解決了5000萬人口的溫飽問題之后,現正實施每年解決1000萬人口擺脫貧困工程;根據全國經濟布局要求,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加大地區經濟聯合與協作的力度,有重點地組織跨省區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這些措施的實施,加快了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據統計,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省區近幾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已躋身全國前列。
但是,在全國經濟和地區經濟高速增長的背景下,也不能不看到,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一)各地區縱向比經濟增長比較快,但地區間橫向比,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而且地區差距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從增長速度看,東南沿海各省區每年經濟增長速度在20%以上,而西部地區一些省區經濟增長速度卻在8%以下。從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看,1978年東、中、 西部占全國的比重分別為52%、31%、17%,到1994年則變化為61%、26%、13%。從人均年純收入看,東部地區年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人口占全國同等收入人口的64%以上,西部地區年均收入在500 元以下的人口占全國低收入人口的54%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1978年廣東和甘肅比僅為1.9∶1,到了1994年兩者之比則擴大到3∶1。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看,1978年浙江與貴州之比僅為1.9∶1,到1994年兩者之比則擴大到4∶1。顯而易見,地區經濟發展的嚴重不平衡已成為我國現階段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地區經濟和生活水平差距已成為我國跨世紀經濟社會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二)隨著改革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我國的經濟體制正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在轉型時期,新的區域分工和區域市場尚未形成和完善。從區域分工看,原有的地區分工格局雖已被打破,但新的分工體系尚未形成。在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地區分工一般維持的是資源省區提供原材料,加工省區提供加工制成品的垂直分工體系。然而,伴隨我國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市場調節的作用越來越大,一些資源省區從本地區的利益出發,不愿意輸出資源性產品,而由自己生產那些價高利大的產品,致使加工省區吃不飽,資源省區吃不好,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和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從區域市場看,區域市場大都處于培育階段,市場規則、市場秩序還有待規范,突出的表現是,既存在生產要素流動失控問題,又存在地方保護、地方分割、市場封鎖問題。一度出現的“棉花大戰”、“蠶繭大戰”、“生豬大戰”、“煤炭大戰”等等至今人們仍然記憶猶新。
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地區分工不合理是現階段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兩大難題。它們屬于發展中的問題,在經濟高速增長和體制轉軌期間是不可避免的。產生問題的原因,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中西部和東部沿海地區在發展水平上的差距,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中西部和東部沿海地區在發展水平上的差距,從客觀因素分析,它是長期的歷史形成的,同地理位置和發展基礎都有一定關系;從主觀因素分析,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快于中西部地區,與國家在改革開放以來給予沿海地區的政策支持也是分不開的,所實施的向沿海地區傾斜的發展戰略和區域政策都有利于沿海地區優先發展。
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地區差距不斷拉大問題,既是經濟問題,又是政治問題。它不僅關系到國民經濟長期持續穩定發展和社會進步,而且關系到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目前,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江澤民總書記在參加八屆人大四次會議安徽、貴州代表團討論時強調指出,“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在搞好東部發展的同時,齊心協力把中西部地區的經濟搞上去,是實現全國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們這一代和以后幾代經過持續不斷的奮斗,徹底改變老少邊窮地區的落后面貌,實現中西部地區的全面繁榮,我們就將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成就一件無尚光榮的大事。”
三、非均衡協調發展:跨世紀的戰略選擇
區域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整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增長和區際經濟協調發展、共同繁榮,而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實踐告訴我們,既不能采取均衡發展戰略,也不能采取非均衡發展戰略,只能采取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
(一)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比較
考察國內外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一般有兩種理論模式可供選擇。
一種是均衡發展戰略。它是指在一國內各地區均衡布局生產力,謀求各地區經濟均衡增長。一般在區域經濟成長到一定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時才采用。
實施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其優點有利于區域經濟穩定增長,保持社會安定,維護民族團結,減少區際間利益沖突和摩擦。但是,如果過份強調區際經濟均衡發展,在經濟布局決策上,以犧牲投資經濟效益為代價,采取“撒胡椒面”的投資分配方式和大推進的生產布局,雖然可以抑制區際間經濟發展差距,實現區際經濟均衡發展,但卻容易出現平均分配資源和分散力量的后果,致使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放慢,產業結構轉換效率降低。
另一種是非均衡發展戰略,它是集中推動某一區域生產力布局,以謀求區域經濟的高速增長。這種發展戰略模式適合于發展中國家或不發達區域采用。
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其優點在于發展中國家或不發達區域將有限資源投向效益較高的區域,實行重點推進和發展,有助于獲得區域經濟的高速增長。但是,這一戰略的實施也給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當極化效應在占居主導地位的時候,生產要素向效益好、投資回報率高的地區流動,擴散效應弱化,使區際之間經濟發展差異拉大,不利于區際經濟協調發展。還有,在推進工業化的過程中,不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的分工一般是原材料工業與加工制成品的垂直式分工,往往使不發達地區蒙受資源流失和利潤流失的雙重損失,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不能在公平的原則下競爭,產業分工關系和地區間利益關系嚴重扭曲。
(二)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是最佳選擇
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既不同于均衡發展戰略也不同于非均衡發展戰略,它是二者優點的結合。是我國現階段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最佳選擇。
目前,我國區域經濟成長從總體說還處于初期階段,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和區際經濟發展差異具有不同于它國的特殊性,宜采取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
1.符合中央確定的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建議》中,提出了指導未來15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九條基本方針,其中第八條是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實施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有利于縮小區際經濟發展差異,促進區際經濟協調發展。因為這一戰略堅持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體現了先富帶后富,共同富裕的指導思想,反映了以事實求是的態度認真解決地區差距問題的決心。
2.它具有不同于均衡發展戰略和非均衡發展戰略的鮮明特點。
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是一種適度傾斜的發展戰略。所謂適度傾斜是指從全國總體布局考慮,把投資和生產布局向沿海適當地傾斜。這里強調適當就是適度,傾度傾斜就會重演以往的非均衡發展戰略,以致區際出現經濟的不均衡和差距問題。適度傾斜要求把區域傾斜同產業傾斜結合起來,同中、西部地區資源開發結合起來。適度傾斜要求處理好重點開發區域與非重點開發區域的關系,既不同于均衡布局,也不同于板短式的推進,而是要充分發揮各地優勢,揚長避短,共同發展。
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是一種優勢互補發展戰略。所謂優勢互補,是指東部與中西部各自都具有優勢,同時也存在不足。東部與中西部之間這種優劣并存,長短互見多重錯位和優勢互補格局,正是東、中西部相互依賴、相互補充,開展區際經濟技術合作的內在動力機制。優勢互補有利于東、中西合作,共同發展,在合作中縮小差距,在發展中相互協調。
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是一種動態的、開放的戰略。這主要表現在:協調發展是我國區域經濟政策的主題之一,非均衡是有重點的不均衡發展。不均衡協調在國民經濟開放系統中它不是靜態的而是不斷運動和發展的。從總體上說,既要有重點地推進生產力空間布局,以追求投資的高回報率和區域經濟的高速增長,又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協調區際間經濟關系,協調主導產業同其它產業的關系,協調中央與地方關系,形成合理的東、中、西部區域分工格局,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下,加快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三)實施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非均衡協調發展是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的需要。中共中央關于國民經濟三步走的戰略布署,以及未來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要通過各地的共同努力,共同發展才能達到。
2.非均衡協調發展是全體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的需要。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只有不均衡發展,讓一部分地區先發展起來,先富起來,才能產生示范效應,帶動效應,先富帶后富;只有協調發展,區域間在分工與合作中共同發展,才能消除地域間經濟對立,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3.非均衡協調發展是參與國際分工,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需要
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要求增強我國的整體競爭實力。而要增強整體實力,就必把東、中西部各自的優勢都發揮出來,結合成為一個和諧的經濟整體。既要保持東部地區有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又要加快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防止東部與中西部之間經濟失衡,從而使我國的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在國際合作與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4.非均衡協調發展是我國政治和社會穩定的需要
保持政治、社會穩定是全國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經濟發展是政治、社會穩定的基礎,政治、社會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東、中、西部非均衡發展,使區際經濟發展差異限制在一定適度的范圍,既不影響國民經濟整體增長與發展,又不致于因區域問題使人們難以承受而導致政治、社會問題。
社會科學家7桂林21~26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李樹桂19991999蔣民勝 李樹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成都市 610072 作者:社會科學家7桂林21~26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李樹桂19991999蔣民勝
網載 2013-09-10 21: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