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啟下的新一代經濟學人  ——評介林崗、顧海良、程恩富、王振中等四教授的學術特色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F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674(2002)06-69-04
  時代在呼喚著新一代的經濟學家。
  現代化建設事業在期待著新一代的經濟學家。
  老一輩經濟學家在盼望著后繼有人。
  ……
  在我國改革開放和實現社會主義觀代化的偉大進軍中,經濟學人成為越來越受到青睞的一個群體,這一方面反映了市場經濟發展對知識的需求趨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黨的改革開放政策解放了生產力也解放了經濟學界。經濟學人愈活躍,社會就愈關注他們的成長、發展及其學術特色和學術傾向,因為他們的理論與實踐關系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前三代經濟學人
  自從20世紀初國外經濟學通過各種渠道傳入中國以來,作為主流經濟學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中國已經歷了三代人的傳承。
  第一代,以王學文、李達、陳翰笙等人為代表,他們都出生在19世紀末期,成長在20世紀20年代前后。適應當時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需要,他們翻譯、出版了大批馬列著作,講授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研究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經濟性質,進行農村經濟調查,發揮了重要的啟蒙和奠基作用。
  第二代,以許滌新、王亞南、郭大力、薛暮橋、孫冶方、于光遠、宋濤、陶大鏞等人為代表,他們都出生在20世紀初期,曾經或多或少地為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作過理論上的貢獻,更多地是適應新中國成立后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需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與時俱進,著書立說,培養弟子,闡釋黨的經濟政策,研究改革與發展的途徑,探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理論。他們當中有的學者還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建設作過長期的有意義的探索。
  第三代,以劉國光、董輔礽、王玨、吳敬璉、厲以寧、衛興華、方生等人為代表,他們都出生在20世紀20-30年代,成長在建國以后,其貢獻主要在改革開放時期。他們都是“科班”出身,理論功底深厚,對推動中國的改革和開放發揮了積極作用,有的人還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曾作過長期深入的探討和傳播。
  以上三代經濟學人,是經濟學界的前輩,他們中有的早已作古,有的已進耄耋之年,最年輕的也已年逾或年近“古稀”。經濟學界的這些老前輩有著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注重研究中國實際問題、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共同學術特色和學術傾向。目前,那些健在的經濟學老前輩仍然活躍在改革開放和學術研究的第一線。已有87歲高齡的于光遠教授至今還在“玩電腦”,并能“坐輪椅、走天下”,這種老當益壯的精神很值得晚輩學習。
   二、第四代經濟學人的崛起
  我們高興地看到,與共和國大體同齡的一批經濟學人正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和比較寬松的學術環境里快速成長,這是承上啟下的新一代,即我國的第四代經濟學人。他們的脫穎而出預示著我國經濟學界的未來希望。他們當中有一些既能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又有開拓創新精神,而且成果比較豐富,特別引人注目,林崗、顧海良、程恩富和王振中等四位中年教授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我認為有必要把他們進一步介紹給公眾,下面請讓我依年齡為序逐一加以評介。
  王振中,1949年生于山西,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動態》主編,兼任中國期刊協會經濟期刊聯合會會長、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會長等。
  多年來,王振中在市場化改革的思路、國際貿易理論、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經濟全球化問題等方面,發表了大量論著。他與別人合寫的《關于資本人格化的思考》,他于1994年發表的《資本難道真的沒有旗幟嗎?》以及他的《我國‘三資’工業發展中的問題》等論文都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他對“市場無國界論”、“公司無國籍論”、“產業無民族論”等的分析評論,引起了廣泛的認同。特別是他對于政治經濟學研究方向與方法的見解更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他提出:在研究模式上,要注重政治經濟學的綜合性;在研究傾向上,要注重政治經濟學的政治性即階級性;在研究體系上,要加強政治經濟學的國民性;在研究方法上要提高政治經濟學理論的規范世;在研究目的上,要體現政治經濟學的利益性;在理論借鑒上,要避免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盲目性;在研究方向上,要突出政治經濟學的現實性。他認為,經濟理論只有與改革開放的現實相結合,才能有生命力。目前,王振中正在進行《轉型經濟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的研究。
  程恩富,1950年生于上海,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現任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海派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中國經濟規律系統研究會及上海市經濟學會副會長等。中國海派經濟學論壇主席,彼得堡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校兼職教授。
  他曾提出“經濟學新方法論”、“社會主義三階段論”、“新的活勞動價值一元論”、“新經濟人論”、“一府兩系的國資管理論”、“新公平效率論”等,形成了有個性的經濟學的方法、理論和政策三者系統整合的研究方法。他的研究成果曾先后35次獲得全國和上海市各種優秀論著獎,并獲得數項市級教學成果獎。
  在他的一系列新見解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四形態論”最具有代表性。所謂四形態,即公有主體型的產權形態、勞動主體型的分配形態、國家主導型的市場形態和自力主導型的開放形態。他主張四形態以第一形態為基本。他的“新經濟學論”的核心是突出經濟學的人文特征。其內涵在于:第一是經濟學的階級(階層)性;第二是經濟學的國度性;第三是經濟學對人的終極關懷,也就是以人為本。他主編的一套《現代政治經濟學》新體系教材和案例頗受好評。目前,程恩富教授正按照自己提出的方法論來構建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新框架。
  顧海良,1951年生于上海,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碩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發展史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位辦副主任、國家教育部社科與思政司司長,現為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兼任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會長、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副會長、全國教育系統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等。
  顧海良在學術上的著力點和主要貢獻是對馬克思的科學巨著《資本論》的研究,其特點是從創作史的角度來把握《資本論》的內核。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馬克思‘不惑之年’的思考》,其中包含了對馬克思1857-1858年手稿的系統研究。值得強調的是他把博大精深的《資本論》以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由他担任總撰稿人的《畫說〈資本論〉》(共4卷),于1996年正式出版,書中以1300段文字和5000幅圖畫表現了《資本論》的科學內容。此書曾獲“五個一工程獎”。接著他又主編出版了《畫說〈共產黨宣言〉》。這兩部作品在海內外都引起了較大反響。
  顧海良的另兩個研究方向,一是對鄧小平經濟理論的系統研究,1996年他主編了《鄧小平的經濟思想》;二是對市場經濟研究,除了他曾撰寫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論》、《從馬克思到社會市場經濟》等著作以外,還主編了百卷本的《世界市場全書》,共900萬言。
  林崗,1952年生于四川,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兼任中國《資本論》研究會會長,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副會長等。
  林崗論著豐富,在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過許多重頭文童。他除了多次參與主持高校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撰寫以外,主要研究領域之一是所有制與國有企業問題。《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研究》是他開山之作,出版于1987年;專著《世紀之交的國有企業研究》,是他參加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研究成果。他由對所有制問題的研究又延伸到產權理論的研究。他在與人合寫的《產權分析的兩種范式》一文中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所有制理論強調整體性、生產性、歷史性和經濟性,是一種科學的理論體系;西方經濟學的產權理論強調個體性、交易性、自然性和法權性,從本質上是不科學的。但他認為西方產權經濟學的某些分析方法和具體結論可以整合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框架,為經濟改革的實踐服務。
  林崗的另一重要研究領域是《資本論》的方法論。他從對《資本論》的研究中得出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五種方法論命題,即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解釋社會經濟制度變遷;從既定的社會經濟結構的整體制約中分析個體經濟行為;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判斷整個經濟制度性質;依據經濟關系來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倫理規范;通過社會實踐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合規律與合目的的統一。他認為這五個基本命題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硬核”,依此剖析新的實踐,就可創造出與新時代相適應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現代形式。
   三、第四代經濟學人的成長道路
  在我們分別評介了上述四教授的個人狀況以后,還應該看到他們有著共同的成長環境和發展條件。
   (一)四教授在青少年時代都經歷過艱苦環境的磨練
  王振中在上大學之前當過兵、站過柜臺;程恩富曾經在北大荒國營農場勞動多年;顧海良就是在安徽和縣農村插隊落戶的9年中,刻苦自學了大量馬列經典;林崗在“史無前例”的年代,回到原籍浙江桐鄉勞動鍛煉。正是這種艱苦的生活,磨煉了他們的意志,豐富了他們的實踐經驗,使得他們了解國情,懂得民意,也熟悉了農村經濟生活,這是他們后來成材的生活基礎,也是他們的優勢所在。
   (二)四教授都受到過名師熏陶
  王振中師從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和戴園晨。劉老師的勤奮與穩健、戴老師的敏捷與嚴謹成了他做人治學的榜樣;林崗師從著名經濟學家吳樹青。吳老師在教學與研究中的黨性原則,對他有很深的感染。程恩富師從《資本論》研究專家洪遠朋教授,因而深受其治學方法和學術思想的熏陶,他還注意博采眾長,虛心從蔣學模、陶大鏞、張薰華、衛興華等經濟學前輩那里汲取學術營養。顧海良的導師是《資本論》創作史專家田光教授。田老師刻苦、專一、嚴謹的治學風格給了他很深的影響。沒有這些名師的指點,也不會有他們今天的學術成就。“名師出高徒”這句古訓,在這一代經濟學人身上又一次得到驗證。
   (三)四教授都擁有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堅實基礎,并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進行學術研究
  四教授都是從上山下鄉的時候就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顧海良是在插隊落戶時幾度通讀《資本論》,并寫下了80萬言的讀書筆記。程恩富是在當知識青年時,自學了《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和《反杜林論》等馬列著作。他們當時企圖從這些著作中尋找說明現實問題的答案。所以,學習“馬列”對他們來說是帶有一定自覺性的。以后,他們又在大學里更系統更深入地學習和研究了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特別是《資本論》。可貴的是他們一直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進行學術研究。程恩富曾自稱是“馬克思學派”,要“繼承性地發展馬列主義經濟學和批判性地借鑒西方經濟學”。顧海良表示:“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充滿著信心,但要永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青春,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馬克思主義者付出艱辛的勞動。”
  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學習和把握,并不僅僅限于研讀馬列的經典著作,而是把學習研究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同學習和研究鄧小平的經濟理論結合起來,并且注重借鑒西方經濟學,在同西方經濟學的對比中更深刻地認識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例如,林崗就是在對馬克思的理論和西方新制度主義的代表諾斯的理論進行比較研究后,進一步認定了馬克思經濟理論的科學性。
   (四)四教授能夠順應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開拓創新
  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經濟學人成長于革命和戰爭年代,第三代經濟學人成長于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交叉時代,而第四代經濟學人完全成長于改革開放時代和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里,因而特別富于開拓創新精神。他們有自己的研究視野和研究方法:即不僅注重縱向研究,而且注重橫向對比研究;不僅注重原理研究,而且注重應用研究;不僅注重理論研究,而且注重方法研究。他們是有抱負的一代,提出要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使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永葆科學青春;要超越經濟學的已有成就,重建中國經濟學;要使中國的經濟學和經濟學人在世界上占有應得的地位。這是多么值得褒揚的追求啊!
  第四代經濟學人肩負著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任重道遠,中國幾代經濟學人的優良傳統,要靠他們來繼承;年輕一代經濟學人的價值取向和學習傾向,要靠他們來引導,中國的經濟學如何能夠站在世界經濟學發展的前沿,要靠他們去拼搏。我們真誠地相信承上啟下的這一代經濟學人,能夠超越他們的前輩,和廣大經濟學人一起,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汲取人類經濟學的精華,鑄造起中國經濟學的未來輝煌!
當代經濟研究長春69~72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李成勛20022002自20世紀初以來,作為主流經濟學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中國已經歷了三代人的傳承。與共和國大體同齡的新一代經濟學人中涌現出林崗、顧海良、程恩富、王振中等四教授。他們的學術特色是既能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礎理論,又有開拓創新精神;既重視對傳統馬列主義理論的研究,又重視聯系改革開放的實際,研究鄧小平經濟理論,還注重在同西方經濟學的對比中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以四位中年教授為代表的新一代經濟學人肩負著承上啟下的歷史重任。新經濟學人/承上啟下/馬克思主義/鑄造未來李成勛,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北京 100078  李成勛(1934-),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作者:當代經濟研究長春69~72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李成勛20022002自20世紀初以來,作為主流經濟學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中國已經歷了三代人的傳承。與共和國大體同齡的新一代經濟學人中涌現出林崗、顧海良、程恩富、王振中等四教授。他們的學術特色是既能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礎理論,又有開拓創新精神;既重視對傳統馬列主義理論的研究,又重視聯系改革開放的實際,研究鄧小平經濟理論,還注重在同西方經濟學的對比中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以四位中年教授為代表的新一代經濟學人肩負著承上啟下的歷史重任。新經濟學人/承上啟下/馬克思主義/鑄造未來

網載 2013-09-10 21:57:34

[新一篇] 找尋失落的先驅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楊匏安

[舊一篇] 技術的文化選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