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B0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919(2007)04-0046-06
如果說人是政治的動物,那么人也是意識形態的動物,因為“政治”就是為獲取利益而爭奪或運作權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一套意識形態。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就是掛在由意識形態所織就的網絡之上的動物。因此人們常常會把政治與意識形態在某種意義上等同起來使用,甚至直接將政治視為一種意識形態。盡管這樣的觀點并不完全可取,但卻反映出政治與意識形態的關系之緊密,即一方面意識形態表現出強烈的社會政治綱領性,是政治合法性的觀念基礎、解釋框架和整合力量;另一方面,政治活動中又必然包含著意識形態的因素,是立足于一定的意識形態基礎之上的獲取利益和爭奪權力的斗爭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意識形態當作一種政治來考察,也可以把政治當作一種意識形態來考察,并以此來考察它們之間的動態關系。本文試圖從第二種角度出發,來探討意識形態與政治之間的關系,即考察政治的意識形態屬性或作為意識形態的政治應該包括那些方面的問題。
作者的觀點是,政治意識形態,并不僅僅意味著政治思想或理論意識形態,而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即作為意識形態的政治理論(思想)、作為意識形態的政治制度(組織)以及作為意識形態的政治實踐(運作和活動)。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政治理論、制度和實踐這三個維度來探討作為意識形態的政治問題,以及它所反映出的政治與意識形態之間的關系問題。因為,第一個維度(理論維度)在第二維度(制度維度)中的具體落實就表現為第三個維度,即政治實踐。盡管這種劃分在現實中實際是很難截然區分開來的,但為了更清晰地把握和理解它們,這種區分又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它為我們認識和了解政治與意識形態的關系,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視角:從某種意義上說,意識形態就是以理論形態表現出來的政治活動的企圖,但卻并非純粹理論的思辨,而是需要借助于政治制度和政治實踐活動來最終實現并在這一實現過程中完整表現其自身的觀念和信仰體系。
一、作為意識形態的政治理論
政治理論,是我們最容易看到的一個政治意識形態維度,它指的是一系列政治學說、思想和理論體系。具體包括各種以“主義”形式出現的理論學說和思想觀點,如“自由主義”(分為古典自由主義和現代自由主義或新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分為傳統保守主義、新保守主義或新右派)、“社會主義”(分為馬克思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國家主義”(或民族主義)、“無政府主義”(又分為個人無政府主義和集體無政府主義)、“法西斯主義”、“女權主義”、“生態主義”以及“原教旨主義”等。作為政治理論的所有這些“主義”又都分別對應著各自具體的政治學說,從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作為政治思想體系的意識形態觀念體系。如自由主義中就包含著天賦權利說、功利主義、經濟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新自由主義等學說。盡管說法頗多,但它們又都分別擁有自己的核心觀念,如上述自由主義所包含的各種學說的核心思想就是強調個體的優先重要性(即認為個體最重要,要相信個體的理性、尊重個體的多樣性,這才是真正的公平和正義),因此只有以個體為核心的國家才是善的或好的國家。這實際強調的是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民主制度。可見所有的政治思想的核心要點都落實在國家學說上。因此,從某種意義是說(至少在階級社會中),政治觀就是國家觀,即為什么要、如何以及建立和建設什么樣的國家的問題。它構成了理論維度的政治意識形態的主要內容。
正是基于此,最早自古希臘羅馬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直至今天的哲學家、政治學家等提出的關于國家的學說,就是我們今天考察思想理論形態維度的政治意識形態的重要理論來源和資料。而我們根植于這一深厚的歷史背景,對于作為政治理論維度的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的探討,則當然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且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作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組織共產黨執政的理論依據和保持、鞏固政權的指導思想,其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民主與專政理論、法律思想、政黨思想、外交思想和國防思想等,而其所涉及的理論層面則涵蓋了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諸領域①。因此,它是一種以政治法律思想為核心內容,但卻并不局限在政治法律思想范圍之內的政治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政治理論意識形態,和其他理論維度的政治意識形態一樣(因條件限制),都存在著程度不同政治制度訴求一樣,必然要在社會實踐中尋求其制度體現形式,即力圖用一種制度安排和設計來完成其理論的核心價值觀和利益傾向,因此它選擇了社會主義作為其制度安排和設計藍圖,或者說,它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意識形態主體或主流意識形態。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思想理論,因為它是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即把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從理論的東西變成了實際的東西。與形形色色的“社會民主主義”相比,馬克思主義為全世界受壓迫和受剝削的勞動人民(弱勢群體)的根本利益進行辯護,并指出了它們爭取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指出了他們爭取解放的出路和光明。在這里,作為政治理論層面的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發揮著所有的意識形態理論所固有的辯護功能、階級屬性以及與此相關的解放敘事(即表達了弱勢群體的美好理想或烏托邦)的特征。而其功能的發揮則反過來又要依賴于政治制度安排和設計。
因此,就像我們對于任何一種理論維度的政治意識形態的探討都必然會擴展到第二個維度即制度層面的政治意識形態之中一樣,政治意識形態不僅體現在理論層面,也必然會體現在制度層面。所以我們才會發現作為思想意識形態而存在的各種“主義”(如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等)與作為制度層面的各種“主義”(如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等)之間的密切而重要的關系。
二、作為意識形態的政治制度
如果說在現代社會中,“任何一種重要的意識形態都要以鞏固現存社會制度或以推翻現存社會制度為宗旨,也可以說,一定的意識形態與相應的社會制度是相依為命的”話[1] 35,那么我們就不難理解這一事實了,即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各種制度層面的意識形態包括奴隸主義制度、封建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制度等,它們實際上就是理論層面的意識形態的折射和體現。由于理論和制度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所以我們一般在討論它們時,幾乎都不再說明它們是制度層面的還是理論層面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經常在這兩個層面互換使用各種實際是制度層面的各種“主義”的原因所在(如“社會主義”既可作為一種思想層面的意識形態而存在——包括馬克思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又可作為一種制度層面的意識形態——與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等制度相對而言;同時又包含著現實的社會主義實踐和運動)。
根據這一邏輯,當我們說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體時,我們實際是在說,馬克思主義和其他所有政治理論一樣,也是一種意識形態,是理論層面的意識形態,它在制度層面上則表現為社會主義。因而,社會主義也是一種意識形態,一種制度層面的意識形態。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社會主義是什么,馬克思主義是什么,過去我們并沒有完全搞清楚”[2] 137。而且在改革開放中我們所遇到的一些猶豫和困惑,歸根到底也在于對這些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而沒有搞清楚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很多時候,我們不愿意或不想承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我們之所以對其諱莫如深,是因為我們對意識形態理論、制度與實踐本身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認識,因為我們經歷的當代世界,是一個不僅已經“很少有人會自豪地宣稱自己是‘意識形態家’”[3] 5,而且各種“主義”本身也受到了來自后現代思潮的極大沖擊的世界。人們只愿意看到以各種“主義”(無論是理論層面的還是制度層面)出現的意識形態的消極的一面,而沒有看到它們的積極的一面,即它們也是維系社會團聚的重要力量、整合社會的重要手段,是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先導,能夠強化公民民主法制意識,并為穩定政局、化解矛盾提供支持。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表現為思想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因而,以維護統治階級賴以存在的生產關系為基礎、構成統治階級思想主流的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必然是與利益相關的,必然具有階級屬性。也就是說,決定意識形態性質的關鍵因素,是以政治形式表現出來的社會階級利益。換句話說,就是一定階級、一定集團的政治利益,是理解它的意識形態性質的關鍵。我們正是從這個意義是來理解作為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以及它與其他社會政治制度之間的關系的。因此,作為政治制度層面的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指的就是工人階級的政黨(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之下,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所作出的一種政治制度(實際也是社會發展道路的)選擇。這種選擇的結果就是現實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和發展,而其選擇的思想依據則是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主體內容)。作為一種政治制度設計和安排,社會主義包括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多黨合作統一戰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域自治、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和平共處的五項基本原則等一整套社會管理和制度安排。
作為一種政治制度層面的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無產階級及其先進代表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在社會政治領域中的所作的一次主觀能動的選擇的結果。但卻不是任意選擇的結果,因為實際上,在社會政治領域中的任何一種選擇都無法像自然科學那樣精確,更何況當代自然科學發展的成果也一再提醒我們,即便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也無法做到像實驗室那樣精確無誤。也就是說,人是無法自由地選擇一定的社會形式的,因為任何一種生產力都是一種既得的物質力量,而人則是在自身的“生活范圍里面、在絕不由他的獨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間去進行選擇”的。[4] 355因此,某些西方學者把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視為一種忽視偶然性因素的純粹的或機械的歷史決定論的思想是錯誤的。因為在馬克思看來,世界歷史的發展不僅不能排除偶然性在現實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偶然性’的……情況”[5] 393。正是在這樣的理論背景下,我們才能理解現實的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和發展的曲折而豐富的歷史進程(包括它在俄國的首先建立,以后又在蘇東經歷的劇變以及在中國的強勁發展);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包括馬克思主義在內的各種理論層面的政治意識形態與包括社會主義在內的各種制度層面的政治意識形態的“選擇”關系。正是這種選擇關系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理論層面的政治意識形態與制度層面的政治意識形態之間的密切關系。
那么,為什么理論和制度之間的聯系如此緊密呢?這要歸因于意識形態在政治方面的重要職能,即它的實踐功能。如前所述,在政治方面,無論是在第一個層面(政治思想意識形態),還是在第二個層面(政治制度意識形態),意識形態都充當的是“階級社會的維護意識”(政治實踐意識形態)。
三、作為意識形態的政治實踐
所謂意識形態實踐,就是“一個國家和掌握國家政權的政黨,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牢牢掌握思想文化意識形態領域的控制權,保證代表和反映統治階級利益和意志的思想、觀念、文化、道德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在我國,就是“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為了無產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占領思想陣地,堅持和鞏固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規范和引導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堅決反對和打擊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權”。[1] 12因此,政治權力和控制問題,是關鍵詞,而國家和政黨(執政黨)運用以法律為首的政治思想在革命和建設時期所付諸的各種活動和所采取的各種行動(如革命、建設、外交和國防等方面)則是工作的重點。
鑒于意識形態總是與利益密切相關的,因此,意識形態實踐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協調不同社會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從而保證社會的有序與穩定。而政治權力與控制則是保證利益協調成功的關鍵手段和工具。如果說,人對自然的控制,主要是以科學為手段和工具來完成的話,那么人對社會的控制則主要依靠的是意識形態的力量,即利用意識形態所表現出來的政治權力和控制力。而且,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控制自然的手段也被轉化為一種控制社會的手段,所以“科學”也會成為一種意識形態,“知識”也會成為一種政治權力形式發揮著意識形態的作用。正如西方馬克思主義者馬爾庫塞所言,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已經越來越多地依靠傳統政治領域之外的工具如科學技術和知識等實施對社會和公眾的控制。盡管所有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者以及其他持相同意見的人都對這種異化的或病態的社會(他們也稱其為后工業社會、后現代社會、消費社會、媒體化社會等)采取批判的態度,但卻大都認為這樣的社會控制方式是十分有效的,它可用來解釋為何資本主義沒有像馬克思當初所預言的那樣終結。
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政治實踐,其主要過程實質上就是政治權力的運作與控制過程,即政治國家和政黨把反映自己政治利益的思想、理論和制度運用到政治實踐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法律制度與設施以及國家和政黨在革命、改革以及建設活動中的各項職能,都表現為對一定的政治權力的行使以及一定的政治控制力的實施,是對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硬性國家暴力機器的使用在內,又越來越以爭取公眾的心理、態度、價值觀和信仰以及理想為主要形式的軟性“意識形態國家機器”運作的過程。這實際上是運用各種政治權力資源實施意識形態控制② 的過程。這樣的政治權力和控制,表面看起來更加“軟”了,但實際是更加“硬”了,因為其滲透力和認同度更強更高了。這使得表現為意識形態的政治權力與控制之間的關系更加復雜化,即傳統的政治“剛性”被“柔韌化”了,被分解并糅合到非傳統政治領域之中(如經濟和文化領域),以至于出現了所謂的政治—經濟和政治—文化雙向融合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僅表現為它們之間分別擁有的辯證關系,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現為經濟和文化領域的政治化,進而意識形態化的趨勢。因此,西方學者所謂的意識形態“終結”論或“淡化”論,只不過看到的表象,而非實質;而后現代思想家如德里達或齊澤克等人所說的意識形態“幽靈”化或“幻像”化或許更為恰當一些,因為在日常政治實踐中,意識形態并非消失了或淡化了,而是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就像名稱的出現并非一定就有對應物的出現一樣,名稱的消失也不一定意味著對應物的滅絕。也就是說,“意識形態”概念本身是否經常還出現在文本或話語之中,并不特別重要,更重要的是它是否還縈繞在我們的身邊(政治的、經濟的和文化的生活)。
因此,作為政治實踐的意識形態實施控制的過程,實際是一個“軟硬兼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要運用傳統的政治權力之外,還要運用到其他權力形式如科學知識等。當然,這時的其他形式的權力也必然會采取政治權力的形式和運作原理。變的名稱和形式,不變的是本質。“控制的目標就是為了使個人和社會的生活方式相妥協。社會的統治階級通過某種方式把某種生活方式強加于社會和個人。因此,統治階級就有必要把統治階級的經濟利益的需要轉化成政治上的需要,再把政治上的需要轉成人的心理需要和本能需要,如果這樣一個轉化過程能夠順利完成,社會控制的最終目的就能達到”,“這時的意識形態控制就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控制,成為了被控者無法意識到的控制,也就成了無所不在的控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沒有控制的無所不在的控制”[6] 192,即現代政治實踐擁有著法律、國家對內外職能等方面的權力資源,并致力于把意識形態控制轉換(或幻化)成一種沒有意識形態名稱的無所不在的意識形態本質。
一般來說,在革命時期,革命黨會向廣大群眾宣傳自己的意識形態思想,并把它說成是代表普遍利益的觀念體系,目的是喚起民眾的覺悟,明確地認清他們自己的階級利益和狀況,即培養他們的階級意識,號召他們擺脫舊的統治階級的思想束縛。“每一個企圖取代舊統治階級的新階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就是說,這在觀念上的表達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7] 100而到了建設和改革時期,統治階級以及其執政黨就會努力確立代表自己集團利益的意識形態在新建立的社會中的統治地位或主導位置,宣傳和灌輸自己的意識形態實踐活動(一般表現為某種建設或改革措施)與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之間的一致性關系,從而喚起公眾的政治參與熱情和積極性。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清晰地認識到政治實踐的消極的一面,并進而對其進行批判和反思的同時,千萬不能忘了它的積極的一面,即政治實踐意識形態,作為一種意識形態,首先,是“形成國家利益的必要條件”,因為社會利益(多元化的和多樣性的)“只有經過意識形態的確認和表達才成為國家利益”,從這個意義是來說,意識形態是對國家利益的確認和表達。[8] 69—71正如亨廷頓所指出的,“任何確定國家利益的努力,是以對于國家利益本質的共同認識為前提的,國家利益來源于國民認同。我們必須首先知道我們是誰,然后才能明確人們的利益之所在”③。為什么社會利益只有經過意識形態的確認和表達才能成為國家利益呢?這與意識形態本身的特點和屬性有關。正如曼海姆所指出的,“純粹可量化的和可分析的東西本身,只有在某種明確的世界觀的基礎是才可能被發現”[9] 71,也就是說,“人們總是以某種思想去認識世界的,意識形態作為一定社會的價值理論體系,給人們認識事物、表達事物提供了世界觀和方法論”。[8] 71所有的利益都是一種價值判斷,國家利益則更是在意識形態引導下的一種價值判斷。“意識形態是我們觀察社會生活的‘望遠鏡’和‘顯微鏡’”[8] 72,“意識形態如同一種普照的光,籠罩著整個世界”。[10] 2“國家作為一種獨立于人之外的社會本體,有自己的物質結構和思想結構,它的思想結構就是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就是國家需要的‘視野’。我們可以說,意識形態是國家的靈魂和大腦,如果沒有意識形態,國家就像沒有大腦的人一樣,就是一個空洞的外殼。統治階級正是借助于意識形態,把自己的根本利益確認和表達為全民的普遍利益”的。[8] 72—73因此,正如西方學者所指出的,“意識形態很重要,因為它們構成一個框架,政策制定者在這個框架內處理特定的問題,公眾也在這個框架里去理解這些問題”。[11] 8其次,意識形態在確認和表達國家利益的同時,自身也構成了國家利益的一部分,即意識形態也是一種重要的國家利益。
總之,國家利益中不僅包括傳統的領土、人民、主權、經濟等因素,也應包括意識形態。因為作為國家利益組成部分的意識形態,一定是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它們不僅是統治階級成熟的思想條件,也是與一定的社會制度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同時還是保證國家機器正常運轉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社會再生產的一個方面(即社會再生產的基本方面應包括物質資料的再生產、社會關系的再生產和意識形態的再生產)以及統治階級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8] 76—78所有這些方面都無不關乎國家的利益問題。隨著意識形態滲透力和指導力的日益加強,它將必然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種國家利益。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社會越是現代化,越是趨于民主化,意識形態建設越是顯得愈加重要。“因為社會民主化程度提高,預示著社會控制方面強制力發揮作用的空間縮小,公眾自我選擇的空間不斷提高,預示著社會輿論引導在整個社會控制中地位的增強”。因此,所謂“超越意識形態,只不過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接受自己的意識形態所玩的花招。即便是今天大肆宣揚‘超越意識形態’的美國,也從來不會真正放棄對意識形態的領導”。[1] 14—15馬爾庫塞曾經用“壓迫性的容忍”來概括這種虛偽性:表現是多元和容忍,而實質上始終有主流性的意見在壓迫不同觀點,這是潛在的思想控制。只要存在階級和國家,意識形態的實踐活動就不會消失。
注釋:
①傳統觀點認為,馬克思主義包括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
②按照系統論和控制論的觀點,所謂“控制”就是為了改善系統的性能或達到系統的目的,通過信息采集和加工,然后把信息施加在系統上,引導系統產生目的性行為的過程。
③參見[美]亨廷頓:《美國國家利益的消蝕》,《戰略與管理》1998年第6期,第91頁,轉引自湯家玉博士論文《論意識形態與國防》,2004年,國防大學,第70—71頁。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46~51D0政治學張秀琴20072007
政治/意識形態/理論/制度/實踐
politics/ideology/theory/institution/practice
Political Ideology: Theory, Institution, and Practice ZHANG Xiu-qin (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88, China)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at we would combine the practice of ideology with politics. This thesis, Therefore, tries to inquiring the politic ideology not just based on the dimension of pure theory itself but on the dimensions of theory, institution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m. Three dimensions or forms of political ideology are also explored, such as ideology of political theory, political institution, and political practice.
意識形態范疇本身所具有的強烈的實踐性,使得它與政治之間存在著一種十分密切的關系。這種密切的、具有獨特的實踐屬性的關系,要求我們對于二者之間關系的考察不能僅僅從純粹理論的維度來進行,而應該將制度與實踐包括在內,這樣才能提供一個更為全面而深刻的考察政治意識形態問題與現象的角度。基于此,本文探索了作為意識形態的政治即政治意識形態的三個表現維度或形式:政治理論意識形態、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政治實踐意識形態。
作者: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46~51D0政治學張秀琴20072007
政治/意識形態/理論/制度/實踐
politics/ideology/theory/institution/practice
網載 2013-09-10 21: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