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的反思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在西方傳來文藝學之前,中國也有自己的文藝學,雖無其名,卻有其實。我們今天可以稱它為古典文藝學。作為其中的組成部分,藝術的文學(美文學)也包含在內,其獨特的創造規律也得到了探討。
  但是,西方現代國家強行打開了中國封閉的大門,也帶來了西方現代文明。中國的古典文藝學受到西方美學的影響,也發生了新變。由梁啟超、王國維、蔡元培、魯迅拉開序幕,中國的古典文藝學逐漸邁向文藝學現代化的道路。一、開始運用西方現代美學,闡發中國古典理論。如王國維用康德、叔本華、尼采的美學,闡發中國傳統的意境說、形式論、悲劇觀。二、探索文學藝術特點,關注揭示審美特征。如梁啟超結合中國文學藝術的實際,提出新境界說;對藝術的文學(美文學)和非藝術的文學作了嚴格的區分,把小說置于重要地位,并對藝術文學中的審美感情、審美趣味作了進一步分析,區分美的感情和丑的感情,高尚趣味和低劣趣味,在美學上極有價值。三、高度重視審美教育,發揚藝術的審美作用。蔡元培倡導以美育代宗教,把美學和德育、智育放在同一系列,魯迅則把美術(文學藝術的總稱)作為美育的重要手段,充分發揮文學藝術的“不用之用”。此時,“國學為體,西學為用”尚是主要趨向,但這種變化的意義卻不可低估。
  在蔡元培倡導美育的推動下,美學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活躍起來,然后在四十年代,逐漸具有自己的理論形態。“西學為體,國學為用”成了主要趨向。這時的美學,雖然主要也還是引進西方理論,但呈現出這樣的特點:一、對西方美學重在融會貫通,領會精神要點,避免死搬硬扯,玩弄辭句。二、注意結合中國實際,不脫離創作實踐。三、盡量使用中國自己的話語,并無失語之感。
  美學在中國,早有理論化的趨勢。呂chéng@①、陳望道、范壽康等的美學,雖還都只是“概論”性質,但都有理論化趨勢,基本上都是以價值為主導來談美學,把美學看作是一種價值科學。二十年代是中國美學的初創時期,尚未建立自己獨立的體系。到了三十年代,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雖然也在評述西方美學,但在評述中建構自己的美學,闡發自己獨到的見解,把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也融合進來,形成以研究創作心理為中心的獨立的美學思想體系。到了四十年代,蔡儀則依據認識論(其實只是反映論的一個維度),把藝術歸結為對美的認識,寫成《新藝術論》、《新美學》,構筑成自己的認識論美學。無論是朱光潛的美學,還是蔡儀的美學,都以文學藝術為材料,但兩種美學所要回答的問題卻不相同。朱光潛是要探究藝術之美,使藝術美發揮陶冶情性的作用,而蔡儀則重在探索包括藝術之美和現實之美共具的美的本質,幫助人們認識客體。因而,這是兩種不同的美學體系。
  到了四十年代末,美學歸于沉寂。在五十年代,文藝政治學占了主導地位。文藝如何為政治服務,成為建國以后文藝學關注的中心。陶冶情性的審美學,認識世界之美的認識美學,都不可能得到發展。于是,傳統的美學受到冷落。但是,美學理論還是存在,生活美和藝術美的辯證關系,藝術美可以而且應該高于生活美,這種比黑格爾、車爾尼雪夫斯基美學更為精辟的美學火花,仍然在文藝學中燃起。
  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聲中,曾出現了建國后第一次美學熱潮。盡管在學術層面上尚只是停留在探究美是客觀的、主觀的,還是主客觀統一的哲學思辨上,但這一爭論本身喚起了文藝界、美學界對審美現象的關注,并且引發了對于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的興趣。加之,在提出反對蘇聯修正主義之后,也引起了我們自己的反思,深感以政治代替藝術、政治和藝術混淆,很難推動文藝的發展。所以在六十年代初,依照周恩來的意見,由周揚主持的文藝十條中的第一條,就是要解決文藝和政治的關系問題,明確提出:我們不但要強烈的政治內容的作品,“也需要沒有什么政治內容,但能給人以生活智慧和美感享受的作品。”接著,周揚按鄧小平的意見,抓了人文社會科學的教材建設,把文藝學、美學放在重要地位,親自關注《文學概論》(蔡儀主編)和《美學概論》(王朝聞主編)兩本教材的編寫,他還拜訪過朱光潛,鼓勵和促成《西方美學史》的撰寫和出版。可惜,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把美學和藝術當作資產階級的玩藝一掃而光。斯文掃地,何來審美!
  開放改革給中國帶來了新的憧憬和希望,審美理想之光引發了八十年代的新的美學熱潮。但這時的美學已不是停留在哲學的思辨,而是著眼于思想的自由解放,美被看成了自由的象征。隨著個性的解放,各種美學應運而生。“己為中心,為我所用”,使美學走向多元。沿著這條思路發展下來,美學已經流向各個實踐領域,滲入日常生活,因此,實用美學、生活美學、大眾美學、旅游美學、服飾美學、飲食美學、人體美學,甚至兩性美學都涌現出來,一切使人發生快感的對象,都被看作是美。那末,文學藝術還成為美學的對象嗎?一向重視文學藝術的朱光潛、王朝聞、伍蠡甫、蔣孔陽都表首肯。文藝美學或藝術美學,應專注于探索文學藝術共有的審美規律,也要進一步探索不同藝術部類各自的特殊審美規律。當然,也不能把藝術現象孤立起來,應該把藝術的審美規律和人類的普遍審美規律聯系起來。這是普遍——特殊——個別的三重審美規律,既有聯系,又不能混同。正是從這種認識出發,北京大學的《文藝美學叢書》、王朝聞主編的《藝術美學叢書》,從文藝美學或藝術美學,又擴展到電影美學、戲劇美學、繪畫美學、雕塑美學、音樂美學、舞蹈美學、書法美學、小說美學、詩歌美學、建筑美學、攝影美學等領域。李澤厚主編的《美學譯文叢書》,翻譯過來的也有不少是藝術美學。誠然,美學的領域并不只限于文學藝術,但文學藝術仍然是美學關注的重要領域。
  從美學的角度來看文學藝術,這不是縮小了而是擴大了文藝學的視野。更重要的是,這為文學藝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古典文藝學對文學藝術的審視重在整體感悟,輕于分析解剖,難作理性把握。西方美學對文學藝術的審視,則善于條分縷析,抽象推理。中國的古典文藝學應該吸取西方美學之長,從中國的藝術實踐出發,由感性具體上升為知性抽象;然而,不能僅僅停留于此,還得由知性抽象上升為理性具體,回返到藝術實踐,從而在更高階段上把握藝術活動的整體。這正是中國文藝學走向現代化,建設當代文藝學的必由之路。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只要還活著,就有自己的生命活動。但是,人的生命活動和其他生物不同,它本質上是實踐的。面對大千世界,人必須和對象世界相互交往,進行多樣的實踐活動,從生產實踐、交往實踐到生活實踐。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又內化為精神活動,反過來又參與實踐活動,相互作用,相互滲透,不僅使得物質實踐中的精神含量越來越高,而且出現了以追求精神價值為主的實踐活動:精神實踐。在各種實踐活動(生產、交往、生活)中,人們不僅追求實用價值、功利價值,而且追求審美價值,以提升人生境界。進一步的發展,審美活動從其他實踐活動中獨立出來,從而發展為一種獨立的實踐活動:藝術生產。
  如果把文學藝術作為人的一種特殊的生命活動來考察,可以深入探索的問題很多。人類為什么需要文學藝術?文學藝術是一種什么樣的生命活動、人的什么樣的存在方式?人怎樣在生活中產生了審美體驗,又怎樣轉化為文學藝術?文學藝術究竟對人發生什么樣的作用又如何起作用等等,近二十年來都得到了研究。但是,依我看來,當前最需要進行深入研究的還是:文學藝術應該如何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
  文學藝術,應該是美的創造,需按美的規律進行。但我們常見到的,卻往往不是。平庸隨處可見,丑陋也屢見不鮮。“應然”和“本然”,在實踐中時常對立,這本不足為奇。不按照美的規律進行的所謂“創作”,比比皆是,藝術垃圾日益增多。那末,當文學藝術正在日益走向商品化的時代,還要來奢談美的規律,豈非不合時宜、多此一舉?不,正是在交換價值規律的作用范圍日顯廣泛之時,文學藝術更不應違反自己的審美創造本性,更不能違背美的規律。我們呼喚藝術精品,就必須更重視美的規律。只有按照美的規律的創造,才會出現藝術珍品。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法的左半部右加徵的右半部
  
  
  
江蘇社會科學南京10~12B7美學胡經之20002000胡經之,深圳大學中文系教授 518026 作者:江蘇社會科學南京10~12B7美學胡經之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57:49

[新一篇] 文藝學和美學在中國的傳統與發展(專題討論)  1.當代文藝學和美學:沒有說完的話

[舊一篇] 新世紀體育的“以人為本”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