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的科學計量學分析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社會轉型與社會科學
  1.社會轉型研究的意義 在大多數文獻中,社會轉型是指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社會結構系統 的變革以及這種變革對整個社會發展的影響。而且這種社會變革一般是指一個社會向現代化 發展過程中發生的較為溫和的、整體性的變革。當然在具體研究中,學者們一般很少以“整 個社會”為對象,而是具體到社會的某些層面或某些問題,如信仰、觀念、習俗或城市化、 婦女運動、宗教等。但社會轉型也可以指歷史上發展的變革,如日本學者稱明治時期為社會 轉型時期,并出版了《社會轉型叢書》。在美國或其他發達國家,由于其社會中沒有“現代 化”問題,社會轉型一詞的使用更加隨意。許多學者將它用在社會角色、社會職能的變化的 研究方面,將社會轉型當作社會變化、變革(social change)的同義詞。
  正如許多學者所指出的一樣,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思想路線以后 ,中國社會開始了一個非常典型的社會轉型時期。人們較為一致的看法是,中國的社會轉型 不是撇開社會主義而轉到其他社會制度上去,而是構建一個更加合理的社會制度體系。這一 轉型從思想領域的“撥亂反正”開始,經過經濟領域持之以恒的漸進式體制改革,最終導致 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發生顯而易見的整體性變化。對于中國社會轉型的主要 動向,尹繼佐先生有過非常全面的概括,即“社會生產方式多樣化,社會經濟成份多樣化, 分配方式多樣化,多種所有制結構共同發展;社會參與方式多樣化,各類社會組織迅速發展 ,公民參與社會生活的渠道增加,積極性提高;社會流動速度加快,人力資源配置日趨社會 化、市場化。”(注:尹繼佐:《知行合一:社會轉型與社會科學研究轉型社會科學研究社會化》,《社會科 學》1999年第11期。)
  從表面上看,學術界一般所指的中國社會轉型發生在“文化大革命”結束,改革開放開始 的特殊年代,屬于一個特殊事件。但如果將它放到50年代以來,特別近20年以來世界各國的 現代化、全球化背景下考察,我們不難發現它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社會轉型具有相當的類似 性:它們都屬于發展中國家通過國家制度或體制的重新選擇,或政策與戰略的重新制定,自 覺將本國的社會進程納入世界的現代化進程所導致的社會轉型,是具有現代化、全球化背景 的社會轉型。
  2.社會轉型對社會科學的需求 社會科學以社會為其研究對象,它要研究社會關系,分析 社會問題,解釋社會現象,為社會政策的制定提供政策思想、決策依據以及可行性方案。當 一個社會處在社會轉型時,往往是這個社會的各種社會關系急劇變化、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且 尖銳復雜的時期。社會轉型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發展的良機。
  在國際上,社會科學的主體是能夠為社會管理決策或社會工作服務的應用型社會科學,如 經濟學、政治學、教育學、社會學等。一方面,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新的社會現象與社會 問題的出現,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大量新鮮的理論素材,能大大激發社會科學家的理論興 趣,刺激他們研究新問題、創建新理論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社會轉型時期人 們對社會科學成果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了。正因為如此,社會轉型時期的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 必然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重大熱點。
  以美國為例。1945年以后的美國社會轉型時期出現了許多重大問題,如國際上的戰爭與和 平問題,國內的種族歧視和種族沖突、貧困、家庭破裂、住宅環境惡劣、生態與環境等問題 。社會科學家對轉型時期的這些問題進行了非常積極的研究,不少研究成果成為美國政府處 理這些問題的“專家建議”。D·貝爾認為,對于這些重大社會問題的研究重新引起人們對 社會科學的重視和關注,這是戰后社會科學出現重大轉機的原因之一。他說:“人們有理由 把1945年到1970年當作一個單一的時期,在這段時期中,在學科、方法論和技術方面,以及 在各種社會規劃方面,展現出一系列新的希望,標志著社會科學時代已經到來。”(注:D.貝爾著,范岱年等譯:《當代西方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
  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社會問題需要通過有效的社會管理來解決,而有效的社會管理則必須 依靠社會科學理論,因此,社會轉型期的社會管理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社會科學理論問題。19 93年11月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會議正式通過了一個“社會轉型管理”(MOST)研究 規劃,該規劃1994年1月開始運作,主要目標是支持就當代種種社會轉型問題而進行的多學 科的、比較性的政策研究,并為高質量的獨立研究與決策之間提供一座橋梁。
  社會科學另一類學科是被稱為藝術與人文科學的學科,如文學、歷史學、哲學等。這些學 科研究某一類社會現象,但不直接承担為社會決策服務的職能。這類學科的主要社會職能是 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某種社會現象,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在社會發展較為平靜的時期,社 會對這類學科的需要并不十分強烈,因而這類學科更多地進行一些歷史研究、或進行一些屬 于學科自我完善的純基礎性研究。但是,由于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發展速度加快與社會矛盾變 得更加復雜,社會對新的觀念與精神的需求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人們也需要對不 斷發展變化著的社會進行評判,需要重新認識或理解各種新的事物,需要對應各種新出現的 社會問題而調整自己的觀念。這就為人文科學類社會科學的發展提供了真正的社會需求。
  例如,匈牙利學者在研究社會科學在中歐和東歐轉型過程中的作用中,特別提到了歷史學 的作用。他說到:“歷史學也有其任務,那就是通過把各種事件與過去的事件互相比較,以 及對種種不同的文化和傳統進行分析比較,以求助于了解現實。這樣做的好處,舉例言之, 就是可以揭示當前與少數民族關系緊張的歷史根源。”(注:彼得·塔馬西:《社會科學在中歐和東歐轉型過程中的作用》,《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 文版)》,1996年第13卷第1期。)
  在一些意識形態對社會影響很深的國家,社會轉型往往意味著意識形態的大調整。而這經 常引起相當一部分人對轉型感到不安。這時,與意識形態關系密切的哲學以及文學、藝術、 歷史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能夠對轉型的順利進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們能夠提 供理論觀念,為政策制定者制訂符合社會利益的政策提供思想;另一方面,它們能夠解釋政 策,這對于化解轉型時期因利益重新分配而導致的社會矛盾,保障政策的推行,將起到重要 作 用。
  3.社會轉型對社會科學的促進 當代社會科學已經或正在發生著歷史性變革。社會科學變 革是全方位展開的,但最根本的內容只有一個,就是逐步確立了以理論的社會效益為核心的 理論價值觀。今天,社會對于社會科學的需要,不再僅僅是要社會科學家們提供充滿哲理的 思辨性成果,或對前人、偉人思想的深刻考證、闡釋,社會更加需要的,是能夠推動經濟建 設和社會發展的社會科學理論。這就要求社會科學家關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要求他們能 直面社會問題,并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政策思想、決策依據以及可行性方案。現代社會科學 之所以倍受人關注,與它在解決經濟與社會發展問題過程中能夠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效益密不 可分。
  與理論價值觀念變革直接相關的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變革。由于傳統社會科學存在著研 究方法上的根本缺陷,即使從事了應用研究,也很難產生可以獲得重大社會效益的研究成果 。貝爾納在《歷史上的科學》一書中尖銳指出:“企業、工業組織、行政管理、法律和政治 都是實際的社會活動,但是這些社會活動仍遠遠不是應用社會科學。事實上許多門社會科學 不過是把各行各業通行的實際辦法,用學術文字寫下來罷了。”(注:D.J貝爾納著,伍況甫譯:《歷史上的科學》,科學出版社1959年版,第549頁。)只有當社會科學的研究方 法從思辨、議論、文獻考證的圈子中走了出來,引入了更為科學、更為嚴謹的研究方法后, 社會科學才有可能適應社會對它的要求。
  近代自然科學誕生后,人們逐步看到了傳統社會科學的嚴重缺陷,并開始探索社會科學的 變革。在亞當·斯密的經濟學研究中或孔德的社會學研究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現代社會 科 學的價值取向和方法論特征。
  馬克思主義的出現使社會科學真正成為了一門科學,馬克思本人也是近代社會科學變革史 上無可爭議的最杰出人物。在研究方法上,馬克思對社會現實問題進行了細致的調查與剖析 ,并通過科學的分析形成自己的學說。這種研究使社會科學的方法論面貌一新;同時也是更 重要的,他畢生致力于通過社會科學理論推動社會變革的實踐,使其學說成為社會科學服務 于社會發展的典范。馬克思對待社會科學的態度極大地影響到以后的社會科學家,特別是馬 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家。1971年,以嚴謹著稱的美國《科學》雜志發表了哈佛大學多伊奇等 人的一份研究報告,報告列舉了1900-1965年的62項“產生了實質性影響”的社會科學成就 ,其中,1900-1917年列寧的“一黨組織和革命理論”、1917-1921年列寧的“蘇維埃型一黨 國家”,1929-1949年毛澤東的“農民和游擊隊組織與政府”占據了三項。這三項社會科學 成果顯著推動了俄國與中國的社會進步,改變了億萬人的命運,其應用價值是十分明顯的。
  但是,就社會科學發展總體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世界社會科學變革進展不快。直到二 戰結束后,社會科學才開始大規模走上現代化的道路。對于當代社會科學的發展趨勢,許多 學者進行過研究。《當代國外社會科學手冊》將其歸納為綜合性研究、定量化研究、應用化 研究三個變化;《社會科學史》歸納為整體化、主體化、應用化、國家化國際化四個變化。 而在當代社會科學的各種變化趨勢中,我們認為最重要的變化是社會科學的應用化。這是社 會科學界理論價值觀變化的體現。當代社會科學家走出書齋,全方位地研究社會問題,大到 參與國家政策研究,解決發展、和平、環境等大型社會問題,小到研究市民生活,解決普通 人的日常生活問題。社會科學家們在解決社會問題過程中檢驗理論的科學性,以理論的社會 效益衡量理論的價值。
  “五四”運動以后,中國社會科學走上艱難的變革之路。新文化運動給清末注經式研究以 有力的沖擊,為社會科學研究帶來了新的活力。但真正改變了中國社會科學走向的還是以毛 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他們將“理論聯系實際”、“調查研究”的清新學風帶入了中 國社會科學,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并通過“整風”運動在黨內普及這種學風, 使這一理論最終推動中國這個經濟不發達國家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多伊奇等人的研究報告 將毛澤東的農村革命理論當作“產生了實質性影響”的重大社會科學成就這一事實,從一個 側面印證了中國社會科學的世界性影響。
  但是,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受到眾多因素的干擾,中國社會科學沒有跟上第二次世界大戰 后世界社會科學變革的大趨勢。在世界社會科學朝著應用化變革的潮流中,中國的應用性社 會科學學科卻出人意料地萎縮了,例如法學、社會學等一級學科,以及許多二級學科。這些 學科的萎縮存在多種原因,例如某些領導人對它們的認識不足等,但根本的原因是國家政治 生活和經濟建設中決策程序不合理,社會科學失去了參與決策的環境,因而失去了社會對它 們的應用性需求。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社會開始了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中心的社會變革,并 導致中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出現整體性變化。這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次 社會轉型。這一社會轉型,為中國社會科學的發展與變革提供了背景與動力;同時中國社會 科學的超常規發展與積極的變革姿態,也為中國社會轉型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78年的思想解放運動雖然沒有直接論及中國社會科學改革問題,但它引起了思想界對中 國社會科學的反思。1979年3月,鄧小平同志在黨的理論務虛會議上發表了一篇重要講話, 首次提出了中國社會科學落后的問題。他說,“我們已經承認自然科學比外國落后了,現在 也應該承認社會科學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說)比外國落后了。”(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81頁。)鄧小平同志還談及應 用型社會科學學科發展問題,他說,“列寧號召多談些經濟,少談些政治,我想,對于這兩 方面理論工作的比例來說,這句話今天仍然適用。”……“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 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需要趕快補課。”(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81頁。)鄧小平同志的講話拉開了中國 社會科學變革的序幕。經過20多年的與中國社會轉型相得益彰的發展與改革,中國社會科學 確立了以效益為核心的理論價值觀,在服務于現代化、服務于決策、服務于社會生活方面 取得了豐碩的成就。中國社會科學在理論價值取向、理論形態、研究方法、學科結構、科學 組織管理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從種種“可比的方面”看,今天的中國社會科 學已經初步具備了現代社會科學的基本特征。就總體而言,中國社會科學無疑已成為國家社 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成為各級政府和各種社會組織管理者實施科學決策的 “思想庫”。
  為了定量地描述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科學的巨大變化,我們在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基金的資助下,通過文獻量統計分析、引文分析、內容分析、詞頻分析等多種與社會科學文 獻有關的計量分析方法,對中國社會科學的一批科學計量指標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統計與分析 。以下是部分分析結論。
      二、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科學的科學計量分析
  1.文獻數量分析
  1978年以來,社會轉型為社會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論素材與理論需求,寬松的社會 環境則為理論研究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研究表明,1978年以來,中國社會科學得到了長足 的發展,其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國外社會科學的轉型時期。
  (1)學科文獻增長分析 為證明中國社會科學的增長速度,我們統計了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 料中心編制的《報刊資料索引(1978-1995)》,經過對上百萬條數據的統計處理,得到了《 報刊資料索引》1978-1995共18年的社會科學數據。統計表明,從1978年起,中國社會科學 文獻從12232篇起步,經過1979年和1981年二個跳躍式發展年份,于1983年躍上10萬篇大關 。1986年和1988-1989年,由于報刊管理及其他原因使文獻量有所減少。進入90年代,文獻 量再度高速增長,于1993年逼近13萬篇;與1978年相比,文獻數量增長了約10倍。另外,我 們統計了上海圖書館的《中文社科報刊篇名數據庫(1993-1999)》,統計表明,1994年以后 ,社會科學文獻量繼續保持著相當高的增長率。
  據統計,1950-1970年世界社會科學報刊文獻平均增長率為3.35%,發達國家略低于這一數 字,發展中國家高于這一數字(注:以上數據見:德哈爾特著,周銘德譯:《社會科學情報的特點》,《國外哲學社會科學 文摘》1995年第11期。)。圖1是世界和若干發達國家1950-1970年社會科學報刊文獻 平均增長率與中國1978-1995年社會科學文獻報刊文獻平均增長率的比較。盡管其中可能包 含某些不可比因素,但我們可以確定地說,從報刊文獻量指標看,1978-1995年間的中國社 會 科學是以一種世界現代社會科學史上罕見的速度高速增長著。
  附圖C1M101.JPG
  為了進一步了解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科學各學科的文獻增長,我們按國家學科代碼標準中認 可的哲學社會科學一級學科分類,統計了1978-1995共18年各學科文獻量變化情況,以此作 為反映學科數量規模的主要依據。共有16個一級學科的文獻數據可從《報刊資料索引》中獲 得。在1978年已收入數據庫的學科中,增幅最大的經濟學則有超過25倍的增幅,增幅最小的 馬列研究和藝術也有接近4倍的增幅。統計表明,1978年以來,盡管社會科學內部發展并不 平衡,但各個一級學科都呈現了令人矚目的繁榮景象。
  (2)學科結構變革分析 當代社會科學面向應用的變革,必然給學科結構帶來根本性變化。 在現代國外社會科學構成中,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應用型學科在社會科學中所 占比重是很大的。表1列出了國外社會科學文獻三個不同信息源的統計數據(注:UnCover是因特網出現后新產生的文獻數據庫,盡管該數據庫產生的年代并不長,但由于 有較為先進的機制,該數據庫收錄的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期刊達到了16132種。就這一數據 看,它可稱為現今世界最大的文獻數據庫。SSCI即美國信息科學研究的著名檢索工具《社會 科學引文索引》,表中為1972—1996年數據。DISSIS是1970年代英國巴思大學大型調研項目 “社會科學信息系統設計”的簡稱,這一項目對定量研究社會科學交流問題產生了久遠的影 響。)。
  附圖C1M102.JPG
  表中三項統計中各學科的排名不盡一致,某些學科排名甚至還有很大差異,但我們仍能看 出現代社會科學的學科結構的某些特點,例如,經濟學(商業)的排名為第一,文獻份額為20 %左右;政治學、教育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排名靠前,其文獻份額為6%-18%之間。這些 學科均為能夠支持決策的應用性學科。另一個特點是在可歸入人文科學的學科中,歷史學排 名 領先于文學和哲學。與文學和哲學相比,歷史學研究的方法中實證重于思辨,而且近、現代 史的研究與政治學有很強的聯系,其研究成果對決策的支持能力也很強。這是西方史學能夠 在現代社會科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
  轉型之前的中國社會科學的學科結構帶著傳統社會科學的痕跡,具體表現為面向社會決策 、面向應用的學科不具備應有的學科地位,其學科文獻量排名也落后于非應用性學科。據我 們的統計,1978年,我國社會科學一級學科的文獻量排序情況是:排在首位的學科是文學, 所占份額為17.04%;以下的學科依次為經濟學、政治學、藝術、教育學、哲學、歷史學、馬 列研究、民族學、語言學,以及文獻量不足1%的法學、體育等。前8名的學科中只有經濟學 、政治學和教育學3個應用型學科。法學排到了10以后,社會學、新聞學等沒有收錄,即使 排名第二的經濟學,其所占份額也只有15.04%,遠遠不及國外現代社會科學中經濟學所占份 額。
  1978年以后,隨著中國社會轉型的開始,中國社會科學內部的學科結構開始發生變革,其 基本趨勢是應用性學科比重與排名的上升。到1995年,一級學科文獻量排名前8名順序改變 為:經濟學排在首位,其文獻量占社會科學文獻總量的31.58%,以下為教育學、政治學、歷 史學、文學、法學、哲學4.73%、藝術。與1978年相比,經濟學、教育學、政治學、法學 等4個應用型學科已經明顯前移,歷史學也移到文學之前。
  與國外現代社會科學相比,中國社會科學的學科結構仍有不足之處,如法學、社會學等應 用型學科的排名明顯靠后,哲學、文學、藝術等學科文獻量份額顯得偏大。但是,中國經濟 學的發展成就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種學科結構方面的缺陷。中國經濟學報刊文獻于1979年躍 居第一,其排名第一的學科地位從此再沒有動搖。1985年以后,經濟學文獻在社會科學中一 直穩占30%以上的文獻量份額。這與同一時期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遠遠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也是 相適應的。
  2.社會科學引文分析
  理論變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處在變革時期的中國社會科學,必然出現新舊社會科 學的理論觀念與研究方式并存的局面。在社會科學交流方面,舊的科研行為還頑強地存在著 ,并阻礙著中國社會科學繼續深入變革的步伐。
  (1)引文量分析。科學是一個連續不斷的、有明顯繼承性的過程。在進行了嚴格意義上的理 論創新后,科學家一般以論文形式公告其研究過程與結論。具有獨創性的研究成果被形容為 構成科學理論大廈的“砌件”,現代科學就是由這些“砌件”構筑起來的。現代科學論文的 一個重要特色,就是作者將論文寫作過程所利用過的資料詳盡標出,形成參考文獻或引文。
  社會科學研究與自然科學的差異之一是引文行為的差異。有些社會科學的論文,甚至一些 極 為重要的文獻,可以沒有引文。但是在現代社會科學研究中,沒有引文的論文畢竟只是極少 數的、個別性的寫作行為。在當代世界社會科學變革過程中,隨著社會科學逐漸從深邃的思 辨或空泛的議論變成一種應用性、實證性研究,成果檢驗標準逐漸變“硬”,科學論文的形 式也因此而發生了很大變化。引文的普遍采用與規范化就是變化之一。因此,對社會科學文 獻引用問題進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當前的社會科學發展狀況。
  對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二版)》的300多種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的調查表明,有引 文的文章數只占文章總數的36.64%。這個數據,比國外社會科學期刊少了60個百分點。中國 社會科學期刊論文缺少引文,反映了中國社會科學理論創新環節的薄弱。在調查所涉及的16 個社會科學一級學科中,文章有引文的比例各不相同。引文比例最高的是歷史學,為86.06% ,語言學的比例也達70.43%,除社科綜合類外,比例超過50%的學科還有馬列研究、哲學、 文學和法學。統計中最令人吃驚的是我國應用性社會科學學科的引文比例太低,最低的是經 濟學,有引文論文數比例僅為16.53%。在國際現代社會科學中,經濟學表現出明顯的應用化 、定量化和綜合化研究趨勢,學科的研究方法與理論成果的檢驗方法最接近于自然科學。國 外經濟學也是引文比例最高的學科之一。許多中國經濟學家的文章中頻繁出現國外經濟學家 的著名觀點及國內外經濟數據,但很少有人告訴讀者這些觀點與數據來自何處。在教育學、 政治學、新聞學、圖書情報檔案學等應用型學科中,有引文文章數也不超過40%。
      表2     國外論文平均引文數
 學科(統計源)  1973-1976年 1977-1980年  1981-1984年 自然科學(SCI)   13.09     15.26     15.66 社會科學(SSCI)  10.32     11.95     12.13 人文科學(A&HCI)   6.18     6.92      6.42
  
  表2是我們整理的一組引文數據。從表中可以看到,國外科學論文的引文平均數,自然科學 高于社會科學,社會科學高于人文科學;平均引文數一般呈增長趨勢;社會科學平均引文數 在10%以上,人文科學平均引文數在6%以上。從中外引文數據的比較可以看到,盡管處在變 革時期的中國社會科學理論出現空前繁榮,但嚴謹的研究方法遠未形成,一批發展迅速的應 用性學科更是如此。
  (2)引文年代分析。文獻數量只是科學增長的一個指標,一般而言,處在迅速發展中的學科 還有另一個特征:知識迅速更新。如果不具備知識迅速更新的特征,則理論的繁榮就有可能 是因為社會投入的過度增長所至,或者說可能是有泡沫的理論繁榮。
  如果一個學科處在新理論大量涌現的高速發展時期,其知識更新速度必定很快。表現在科 學交流指標上,就是學科文獻的“半衰期”縮短。科學學已經反復證明,處于迅速發展之中 的學科,引文的半衰期必定不長;學科發展速度越快,該學科的引文半衰期越短。反之,那 些引文半衰期過長,學者們頻繁地引用十多年前甚至上百年前文獻的學科,其發展速度肯定 不快。
  歷史上,由于社會科學中有較多的歷史研究,社會科學的文獻半衰期要稍長于自然科學。 但隨著世界性的社會科學變革的深入,一些具有應用性特征的社會科學學科的半衰期發生了 明顯的變化。例如,據統計,國外社會學的文獻半衰期為5年,這一指標低于計算機科學等 學科,但高于化學、植物學等學科。
  據調查,社會學是我國文獻半衰期最短的社會科學學科,也是唯一的文獻半衰期小于10年 的學科。這一點與國外社會科學有些相似。以社會經濟現實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經濟學、 法學分列第2、3位,但它們的文獻半衰期都超過了10年。對此數據最直觀的解釋是,在經濟 學、法學、教育學、政治學等理應以現實問題為對象的學科中,學者們在研究中所利用的資 料有一半以上是十多年前發表的。
  (3)引文類型分析。現代社會科學面向應用的變革,使社會科學家從事科研時所利用的文獻 類型也發生了變化。在傳統社會科學時代,學者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是學術專著。而在面 向應用的學科中,研究者必須更多地利用能較快反映社會現實變化和學科進展信息源,如期 刊、報紙等連續出版物,以及政府出版物、學位論文、檔案文獻等特種文獻。
  據我們統計,在中國社會科學領域,一批應用型學科對期刊、報紙以及特種文獻的信息需 求明顯大于非應用型學科。我國社會科學中報刊引文比例最大的為經濟學,占27.13%;超過 20 %的學科還有:社會學25.74%、教育學24.40%、圖書情報文獻學22.06%。特種文獻引文中法 學一支獨秀,達14.12%。盡管如此,應用型學科的引文中報刊及特種文獻比例還是太小。兩 類引文數據相加超過30%的僅有經濟學與法學兩個學科,這個數據甚至不如國外的文史哲等 學科;政治學的引文中專著的比例接近60%,而報刊文章與特種文獻相加沒有超過20%,這一 比例特征使人覺得它更象一個歷史學科。從社會科學總體來看,情況更不理想。在社會科學 引文中,專著、譯著、古籍、工具書和文集的比例超過了80%,最能反映現實問題的報刊 和特種文獻還沒有進入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主流信息源。
  3.社會科學轉型的內容分析
  (1)論文合作程度分析。一個學科的文獻中,按作者類型可分為個人作者與合作者(團體作 者)。各類作者在文章中所占比例,是與一個學科的研究方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傳統現 代科學形成以前,由個人作者完成的成果是科研成果的主體。現代科學形成后,科學發現難 度的提高使科學研究向集體研究方向發展,科學論文的署名者也隨之增加。據國家科委信息 司對1993年中國科技期刊的調查,我國科技論文的合作論文比例呈上升趨勢,1993年合作論 文占論文數的69.1%。在國外科技論文中,這一比例還要更高一些。
  社會科學的合作論文數量比例遠遠少于科技論文。這與社會科學研究的特殊性有一定關系 ,如許多學科的研究并不需要有試驗人員作為合作者,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和意識的落后。在一些面向決策的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合作研究方式的比例明顯高于非應用 領域。這是因為在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中,最常見的研究工作中通常要包括社會調查甚至 社會實驗;一個應用性項目的完成,往往要有研究者和操作者的共同參與;即使是普通的研 究,因為課題委托人有時間要求,研究者也往往以課題組形式完成。這就使得現代社會科學 越來越流行合作研究了。
  據我們對我國社科綜合類中文核心期刊的調查,以個人署名的論文仍是主體,以個人名義 發 表論文數的占總數86.4%,以兩人合作方式發表的論文數只有11.5%,三人以上的合作方式只 有1.66%,以課題組名義發文不到總數的0.5%。從學科分布看,合作研究排名前6位的均屬于 應用型學科,其中文獻數量較多的有經濟學、教育學、社會學和法學。而合作研究排名靠后 的學科中,三個較大型學科為歷史學、文學和哲學。這種情況與國際現代社會科學相似。問 題在于在我國最高水平的社會科學刊物中,不論何種學科,合作研究的比例均顯得太低。這 說明目前我國的社會科學研究尚普遍處于單打獨斗的階段,不擅長集體攻關。
  (2)課題來源分析。社會科學課題來源是研究社會科學特征的重要數據之一。課題來源在很 大程度上決定了課題的研究方式與研究者的理論興趣。現代社會科學與以往社會科學的主要 區別之一,在于研究者更多地是接受課題資助者的委托進行研究,而不是完全憑個人興趣與 所 長進行研究。尹繼佐先生曾將社會科學的社會化、市場化提到了“社會科學研究轉型的基本 方向”的高度。接受課題資助的研究方式淡化了研究者的獨立性,應該說是有弊端的。但從 積極的方向說,它能夠避免社會科學研究的經院化傾向,最大限度地杜絕對社會科學資源的 浪費,是將社會科學的科學生產納入社會化、市場化管理的重要方式。
  調查表明,我國社會科學研究論文受基金資助比例很低,不到5%。也就是說,在我國最高 水平的刊物中,自發從事社會科學研究而產生的成果占了絕大多數。從中可推測,我們社會 科學研究成果的社會化、市場化程度較低,社會科學轉型的任務還很艱巨。
  從基金種類上看,由國家級、省部級等國家各級部門投入的縱向基金資助占了近77.7%。從 其他渠道籌措的基金,包括外資,所占的比重不夠大。這更進一步表明我國社會科學研究的 社會化、市場化程度不高。
  從學科類別來講,高于10%的學科有社會學、管理學、教育學,上述學科及政治學、法學、 經濟學等應用型學科受資助的比例明顯地高出文史哲等學科。
  (3)研究傾向分析。將社會科學論文的內容傾向簡單地分為偏重社會現實和偏重學術研究兩 大類,則調查表明,我國社會科學研究論文有將近70%表現為學術性傾向,只有不到30%的論 文表現為面向社會、與社會聯系較密切的傾向。這是我國社會科學研究者主觀上偏重學術性 的結果。
  將研究分為宏觀層次和微觀層次,則調查表明,我國的社會科學研究無論就整體還是分學 科來講,微觀研究均處于主流地位。具體到學科,應用型學科的宏觀研究比重高于非應用型 學科。文學論文中微觀研究超過90%,歷史學論文中微觀研究也接近90%。
  調查表明,我國的社會科學研究大多以描述解釋為主,以解決問題為輔。其中管理學、經 濟學、社會學、圖書情報學、教育學、法學、政治學等有二成以上用于解決問題的研究成果 。而傳統的基礎性學科絕大多數運用描述解釋方式。
  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可以研究自身的歷史。調查表明,除文學、歷史學和哲 學外,其他學科以現當代社會為研究對象的論文所占比重均超過50%,經濟學更是高達97%以 上。管理學、法學、教育學、政治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等一級學科也非常注重研究現當 代所發生的情況,它們的研究對象代表了社會科學轉型的主流方向。
  無論那個國家,其社會科學研究均十分注重研究國內的問題,這就是布里頓所稱的社會科 學的“國家性”特點。我國社會科學研究同樣具有這個特點,即70%以上研究國內所發生的 問題。而對國外研究或中外對比研究,則相對較少。各學科之間,只有哲學的國際性傾向最 強 ,研究本國哲學問題的文獻所占比重不到50%。而其他學科的這一比重則一般要超過60%。
  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社會科學研究比較側重于以歷史事件、他人的理論或觀點及法律條文 等 來輔助論證。沿用這種論證方式的論文比重超過80%。
  定量化是當代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趨勢之一。據哈佛大學多伊奇等人對1900-1965年世界社 會科學的重大進展的研究,定量的問題或發現(或者兼有)占全部重大進展的2/3,占1930年 以來重大進展的1/6。定量研究問題雖然僅屬于研究方法的問題,但它實際已經成為中國社 會 科學與國外現代社會科學的最主要差距之一。在代表我國社會科學最高水平的綜合性社會科 學核心期刊上,定性研究論文接近94%;即使是定量、半定量研究程度偏高的社會學,其 定量、半定量程度也不足30%,經濟學則不足20%。這與定量研究占5/6的西方現代社會科學 有相當大的距離。
  (4)詞頻分析。為了解轉型時期的學術熱點變化,我們對上海圖書館的《中文社科報刊篇名 數據庫(1993-1999)》所著錄的上百條關鍵詞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在經濟學等面向 現實的學科中,熱點的切換速度非常快。如1993年經濟學排名靠前的主題中,“社會主義市 場經濟”、“經營機制轉換”、“經濟形勢”等到1999年已很少出現,而“地方稅收”、“ 基金”、“金融監管”、“經濟全球化”等1999年的高頻詞,1993年卻很少見到。但在文學 等學科中,1993年與1999年排名靠前的主題非常穩定。文學在1970年代后期曾有領導社會思 潮的優異表現,但進入90年代后,文學與社會距離拉大,社會轉型對學科的影響也變得微不 足道。
  ①本文獲得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金的資助,批準號為:99BCR001,項目組成 員為:范并思、邵友亮、金武剛、胡小菁。
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滬88~97C1社會科學總論范并思20022002本文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社會轉型與社會科學的關系進行了深入分 析,認為社會轉型促使過去20年中國社會科學以超常規速度發展,其內部結構也發生了深刻 的變革,目前中國社會科學的學科結構接近國外現代社會科學。但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科學仍 保留著舊的特征,許多引文指標與國外現代科學尚存在一定差距;某些指標,如研究的合作 程度、課題來源、研究傾向、學科的定量化程度等尚有待提高。中國社會科學/社會轉型/科學計量/社科情報華東師范大學信息學系系主任、教授。(200062) 作者: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滬88~97C1社會科學總論范并思20022002本文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社會轉型與社會科學的關系進行了深入分 析,認為社會轉型促使過去20年中國社會科學以超常規速度發展,其內部結構也發生了深刻 的變革,目前中國社會科學的學科結構接近國外現代社會科學。但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科學仍 保留著舊的特征,許多引文指標與國外現代科學尚存在一定差距;某些指標,如研究的合作 程度、課題來源、研究傾向、學科的定量化程度等尚有待提高。中國社會科學/社會轉型/科學計量/社科情報

網載 2013-09-10 21:58:58

[新一篇] 社會轉型時期政治權力變遷規律初探

[舊一篇] 社會轉型時期的哲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