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語文教學要實現四個“轉變”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遵照鄧小平關于教育要面向未來的指示,正站在跨世紀的起跑線上的教師,從現在起就要探索并試驗跨世紀的學科教學。而跨世紀的語文教學如何設計、施行,葉圣陶等語文教育大師早就有過許多論述。本文擬聯系他們的有關論述,就跨世紀語文教學的問題提出一些芻議。
  筆者認為,跨世紀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效益,為此必須實現下述四個“轉變”。
   一、變面面俱到為強化能力
  傳統的語文教學,施教時往往囊括題解、作者、背景、分段、段意、主題、寫法、語言……面面俱到。最后,預期目標達到了沒有,學生接受了多少,教者自己心里也沒底。這種教法,正如呂叔湘先生指出的,是“重文字輕語言(口語),重知識輕能力,重講解輕練習”的“低效率”教學。
  跨世紀的語文教學設計,必須以二十一世紀對人才需求為前提。如果說,太遙遠的未來我們無法預見,那么,二十一世紀初這個未來的“最近發展區”,我們多少是可以預見一些的。“那時候第五代電子計算機肯定要出世了,而第五代計算機的特點之一就是用自然語言而非程序語言來指揮。”“生活、工作、一切活動的節奏都很快,一切都要求高速度、高效率。”(張志公先生語)因此,二十一世紀需求的人才必須具備敏捷、準確、高效的口頭、書面語言能力,否則就無法操縱指揮電腦來處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基于上述理由,跨世紀的語言教學,從大目標上說,應主要立足于培養學生敏捷、準確、高效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能力,也就是張志公先生所說的“那種‘出口成章’的(表述)能力”,“那種‘下筆千言,倚馬可待’的寫作能力”;從小目標上說,每一課都應“是以知識為先導、以實踐為主體并以實踐能力的養成為歸依的課”。這里說的實踐是把聽、說、讀、寫融會在一起的,面向實際應用,密切結合生活、學習、工作實際的實踐。我們應該把語文教學的大目標落實到每課的具體目標上,明確告訴學生,務求做到一課解決一個知識系統的點,訓練、培養一方面的實踐能力。為此,筆者在指導學生讀解課文時,都先將該課的教學目標公開告示學生,然后圍繞這一目標發出導讀指令,讓學生通過搶答、抽答、口頭作文、速寫練習等形式去實現目標,最后適時總結。這樣,課堂上既靠近了語文教學的大目標,又實現了每堂課的小目標。
   二、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
  前輩及這一代語文教師,受“傳道受業解惑”的傳統教學觀念影響較深,在語文教學中喜歡先通過自己深入鉆研課文,然后按自己的理解,滿堂向學生尋章摘句地詮釋,條分縷折地講解,但學生得到的頂多是課文本身的東西或教師所下的現成結論,而讀解能力、遷移能力、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則得之甚微。碰到別的文本,甚至同類型的文本,學生還得依賴教師去詮釋,然后又去死記硬背……惡性循環。試想,把這種“授之以魚”的教學模式帶到下一個世紀,學生怎么能高效地撐握語文工具呢?
  一切技能都只有在相應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形成。正如球星的球技、歌星的唱功,只有在不間斷的訓練、比賽或演出中才能純熟掌握一樣,駕馭語文工具的技能,也必須通過學生自覺的訓練、運用才能掌握。就是說,要“授之以漁”,啟發和指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去駕馭語文工具。呂叔湘先生曾多次強調:“語文課既然是技能課,上課時候就應該以學生的活動為主”,“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這些真知灼見,應該作為跨世紀語文教學的重要原則。
  假若將來語文課還是45分鐘一節的話,我們教師應做到:一是把講授的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且盡量減少詮釋,主要是點撥、啟發、質疑,而把主要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語言上的訓練。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的:“給指點,給講說,卻隨時準備少指點,少講說,最后做到不指點、不講說。”二是根據教材,圍繞教學目標,設計系統的有梯度的訓練題,指導學生進行從整體到局部、又從局部到整體的讀解訓練。三是適時進行小結,從學習的訓練操作中水到渠成地引出一些讀解規律,以便讓學生上升到理性,形成能力。為此,筆者曾多次進行過這類試驗。如在高一的散文《荷塘月色》賞析課中,筆者只講授了10分鐘左右,介紹賞析寫景散文意境的一般方法,大部分時間都是讓學生按指令閱讀課文、圈畫詞句、答問質疑、聆聽錄音、觀看錄像、思考小結。最后,《荷》文“嚴密巧妙的構思,溶情于景的手法”等特色也就由學生自己領略出來了,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這樣的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假以時日,學生定能學會“捕魚”,掌握好各種語文技能。
   三、變單向傳授為雙向交流
  早在80年代,葉圣陶先生就一針見血地指出:“60年來,語文教學沒什么改變。”直至今天,語文課堂教學基本上還是教師向學生的單向傳授。不少教師盡管設計了很多提問,但往往是為注入知識、注入結論服務,課堂的主導和主體都是教師一個人。
  從教育科學的觀點看,語文課堂教學是由教師、學生、教材三個因素組成的整體。語文教學一貫效益低的原因之一,就是未能真正處理好三者的關系,尤其是未能切實擺正“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系。為此,葉圣陶先生多年都強調:“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教學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辨析、歷練,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葉老這些闡述,強調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為了達到葉老所說的“不需要教”的目的,筆者認為,加強課堂中師生的雙向交流,也應是跨世紀的語言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
  作為主導的教師,在雙向交流中的職責,簡而言之就是“編碼”、“導控”;具體來說,就是圍繞教材精心設計問題,發出各種指令,調動學生思維,引導其展開討論。教師通過參與討論對話,不斷收集學生的見解,同時接受學生的質疑詰難,并從反饋的信息中發現學生思維方向的偏差;適時,也可講一些如葉老說的“學生想‘領會’而‘領會’不到”,“經‘研究’而‘研究’不出”的疑難問題。而作為主體的學生,在這一交流中的任務,簡而言之則是“解碼”、“求同”;具體來說,就是在教師的指令下充分調動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探索、辨析、質疑、歷練,并互相啟發,集思廣益,以在這些心智活動中逐步達到與教師的思維方向一致。
  筆者曾把“競賽法”運用于文學欣賞課中,即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一系列有梯度的競賽題,讓學生分組群策群力去搶答、抽答。在競賽中,筆者不時參與各組的討論,糾正一些思維的偏差;同時,對學生的質疑進行啟發或解答。這樣,在生動活潑的競爭氛圍中師與生、教與學雙方的思維便能和諧共振,取得較高的課堂效益。
   四、變單一手段為多媒組合
  傳統的語文教學,基本上使用單一的操作手段,顯然不能適應跨世紀語文教學高效益的要求。筆者認為,跨世紀的語文教學還應是多媒體優化組合的。
  把電腦引進課堂,提高教學效益。 目前,許多學校都設置了電腦教室,開設了電腦課,有些學校還實現了聯網。可以預見,到本世紀末,絕大部分學校都將具備現代化的電腦設施設備,這就為利用電腦優化語文教學提供了極好的條件。雖然筆者對電腦的認識和操作尚處在“初級階級”,但已能矚見電腦在優化語文教學上的廣闊前景。張志公先生指出,語文教學應有一個“章法”,就是“以系統的理性知識為先導,并以知識系統為序,組織全部語文課”。據此“章法”,我們要設法幫助學生建立語文“雙基”知識系統的電腦軟件,讓學生做到人手一(軟)盤,在教師指導下,歸納每課所得并存盤,以不斷補充完善自己的軟件內容。在聯網的電腦教室上語文課,教師可通過主機把教學目標、訓練指令等輸出,指導學生根據熒屏上的信息進行閱讀、思維、“人機對話”(訓練或質疑等)、解碼等操作;同時也隨堂收集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這樣,將極大提高學生課堂活動的質和量。實踐證明,把電腦運用在現代文閱讀訓練課、古文教學課、作文講評課、總復習課等之中,其大容量、高效益,是任何教學手段都不可企及的。
  以電教媒體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 采用電影、電視、錄像、投影、幻燈等電教媒體;可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其營造的氣氛和創設的情境,可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活動,活躍學生的思維,開啟學生的想象力并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更自覺投入課堂活動中。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視教材、對象、目標的不同,恰當選擇電教媒體的類型和組合方式,恰當確定各種電教媒體呈現的時機,以把課堂搞得更活。
  利用聲電設施強化聽、說訓練,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呂叔湘先生認為,“語言(指口語)訓練和文字訓練、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為了給文字訓練奠定良好的語感基礎,我們可以利用語言教室的收、錄、擴等聲電媒體,強化誦讀和說話訓練,提高學生聽、說能力。比如,用擴音設施進行分課文角色的卡拉OK式的朗讀,通過耳機聽錄音朗誦的“聽讀”,收看有關課文錄相的“看讀”等;還可以按實情巧妙組合這些設施,搞一些朗誦比賽、小辯論會、小演講會等等。
  筆者認為,要實現上述四個“轉變”,真正使語文教學適應下一個世紀的需要,我們必須在更新教法的同時,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更新自我。
教育導刊廣州22-23G31中學語文教學黃承炬19971997作者單位:廣州市第三中學 作者:教育導刊廣州22-23G31中學語文教學黃承炬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2:00:51

[新一篇] 跟隨歷史前進——再論經濟史學的研究對象

[舊一篇] 跨國傳播中的文化“貿易逆差”與中國電視文化的自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