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潮汕茶文化:客來最是茶當酒 潮汕是個好客之鄉,且伴著茶香、裝滿茶情。“潮人好客,有‘客來茶當酒’的雅俗……有客上門,‘火就著’,盡管用的是粗茶,沖出來苦澀難耐,但‘茶薄人情厚,味苦心里甘’,在主人‘食食食!請請請!’熱情的請茶聲中,令來客感到熱情無比。”(王杏元《客來茶當酒》)這種民風民俗盡顯風雅,令人贊嘆。 世人盡知,一說到待客便會想到酒,“無酒不成宴”嘛。酒能助興,喜歡熱鬧的國人為了歡宴自然就借助于酒了。那“魏晉風流”不就是酒香漂流嗎?不過,也就在這個時候,人們發現茶能解酒、醒酒的功效,那些風流倜儻的才子們也開始以茶反思酒,將茶飲代替了酒。到了唐代這一認識更加深刻,讀一讀呂溫的《三月三日茶宴序》:“三月三日上巳,禊飲之日也,諸子議以茶酌而代焉。乃撥花砌,憩庭蔭,清風逐人,日色留興。臥指青靄,坐攀香枝,閑鶯近席而飛,紅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覺清思,雖玉露仙漿,無復加也。”可見唐代的文人、士大夫已經不是把酒肆意酣飲,而是以茶代酒,茶“不令人醉,微覺清思”。 以茶代酒,以茶當酒,隨著茶飲的普及而流行起來,也流入了民間。宋代已經有“客來則設茶,欲去則設湯”的習俗,客人來了以茶相待,表示敬重的禮節。“坐,請坐,請上坐;茶,沏茶,沏好茶。”大家都知道這副妙聯的由來吧,宋大文豪蘇東坡一日游訪到一處寺院,住持和尚得生人都很冷淡,蘇進到寺內,和尚只說“坐”,接著再應付說:“茶。”稍后,和尚發現來者談吐不俗,便補充相邀:“請坐。”還命小和尚:“沏茶。”最后得知來者是蘇東坡時,這和尚一反前態,畢恭畢敬:“請上坐。”急呼換茶:“沏好茶。”后來和尚向蘇討墨寶,便有了這對對子。對聯雖帶有諷刺性,然而這故事卻告訴我們民間已風行以茶待客之禮了。 唐宋特別是明清以來,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的潮汕地區,茶文化也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凡在應酬交際,一經見面,即行獻茶。”(翁輝東《潮州茶經》)時至今日,客來敬茶自然是禮俗,有外地朋友笑而埋怨:“到你們潮汕就是到處都喝茶。”見面時請喝茶,辭別時主人對客人對一聲“閑時來食茶”,茶的熱情不在言語中。“熱情款客工夫茶,暖暖心頭香嘴巴。談笑風生茶道里,你三我四話桑麻。”(李達《潮汕工夫茶》)這正是潮汕茶風茶俗的寫照。 客來茶當酒,禁酒駕的今天更值得提倡。“親愛的朋友,吃茶去!” 來源:汕頭都市報 漫畫來自網絡
楚塵文化 2015-08-23 08:38:1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