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扎克伯格:上網應是天賦人權 作者|余晨 許多人對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印象最早來自電影《社交網絡》。影片中的扎克伯格被描繪為一個天才黑客,他為了盜取漂亮女孩的個人資料,入侵學校網絡,最后種豆得瓜,誤打誤撞成就了后來的Facebook。 這部影片貶毀了扎克伯格的聲譽,以至于在影片播出的2010年,當扎克伯格向新澤西的幾所公立學校捐贈一億美元時,也被人們誤解為不過是借此來挽回他敗落的名聲,盡管事實的真相是,這些捐贈是扎克伯格很早就計劃采取的行動。 扎克伯格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我更相信扎克伯格是一個新時代的馬克·奧勒留(Marcus Aurelius,古羅馬帝國皇帝,著有《沉思錄》),或者一個斯多葛主義者。 本文作者余晨和馬克·扎克伯克 創業精神&斯多葛主義 興起于古希臘后期的斯多葛主義更加關注個人,它強調人內心的自由,強調人要對自己負責,不能因為外面的世界黑暗、腐敗就隨波逐流。因此,馬可·奧勒留雖然是皇帝,擁有大權,但他沒有因此墮落于聲色犬馬或者濫用權力。 馬克·扎克伯格的創業精神,也可被視為斯多葛精神的再現。今天的Facebook擁有超過10億的用戶,已經算是世界“第三大國”。作為“國王”,扎克伯格早已經富可敵國,但他和馬可·奧勒留一樣注重自我的獨立,注重自我的自由和自律。 他加入了由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發起的“捐贈誓言”活動,承諾用自己生前或者去世后的一半財富做慈善。在Facebook的某個聯合創始人為逃避高額稅負而放棄美國國籍時,扎克伯格則繳納了以10億(美元)為單位計的個人所得稅。 扎克伯格甚至沒有打算讓自己的生活安逸下來,他不停地為自己創造挑戰。僅以個人挑戰為例,2009年,他堅持每天戴領帶。2010年,他著力學習中文。2011年,他挑戰嗜肉的習慣,只吃他自己宰殺的動物。2012年,他堅持每天寫代碼。2013年,他則堅持每天認識一個不同的人。 早些時候,扎克伯格常隨身帶一個名為“The Book of Change”的筆記本,上面題寫著甘地的一句話“改變世界,從我做起”——這和馬可·奧勒留的箴言錄倒有異曲同工之妙。扎克伯格確實以他強大的信念改變了世界,Facebook早已經把遍布全球的10億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宗教、不同國籍的用戶連接在了一起。 真人社交&開放平臺 這是扎克伯格從開始就懷有的強烈信念:凡人都有家庭和親朋好友,都期望能維持彼此間的良好聯系,這是人的基本需求,因此,就一定要有一種服務來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并且讓全世界的人都能應用。 扎克伯格認為,如果提供一些使用真實身份的服務,也許會很有用。毫無疑問,人的人際關系圈首先起源于實名的親人和密友圈,而且實名可以讓人更誠實,避免對不同的人心口不一。果然,實名制推行后,得到了人們的歡迎,不少人開始采用實名分享。 Facebook辦公地點的地磚上印了“HACK”(黑客)這個單詞,而這正體現了Facebook的企業文化,即希望技術和網絡能夠把所有人緊密相聯。 Facebook辦公地點的地磚拼成“HACK”(黑客) Facebook推行真人社交、成為線下社交網在網絡世界的真實寫照,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們在線下本來就有自己的人際網,只是現實中的人際網受限于時空,可能會變得松散,甚至消失,但Facebook又把這些關系網重新建立和加強了。這就使Facebook有別于其他一些匿名社交網站,比如通過共同興趣建立連接的匿名社交網站。 在2007年率先開放平臺,把網站用戶和關系數據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使第三方軟件開發者可以針對Facebook開發應用程序,這是Facebook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這一措施調動了企業和軟件開發者參與建設Facebook的熱情,直接豐富了Facebook上的應用程序。而更加豐富的服務和體驗會吸引更多的用戶,最終把Facebook的發展推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快速增長軌道。 讓50億人都能上網 牛津大學的教授羅賓·鄧巴(Robin Dunbar)曾經深入研究過人類的交際圈。他認為,人類智力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50人。 扎克伯格并不這樣看,他特意強調,電腦這個詞來自拉丁文“一起思考”,它成為我們思考的輔助。正是因為有了Facebook這樣的社交軟件,我們才擁有了一個更加緊密也更加龐大的社交圈子,即使遠隔萬里,也會彼此關照,世界因此變小了。 因此,繼Facebook之后,扎克伯格又有了一個宏大的愿景——為了讓全球50億人都能夠上網,他創立了internet.org。目前全球能上網的人還只有不到30億,扎克伯格認為上網是人權,這一現狀必須要做出改變。 Facebook的涂鴉墻 20余年里,全球就有27億人“遷徙”進入互聯網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是不是造成了贏家通吃的局面,而沒有給后來者留下多少機會呢? 扎克伯格不這樣認為。事實上,每天都有更多的應用軟件涌現出來,每天都有人進入互聯網行業,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而且不少公司的規模很大。現在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已經相當完備,學生們甚至可以在寢室開始自己的夢想,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今天卻實現了。 既然長江后浪推前浪,Facebook又怎么應對創新者的挑戰呢? 現在,移動互聯網才剛剛崛起,智能手機也才剛剛開始普及,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入移動互聯網,這帶來了相當大的機會。在歷史上,我們的機會從來沒有這么巨大過,僅僅靠一個人、一間屋、打造一種服務,就可以讓數億甚至數十億人受益。而且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這樣做,所以互聯網時代注定是我們專注于所喜愛的事情,大干一番事業的最好時期。 本文摘選自《看見未來:互聯網引領者和他們的世界》一書,作者系易寶支付聯合創始人,轉載請注明來源。
騰訊思享會 2015-08-23 08:43:4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