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2015年4月20-22日,歐洲經濟峰會在波蘭卡托維茲舉行,約3000多名來自全球各界精英參加了此次峰會共100多個分論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受邀在其中的第四屆歐中經濟論壇做英文主旨發言,引起了在場數百位各國聽眾的廣泛認可。征得作者同意,觀察者網刊登演講的中文稿及相關圖片。】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官方微信賬號:rdcy2013 中國機遇3.0時代的到來 ――在第四屆歐中經濟論壇(波蘭)上的主旨發言 (2015年4月22日波蘭·卡托維茲) 女士們、先生們, 很榮幸受邀來波蘭參加第四屆歐中經濟論壇。PPT上的這張圖,是4月15日剛剛公布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的版圖,波蘭是唯一一個加入亞投行(AIIB)創始成員國行列的中東歐國家。波蘭政府的選擇太對啦!波蘭更像西歐國家了。所以,在正式發言之前,我謹代表自己,以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中國一家新型智庫(emerging think tank)向波蘭的支持表示感謝,也對波蘭政府的睿智表示欽佩。 兩周前,一位歐洲著名報紙總編輯到訪人大重陽。此前他剛剛受到中國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專門把訪華的最后一站放在中國智庫。我非常坦誠地表達對歐美媒體歷史地位的担慮。我說,當人們再翻閱過去30年的歐美媒體時會發現,絕大多數對華報道都是錯誤的。歐美媒體應當對此表示羞愧。據統計,歐美媒體90%對中國的新聞報道幾乎都集中在兩個大主題,一是“中國即將崩潰”,二是“中國帶來的威脅”。 但事實是,相較于1979年中國GDP總量增長了156倍,年均增長9.7%,人均GDP增長了111倍。全球貧困人口數量減少的93.3%都來自中國。 關于威脅,中國是過去30年唯一一個從來沒有卷入軍事戰爭的大國。遺憾的是,當今世界并不太平,從地區沖突到恐怖主義和有組織犯罪,從災害和災難到埃博拉病毒的肆虐,人類非正常死亡的人數仍然觸目驚心。平均每年發生沖突數量高達400次。(注1)2014年全球極端沖突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比2013年激增了28%以上。和平和安寧在一些地方仍然是“奢侈品”。 我引述這些數據是想說,30多年的改革開放,并沒有引起中國國家的動蕩,也沒有推進中國追求所謂的“全球霸權”,而是創造了中國人逐漸富裕的生活,營造和平的國際環境。因此,重新思考中國發展的“機遇”,而不是或“崩潰”或“威脅”的兩個錯誤維度,是我想在這里表達的第一個觀點。 怎樣的機遇呢?我的第二個觀點是,世界包括歐洲在內,正在迎來中國發展的第三次機遇,我將之稱為“中國機遇3.0時代的到來”。 作者(左四)在第四屆歐中經濟論壇(波蘭)上 1980年,第一批外資企業在中國成立,開始享受到中國對外開放的第一輪紅利。外資企業先從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四個中國最早經濟特區開始,逐漸向東部14個沿海城市拓展,再內陸擴展。到2000年,中國的外商投資企業的數量已累積37.7萬家,實際使用外資3400多億美元。 現在看來,“中國機遇1.0時代”的20年,基本特征是中國有限范圍和有限領域內的對外開放,是世界試探性地走進中國的過程。就像一對戀人相互間寫寫情書、拉拉手,有迫切進一步相愛的想法和念頭,卻又很害羞、很小心翼翼。 2001年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全方位向世界開放。中國集中清理了2300多部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進口商品關稅總水平從2001年的15.3%降至2010年的9.8%。在WTO分類160個分部門領域中,中國開放度達到了70%,開放范圍與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相當。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機遇2.0時代”,中國與世界相愛啦。 從2001年到2012年,中國與世界的交往是相互式的,中國出口增長4.9倍,進口增長4.7倍,中國分享了全球化益處,也為世界創造了機會。到2013年,中國進口商品每年為相關國家和地區創造了1400多萬個就業崗位,相當于歐洲中等國家的全國人口;10年間,在華外商投資企業在華利潤年均增長30%,從中國累計匯出2617億美元,相當于芬蘭2014年的GDP總量。 2013年開始,“中國機遇3.0時代”開始,“一帶一路”正在推動中國走出去。正如圖顯示的,中國希望以古代絲綢之路之名,打造一個以貿易、基礎設施、金融為主要紐帶的亞歐共同體。目前從中國直接通往歐洲的包括“義新歐”在內超過13列,作為全球的大市場,中國將通過“一帶一路”與歐洲緊密相連。 在“一帶一路”的名義下,中國資本、人員走出去的速度不斷加快。2014年,中國資本輸出首次超過吸引外資,未來每年對外投資數額將超過1200億美元;中國每年到各國旅游的人數將超過1.2億人次。中國每年進口的商品超過2萬億美元。這個規模相當于每年再造一個中等發達國家。 這樣的機遇對世界來說意味著“中國紅利”。 中國人將帶去購買力。法國朋友告訴我,中國人在巴黎的購買力是美國人的三倍。他甚至很驚訝地告訴我,數千歐元的香水、包在中國人看來,就像是超市里的水果。我告訴他,那些出國者只是中國最富有者,這個人群不足中國總人口的5%,但如果更多人能夠走出去旅游和消費,歐洲的經濟會不會更好呢? 在中國走向世界的過程中,當然少不了波蘭的身影。波蘭是中東歐首個與中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國家,近年來兩國雙邊經貿合作不斷增強。在“中國機遇3.0時代”,作為歐盟第六大經濟體和中東歐經濟領頭羊,波蘭與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上,開展投資合作或經貿合作具有巨大優勢和發展潛力。 “中國話題”激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 中國人與世界將更近。如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能夠帶動的產業提升與國際交往,并進一步推進亞洲與歐洲之間的高鐵、通訊、航線、物流、能源、服務、金融交往便捷化,那么,中國與歐洲之間的來往將會更方便,歐洲能更快捷地享受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正如一年多前法國奧朗德總統當面告訴我,當中國輿論在担憂GDP是否能增長7%時,法國媒體在為法國0.7%的GDP增長而感到歡呼。 中國人將為世界帶去和平。我常與學生們調侃,用“0、1、2、3、4”來形容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發展:即“0場戰爭、1代人的時間、2億人致富、3億人脫貧,最終實現了4個現代化”。歷史上,中國是唯一一個在同一片土地上不間斷地延續文明3000多年的民族;現在,中國人能夠在30多年里實現收入增長100倍。如此珍貴的智慧,應該能產生N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啊。 當然,有機遇,也一定會有挑戰。由于時間關系,我只有三點建議:一是理解中國。至今全世界還很少有人能真正發掘中國發展的秘密,中國發展是一個思想寶藏,等待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去發掘。 1938年,中共主要領導人在延安合影,前排左起:康生、毛澤東、王稼祥、朱德、項英、王明,后排左起:陳云、博古、彭德懷、劉少奇、周恩來、張聞天 二是幫助中國。中國與世界已經相愛結婚,相互依賴,世界承受不了中國的失敗。中國目前的問題也很多,比如環境惡化、經濟結構調整等等。過去參與幫助中國的人,中國人從未忘記過他們。以后也一樣。 三是投資中國。正如這張照片里的人,這是一支80多年前的創業團隊。1921年公司注冊,資本金接近于0,拿到蘇聯的天使輪和A輪,歷經艱辛的經營,兼并收購西方和國內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宣布上市。雖幾經改革重組,目前年營業額突破10萬億美元,市值超過100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屬于歷史上最牛的創業團隊。這樣好的團隊,你愿意加入嗎? 謝謝!
觀察者網 王文 2015-08-23 08:49:21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