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 簡體 傳統 |
【編者按】若想開創未來,我們必須了解過去。蘋果、臉書的創辦人是如此,下一個浪頭又會再哪里?Leslie Berlin解答了硅谷之謎,這也是中國可以思考的方向。 Steve Jobs年輕時花了許多時間與硅谷老一輩的創業家在一起,像Robert Noyce、Andy Grove以及Regis McKenna。 Leslie Berlin是斯坦福大學研究硅谷的項目史學家,他于2003年5月的某個周六早晨,坐在Steve Jobs客廳的沙發上,訪問就坐在他旁邊的Jobs。Jobs告訴他,會花這么多時間和這些科技巨頭在一起,是因為“如果不了解過去,你就無法真正了解現在正在發生的事。”Jobs認為歷史對他來說,就好像給了他能力——在事情發生之前前就能看透“魔術師的把戲”,讓他知道該如何處理相同的情況。 時間跳回11年后,也就是2014年,這位硅谷史學家與Robert W. Taylor會面。Taylor在1966年說服國防部建立ARPANET,最后形成因特網的核心。他那時負責發展出第一臺現代PC──知名的Xerox PARC計算機科學實驗室,他也領導DEC其中一個團隊,這個團隊與世界最驚艷的搜索引擎失之交臂,三年后Google成立公司。 拜訪Taylor好像在駕駛一部硅谷的時空機。開車途中,Leslie Berlin迅速穿越Sand Hill路上的創投公司,經過280條高速干道,當經歷完這場冒險到了坐落山腰上Taylor的家,Taylor告訴這史學家最近另一位訪客(很顯然和Steve Jobs被同樣的好奇心所驅使)是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和他的同事。“Zuckerberg一定是感覺在歷史上有聽過我,我猜,他是想看看我到底是怎么樣。” 那些活著能見證兩三代歷史的人,就像坐在市集魔術師変把戲的小隔間,連續看他表演兩三次。這些把戲就只能欣賞一次,當它們不再新穎,也不再能騙倒我們時,效果就沒了。Steve Jobs & Robert Noyce(照片屬于Leslin Berlin ) 要創造未來,你一定要了解過去。 Jobs和Zuckerberg都了解硅谷的過去會影響今日,而歷史的教訓能使創新走得更遠。Leslie Berlin是一個歷史學家,他的研究主題一直是硅谷,他發現許多企業創辦人、相關人士,他們也想要聽聽過去究竟發生哪些事,他們的問題通常可以歸納成兩點:第一,起初是什么造成了硅谷?第二,為何硅谷能如此長久地成為全球科技經濟的中心? Leslie Berlin說:“我很有把握回答這個問題。”這篇文章即是他精彩的分享。 ---------------- 首先,先看硅谷的定義,當我說硅谷,我是指夾在東部海灣和西海岸之間的舊金山半島(沒錯,硅谷是實際存在的山谷,山谷就在海灣遙遠的側邊上)。硅谷傳統上是由Santa Clara County和San Mateo County的南部所組成。過去幾年,Alameda Count和舊金山市的一部分也可以正當地被視為硅谷的腹地。 硅谷這個詞在1971年偶然因一位記者變得流行,這位名叫Don Hoefler的記者寫了一系列“電子新聞”。在這之前,那區原本被稱為“愉快谷(Valley of the Hearts Delight)“,以杏仁、梅子、櫻桃、杏果聞名。 硅谷曾是一個純樸熱情的農村,在家庭農村的基礎上三代相傳多產、美麗、健康、平靜的生活特質。 而三個歷史的推力──科技、文化和金錢創造了硅谷。 科技 就科技的層面而言,硅谷是幸運的。1995年其中一位晶體管的發明家William Shockley搬回童年生長的加州Palo Alto。Shockley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學家,他在1956年就共享了諾貝爾獎,雖然是一位出色的老師,但他同時也是糟糕的創業者和老板。 盡管如此,Shockley身為一個杰出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可以招募到美國一些最聰明的年輕研究員──Shockley稱他們為“熱血心靈”。他得到了這批年輕科學家,他們不僅了解微小儀器,也開始靠自己在半導體電子領域創新。 但也因為Shockley是一個糟糕的老板,會 公開你的薪水、要求員工參與測謊的那種,每個為他工作的人都等不及想要逃出來為其他人工作。然而“為其他人”另一方面也可能變成“為他們自己”。這個行動就是Shockley的8位員工1957年開創他們自己的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成為硅谷第一家最重要的新創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在1960年晚期解散后,員工們又開創了數十個新公司(包括Intel、AMD等),它們集體被統稱為Fairchildren。 和硅谷未來同樣重要的,就是Shockley教導他的員工建立晶體管科技。幾乎所有我們可以聯想到與現代科技革命以及硅谷相關的事物,都可以追溯到這個微小的晶體管。 想想這個晶體管是硅谷珍珠核心的一粒砂,珍珠的下一層出現在人們緊緊追隨晶體管時,伴隨其他各自的電子零件像是電阻器、電容器,使得每一硅片上的電路變為完整。這個新的設備叫作微芯片。之后有人發明了可以寫程序的專業微芯片:微處理器。通過這些微處理器,設計出第一個口袋計算器。然后有人了解到可以將微處理器和其他零件、屏幕結合在一起──就成為計算機。人們為那些計算機編寫程序,使系統和系統上的軟件可以運作。接著不知從何時,人們開始連接彼此的計算機,形成聯網。然后人們了解到應該有可能將這些計算器“虛擬化”,并脫機將它們的內容保存在“云端”,而且儲存在各種計算器的數據應該有可能進行跨平臺搜索。接著聯網計算器萎縮了,維持屏幕、鍵盤的元素不變,設計出平板電腦和掌心大小的機器——智能手機。然后人們開始為這些移動設備編寫App……。你看見了這幅圖像,這些改變跟著摩爾定律的節拍滴滴答答前進。 將珍珠的一層拿來建造發展、商業化,這些學得的技術,鞏固支持了下一層相關產業的發展。以蘋果為例,人們常說它自成一格,但是蘋果計算機早期關鍵的員工為英特爾、Atari、惠普工作。蘋果的風險資本的靠山不是曾經支持過Fairchild、英特爾,就是曾經為它們工作過。有名的麥金塔計算機,讓用戶操作上感覺友好以及適合圖像用戶的界面設計,與Windows重迭之外,鼠標的靈感來自1979年Steve Jobs和工程師一次付費給XEROX PARC的參訪,地點在Stanford研究公園。換句話說,蘋果自身就是硅谷環境下、源自于科技的產物。 The Fairchild 8: Gordon Moore, Sheldon Roberts, Eugene Kleiner, Robert Noyce, Victor Grinich, Julius Blank, Jean Hoerni, and Jay Last.(照片屬于Wayne Miller/Magnum Photos) 文化 硅谷誕生的第二個推力:文化。當Shockley的晶體管和招募的員工1955年抵達硅谷時,那里仍然以農業為主,當地小型產業清楚集中在高科技。最大的雇主是國防承包商Lockheed。IBM打算開設一個小型研究室,少數在1950年代的硅谷土生土長的高科技公司惠普,已不只10歲。 斯坦福同時主動建立自己的物理和工程部門,Frederick Terman教授很担心斯坦福畢業生“頭腦外流”到工作機會豐富的東岸,所以他和J.E. Wallace Sterling校長打造了“技術學者社群”,讓業界和學界有流動的連結。這代表當新的晶體管和微芯片公司開始成長,技術知識深厚的工程師已經在那等著了。 只有當人口爆炸時,這些風潮才能更快促成。在1950到1970年間,Santa Clara County的人口增加了三倍,從大約30萬的居民增加超過1百萬人,這就好像持續20年每15分鐘就有一個新人搬遷到Santa Clara County。而新成員總體來說更加年輕,也比當地人受過更好的教育。硅谷從高中學歷的老農夫小區,轉變成一個人可能就擁有多個博士學位。 這些新成員涌入過去的農業區,意味很有可能圍繞一些即將開始的新公司需要,來創造一個商業環境,而非將既有的商業文化塞進新產業。因此硅谷成為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系統,從專業的法律公司、招募公司、原型技術到股票選擇計劃、區域法律、小區大學課程獎學金,發展出一個支持科技為基礎的商業結構。 歷史學家Richard White說,現代化的美西(Meici)生出來就很現代,因為人們追隨著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硅谷的出生是后現代的,不只是地理位置上,還包括對于根深蒂固 200年之久傳統東岸的商業結構和方式,若人們開展不同于以往新的實驗,被視為自然而然又理所當然。 從一開始,硅谷創業家就認為自己與東岸的企業家完全相反。美西的人將自己看成牛仔和開拓者,要開創一個新疆界,人們極為勇敢,認為失敗并不可恥,而是解決困難課題最快的方式。1970年代,隨著反文化中心的影響力,硅谷企業也變得以閑散文化為名。而它們的產品像是電動、PC,也把進階的科技帶給“剩下的我們”。 金錢 伴隨對的科技種子撒進特別豐沃、吸收力強的文化土壤,第三個造成硅谷誕生的關鍵元素,就是“錢”。再說一次,時機是非常重要的。聯邦政府資金的挹注,更啟動了硅谷。無論是國防部購買100%最早期的微芯片;惠普和Lockheed將產品賣到軍事客戶;或是聯邦研究資金注入Syandford,硅谷都是冷戰恐懼的受益者,對冷戰的懼怕使得國防部愿意在電子設備、系統上做出龐大投資。政府其實才是硅谷的第一個風險資本家。 1970年代第一個風險資本公司進入硅谷。Sequoia Capital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和Byers都是由Fairchild校友在1972年所創建。在他們當中,這些創投公司資助了亞馬遜、蘋果、思科、Dropbox、電藝、Facebook、Genentech、Google、Instagram、Intuit、和LinkedIn,而上述只是A~L為開頭字母的公司。 一代成功的模式,接著轉而提供了下一代企業家財務支持和經營專業,這是硅谷不斷邁向成功最重要卻也最低調的秘密。如同Steve Jobs在2005年一場斯坦福演講精彩的開場中,曾以進行中的跨時代接力賽作為比喻,說明賽跑者要交棒給下一位選手。 以上三個因素造就了硅谷的誕生,在第二篇文章中,將會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么這樣的科技經濟圈能夠長久運行?而當回答完這兩個問題時,這位史學家對于未來的展望也將昭然若揭。(翻譯/張之穎) 文章來源:Backchannel
CSDN 2015-08-23 08:50:4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