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無力,該怎樣獲得力量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這是世相(thefair)的 訂制廣告


片尾附視頻《汪涵、白巖松、陳一冰:行動的力量》


王朔小說《橡皮人》中描述了一群自我迷失的都市年輕人,一個“行尸走肉、寡廉鮮恥、沒有血肉、沒有情感、喪失了精神生活”的群體。他們一如工藝品,“被高高在上的觀賞者輪流捏拿玩弄,被生活的泥匠用壓力捏成各種形態”。

小說寫于上世紀80年代,二十多年后,一家雜志以“橡皮人”為封面標題,報道分析了新一代的中國“橡皮人”——他們“無夢、無痛、無趣”,淪為打醬油的局外人,相繼遭遇職業枯竭、才智枯竭、動力枯竭、價值枯竭,最終情感也枯竭。

橡皮人可以在如下職業中尋找——醫生、銀行職員、程序員、教師、記者、交警、公務員、演員、出租車司機……涵蓋廣泛。

兩代橡皮人跨越近30年,這30年中,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從社會環境來說,30年前的“橡皮人”,更多成因于計劃經濟時代機會的缺乏與改革的受挫;30年后的“橡皮人”,則更多成因于市場大潮下的業績壓力、價值感的缺失、階層的固化與無所不在的成功學毒霾。

如果我們考察人的主觀能動性一面,個體的主動性與行動力,也是形成各自不同命運的重要原因。譬如,在上世紀80年代計劃經濟主導社會的格局下,仍有少數不安于或者苦于現狀的人們,率先出走,擁抱市場,實現自我;而在當下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多年,改革進入深水區,利益格局難以破解,白領與中產階層成長阻滯之時,仍有不少人或在傳統領域中積極進取,或借新經濟與互聯網的東風,取得人生與事業的突破。

本次專輯中的三位人士,從世俗眼光來說,他們是所謂的人生贏家、成功人士,但他們并沒有躺在功勞薄上享受成功與財富,他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依然保持純心,保持內心的信仰,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己,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影響力,跟事業發展以外的事情結合,實實在在地做一些對社會對公眾對時代有益的事情。行動力是一項工具性的能力,如果沒有真善價值觀的指引,行動力就像失去人文和人道指引的科學。




央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白巖松創辦“東西聯大”,招募大學生做新聞私塾。辦“新聞私塾”的想法,2007年在白巖松的心里就萌發了,終于,2012年私塾迎來了第一屆學生。作為不在校園里頭的人,白巖松說,他想給新聞教育添加點不大一樣的東西,但真要實行卻沒那么容易。“我的副業是在電視臺做節目,我的主業是搞教育。人這一輩子,就是把主業做成副業,又把副業做成主業,不斷折騰的過程。我現在很幸福,主業里有我的詩和遠方,而副業是一種責任。”


他寫給東西聯大的校訓是“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想要改變,必須行動。”他希望聯大的人“都是方法派、行動派和建設派,是一個人情練達、更有人性和人文關懷的、同時不以短期的贏或者輸去做一種評判或者內心太大波動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行動,當下的中國社會,一個標志性的特點就是大家都在抱怨,覺得責任全是別人的。那你在做什么?……我總是害怕,掙錢變得這么容易了,然后我拿它干嘛呀,我的生活方式不需要這么多錢。衡量標準不能是外在的標準,我掙多少錢,或者怎么樣,我覺得要拿你是不是真的很開心。我做這件事,真的很開心。我這三年辦學的最大感想是很快樂,而且覺得非常落地、踏實。”




湖南衛視知名主持人汪涵在本職事業功成名就之時,熱心于方言與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生命這個杯子的體量就這么大,我的老師就和我說過,你要想生命之燈變得更亮,很簡單,加兩根燈芯就亮了,但是你亮的時間比別人短。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做大你的心量,能裝更多的油,裝更好的油,把你內心的雜質去掉了,更加純。”


汪涵本人是長沙詩詞吟誦學會的發起人之一,曾自費出資,邀請長沙8位高齡老人錄制的方言吟誦古詩詞。此外,他計劃在湖南省博物館建立一個湖南方言的館中館,做一個湖湘方言的語料平臺。他還自己組建了一個課題組,成員全部是研究漢語的湖南籍博士,計劃用五年時間,將53個片區的方言全部記錄下來。“你站在這樣一個地方有話語權,那你就要守住這樣一個機會,要學會去利用你的職業去傳播一些你內心的東西。”





北京奧運會體操項目冠軍陳一冰曾經迷失在成功的榮譽與物質的豐盛中,后來他反省自己,追隨內心,退役后離開體育局,自費發起了“公益百校行”,希望給100所學校捐贈10萬元愛心助學基金。目前,他已完成了15所學校的行走。

“小時候的童真,在我身上一直都有,這種童真,讓我足夠保持真誠,不管面對何人何事。這種真誠,可以抵抗一切路上遇到的挫折,消解一切反的作用力,并從中找到勇氣。”除了公益,陳一冰也想像體操前輩李寧一樣,在商業上有一番作為。其實在2009年,陳一冰就開了自己的公司。但那時沒有太多的精力參與管理,他就有意識地物色未來的助手。“大部分人退役之后可能會選擇做教練,但是我不想做教練。我更喜歡往更開闊的地方去。我有顆公益的心,想要去做有意義的事情。人活著除了物質,心靈還很重要。在有這么一顆心的時候,我要去做我適合做的事情。”



墨子說,“志行,為也”,動機與行為結合起來,才能完成一番事業。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天下柔弱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這就是“心純凈,行至美”的價值所在。只有在“純凈的心靈”——真善價值觀的指引下,行動才可能至于美麗、達到強大。






世相 2015-08-23 08:51:17

[新一篇] 北京,讓我擁抱你,在晴朗的天氣

[舊一篇] 扮演成整天自我矮化的人到底是一種什么體驗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