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瞬》百年一瞬1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翁同與光緒

    翁同騄與光緒皇帝在1876年至1898年的23年間,既是師生、又是君臣,1897——1898兩年,他們百成了變法圖強的同志,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的一個奇跡。(百萬媽咪:總裁,借個娃)

    1997年11月一個晴朗的上午,我走進常熟古城區翁家巷翁氏故居——彩衣堂翁同騄紀念館。

    猛然意一識到:啊!有一百年了么?!可不。

    翁同騄剛好長我整整一百歲,他在1830年誕生于北京城石駙馬大街羅圈瞬胡同,當時他的父親翁心存在清廷任翰林院侍講。

    翁同騄五歲那年秋天才隨母親回到故鄉常熟。

    幼年翁同騄一直住在西院的柏古軒。

    由于他生活在一門世宦的家庭,加上父兄在科舉和仕途上的成功,對翁同騄是一個恒常的鞭策,所以后來他在科舉和仕途上,也十分順利。

    1849年隨雙親再次回到北京,在他20歲生日那天(舊歷四月二十七日)完婚。

    1850年禮部拔貢考試,列一等第五名。

    1852年,應順天鄉試,中試第二十七名。

    1856年,26歲,應順天會試,中試第六十三名。

    復試列一等第二名。

    殿試列一甲第一名,狀元及第。(悠閑小農女)

    授翰林院修撰。

    1871年8月14日,當未來的光緒皇帝載恬在北京太平湖東岸醇郡王府呱呱墜地的時候,內閣學士翁同騄正在上書房向同治皇帝講授《左傳》……翁同騄1865年起奉旨在弘德殿行走,授讀西太后手中的玩偶、十歲的同治皇帝,算來已經有六年之久了。

    十六歲的同治皇帝仍然像個小孩子一樣嘻笑言動,神志不專,師傅無從著力。

    翁同騄無論如何都沒想到,五年后又奉旨在毓慶宮行走,為慈禧太后手中另一個玩偶、五歲的光緒皇帝授讀。

    但光緒皇帝比同治皇帝好學得多。

    1876年2月16日是光緒皇帝開蒙的第一天,在養心殿東暖閣,翁同騄先在紙上寫了八個大字天下太平、光明百正大。

    然后握著皇帝的小手在朱書仿格上將八個字重寫了一遍。

    光緒皇帝短短的一生,他本人基本上做到了年光明正大,而在光緒的年號里卻沒有一日天下太平。

    此后,翁同騄不僅授讀,而且在某種程度給予這一個寂寞的孩子以父親般的蔭護。

    由于西太后的專橫,處在特殊生存條件下的太監們,很自然都變成了勢利小人。

    弱小的光緒不斷受太監們的欺負。

    太監們不僅對他瞬漠不關心,時常腹痛不思食,讓光緒自己鋪床疊被,自己給自己倒茶,燙得手背起泡。

    還動輒到西太后那里去打小皇帝的小報告,使得光緒經常挨西太后的責罵。(風流醫生俏護士)

    而翁同騄往往挺身而出,伸張正義。

    在幼小的光緒心目中,翁同騄成了自己唯一的庇護人。

    這正是后來光緒皇帝遇事就要與師傅促膝獨對的感基礎。

    這位帝王之師除了講授古圣先賢的經典以外,還在坊間選購一些通俗讀物送呈皇帝。

    為了使膽小的皇帝勇敢些,他甚至還買了法國冕西士加尼編寫的《探路記》漢譯插圖本送呈光緒閱讀。

    翁同騄給光緒皇帝先后開了四十余門課程。

    進入90年代,進呈給皇帝并加以講解的書籍還有西方政治、歷史、地理和革新派黃遵憲、康有為等人的作品。

    也趁授讀之機,力陳民生維艱,列強貪得無厭。

    可以說光緒從一個在慈禧卵翼下戰戰兢兢的兒皇帝,能突破幾千年封建思想的桎梏,審時度勢,置生死于度外,自上而下,力排眾議,逆水行舟,進行了一次短暫的維新變法,首先得益于翁同騄。

    所以康有為稱翁同騄為中國維新第一導師。

    戊戌變法雖然只有一百零三天就流產了,但在中國的上空,可以說是一百零三天的電閃雷鳴,照亮了滿目創痍、封閉、愚昧的中國大地。

    百光緒朝,西太后依然垂簾聽政。

    簾子后面是一個非常主動的地位,既可以不露廬山真面目,必要時,還可以把簾子撤了。(單挑高傲公主)

    事辦好了,是圣母皇太后英明。

    事年辦壞了,是兒皇帝年幼無知。

    一開始,光緒和翁同騄兩師徒,在許多重大主張一上,自然而然就趨于一致。

    1883年,法國入侵越南,爆中法戰爭,十三歲的光緒皇帝就和他的師傅站在一瞬起,力主抗法自衛,使垂簾聽政的西太后隱隱感到光緒不僅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似乎在他的周圍有了帝黨的影子,直接威脅著自己的權力。

    她懾于法國侵略者對中國的威脅,為了妥協乞和,連忙改組軍機處,罷黜主戰的軍機大臣翁同騄等人。

    雖然后來清廷也曾對法宣戰,戰爭延續到1885年,最終還是以議和——犧牲越南的獨立地位、云南通商和修筑鐵路的特殊權益而告終。

    實際上,光緒皇帝在中法戰爭的整個過程中,應該說是一次摹擬式地參與,從政治上得到了一次磨練。

    對皇權的興趣和要求日漸迫切,對宮廷內的斗爭也非懵懂的局外人了。

    如何逐步當上一個名符其實的皇帝?像他兒時描紅一樣,仍然是翁同騄在他身邊手把手地教他。

    1886年6月,西太后向王公和中樞大臣們表示將在明年歸政于光緒皇帝。

    這當然是忸怩作態,而并非誠意。

    所以,翁同騄勸告光緒皇帝向西太后吁懇推遲歸政。

    西太后對光緒皇帝的知趣非常高興。

    次年2月7日,西太后慷慨為十七歲的光緒舉行了所謂親政典禮,但以訓政之名取代了垂簾聽政之實。

    慈禧太后仍舊是大清帝國的主宰者。

    過了一年,光緒皇帝十八歲,在朝野輿論的壓力下,西太后不得不盡快給他完婚,并百順應臣民的意愿,歸政于皇上。

    1888年7月27日西太后出懿旨稱明年正月大婚禮成,應即親裁大政。

    年這一次光緒皇帝對親爸爸的懿旨就毫無懇辭之意了。

    隨即下達上諭,表示……三十年來,圣母為天一下憂勞況瘁,幾無晷刻可以稍資休息。

    ……朕敢不祗遵。

    光緒皇帝的自信,當然包括師傅的支持在內。

    1889年2月26日至28日舉行了光緒皇帝的大婚典禮,瞬西太后的侄女,葉赫那拉氏,被西太后指定為皇后,即隆裕皇后。

    3月4日舉行了親裁大政典禮。

    這一次依然是名義上的更換。

    西太后表面上雖不預聞國政,實則未嘗一日放松權柄;身在頤和園,而精神實貫注于紫禁城也。

    光緒皇帝仍須每日至頤和園請安。

    太后也經常回到皇宮召見樞臣,重大行政、人事大權仍然牢牢掌握在西太后手中。

    此后,一個是翅膀上的絨毛未脫、卻有著勵精圖治雄心的青年皇帝。

    一個是執掌了帝國大權近三十年、嗜權如命、老謀深算、從未間斷在貴胄集團內培植自己的死黨、心腹密布朝野上下的皇太后。

    他們之間的矛盾勢必日漸加深。

    光緒二十年,歲在甲午,那是一個疾風驟雨的年份。

    十月初十(1894年11月8日),是慈禧太后的六十生辰大慶。

    使西太后大觸楣頭的是日本大舉進攻朝鮮。

    戰端一起,光緒皇帝就旗幟鮮明地力主反擊。

    6月25日,光緒向李鴻章指出:口舌爭辯,已無濟于事。

    7月1日,令李鴻章迅速御敵。

    7月4日,斥責李鴻章依賴英俄出面干涉之議仍貽后患,明確指出:中國自應自保藩封,不宜借助他邦。

    7月16日任命主戰派大臣翁同騄、李鴻藻等為軍機大臣。

    命李鴻章布置出兵。

    7月22日,光緒皇帝諭李鴻章毋誤事百機,倘有觀望不前,致有貽誤,定將該大臣等重懲。

    8月1日清廷對日宣戰。

    8月16日,李鴻章奏請俄國調停,光緒予以批責。

    9月16日,日軍攻占平壤。

    17年日黃海生海戰,海軍管帶鄧世昌等犧牲。

    光緒痛斥李鴻章日久無功,拔去三眼花翎。

    西太后由于生辰迫一近,從后臺靜觀轉而走出前臺,進行直接干預。

網載 2015-09-08 22:44:08

[新一篇] 《百年一瞬》百年一瞬2

[舊一篇] 《百年一瞬》我的鄰居路先生4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