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人生】猝然臨之而不驚 無故加之而不怒(圖)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20121105002733225_small.jpg

古時候被人稱作豪杰的志士,都有一般人所無法忍受的度量。(網絡圖片)

秋雨淅瀝,霧氣濛濛。雨夜讀書,也禁不住一絲淡淡的憂郁涌上心頭。然而,當我偶然在書本上看到了“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句話時,內心為之一震,時常縈繞在心頭的那些不良情緒頓時煙消云散了。

當面臨人生中的巨大變故或受到劇烈的心靈打擊之時,人的內心往往是很脆弱的。一個人要做到臨危不驚很不容易,做到受辱不怒就更加困難了。因為內心的承受能力是由人的心性高低所決定的,一個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須在各種考驗和誘惑甚至誹謗中不斷地修心養性,才能逐步擴大自身的心量與增強承受能力。

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

這兩句名言出自于宋朝著名大文豪蘇軾的《留侯論》,原文是:“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意思是說,古時候被人稱作豪杰的志士,必定都具有超人的節操,還有一般人所無法忍受的度量。有勇無謀的人被侮辱,一定會拔起劍,挺身上前搏斗,這不足夠被稱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氣概的人,遇到突發的情形毫不驚慌,當無故受到別人侮辱之時,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胸懷極大的抱負,志向非常高遠。

細思之,一個人容易受驚或發怒,都與他的心性有關。受驚往往是因為心虛,心虛就是自知有所虧欠。一個人若真能做到“內省而不縮”、“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自覺在道、在義、在法、在情、在理上都無所虧欠,便可以遇事不驚,臨事不懼。一個人容易發怒,也往往是因為心虛所致。心虛者就像一個有傷口的人,會比一般人更加敏感,若被觸及破傷之處,反應便非常激烈。反之,便自然能以坦然之心面對任何變故,即使遭到無故加之的指責或歸罪,亦不能使他輕易動怒。

仰高山解縈懷,臨大海悟包容

一個人內心的修煉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就能經常保持平靜與祥和,面對突然發生出現的事物和危險也能臨危不慌,鎮定自若。光明磊落的心態即使被莫名地誣陷和詆毀也不會大發雷霆,仍能泰然處之。定力若能如此深厚,必是修煉人才能達到的精神境界。以前我曾讀過“仰高山解縈懷,臨大海悟包容”的人生哲理,當時我對前半句不得其解。仰望高山就能解除縈懷嗎?然而當我凝神仰望高山之時,心中似有所悟。不管雷轟雨打,還是風吹日曬,高山都是巋然不動。大風可以吹折草木,卻無法讓大山撼動一絲一毫。我豁然明白了那些曾經耿耿于懷的人間俗事,原來是那樣的微不足道,那些俗世中的誹謗和中傷也不值得去辯駁,心如高山,念如磐石,世間的一切紛爭就變得像雞蟲之爭一樣渺小。

我喜歡香港的大嶼山,在頂峰極目四望,群峰疊嶂,碧海白云,心底感到無限開闊;也喜歡紐約的大熊山,山湖相連,水凈天清,湖光山色交映于一體。如果說大海讓我學會了包容,高山則讓我學會了臨危不驚,忍辱不辯。

儒家始祖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仁者就是指仁厚的人,他們安于義理,仁慈寬容而不易沖動,性情好靜就像高山一樣巋然不動。喜歡高山的人必然勤于看山、登山,居高始得遠眺,臨峰方可眼闊。一個人如果每天只忙于生計,他的視野肯定就會受到局限,他的感受與心境也就只能停留在柴米油鹽醬醋之列。時常登山臨海,憑高遠眺,就一定會產生與平時生活中不同的感受,就能親身體驗到宇宙的博大和大自然的造化,也能陶冶情操,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



網載 2015-08-25 16:40:16

[新一篇] 歷史故事:人無貪心 遠離災禍(圖)

[舊一篇]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