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通變第二十九
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詩賦書記,名理相因,此有常之體也;
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名理有常,體必資於故實;通變無方,數必酌於新聲:故能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
然綆短者銜渴,足疲者輟塗,非文理之數盡,乃通變之術疎耳。
故論文之方,譬諸草木,根幹麗土而同性,臭味晞陽而異品矣。
是以九代詠歌,志合文則。黃歌斷竹,質之至也;唐歌在昔,則廣於黃世;虞歌卿雲,則文於唐時;夏歌雕牆,縟於虞代;
商周篇什,麗於夏年。至於序志述時,其揆一也。暨楚之騷文,矩式周人;漢之賦頌,影寫楚世;魏之策制,顧慕漢風;
晉之辭章,瞻望魏采。搉而論之,則黃唐淳而質,虞夏質而辨,商周麗而雅,楚漢侈而豔,魏晉淺而綺,宋初訛而新。
從質及訛,彌近彌澹。何則?競今疎古,風味氣衰也。今才穎之士,刻意學文,多略漢篇,師範宋集,雖古今備閱,然近附而遠疎矣。
夫青生於藍,絳生於蒨,雖踰本色,不能復化。桓君山云:予見新進麗文,美而無採;及見劉揚言辭,常輒有得。此其驗也。
故練青濯絳,必歸藍蒨,矯訛翻淺,還宗經誥;斯斟酌乎質文之間,而檃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
夫誇張聲貌,則漢初已極,自茲厥後,循環相因,雖軒翥出轍,而終入籠內。枚乘七發云:通望兮東海,虹洞兮蒼天。
相如上林云:視之無端,察之無涯,日出東沼,月生西陂。馬融廣成云:天地虹洞,固無端涯,大明出東,月生西陂。
揚雄校獵云:出入日月,天與地沓。張衡西京云:日月於是乎出入,象扶桑於濛汜。此並廣寓極狀,而五家如一。
諸如此類,莫不相循,參伍因革,通變之數也。
是以規略文統,宜宏大體,先博覽以精閱,總綱紀而攝契;然後拓衢路,置關鍵,長轡遠馭,從容按節,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
采如宛虹之奮鬐,光若長離之振翼,迺穎脫之文矣。若乃齷齪於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間之迴驟,豈萬里之逸步哉!
贊曰:文律運周,日新其業。變則其久,通則不乏。趨時必果,乘機無怯。望今制奇,參古定法。
斷竹[吳越春秋]範蠡進善射者陳音。越王請音而問曰:孤聞子善射,道何所生?
音曰:臣聞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彈起於古之孝子不忍見父母爲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
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士逐宍。按所歌者本黃帝時竹彈謠。
卿雲[尚書大傳]舜將禪禹,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歌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八伯咸進,稽首而和歌曰:明明上天,爛然是陳。日月光華,弘予一人。
易辭彖辭: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榖草木麗乎土。
明詩篇:江左篇製,溺乎玄風。
明詩篇:晉世羣才,稍入輕綺。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降及元康,潘陸特秀,縟旨星稠,繁文綺合。
南史王籍傳:爲詩慕謝靈運,至其合也,殆無愧色。時人咸謂康樂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嚴莊周。
詩品序:次有輕薄之徒,笑曹劉爲古拙,謂鮑照羲皇上人,謝朓今古獨步。
淮南子俶真篇:今以涅染緇,則黑於緇;以藍染青,則青於藍。涅非緇也,青非藍也,茲雖逾其母,而無能復化已。
史記高祖紀贊: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又歷書:蓋三王之政若循環,窮則反本。
文選王儉褚淵碑文:自茲厥後,無替前規。
後漢書馬融傳作:大明生東,月朔西陂。
顏注云:謂苑囿之大,遙望日月皆從中出入,而天地之際杳然縣遠也。說者反以杳爲沓,解云重沓;非惟乖理,蓋已失韻。
文律運周,文賦:普辭條與文律。曹子建集朔風詩:四氣代謝,懸景運周。
漢書禮樂志:長麗前掞光燿明。臣瓚曰:長麗,靈鳥也。故相如賦曰:前長麗而後矞皇。
2022-12-08 18:54:2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