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軍事史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內容提要

古代中期(公元前 8—前 3 世紀)是奴隸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奴隸

制國家普遍興起的時期,人類文明已越出少數幾個地區向周邊擴展。戰爭便

成為這種擴展的重要手段。各種戰爭多達 2000 余次。

地中海世界的硝煙是這一時期戰爭的主旋律,這不僅因為希臘、羅馬、

馬其頓、亞述、波斯、埃及、迦太基等重要國家都環繞地中海,而且南亞次

大陸的印度在某種程度上也被卷入這一地區的戰爭。同時,戰爭還聯系著經

濟文化的發展,使它們成相互關聯的一體。

在南亞的印度,有列國時代十六大國間的內爭,最后統一于孔雀帝國;

在東方的中國,正值春秋戰國時代,經過 300 余年的春秋爭霸和 250 余年的

戰國爭雄,最后達到秦帝國的統一。

經過 500 年的戰爭,無論是東方或是西方,都顯示出從分裂到統一的發

展趨勢,戰爭幫助歷史完成了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變革。

一、概述

1.古代中期的軍事交鋒

古代中期(公元前 8—前 3 世紀)是奴隸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奴

隸制國家普遍興起的時期,人類文明已超出少數幾個地區,向周邊擴展。

中國的文明已從黃河流域傳播到長江流域;在印度,恒河流域取代印度

河流域成為文明的重心;在西亞地區,兩河流域的古老文明衰亡后,繼

而興起了亞述帝國、新巴比倫王國和波斯帝國等文明;尼羅河流域的古

埃及文明一直沿襲下來,但在本時期,它已經衰落,缺乏活力,并不斷

遭到外族的入侵和征服;在北非,迦太基一度稱雄于西地中海;在南歐,

新興的希臘、羅馬文明先后崛起。總之,古代中期的亞、歐、非三洲均

已成為文明的載體,各擁有幾百甚至上千個奴隸制國家。

奴隸社會的一大特色便是戰爭頻繁,本時期多達 2000 余次,僅中國,

見于經傳的較大戰爭即有 711 次之多①。戰爭類型也繁多,既有小國之間

的互相構怨,也有改朝換代的王朝戰爭如印度孔雀王朝取代難陀王朝;

有文明世界與游牧民族的抗爭,也有大國對周邊小國的侵略鯨吞;既有

地區性的統一戰爭,也有國際性的爭霸戰爭。從戰爭發生的區域來看,

主要是在西方的地中海世界、南亞的印度及東方的中國,這三大地區的

熊熊戰火相互輝映,構成了當時世界的軍事格局。

地中海世界的硝煙是戰爭的主旋律,這不僅因為希臘、羅馬、馬其

頓、亞述、波斯、埃及、迦太基等重要國家都環繞著地中海,也不僅是

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在某種程度上也被卷入這一地區的戰爭,還由于這些

國家并非孤立發展,它們之間有著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聯系,而且戰

爭常常把它們結為一體。

本時期首次洲際間的軍事交鋒發生在亞述帝國時期(公元前 9—前 7

世紀),亞述王薩爾貢二世和阿薩爾哈東曾先后兩次攻入埃及,將西亞

與東北非結為一體。代之而起的新巴比倫王國(公元前 626—前 539)雖

未征服埃及,但與之在巴勒斯坦一帶幾次角力。公元前 6 世紀中期,波

斯帝國興起,其鐵蹄先后踐踏了中亞、印度西北、埃及乃至黑海北岸,

其盛期發動的希波戰爭,是本時期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由此拉開了西亞

地區與希臘地區間長達近 200 年之久的抗爭序幕。

希臘文明是本時期的新興文明,直至公元前 6 世紀,這個文明才逐

漸褪祛了氏族部落的外殼,形成了數百個城邦國家,其殖民城邦遍布地

中海。它們始終沒有完成統一,但也形成過幾個松散的聯盟,即斯巴達

同盟或稱伯羅奔尼撒同盟,與稍后在希波戰爭中形成的雅典海上同盟或

稱提洛同盟。這兩個同盟聯合打敗波斯帝國的入侵后,很快反目成仇。

經過 27 年(公元前 431—前 404)的內部爭雄,斯巴達成為希臘世界的

霸主。但這場內戰耗盡了希臘的實力,客觀上為后來馬其頓的征服創造

了條件。

公元前 401 年,一支萬余人的希臘雇傭軍進入西亞,幫助小居魯士

① 據《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軍事史》附卷《歷代戰爭年表·上》統計,解放軍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6~35 頁。

爭奪波斯王位,在庫納薩一戰中,這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勢如破竹,但在

追擊中,小居魯士被殺。這支軍隊在青年將領色諾芬的指揮下,從波斯

帝國腹地巴比倫安然退回希臘。這是希波戰爭后發生在兩個地區間的又

一件大事,它檢驗了波斯帝國的軍事實力,并帶回了波斯帝國并非不可

征服的信息。誠如有的學者說,此舉“震驚了世界,并鼓舞了后來希臘

人入侵波斯王土”①。

此后,希臘霸主斯巴達國王阿吉西拉斯(公元前 398—前 360)很快

將戰火燒到小亞細亞,但在公元前 394 年,他的艦隊遭到了決定性失敗,

從而阻止了其擴張野心。此后半個多世紀里,無論希臘或波斯,內訌不

斷,希臘霸主不斷更迭,波斯帝國宮廷喋血不休,均為內爭所累,無力

外伐,東地中海世界暫顯平靜。公元前 4 世紀后期,希臘北部的馬其頓

興起,在亞歷山大的率領下,首先統一希臘半島,繼而十年東征,消滅

波斯帝國,建立了一個囊括希臘、西亞、印度西北部、咸海南岸的中亞、

埃及的大帝國。雖然這個帝國僅是曇花一現,但它首次將地中海東部各

國聯為一體,并由此形成了一種征服世界的觀念。

這個觀念隨即鼓舞了一個野心家,即希臘西北部的伊庇魯斯國王皮

洛士(公元前 319—前 272)。他出身于馬其頓亞歷山大學校,是位有絕

頂天才的將領,經常熱衷于龐大的計劃,幻想成為第二個亞歷山大,欲

在地中海西部,依亞歷山大在東方的榜樣,建立一個世界帝國。公元前

280 年,他率軍遠征意大利南部,與羅馬人打了一場艱苦的戰爭,取得了

不少勝利,但自己也損失慘重,至公元前 275 年,被迫率殘兵離開了意

大利。在西方建立帝國的計劃,后來由羅馬人實現了。

羅馬在公元前 6 世紀末始形成國家,當時它處于許多民族的包圍中,

但它善于吸取教訓,不斷改進戰術,并采用結盟戰略,經過長期(公元

前 477—前 290)苦斗,占據了意大利中部;再經為時 5 年的“皮洛士戰

爭”,將皮洛士逐出半島,征服南部意大利。以 200 余年之武功,終于

統一了意大利半島,進而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自公元前 3 世紀中葉

始,它經過兩次布匿戰爭,打敗北非強國迦太基,邁出了征服整個地中

海世界的第一步。至公元前 2 世紀前半期,它便將地中海變成了自己的

內海。

在南亞的印度,本時期亦是一個干戈齊舉的時代,既有列國時代十

六大國間的內爭,也有波斯、馬其頓的外族入侵。在復雜的國內、國際

斗爭中,摩竭陀國家日愈強大,通過兼并戰爭、驅逐外族,統一了南亞

次大陸,建立了孔雀帝國。

在東方的中國,本時期正值春秋戰國時代,亦是社會制度發生劇烈

變革的時期,戰亂頻仍,不僅有中原各國間的相互攻伐,還穿插著周邊

少數民族的入侵,所謂“南夷與北夷交,中國不絕如線”(《公羊傳·僖

公四年》),即指此事。春秋時期,王綱解紐,西周統一國家分裂為 160

余個奴隸制小國,它們之間征伐不休,致有戰事 483 次、大戰 376 次之

說。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迭相登場,爭霸中原。經過 300 余年的爭霸戰爭,至戰國初期,形成了

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并舉的局面,在七強長達 250 余年的

① 色諾芬:《長征記》,英譯本序言,商務印書館 1985 年版。

相互糾葛中,秦國逐漸取得了優勢,于公元前 221 年,吞并其他六國,

囊括天下為一統。

經過 500 年的戰爭,無論是東方或是西方,都顯示出從分裂到統一

的同態發展。地跨西亞、北非的亞述帝國、波斯帝國,跨越三洲的亞歷

山大帝國,雄踞南亞次大陸的孔雀帝國,囊括地中海西部的羅馬共和國,

以及腳踏黃河長江兩岸的秦帝國,都代表著這種發展趨勢。帝國的建立

必然伴隨著劇烈的軍事征服。雖然我們可以謳歌那些被征服者的英勇抵

抗行為,譴責弱肉強食的血腥戰爭,但是,以統一取代分裂畢竟是一種

進步。在中國,劇烈的軍事沖突還反映著深刻的社會變革,促進了奴隸

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古代中期的戰爭,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思想文化的繁榮密切相關。

本時期是一個世界范圍內的思想解放的時代,各種新思想、新學說紛沓

而至。在中國,出現了諸子百家,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在印度,

列國時代出現的六大師、六十二見(見解)、九十六種外道,標志著人

類思維在社會生產力發展基礎之上的一次大覺醒;在希臘,古典時代的

思想文化亦極其繁榮。究其原因,主要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政治

上的擴展愿望,各種思潮便應運而生;同時,動蕩的社會、頻繁的戰爭,

亦為文人學士提供了思想素材與契機。至各帝國建立后,思想解放運動

一般亦即中止,對正統思想的尊奉扼制了人類思維的探索。不過,亞歷

山大帝國是一個例外,它將幾十個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國

家聯為一體,成為東西方文明交匯的大熔爐。

總之,古代中期的世界軍事實則是經濟發展基礎上政治斗爭的表

現,由一幅幅血腥戰爭畫面所構成,但在這種表層現象之下,亦隱藏著

社會的統一與進步、思想文化的繁榮與整合等事實。古代中期的血腥屠

殺,盡管危害很大,但它卻是人類文明進步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2.古代中期軍事發展概況

古代中期,各國在軍隊建設、武器裝備、戰術等方面,均有較大的

發展變化。

(1)兵制

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各國兵制具體情況不盡一致。從總體

看,本時期兵制大致有以下幾種:

其一,公民兵制。亦稱民兵制,它要求“每一自由民出身的男子都

必須服兵役。只有那些擔任公職的人,而在較早的時期,則還有第四等

級即最貧窮的自由民,才能免服兵役。這是以奴隸制為基礎的民兵制度”

①。其特點為:服兵役是一種特權;自備武器,一般不發津貼;戰時服役,

戰后解甲歸田。該兵制以古希臘的雅典、斯巴達及羅馬最為典型。東方

各國立國之初,一般也實行此兵制,如亞述帝國初期的全民皆兵、波斯

興起之初的“卡拉”(人民)制、中國春秋初期的“國人兵役制”,皆

屬民軍范圍。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9 頁。

其二,世兵制。其特征是國家專門培養一個以當兵為職業的武士階

層,子襲父業,世代當兵。它主要流行于古代東方國家,以印度最為典

型。中國春秋時代的軍士、印度四種姓中的剎帝利,即為武士階層。在

亞述和波斯,其表現形式稍有不同,它們建立帝國后,由于境內民族眾

多,于是作為征服者和統治民族的亞述人和波斯人便成為專務兵事的階

層。世兵制僅出現于東方,是因為東方國家幅員遼闊,國民居住分散,

普遍民兵制在緊急關頭不能迅速征集足夠兵員,故有必要以效忠原則(如

亞述和波斯)或就近原則(指離國都遠近)指定部分居民專服兵役。從

本質上看,它只是一種小范圍的民兵制。

其三,常備軍制。隨著戰爭的日益頻繁,各奴隸制國家為適應戰爭

需要,不得不集中部分常備兵組成軍隊,充當戰爭時的骨干力量。其特

點,一是脫離生產,成為職業軍隊,退役后可得一塊份地;二是裝備與

給養由國家提供。常備兵是國家軍隊的精銳。在本時期,建立第一支常

備軍的是亞述王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公元前 746—前 727),以后,

東方其他各國亦先后組建。希臘、羅馬、迦太基在本時期尚無常備軍,

但由于戰爭的頻繁與持久,希臘、羅馬的公民兵、迦太基的雇傭兵實際

上承擔了常備軍的職能。

其四,雇傭兵制。此兵制出現最晚,范圍也不廣,本時期僅限于印

度、希臘、迦太基等地,以迦太基最為典型,這個國家始終采用此兵制。

希臘后期,雇傭兵也很流行,誠如恩格斯所說:“在馬其頓的前夜,希

臘和它的殖民地,……是兵痞和雇傭兵的市場。”①雇傭兵與常備兵都是

為獲薪餉而長期服役的軍人,但雇傭兵多為外國人,他們的唯一目的是

賺錢謀生,至于與誰打仗,則絕少關心。雇傭兵是職業軍隊,訓練有素,

戰斗力較強,漢尼拔曾率領他們縱橫意大利達 16 載,戰無不勝,足見一

斑。

總體而言,本時期兵制大致經歷了從民兵制到常備兵制的發展過

程。當然,各國建立常備軍后,由于其數目不多,戰時仍需民兵補充。

(2)軍種

本時期的軍種分為陸軍與海軍兩類,多數國家的陸軍有步、騎、車、

象、工兵、輜重兵等兵種。車兵出現較早,范圍也廣,中國、亞述、波

斯、印度都有一定數量的車兵。中國春秋初期和亞述帝國初期,是車兵

的鼎盛時期,均有戰車數萬乘。波斯戰車裝有鐮刀,較為奇特,被稱為

“滾刀戰車”。戰車兵由貴族充任,裝備精良,出擊迅速,但受地形限

制較大,隨著戰爭的發展,騎兵逐漸取代了它的優勢。騎兵是本時期新

興的重要兵種,第一支獨立騎兵為亞述王薩爾貢二世(公元前 721—前

705)組建。波斯以農牧部落立國,馬匹較多,“在這里騎兵一下子就獲

得了統治地位”①。古希臘和羅馬,因地理條件限制,均無戰車,騎兵亦

少。在希臘,直到伊巴密濃達時期(公元前 4 世紀前半期)才出現了與

步兵協同作戰的正規騎兵。使騎兵真正發揮威力的是馬其頓人和迦太基

人,亞歷山大與漢尼拔的赫赫戰功,大半要歸于其騎兵的優勢。中國戰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14 頁。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7 頁。

國時代始有騎兵,在戰爭中發揮了較大作用,趙國因首先“胡服騎射”

而盛極一時。騎兵機動性強,出擊迅猛,受地形限制較小,是主要的進

攻和反擊力量。步兵是各國最重要、數目最多的兵種,是軍中支柱,如

中國的戰國七雄,均有幾十萬乃至百萬步兵,印度的孔雀王朝據說也有

步卒 60 萬。在許多國家,步兵依其裝備不同分為重裝與輕裝兩類,亞述

步兵分類最細,有劍手、弓箭手、矛手,它們各又被分為重、次重、輕、

次輕四類,足見其繁雜。在中國,步兵僅使用不同的兵器,無明確的分

類。本時期步兵史上最輝煌的一頁是由希臘人譜寫的,斯巴達方陣、底

比斯方陣、馬其頓方陣均為冷兵器時代較為優秀的步兵戰術。象兵范圍

不廣,僅印度和北非產象區使用。象兵最發達的國家是印度,難陀王朝

時據說有戰象 6000 頭。象兵極有沖殺力,但在本時期以象作戰,效果大

都不佳,印度的波羅斯王用以抗擊亞歷山大入侵的 200 頭戰象、撒馬戰

役中漢尼拔賴以制勝的 80 頭大象,均未能發揮威力,不僅未能沖亂敵陣,

反而擾亂了自己的陣勢。其原因是戰象易受驚嚇,致使胡亂沖闖,不分

敵我,皆受其害。工兵和輜重兵大約同時出現,時間較晚。世界上首次

組建此獨立兵種者是亞述王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中國、印度、波

斯、亞歷山大帝國都很重視輜重兵,亞歷山大的軍隊被稱為西方歷史上

第一支有后勤保障部隊的軍隊。古希臘不僅有陸上輜重隊,還有海上輜

重隊。輜重兵的任務是負責軍需物資的運輸。工兵是擔負軍事工程保障

任務的專業兵種,其職責是修造攻城戰具,或是逢山開道、遇水搭橋、

修筑營壘等。陸軍中,除上述六兵種外,多數國家還有攻城兵、偵察兵、

通訊兵等,亞歷山大和古代印度的軍隊甚至還有醫療隊。

海軍是獨立的軍種,本時期的世界諸國,僅亞述帝國似無水師。中

國和印度雖有水師,但作用不大。海軍最發達的是地中海周邊各國,在

這里,海軍往往比陸軍更重要,成為爭霸的主要工具,霸國的興衰與其

海軍的強弱密切相關。波斯曾以其千余艘戰艦稱雄一時;雅典海軍是希

臘海軍的王牌,它們在打敗波斯帝國的戰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并因此

取代波斯而稱雄東地中海;羅馬與迦太基的爭雄戰爭,首先是爭奪制海

權的斗爭。迦太基是繼雅典后興起的另一海上強國,戰爭初期,其戰艦

具有絕對優勢,羅馬僅開始興建海軍,在奪得制海權后,才取得了戰爭

主動權。

(3)軍隊組織與武備

本時期各國軍隊的組織不盡一致,但一般說來,都有十人隊、百人

隊、千人隊、萬人隊等建制,如中國就有什長、佰長、千人之將、萬人

之將等編制。馬其頓、羅馬的軍隊組織與其戰術密切相關,馬其頓方陣

和羅馬軍團,既是一種戰術,也是一種軍隊組織單位。印度列國時代的

軍隊編制較為奇特,其三三制是一種諸兵種的混合編制,一象、一車、

三馬、五步兵組成其最小單位“波特提”,以后每升一級,人員增添三

倍,至其最大組織“阿克紹希尼”時,有象、車各 2 萬余,馬 6 萬余,

兵 10 萬余。

本時期的武器裝備經歷了銅制或青銅制到鐵制兵器的發展,種類繁

多,不下百種,僅《政事論》所載孔雀帝國的武備,即達 57 種,其他諸

國也不下二三十種。依其作用可分為進攻類、軍械類、防護類三種。進

攻武器中,最普遍使用的是弓箭和矛。矛長 1.5—6 米不等,馬其頓的矛

長達 6 米;羅馬人慣使短矛,長約 1.5—2 米,但重達 4—5 公斤,用以

投向敵人,打亂其陣形,而后以短劍肉搏。亞述、波斯、印度最重視弓

箭,其弓箭大且強勁,亞述的弓長 4 英尺,印度的弓更長,與持弓者身

高相等,射箭時需坐在地上,以腳蹬弓背,方能拉開。其他國家的弓較

小。弓為木質,弦多為牛筋,箭頭呈菱形或三角形,金屬制。在火炮發

明以前,弓箭是最有力的遠距離打擊武器。此外,屬進攻類兵器的還有

大刀、劍、標槍、錘、戰斧、彈弓、手力投石器等。中國的所謂十八般

兵器,此時已基本齊備,其中戈、殳(shū)、鉞等為我國特有,人們常

以“干戈”指戰爭,足見“戈”的重要。防護裝備包括衣甲與盾。衣甲

有頭盔、鎧甲、護脛,中國甚至有全副的馬甲,多為銅制或鐵制。亞述、

斯巴達和中國軍隊的衣甲在當時最為精良。盾多種多樣:就其制作材料

而言,有皮、木、藤、柳條等,金屬盾較少,一般僅國王和高級將領配

備;就其形狀而言,有凸面、圓、橢圓、長方及半圓筒形等;就其大小

而言,有護面護胸的小盾,亦有護全身的大盾。在使用盾方面,有兩個

國家具有特點:亞述的大盾需一人專門持掌;斯巴達前期的盾是掛在脖

子上,后來才固定在左臂上。軍械也頗為發達,《政事論》所載各種軍

械達 26 種,可分為攻城器械和守城裝備兩類,攻城器械有各種投石弩炮、

投石機、投石器木塔、攻城塔、破城槌、云梯等。亞述人最早使用這類

軍械,其投石機能將 10 公斤重的石塊投出 500—600 米。波斯、希臘、

羅馬的攻城技術,大半繼承于亞述,并有改進,希臘化時代(公元前 323

—前 30)的重弩炮,已能將 70 公斤重的巨石射出 300 余米。在守城裝備

方面,有吊梁、釘釘的滾木、守望塔等,敘拉古科學家阿基米得甚至發

明了可以吊起敵艦的巨型起重機械和大型投石器。這些足以證明當時的

軍事技術已達到了較高水平。

(4)戰略戰術

本時期的歷次戰爭中己形成了戰略戰術。綜合來看,本時期的戰略

有:①研究敵我情況,進行戰略決策。如伯羅奔尼撒戰爭中雅典方面的

陸上防御、海上進攻戰略,斯巴達方面的陸上進攻、瓦解敵人盟國的策

略,都是通過分析比較敵我實力而制定的。②結盟與樹敵戰略在本時期

也多有運用。古希臘的內部爭雄、摩竭陀稱霸列國等戰爭中,都有效地

使用了這一策略,而中國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斗爭,尤其是秦國的

“遠交近攻”,可以說已將此戰略發揮得淋漓盡致。③奪取制海權。希

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布匿戰爭等,都圍繞著爭奪制海權問題,這

些戰爭的勝負,首先取決于控制制海權。如薩拉米海戰后,希臘方面取

得了制海權,“波斯對希臘的優勢從此解除了,雅典對海洋的控制權建

立起來了,從那時起,希臘幾乎再也不受波斯攻擊了。”①

亞歷山大所以能東征波斯成功,也在于他從陸地上創造性解決了制

海權問題。④堅壁清野。大流士一世遠征黑海北岸時,西徐亞人曾有效

地使用了這一戰略;亞歷山大東征時,波斯雇傭的希臘將領邁農也曾建

議“最好把部隊轉移,用騎兵踐踏糧草,全部毀掉,放火焚燒地里莊稼,

① 帕姆塞爾:《世界海戰簡史》,海洋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4 頁。

甚至連城市也別留下,這樣,到處沒糧沒草,亞歷山大就無法在這一帶

立足”②。此為弱國打擊強敵的有效戰略,可惜未被采納。此外,戰略后

勤,耕戰合一,移民戍邊, 政治、經濟與國防一體化,以及取糧于敵等

戰略也被普遍運用。戰術是指導戰斗的方法。西方的“戰術”一詞,源

于希臘文 taktira,意為尋求戰機與布陣的藝術。古代中期,已出現了許

多作戰指導原則,如全正面進攻、誘退、集中兵力、合圍等,但它們都

通過“陣”實施。因此,當時所謂戰術的發展,實質上就是作戰隊形的

不斷改進及其臨戰時的靈活運用,即陣的不斷變革。在地中海區域,亞

述是第一個設陣的國家,亞述方陣大體由盾牌手、弓箭手、兩列長矛手

共四列橫隊組成,曾橫掃西亞與埃及。波斯軍陣容龐大,但結構松散,

它由近 50 個民族提供的各支隊組成, 各有戰法,步調不一,易于被兵

員雖寡卻訓練有素的軍隊擊敗, 嚴格地說,它不能稱為方陣。古希臘的

方陣有了較大改進,斯巴達方陣、底比斯方陣及馬其頓方陣均較著名,

且各有特點:斯巴達方陣異常密集,其作戰方式主要是全面進攻;底比

斯方陣經伊巴密濃達改造,集兵力于左翼,構成打擊重點,整個陣勢呈

斜形,故亦稱斜形方陣;馬其頓方陣由步、騎兩兵種構成,步兵方陣各

單位間無間隔,形成一個緊密的正面,像一堵墻似地向敵人進攻,兩翼

騎兵起保護作用,并實施反擊,亞歷山大設陣時,也往往集精銳騎兵于

右翼,形成打擊重點。羅馬人發明了一套最完善的步兵戰術,其方陣由

槍兵、主力兵、后備隊三線構成,故稱三線軍陣。其特點是構成各線的

諸小單位(中隊)具有機動性,受地形限制較小,且有強大的預備隊,

故比希臘方陣優越。中國和印度在本時期亦出現了十余種軍陣,其中中

國的魚麗陣、魏舒方陣是名噪一時的戰術。方陣的優點在于,其隊形密

集穩固,幾乎無法從正面攻破,整個陣容猶如一堵布滿長矛的墻,既能

實施強有力的正面突擊,又能有效地抗擊敵人的沖鋒。其弱點是受地形

限制較大,缺乏機動性和靈活性。雖然如此,陣的出現是戰術史上的一

次飛躍,其意義在于,“智慧第一次站起來同蠻力斗爭,而且成功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自從有了有組織的戰斗隊形,智慧登上了戰爭舞臺后,

戰術才真正開始了它的人生旅途,在此之前,戰術只不過是在子宮里蠕

動的胎兒。”①

本時期海戰技術與戰術均較簡單。腓尼基、希臘、迦太基、羅馬都

曾先后成為海上強國。但它們的戰艦只是一種平底船,海上風暴對它們

是致命威脅,第一次布匿戰爭中,羅馬艦隊曾幾次遭風暴襲擊而葬身魚

腹。無羅盤針,唯一的向導是岸標和北極星。進攻手段單調,由于當時

的武器不能作遠程打擊,因此海戰只有兩種可能的辦法:一是沖擊戰,

以船頭堅硬的鐵尖猛擊敵艦的舷或尾,將其擊沉或撞壞,此即所謂沖撞

戰術;二是舷并舷,緊靠敵艦,將其鉤住,而后在甲板上展開步兵廝殺,

即海上陸戰。此作戰方式在希臘稱為跳幫戰術,在羅馬稱接舷戰術。“自

從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迦太基的海上霸權后,古代史上就再也找不到具

有絲毫研究價值的海戰了,而羅馬統治權的建立,很快就消除了以后在

② 阿里安:《亞歷山大遠征記》,商務印書館 1985 年版,第 29 頁。

① 盧林:《戰術史綱要》,解放軍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5 頁。

地中海發生任何海戰的可能。”①

古代中期,人們已開始對戰爭經驗進行總結和研究,出現了許多有

關軍事的著述和軍事理論專著,如色諾芬的《長征記》、古印度的《政

事論》,以及中國的《孫子兵法》等,均影響深遠、名垂后世。軍事思

想取得了輝煌成就,奠定了后世軍事學術的堅實基礎。


2022-12-08 19:07:33

[新一篇] 專業投機原理

[舊一篇] 世界文明史 東方的遺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