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捷:談詩論道的IT教父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侯捷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jjhou928/videos

系列文章 搜索結果:侯捷)  http://www.rocidea.com/subject?id=%E4%BE%AF%E6%8D%B7

侯捷C++課程專欄 | 博覽網 Boolan 免費領取《左手程序右手詩》簡體中文版(PDF)本合輯精選了侯捷老師歷年發表的文字隨筆、演講分享、和讀者的互動討論等,內容涵蓋對IT技術成長、讀書寫作、生活等方面的思考感悟。或有形或無形,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些幫助,以此分享。

侯捷:談詩論道的IT教父

被稱為“臺灣技術作家”的侯捷,一直是許多大陸網民關注對象。有以前讀過侯捷文章的人,一時半會兒找不到他的𧿛跡,就以為大俠神隱了,可見他對IT行業影響力度之大。

其實侯捷雖然移居大溫,依然如先前忙於IT培訓,在海峽兩岸穿梭忙碌。

他這樣自況:“閑倚胡床,廋公樓外峰千朵;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日前在溫哥華綠色文化交流俱樂部,他主談詩經。

當時侯捷告訴筆者他馬上又要走了,先到臺灣,隨後前往任客座教授的南京大學,講的依然是IT,說文論藝只是客串。

本報記者:蕭元愷

溫市開講不配詩經

日前在溫哥華綠色文化交流俱樂部,舉辦《詩經》專題講座,事先告知主講人叫侯捷,題目是“古早的美麗篇章……詩經”。

當初看見“侯捷”這個名字,先打愣一下,懷疑是不是那個曾被大陸人稱為“IT教父”的侯捷,實在與什麼《詩經》牽連不到一起。

及至筆者到俱樂部,見到侯捷本尊方確知,此“侯捷”就是彼“侯捷”。

現場聽講的眾多讀者中,不乏飽學之士與資深專家,於是另一個問號又浮上心頭:一位長期搞電腦軟體開發的IT專家,能講佶屈聱牙被稱為“兩周百科全書”的《詩經》嗎?

最後結論是:不但勝任,而且講論得神采飛揚。一瞭解不得了,原來侯捷早就舉辦過文史詩講座,包括李白之長篇等。

再進一步瞭解,侯捷在中國古典文學上的造詣非一日之功,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早在他寫作IT書籍時就已展露無遺了。

1 島內最早接觸IT

出生在臺南縣柳營鄉的侯捷,畢業於新竹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大一必修“計算機概論”,大三選修“Pascal語言”。

研究所選擇機械工程,再進入工研院。後來有半年時間在中央大學學習計算機。

26歲換第一次跑道,從土木轉到軟件技術。31歲換第二次跑道,從純技術轉到技術寫譯與教育。

離開職場從事技術寫作後,侯捷定下這樣目標:“我有一個心願,不是要開發世界級的軟體,也不是要開創多麼龐大的事業,或掙多少多少錢財,而是希望留下一些值得日後驕傲問心無愧的足跡。

並且,如果能夠,樹立一個電腦技術專欄作家的專業典範。”

由於侯捷做的是IT技術翻譯,大部分是編程技術,因此翻譯和編程是同一回事。對他影響最大一件事是,自動請纓做一套公用程式庫,目標給全部門使用。

雖然臺灣有很多IT從業人員,但精通IT業務的好譯者很難找,侯捷就是這樣的好譯者,技術人走出不一樣的技術路。

他先後翻譯過《深度探索C++對象模型》、《Effective C++中文版》和《Essential C++》等專著。

不管是有關MFC,還是有關記憶體管理等,當年只要是侯捷翻譯的書,就是品質保證。

侯捷被視為臺灣技術寫作代表人物,有專著探討Word處理大型檔的功能和用法,是他多年排版經驗總結。

兩岸不少專業出版社,都與侯捷有合約關係,當時他的書也是市場盈利的保證。談到自己作品,他自謙沒有湲筆立就文不加點的本領,都是辛苦琢磨的成果。

2 軟體啟蒙第一人

侯捷多次受邀到大陸給工程師授課,開設C++/OOP課程,現場編寫STL程式並解說。

有學員就說這是訓練課程最有收穫的一次,又有誰知道,他能備課到淩晨5點半。

侯捷的IT書籍在大陸暢銷,不少新華書店都設有專櫃,被稱為“侯捷現象”。

其實在特定時空下,“侯捷現象”已超出IT行業,以其魄力、膽識和遠見影響到出版界、教育界和社會,激起整體計算機科技出版界的改革。

侯捷出版過《深入淺出MFC》等書籍,影響兩代人。要知道當時在上海,有書店50%以上都是電腦書。

這些精美書籍的推出,使他收到大量讀者來函,成為最大創作動力。

侯捷做事有風行草偃風格,有時連續8天授課,每天6小時。對此他只擔心學員吃不消,笑稱“還不至於天怒人怨”。

有人說在中國像侯捷這種踏實做技術的不多,做得深入的就更不多。

“程式人生”是侯捷曾在大陸開設的講座,在清華大學、科技大學等都講過,廣受歡迎。

他教導學生要真正成為大家,而非“機童”,一定要在涵養、人品、知識廣度上更加注意。

3 大陸遊記感慨多

在講學培訓之際,侯捷幾乎走遍大陸,逐年寫過《大陸講學記》,每篇都是風趣盎然的遊記,風情人情感情融入一文。

在大陸結交不少各界朋友,看到陽光,也看到陰暗,都以春秋筆法記在雜感裏。

第一次到大陸,有武漢朋友送他紅寶書《毛語錄》。他風趣地說:“早20年擁有此書,我肯定要去綠島唱小夜曲。”

第一次到北京天壇,見識天子祭天之所的宏闊,歎道:“千萬別以小島上的經驗來揣度,天子何其尊崇,用地豈可能小?!”

第一次登長城道:如果不是衝冠一怒為紅顏,誰家天下還不定呢!

第一次逛故宮轉到天安門廣場,侯捷倏忽想起豪氣幹雲的那一句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然後他“別有用心”地發問:“鯀的教訓沒有學會嗎?禹的成功沒有學會嗎?”

從最初新鮮到幾年後熟悉,侯捷就有了更滲透的思慮:一個國家之所以受到尊敬,絕不會是經濟巨幅起飛或成為世界工廠,而在於人民有沒有現代文明素養。

贏得別人尊敬不是靠摸得著的車子、房子、銀子,是靠那摸不著的氣質。

邦有道,近悅遠來,和平崛起首先便要有能“接受異己”的大國民。

侯捷說兩岸之間存在許多誤解,應捐棄“以己度人”的狹隘慣性,對一切差異就能理解,也就能有悲天憫人的心。

4 移民從教兩岸三地

現在侯捷定居本地,有時參加華人聚會,還唱《光陰的故事》這樣的民謠。

他常受邀給企業做內訓,也會固定同濟大學和南京大學等授課。

他堅持做知識傳播者和教育工作者,曾有小文這樣記他:“先生不知何許人也。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好讀書。求甚解。每有會意。擊節高歌。欣然忘食。嗜咖啡。妻嚴不能常得。

親舊知其如此。或備而禮之。或置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快。既快而退。曾不吝去留。

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曲高和寡。直言罪人。晏如也。胸有點墨。心無城府。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他們站在我的肩上開拓視野,一如我站在其他人肩上開拓視野。”

這就是侯捷對讀者的責屬,他認為做人要謙虛,做事要有氣勢。

他最欣賞美國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特別是他那首《沒有走的路》(The Road Not Taken):

“我選擇了較少人跡的一條,使得一切多麼地不同。”

他認為書籍教育的影響非常深遠,著書立論更非小技。

身雖願佇紅塵浪裡,心常響往孤峰頂上。


2022-12-16 11:38:48

[新一篇] 非常過得去 楊葵

[舊一篇] 錢穆:這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鬼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