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工大的淵源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作者朱良天

      我在學校里整整工作了四十一年,2004年9月退休了。當時雖然有幾個發揮余熱的地方可以選擇,但我選擇了編寫學校前史。四年來,找資料、爬格子,終于完成了任務,書名定為《薪傳華章》,副標題為浙江工業大學溯源,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全書共80萬字。許多老同志幫助審查,提出珍貴的意見和建議,編委會的同志一一指正,徐光憲、干福熹二位院士為本書寫序,因此說這本書是集體勞動的成果。
浙江工業大學的校史始于1953年,這是從新中國成立初全國院校大調整后開始計算的,其實在院校大調整之前還有一段歷史,其淵源最早可追溯到清末建立的浙江最早的一所官立工業學校,校名為浙江中等工業學堂,其創辦人是許炳堃先生。
       許炳堃,字善培、埏甫,號緘甫、潛夫,1878年生,浙江德清人。早年就讀求是書院,1903年留學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機織科,回國后清政府授以工科舉人。曾創辦德清務本學塾。1909年(宣統元年),北京殿試一等,留用內閣中書。時浙江機械工業尚未萌芽,絲綢工業很不景氣,浙江巡撫奏請許炳堃回浙江辦實業和教育,授浙江省勸業公所科長兼省立第一手藝傳習所所長。翌年初,又兼任提學司浙江學務公所科長。
清宣統二年(1910年),許炳堃與浙江代提學使郭則沄(嘯麓)共同商議創辦工業學堂,許代郭積極籌劃,郭即會銜呈請,浙江巡撫(撫部院)增韞于11月26日專案向清廷呈奏了“為省城設立中等工業學堂開辦情形折”。同年12月12日,奉朱批“該部知道,欽此”。清廷照準后,撫署立即分行藩、學二司,聘定許炳堃為浙江中等工業學堂監督(校長),并負責籌建。宣統三年(1911年)3月27日,浙江中等工業學堂正式開學,校址在報國寺久已停辦的銅元局。
       許炳堃的辦學理念是工業救國。清朝末年,國勢日拙,朝野有識之士都認為欲振興中國,非從“興學”和“實業”兩個方面著手不可,“教育救國”和“實業救國”成為當時強烈的呼聲。許炳堃認為,“救國雖多途,而工業為其一”,“我輩既從事工業教育,則興起振導。”他說,“吾國之所以貧者,工業不振,器若窳也,器之所以窳者,學不講也,工之學不明,而后,外人有以傲我,然則為救亡根本之計,必自講求工之學始。”當今“我拙彼知”,如果“我瞢目睹彼人之絕塵而馳,而我瞠乎若后也,……不得不急起直追,為自衛之計,余之創議建設斯校猶此志也。”還說:“吾校同學……而為救亡根本之圖,則責無旁貸。”他根據當時浙江工商經濟的實際需要,先設機械、染織專業,后又增設應用化學、電機專業,使學校逐漸發展成為一所機、織、染、化、電兼容的多科性工業學校,并從中等工業學堂發展成為工業專門學校;學校還附設藝徒班、機織傳習所、工業教員養成所、夜校(當時稱夜班),多渠道地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工業人才,實踐其工業救國的理想。他還說:“晚近文化日新,思想日進,潮流勃發,繼長增高。或縱談政治,或詳稽倫理,而獨于人生日用所需、一刻不可離之工藝,轉若以泛常規之,鮮有潛心研究者,此非他人之咎,而工業家之咎也。”因此,要求工校學生“于吾人生活切要所在,加以研求。”
       許炳堃的辦學方針是培養“手腦并用”的中等技術人員和改進當時工廠中“工頭制”的管理模式,改良產品質量,振興浙江工業。他崇尚實學、崇尚科學,認為“凡事無易圖,而學術為尤甚。”因此專業課程還聘請日本專家或歸國留學人員任教。為使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在校內設置工場,至1921年,全校工場(包括實驗室)有24所,其中機械4所、應用化學6所、染織9所、電機1所、原動力4所。他把實驗、實習作為重要的教學環節,強調課堂知識與實習成績并重。其培養目標是“理想上完全工業人才”。學校要求學生有“堅強之體魄,健全之道德,正確之知識,果毅之精神,敏活之動作,嫻習之技能”。這一培養目標,包含著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體現了德育與智育、知識與技能的關系。他還以“誠樸”為校訓,要求學生“戒欺、戒妄、戒虛、戒浮、戒驕、戒侈、戒惰”。對學生教育的方法采用選擇思想、觸發統覺、利用天質、養成習慣等原則,強調通過教員的示范感化、及時考察和學生的躬行實踐、時時省察,以使學生“存養修省、知行如一”為惟一祈響。
        工業學堂創辦時的起點較高,其奮斗目標是趕上和超過日本中等技術學校的當時水平,定位于浙江工業教育史上“前所未有”。
        評價和衡量一所學校主要視學生質量,浙江中等工業學堂(浙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對浙江工業發展和科技進步產生過重大影響。工校引領社會前行,在絲織行業推廣鐵機,后又改用電力機,使手工操作改進為半機械化、機械化操作,浙江絲織企業的迅速發展,可以說都是在工校畢業生任管理員下取得的,操作工人則是工校附設的機織傳習所學生。工校畢業生都錦生創造性地運用織錦工藝多變的花色和織法,試制成功我國第一幅絲織風景工藝品——九溪十八澗風景畫,開創了中國絲織風景之先河,后來“都錦生”又逐步發展成為有一定規模的著名絲綢企業,后人有這樣一句話:“始于工校,成于都錦生。”機械科畢業生阮季候,在杭州刀茅巷創辦了武林鐵工廠,成為當時浙江最大的鐵工廠。著名的電影戲劇作家夏衍,“敦煌守護神”常書鴻,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汪猷等都是許炳堃任校長時的學生。
        浙江中等工業學堂(浙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具有優良的革命傳統,“五四”運動中,與杭州其他學校學生一起,沖破嚴格管理的校規,參加游行集會和抵制日貨等活動。民22級畢業紀念刊編者說,“1919年‘五四運動’,本校學生運動之烈,儼為杭州各校之領導。”特別是工校學生沈乃熙(即夏衍)、汪馥泉、孫敬文、蔡經銘、楊志祥、倪維熊、褚保時等與省立第一師范等校學生一起創辦《浙江新潮》,這是我省最早受十月革命影響、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刊物。《浙江新潮》的前身是《雙十》,也是工校等校學生創辦的。《浙江新潮》批評時政的文章還得到了陳獨秀的稱贊和鼓勵。
       許炳堃為國族振興辦學,依據浙江工商經濟的實際需要,高起點、嚴要求、多渠道地為地方建設培養工業人才。他主持校務尚實求真、革故鼎新,學校得到社會的支持與贊譽,他使學校得到快速的發展,為浙江工業教育和浙江工商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1915年,北京政府獎勵浙江辦學出力人員,許炳堃榜上有名。1918年教育部因辦學成效卓著,獎給學校“琢磨道德”匾額一方,授予許炳堃個人三等嘉禾勛章。1924年許炳堃因健康原因辭去校長職務。1927年許參加第三中山大學籌備工作,不久省立工專改組為浙大工學院。1929年,許在故鄉向縣長黃人望建議推行“五里方”教育計劃,即每五平方里為一教育區,每區由縣增小學一所,區內學齡兒童皆入學并附設夜班,令年齡在25歲以下之青年強迫入學。抗戰勝利后,他仍關心工校建設和發展,還與教育部聯系,為工校投資建設實習工場一座。解放初,他寫信給杭州高工,介紹自己的辦學感言。他說,主持校務15年,修改課程達30余次之多,最后仍未能滿意工業學校的課程……最大的原因是工業發展與日俱進,所以課程內容不能固定不變。可見他在辦學過程中求變、求新的思想。
        新中國成立之后,許炳堃歷任浙江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大會特邀代表、浙江省文史館館員、浙江省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委員。
1965年,許炳堃先生病逝,終年87歲。


朱良天 2012-03-30 02:49:21

[新一篇] 教育公平:符號、工業化、“擬真”與烏托邦——一個“生存論教育公平觀”的哲學批判框架

[舊一篇] 你所知道的學習方法,都是錯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