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暉:如何進入西方“學統”內部?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作者按]本文是作者新近出版的一本小書《思辨之神:西方哲學思潮選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版)的“緒言”部分(書中寫作“開場白”)。這篇序言的主要目的,在于抨擊一百多年來,中國人在理解西方哲學時,始終擺脫不了中國古代學術觀念的影響,先入為主地從中國傳統出發曲解西方學術精神;他們對西方一些哲學家的學術觀點有可能會所了解,但是對于西方哲學作為一種獨立的學術傳統的精神實質缺乏切身的體會和理解,也不能真正參與到與西方學者的對話中去。因而出現了許多無意義的中西比較、中西匯通研究,而對所謂的中國哲學特色的分析,也顯得無的放矢。
 
 已故學者王太慶先生曾指出:中國人學習西方哲學時,切忌摻雜進自身固有的觀念;如果還沒有真正把西方人的書讀進去,就急于從中西匯通的思路出發來理解人家,就有可能體會不到西方思想的鋒芒,不能學到原汁原味的東西。這位我國現代史上杰出的西方哲學翻譯家、著名的西方哲學研究者,在總結自己一生鉆研西方哲學的心路歷程時,說出了如下幾段話:
 我剛進大學的時候也讀過一些講西方哲學或翻譯西方哲學著作的書,可是得到的印象和讀中國固有的書差不多,西方人特有的鋒芒我體會不到。直到三年級的時候受到陳康先生的教育,才發現自己以為匯通中西的辦法不對頭,讀書應該實事求是,不能塞進自己從別的地方拿來的或在自己腦子里猜出來的東西。這才開始學著老老實實地念書,學著照原樣理解外國人的思想及其發展。[1]
 所以要向外國人、以至外國古人學習我們中國人原來沒有的那份精神財富,學到的必須是原汁原味的外國東西,不能有不純的成分混入,否則我們就不能達到目的。但是,盡管學了一百多年,大致的梗概也知道一點,但是要學到原汁原味,還有許多工作要做。[2]
 有些人也許會說,任何闡釋都不可能不帶有先入之見,要做到原汁原味是不可能的。不過在我看來,“闡釋學時髦”不能拯救我們。王太慶先生說的是鉆研西方哲學、西方思想時的態度,不能因為原汁原味做不到就不去追求這個目標。有些東西,有些思想,還是有一個歷史的真實性存在的。比如柏拉圖對哲學這門學問的使命的理解、孔子作《春秋》的思想動機、孟子的王政思想是針對什么提出來的,等等,這些問題還是可以考證的嘛!怎么能因為現在有了闡釋學,后者宣稱一切闡釋都不可能真正客觀,于是我們就不必去追問歷史的真相了?否認王太慶的觀點可能為我們自己的急功近利大開方便之門,然而歷史是無情的,那些不是以大量深入的研究為基礎,在太多不切實際的個人想象基礎上寫出來的東西,注定了會經不起推敲,會被歷史淘汰,乃至給后人留下笑柄。
 大體來說,我們中國人做學問幾千年來有一種極為功利的傳統,要么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要么是為了修身養性。后一種傾向導致中國人把“哲學”定義為一種人生觀、世界觀的學問,于是他們在理解西方哲學時,往往也習慣于從這樣一種角度出發,誤認為西方人同樣也是為了一種人生觀、世界觀的目的從事哲學的。當他們讀西方哲學家關于人的學說時,容易給自己一個錯覺,仿佛西方人也在試圖建立一種人生觀;當他們研究西方人關于世界的學說時,往往錯誤地以為,這是西方哲學家在試圖建立一種用于指導他們如何面對其生活世界的世界觀。本書用大量的事實來說明,雖然這種中國人慣有的哲學觀念在西方哲學史上不是完全沒有,但是多數情況下它卻離題萬里,至少絕不是占主導地位的哲學觀念。例如本書第一章在討論“哲學”(philosophia)這一術語的本義時指出,長期以來中國人習慣于把西方人關于世界的學說理解為世界觀,把西方人關于人性的學說理解為人生觀,這樣做是何等的錯誤。在這里,我想著重以“形而上學”(metaphysics)概念為例來說這個問題,這一概念在現代中國被引進和誤解的命運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國人是如何以自己固有的文化觀念來曲解西方。正如我在本書所已論證的那樣,該詞在西方哲學史上的主要含義本來是指從整體上“認知”世界,或者探究知識的終極基礎等。總之,它主要是一門以“認知”為主要使命的學問,它出于人思辨的興趣,來自人好奇的本性,體現了人性自由的一種旨趣,但卻不一定是為了建立什么科學的世界觀,以便指導人們的日常生活。這門被亞里士多德本人稱為“第一哲學”的哲學分支,在柏拉圖那里意味著最高層次上的“科學”。正是從這里我們才能理解,為什么康德要在《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這部書中信誓旦旦地提出,讓“形而上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是他們這個時代學術的最緊要任務;而現代現象學家胡塞爾為何仍口口聲聲地要重建作為“科學的皇后”的形而上學。在西方哲學史上,這一通過亞里士多德的一本書得以定名的學科,本義并不是要去追尋一個“形而上”的終極價值。雖然它有時會提出宇宙的終極實在是一種超感覺的實在(物質實體或精神實體等),但是這只是發現,是結果,不是出發點,而且也不是每個形而上學家都贊同或探究超感覺的實在。令人遺憾的是,自從嚴復以來,現代中國學者尤其滿意于該詞的中文譯法“形而上學”,并在這一前提下極為普遍地從中國古代典籍《周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一語出發,在宋明理學的影響下,把它理解為一門追尋人生的終極價值的學問,認為形而上學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追求那個“形而上”的價值本體——“道”,以便幫助人們找到人生的終極歸宿。由此出發,有的中國學者得出中西方學術的根本關懷是相同或相通的,甚至得出“真正的形而上學在中國”這樣的荒唐結論來。殊不知,在多數情況下,西方人研究“形而上學”的根本目的既不是出自個人的終極關懷,也非為了靈魂的拯救、精神的解脫或自我的修養,而是“為了求知而求知”,是一種無關于人倫日用需要的純粹思辨興趣。雖然有的當代西方哲學家如雅斯貝斯、海德格爾等人已經賦予形而上學一詞更加貼近于中國傳統的含義,但也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以偏概全,不顧它在兩千多年來西方哲學史上的主流含義。在我看來,“形而上學”這個例子充分表明,中國人在學習西方哲學時太容易犯“張冠李戴”的錯誤,他們想用中國人自己的觀念來理解西方人思想的沖動實在太強烈了,有時簡直不可扼制!
 以治國安邦和修身養性為宗旨的中國傳統學術觀念與西方現代文明對一切古老文明的強勢地位交匯在一起,產生了這樣一個后果,即現代中國人在研究西方哲學時,常常想著如何用它來解釋或解決中華民族今天面臨的一系列棘手問題,包括中國為什么落后、中國為什么沒有發展出現代意義上的科學,中西方哲學的匯通,等等。我并不反對這樣想,但是我自己感覺最深受的是,一種本來并不以實用的國家拯救事業為使命的學問,當被中國人普遍地從民族、國家或個人的實用需要來理解之后,其所產生的歪曲和誤解是多么的深刻。正因為許多當代中國人理解西方哲學時先入為主的東西太多了,才導致他們一些人難以進入西方哲學內部,他們對西方哲學的理解容易長期停留在隔靴搔癢的境地。因為我們都知道,希臘哲學家之所以研究哲學,不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樹立了雄心壯志,要把自己的城邦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就象康德、黑格爾的哲學體系不是為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德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出來的,而洛克、休謨也不是為了指導人們更好地面對和解決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而獻身于哲學的。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雖然口口聲聲地要學習西學,但是到頭來他們中很多人還只是學到了一點皮毛,其結果可能是“東施效顰”、“邯鄲學步”。有的人整天津津樂道于一些西方哲學家的“觀點”,把那些西方哲學家拿來與這個或那個中國古代思想家相比較。他們確實懂得很多西方“學說”、“觀點”、“思想”,等等,但是卻可能從來沒有進入到西方哲學的偉大傳統內部中去,不能置身于西方人精神世界的輝煌殿堂中來升華自己的人性、陶鑄自己的靈魂,而是受各種現實因素的干擾,勉為其難地做著“洋為中用”的夢。總之,他們對于西方哲學原汁原味的東西并不清楚,對于西方思想的內在魅力缺乏切身體驗。比如,有的中國學者說休謨之所以提出懷疑論是因為他對當時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形勢產生了強烈的懷疑情緒。在我看來,這種說法充分證明此人從內心深處認為休謨的懷疑論觀點是“錯誤的”。又比如,有的學者說康德關于“物自體不可知”的思想,本質上反映了先驗唯心論者在真理觀上立場不夠堅定的“錯誤態度”。殊不知康德的“物自體”概念是沿著笛卡爾、洛克、萊布尼茲、休謨以來的存在論、認識論路線往前走的必然產物,其中有自己的問題意識、學理邏輯和歷史脈絡,與他在真理觀上的立場是否堅定、態度是否徹底毫無關系。
 我并不是一味反對把西方哲學與中國古代學術、思想進行比較或結合,也不反對試圖把西方的有關思想用于解釋或解決中國的問題;我也絕不是說,每一個中國人研究西方哲學時都會犯我上面所說的那些錯誤。但是我認為,在如何面對和理解西方長達幾千年的“學統”方面,長期以來中國人思想中有很多因素會阻礙自己正確認識西方哲學或西方學術的真諦。所以我特別贊同王太慶的觀點,傾向于認為要想真正理解西方哲學思想,就必須先盡可能拋棄中國人固有的習慣性觀念,先排除一些現實因素、功利需要和中西比較念頭的干擾,“正心誠意”地搞清西方人思想的本來面目。如果不經歷這一過程,過早地進行所謂的中、西哲學比較,或用西方哲學來理解中國問題,是容易鬧出笑話來的。當然,如果我們真的能夠把一些基本問題、基本精神搞清楚了,至少不至于犯前面所講的、在西方哲學基本問題和基本精神的理解上都很離譜的錯誤,再進行中西比較研究是不是成效會更大?正是出于這樣一些思路,本書各章節在介紹西方哲學種種思潮的時候,一直在試圖盡可能展示西方哲學的真正魅力或價值,至少是一個方面的展示。我試圖告訴人們西方哲學家們那種出于純粹的個人興趣而建立起來的思辨精神,這一精神對于人性所具有的神圣價值,以及由這一精神所決定的西方學術傳統的根本特征。我們將能因此發現,西方學術的獨立性從希臘時期開始就建立在它所具有的超然于一切社會需要、輿論影響或時尚潮流之上的自在邏輯之中。對于中國人來說,問題在于,長期不能理解西方哲學之獨立于一切世俗的、社會的、意識形態的需要的內在邏輯是什么,導致許多人對哲學作為一個“學統”的獨立性和非功利性缺乏基本了解,更不清楚在“促進社會發展”等一些功利的價值之外,哲學作為一種偉大的學術傳統對于人性所具有的永恒普遍意義是什么,以及這個傳統幾千年來在西方被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繼地追求、更新和發展的真正動力是什么。
 本書所用的“思辨”一詞,其含義大約相當于亞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哲學中的“理論理性”。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杰出的西方哲學學者和翻譯家苗力田先生的考察,“思辨”一詞來源于theorein或spekulativ這兩個詞,前者為希臘文,后者為拉丁文,本義均為看或觀察。其中希臘文的拼寫方式后來演變成今日西方語言中的“理論”(theory),所以思辨與理論思維同義。思辨哲學就是運用概念的抽象思維活動,是鍛煉人思想的操場。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鼎盛年約公元前504~501年)首次向我們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什么叫做哲學思辨和理論思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與我們中國人通常所說的“理論思維”有一些關鍵性的區別。中國人說哲學作為一種理論思維,常常是指把世界觀和人生觀體系化、理論化,從而更加有助于指導日常生活和現實需要。但是西方哲學中的理論思維恰恰常常要強調只有超脫、獨立于日常生活及其他實用的人生或社會需要之外,才有真正的哲學思辨和理論思維。大體來說,古希臘哲學中思辨是一種特殊的認知形式,代表一種特殊的傳統。它意味著運用概念去思維,在概念中思維思維本身,藉助于概念來超越概念;它意味著思維、思維再思維。按照苗力田的考察,或許可以說,哲學思辨的最大特征之一在于超越一切世俗的價值坐標,開辟了一塊屬于自身的思想操場,這塊思想的操場是借助自身的邏輯、出于自身的動機、追求自身的目的而被建立起來的。正因為如此,它獨立自主,不依賴于社會;它自給自足,不累于外物。有人稱思辨哲學的秘密就是神學,這種說法導致我們長期以來沒有真正理解兩千多年來,西方哲學歷經風雨,在各種神學的、意識形態的和世俗社會的強大壓力中,為什么能終于保持住自身的獨立性;也不能很好地理解,究竟是什么力量,導致了這一思辨傳統成為一代又一代西方學者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地追求、參預和創造的精神家園。[3]
 現在我可以談談我寫這本書的基本動機和思路。我從1996年4月來清華后,一直沒有中斷西方思想史(以哲學思想史為主)方面的教學。“西方哲學思潮”是我給清華大學非哲學專業的本科生所開設的一門全校性文化素質課,迄今為止已開課有八九年之久,每年開設一次。這本書正是在“西方哲學思潮”這門課的大量課件基礎上寫成的,同時對于其他院校的學生來說,它也可以成為一本為非哲學專業的本科生或專科生的西方哲學入門書。作為一個老師,我感到需要具備一種素質,就是能夠把非常深奧、抽象的哲學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話語來講。與此同時,老師還要善于在課堂上用各種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因此,這本書希望用盡可能生動活潑的語言、深入淺出的闡述、簡捷明了的圖表來說明深奧復雜的哲理,讓讀者能在短時間內對一些影響巨大的西方哲學思想獲得較為深刻的認識。多年來不少學生跟我講,他們想研究西方哲學,但是苦于沒有一本真正適合他們口味的教材或讀物。現有的哲學教材或哲學史著作,多半是為專業學生提供的。有些好的哲學史經典著作,則是外國人所寫,中國學生常常讀不懂。但愿本書能在某種程度上彌補這個空白。需要指出的是,盡管一直到正式交稿之前,我還在為使這本書的行文適合于讀者的知識背景而不斷加工、修改,究竟是不是達到了期待的效果,我心里至今沒有把握。
 說實在話,我雖然不算是一個“標準的”好老師,但是多年來給學生講課是我人生的最大樂趣之一。設想當你通過雄辯的分析,讓學生們吃驚地發現了他們的無知,認識到某種長期以來他們自認為絕對正確的觀念絕對是錯誤的,不得不放下手頭的事情,認真地投入進來,跟著你的思路走,這時候你的內心里是否有一種成功的喜悅?我不是說老師的主要職責在于通過這種方式來刺激學生,但關鍵是,只有當你讓一個人認識到他的無知時,才有可能激發他學習的強烈興趣。這也算是我給學生上課的一個技巧吧。這一教學方法事實上與我這門課的主題——西方哲學思想——的特征有緊密關系。我們都知道,在西方歷史上,哲學的真正魅力往往就是從令人不可思議的批判當中展示自身的。西方哲學家常常樂于這樣來展開自己的哲學:他先擺出一些常識中被人們不假思索地信以為真的信念或命題來,接著又拿出一系列無可置疑的邏輯論證,向我們雄辯地證明我們長期以來習以為常地當作真理的東西,其實是完全錯誤的。在這里,我們看到,哲學變成了思想的試驗場,讓我們的靈魂獲得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哲人以他深邃的睿識為我們拔開重重思想的迷霧,讓我們的靈魂因此獲得洗滌和更新。這里最重要的不是某位哲學家的某個結論、某個觀點,而是思維充分地展現了自身的強大力量。人們之所以喜歡哲學,是因為在哲學思維中能夠體驗到理性地自我主宰的樂趣,因為在哲學思維中人們可以通過認識自己的無知而不斷地豐富自己,因為哲學思維作為一種純粹的思辨活動讓人們體驗到人性自由的一種境界。由此出發,我們就能理解,為什么希臘哲學之父蘇格拉底提出真正的智慧在于認識自己的無知這樣的命題,為什么柏拉圖的對話多數情況下沉浸在無止境的辯難之中、最終卻常不提供任何確定的答案,以及為什么現代德國哲學家卡爾 雅斯貝斯喜歡把“哲學”這個術語當作一個動詞來理解和使用(英文中寫作philosophize,指從事無窮反思和無窮批判活動)。
 記得我一開始開設“西方哲學思潮”這門課時,經常為一些西方哲學家的觀點與學生們爭得不可開交。有時候我竟然會因為學生對我的一個誤解而暗自傷心欲絕,但同時卻還不能讓他們發現我的心在“流血”;有時候,我整日沉浸在某個課堂問題上不能自拔,或是絞盡腦汁地想著如何把某個問題說清,或是不斷地回味自己某次成功的課堂表演(呵呵)。從主觀上講,我希望學生們多了解一些西方哲學思想;但是通過學生們的反饋意見,我多少認識到要想使學生們真正進入一門課程,做老師的需要在課外多花些時間把原著讀透。只有自己真正通了,才有可能使別人通。盡管我不敢大言說把本書所涉及的西方哲學原著都讀透了,但說實在話,我真的非常感謝這門課,也特別感謝選修這門課的清華大學的學生們。多年來他們向我提出的無數尖銳問題使我認識到,過去自認為自己已經完全理解了的一些西方哲學觀點,其實自己并沒有完全搞明白。通過課后閱讀原著,反復思索,我對西方哲學家許多重要思想的理解也在逐年提高,這才有了這本書。
 需要重點交待的是,本書并不是一部西方哲學史的教材,而主要是針對西方哲學發展史上的若干重要時期,即古希臘、近代和現代這三個主要時期,每個時期選取一些重要的、與整個西方哲學兩千年發展關系甚為緊密的思想家來講解。對于每一個講解的人物,本書也決不是面面俱到地講,更沒有花許多筆墨來介紹所講人物的生平。我的想法是盡可能抓住西方哲學大家思想的精華,并以異常醒目的方式凸顯出來,力求達到打動人心的效果。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對于非哲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對西方思想相當深入的了解。為了加強講課效果,我在講解過程中不斷地穿插針對中國學生的思維定式來分析西方思想,通過破除一系列中國人習慣的思維定式,來加深對西方哲學思想的理解。同時,由于課程是通過多媒體形式開設的,我在上課時經常不斷地以各種插圖或表格的形式來加強教學效果,這是讀者在本書看到許多插圖(多半為彩色的)的主要原因。本書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努力用生動、活潑、形象的語言來闡釋復雜晦澀、高深莫測的哲學思想,期盼能針對中國學生思想上的誤區的破解,來達到震撼人心和“出奇制勝”的效果。這一方面也體現了本人多年來上課的特點。我期盼本書的可讀性能得到一些讀者的青睞。
 另一個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是,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本書雖然只是對西方哲學思潮的一個“選講”,但是,全書各章節及其間的關系都是精心籌劃和安排的。首先,該書以“思潮”命名,正是因為所選各個時段(古希臘、近代及現代)內部各小節之間存在著有機的聯系,作者想突出體現的是在該歷史時期思想家之間的內在聯貫性,從而讓讀者理解任何哲學體系都不是憑空提出的,而往往是時代歷史思潮的產物。這也是本書以“思潮”而不以“哲學史”命名的主要緣由之一。
 其次,本書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哲學思潮之間也有內在的有機聯系,具體來說,我將本書的重點放在西方兩千多年哲學史上的核心內容——形而上學之上。所以第二章希臘哲學部分主要講存在問題,第三章近代哲學部分主要講實體問題,第四章現代哲學部分則講實證主義與現象學所代表的兩種對立的形而上學思想。
 其三,本書各章節力圖體現一個共同的意圖,即我對西方哲學思辨精神的理解,其中包括西方哲學的思辨性持征是什么,它的內在魅力何在,究竟為什么數千年來它曾激勵無數人為之前赴后繼、死而后已,為何這種力量迄今為止仍然難以真正被中國人的體會,中國人在理解西方哲學思想時的主要誤區是什么等等。本書第一章特地講“哲學”概念在中國被誤解的命運,試圖為后面大家進入到西方思辨精神的深處提供鋪墊。
 當然,本書在內容安排方面也有遺憾之處。主要的缺陷是中世紀哲學和德國古典哲學這兩大塊沒有專門講,當初這主要是一學期課程內容限制所致,后來寫教材時我想,上課時沒有講的東西,如果寫進去的話,担心寫不好。因為沒有在課堂上受到學生檢驗的東西,寫出來之后在打動讀者方面是否理想很難說。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我在本書有關章節也特地作了說明和一定的內容補充。其中第三章近代哲學部分之前,專門寫了一段有關中世紀哲學與近代哲學關系的內容,在第四章現代哲學部分之前,特別寫了一大段有關康德和德國古典哲學的文字,等等。這樣寫主要是讓讀者清楚本書所講內容在整個西方哲學史的宏觀脈絡中處在什么樣的位置,已提供的內容與未提供的內容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從而不至于對西方哲學形成斷章取義的片面理解。
 為了幫助讀者進一步提高自己,本書在各章節末尾都附上了相應部分的閱讀材料。考慮到大家都很忙,這些材料多數作了精選。有很多書,特別是一些大部頭的哲學原著,相信大家沒有時間全部讀完,所以精選出一些重要的章節,并盡量提供了具體頁碼。這一點也是學習了國外的經驗,我們知道西方的教材,一般都附閱讀材料。特別是西方大學的課程,多半是以閱讀材料代替教材。我聽有些在國外留過學的中國學生說,國外很多課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閱讀課外材料,而學生往往也是通過課外閱讀對課程內容產生興趣的。這本書所提供的閱讀材料,雖然作過精選,但是閱讀量還是偏大了些。所選材料是否都是最好的,我想還大有斟酌的余地,也希望聽到大家的批評意見。
 下面將本書體例略作交待如下:①中外哲學家人名,一般不在正文中標明其西文寫法及生卒年代。考慮到本書中提及的人物較多,我們專門做了一個“本書重要人物索引”附于書末,其中有哲學家的相關信息及在本書出現的次數和頁碼。古希臘部分哲學家生卒年不詳,著名其鼎盛年。沒有哲學史背景知識的讀者在遇到書中陌生人名時可以在書末附錄中查找;②重要哲學術語,在書末附有一個“重要術語索引”,包括其西文拼寫方式及在本書中出現的次數和頁碼,因此在正文中一般不標明其西文拼寫。③希臘文除個別情況外,盡可能按照漢語拼音方式改寫,改寫方式參見苗力田譯《尼各馬科倫理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書末“索引”部分的“希臘語與漢語拼音對照表”;④亞里士多德原著頁碼,為按照國際通用慣例,采用貝克(I. Bekker)標準本(1823年柏林版)頁碼標于正文之內,但引用中文則以腳注標明中譯本頁碼。如“亞里士多德(983b27)”,指貝克標準本《亞里士多德全集》中第983頁b欄第27行;柏拉圖對話原著頁碼,按照國際通用慣例,采用1578年Henri Estienne (Stephanus)標準本(簡稱St.本)頁碼,引用中文同時注明中譯本頁碼。如“《國家篇》557A-558E,543B”等等皆指在St.本中的頁碼。當然這些希臘文本頁碼都是轉抄來的,所以不可能絕對準確。⑤引用中國古代學術經典,一般不作腳注,以括弧的形式注明書名及章節。
 需要特別交待的一點是,在寫作過程中我考慮到這是一本通俗讀物性質的書,需要盡可能地壓縮注釋。初稿中的大量注釋在定稿時都被我“忍痛割愛”地刪除了,同時我也考慮到各章節末尾所附的“閱讀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補充作用。對于本書中的不少人物和術語,我也采取了類似的方式。考慮到讀者的知識背景,我在本書的人名索引和術語索引中將有關基本信息(特別它們的西文拼寫方式)都寫了出來,以便省去在正文中標明。盡管作了這些處理,我還是感到“兩頭不是人”:一方面,該書的腳注還是顯得比較多,另一方面,有些腳注的刪除實在可惜。
 
 附錄:《思辨之神:西方哲學思潮選講》一書目錄:
 
 開場白... 1
 
 第一講 摘下你的有色眼鏡... 8
 ――重談哲學的“中”與“西”... 8
 流行的不一定是正確的... 8
 被譯成“哲學”的內幕... 10
 看看西方人怎么說... 13
 不一定是世界觀的學問... 17
 把論證進行到底... 21
 “愛智慧”惹出的麻煩... 26
 談談“中國古代哲學”這個提法... 29
 成問題的中西比較... 34
 定義的角度是個大問題... 36
 本講閱讀材料... 41
 
 第二講 在廣袤無垠的“思”的宇宙... 42
 ――重新理解希臘傳統的特殊性... 42
 不可思議的希臘人... 42
 第1節、 在自由思辨的肥田沃土中... 44
 思辨:理性土壤里的自由之花... 44
 為自身而成立的學術... 45
 希臘哲學傳統與歐洲人性的奠基... 47
 本節閱讀材料... 49
 第2節、 唯物論與唯心論的爭論... 50
 為什么是哲學的... 50
 方法比研究對象更重要... 51
 唯物論與唯心論之爭... 53
 唯心論的興起(1)... 56
 唯心論的興起(2)... 58
 本節閱讀材料... 59
 第3節、 唯心論的早期突破:巴門尼德... 60
 愛利亞派的誕生... 60
 “存在”——希臘哲學的核心范疇之一... 61
 “存在”作為本原... 64
 “存在”的特征... 67
 思維與存在的關系... 68
 存在、不存在與非存在... 70
 本節閱讀材料... 73
 第4節、 唯心論的集大成者:柏拉圖... 73
 可感世界與可知世界... 74
 檢討人類思維的根本特征... 80
 概念、理念(相)與思維... 86
 本節閱讀材料... 88
 第5節、 唯心論的動搖:亞里士多德... 88
 “拯救現象”... 89
 靈魂、質料與形式... 94
 形而上學作為最高層次上的科學... 100
 本節閱讀材料... 105
 
 第三講 世界只是人心中的映象?!... 106
 ――從實體范疇的演變看近代哲學精神... 106
 從中世紀一路走來... 106
 第1節、 哲學需要建立在牢不可破的基礎上... 107
 ——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 107
 新世紀的曙光與對知識的不滿... 108
 為知識尋求絕對基礎... 109
 普遍懷疑:一個革命性的設想... 110
 我思,一切知識的真正起點和基礎... 112
 笛卡爾:近代哲學的鼻祖... 115
 本節閱讀材料... 115
 第2節、如何證明感覺之外有物存在?... 115
 ——洛克的二重實體學說... 115
 物體的三種性質... 116
 實體的概念... 119
 物質實體與心靈實體... 121
 本節閱讀材料... 123
 第3節、世界是虛幻的還是真實的?... 123
 ——貝克萊對物質實體的批判... 123
 從立方體S說起... 123
 感覺能真實反映對象嗎?... 125
 感覺之外有無物體?... 128
 來自《黑客帝國》的啟示... 133
 貝克萊哲學的基本精神... 135
 本節閱讀材料... 139
 第8節、摧毀古典形而上學的基礎... 140
 ——休謨的懷疑論... 140
 重新反思人類知識之基礎... 140
 對實體概念的進一步批判... 150
 “自我”究竟是什么... 155
 休謨:一個承前啟后的人物... 160
 本節閱讀材料... 162
 
 第四講 形而上學的毀滅與再生... 163
 ――從實證主義和現象學看現代哲學問題... 163
 休謨以后的西方哲學畫卷:康德的啟示... 163
 第1節 拒斥一切形而上學!... 168
 ——淺談實證主義的思維方式... 168
 崇尚科學的實證主義... 168
 “物體”的起源... 171
 “自我”的消解... 178
 哲學中的假問題... 182
 知識、科學與真理... 186
 本節閱讀資料... 192
 第2節 形而上學是一切科學的意義基礎... 193
 ——胡塞爾的現象學... 193
 形而上學、人性與歐洲文明... 194
 “看”永遠比“看到的”豐富... 199
 先驗自我的重建... 206
 生活世界的本體論... 213
 本節閱讀材料... 215
 跋... 216
 附錄一、人名索引... 220
 附錄二、術語索引... 226
 
 --------------------------------------------------------------------------------
 [1]王太慶:《柏拉圖關于“是”的學說》,引自王太慶譯,《柏拉圖對話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695~696頁。著重號引者加,下同。
 [2]王太慶譯:《柏拉圖對話集》,695頁。
 [3] 參苗力田:《哲學的開普勒改革》(中譯本序),載李秋零主編:《康德著作全集》(第I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苗力田:《思辨就是最大幸福(代序)》,載亞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譯:《尼各馬科倫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方朝晖 2012-04-27 03:25:13

[新一篇] 方朝暉:從現代化到文明重建

[舊一篇] 方朝暉:給倡導儒教的朋友提個醒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