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倬云:“皇民化”——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臺灣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日本向中國勒索巨額賠款,更要求中國割讓臺灣。馬關議和,李鴻章請求以更多的賠款代替割臺,但是日本志在以臺灣為南進東南亞的基地,堅決不肯,并以再開戰爭為要挾。當時中國的北洋海軍已全軍覆沒,哪有能力再戰?于是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


日本占領臺灣,五十年來對臺灣的發展留下深刻的歷史刻痕,于臺灣本身、中日關系及東亞整個情勢都有重大影響。日本以重兵登陸,接收臺灣的人民、土地。臺灣官民不愿淪為日本殖民地,成立臺灣民主國,向清廷宣告獨立,不侵不叛,長為中國東藩。然而在日本重兵攻擊之下,共和國只是曇花一現。日本侵略者,死傷不下三萬余人,其中死于疾病者不少。臺灣損失更大,官方報告中國軍隊死亡一萬余人,實際傷亡遠大于這一數字。單以嘉義以南,日軍攻擊掃蕩村莊,不加選擇,臺灣百姓死者不計其數。有的村莊,尤其客家聚落,往往不分老幼,全數被害!有人“走反”逃入內山,死于饑寒疾病者,更不勝計。最不忍言者:臺灣長久存在族群之間的爭斗,在日軍鎮壓之時,竟有人乘勢侵奪他族聚落的土地田園,也殺戮婦幼,不留活口!


日本以優勢兵力,確定了在臺灣的統治權。臺灣人民的反抗并未停息,延續逾年。在日本已經完全掌握臺灣之后,仍有反抗的行動此起彼伏,例如西來庵事件則是規模較大之事件。到了20世紀初,臺灣人民雖不再有武裝行動,但希望能以議會選舉取得參政的權利。林獻堂等人的臺灣文化協會、蔣渭水等人的臺灣民眾黨,都是領導爭取民權運動的;然而,不論是溫和地向日本當局請愿,或是積極地組織民眾,都未有效果。


自從16世紀起臺灣已是華南閩粵移民的開拓之地,當地原來居住的族群經過數百年涵化,已經融入人數較多的漢人族群。臺灣民風方言,宛如閩南與客家的原鄉。然而,這一移民社會帶去的大陸文化,民俗成分深厚豐富,而社會結構則有開拓社會的樸質粗獷的特色;大陸文化的上層部分,還未在臺扎根。


日本殖民臺灣,曾經允許臺胞離臺遷回大陸。當時離去的都是地方縉紳,可謂社會的領導階層。再加上日本改變臺灣的土地制度,許多墾戶失去了土地,原有的土地使用者(其實也是出租土地由佃戶耕種的二級地權所有者,小租戶)一變而為社會的上層,他們及其子孫接受了日本教育,多數是醫生或律師,成為新的社會精英,臺灣的社會結構及文化趨向遂為之丕變。


日本殖民臺灣,遵照后藤新平的主張,采取逐步同化政策,一步一步地改造臺灣。他計劃之中,臺灣人接受日本教育,但教育素質不能與日本人的教育相同,重視臺灣的中學設施。在1945年日本退出臺灣時,日本子弟專用的中學,師資與設施都遠遠優于臺灣百姓受教的中學。1922年曾實施日臺共學,但徒具形式而已。五十年來,臺灣百姓不能選舉自己的議會,更遑論選出帝國政府的議會代議士了。


按照后藤新平設計的日程,完全同化臺灣人當在八十年之后。為此,日本有獎勵臺灣人的“皇民化”政策:全家講日語的“國語”家庭,而又愿意供奉日本神社的“麻”者,則“晉升”為“皇民”,地位超過一般臺灣人。然而,到1942年太平洋戰爭時,廁身“皇民”的臺灣人不過百分之四。太平洋戰爭中,臺灣人參軍,也有人因此“晉升”為“皇民”,至戰爭結束“皇民”比率已到百分之七。按照這一進展速度,大約需要八十年,方可將臺灣人完全同化。“皇民”可以担任公職,但是職級不高。日本殖民據臺五十年,臺灣人至多担任街莊級的職務,在警察系統也不過是“佐”、“補”類輔助之職;臺灣人能在州郡級任正職者,五十年內,數人而已。甚至在工商業界,除了所謂“四大家族”(辜、林、陳、顏)擁有巨產,經營多方之外,大型企業(例如幾家制糖株式會社)均由日本人經營。臺灣人的事業,不外地方性的運輸、制造與服務行業。于是,已如前述,臺灣的精英層是各地的醫生、律師與中學教員。他們均以知識專業為生,接受了日本教育,喜愛日本轉輸的西方音樂與藝術。這批新興的精英,即使有人是過去地方縉紳的后代,其文化內涵與生活價值均與其父祖等不同。凡此社會的改變,對于臺灣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


日本統治臺灣,是在帝國擴張戰略中作為南進的基地,也以其農業生產力支持日本本土(內地)的工業化。為此,日本治臺政策是建立秩序,安撫人心,俾能有一個穩定的臺灣,支持其“大東亞共榮圈”的擴張。從20世紀初,日本逐步推行建設計劃,其中最有成效者,則為衛生、治安、農業生產幾個方面。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濕熱,常有傳染病發生。日本殖民當局用不可抗拒的公權力,設置衛生警察,督責百姓注意公共衛生。于是為時不過十年,臺灣已能排除霍亂、瘧疾等大眾傳染病,也在相當程度上控制了麻風病與肺結核。


治安方面,殖民當局也以警察制度嚴密控制小區。警察權力嚴刑峻法,不容挑戰。日本法官來自日本本土,與臺灣人并無個人關系的瓜葛,是以公正無私。法律嚴峻而能無私,不是清朝統治可以同日而語。


為了發揮農業生產的潛力,日本殖民當局致力于改良農作物品種,推廣施肥、防蟲,也有系統地建設水利設施。更在臺灣設立大規模制糖工業及水果加工業,使農業與工業經過一貫作業,獲得最高利潤。凡此政策,不啻進行了全方位的農業革命。臺灣竟可說是亞洲第一個進行“綠色革命”的地區。日本殖民當局也在臺灣推行普遍的國民教育,一般兒童都須接受六年義務教育。這一普及教育,全面提升了臺灣百姓的知識水平。當然,前面敘述的幾項設施,也必須有受過基本教育的人口,方能真正生效。


日本的殖民政策經過上述幾項設施,使臺灣百姓的生活水平及社會秩序,都有所提高。清末期雖有劉銘傳著手進行若干建設,但臺灣還是在開拓社會的階段,公權力不能有效地保護人民。日治時代,于十余年內臺灣經歷了巨大變化。雖然臺灣人至多只是日本的二等國民,一般百姓也已安于新生活,至于“晉升”為“皇民”的少數人,則完全認同于日本,感激殖民者“賜予”的“現代化”。這一歷史現實,大陸的中國人并不知悉;在1945年臺灣回歸中國,以及1949年國民黨遷臺時,大多數來自內地的人,也無法理解不少臺灣人甘于日本統治的心態,以致兩個族群間長期的誤解至今不能融合無間。


綜合 2022-01-09 19:00:51

[新一篇] 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 胡適

[舊一篇] 游學 美奐美倫中國古建優秀攝影作品,你也可以創造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