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開放與農業現代化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杜曉君 沈陽農業大學農經系 沈陽 110161)
  摘要 農業現代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根本目標。在當今開放的世界格局中,很難想象,我國的農業現代化能夠關起門來獨善其身,農業的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明晰。在國內農業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過程中,對外開放已成為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也可為農業的對外開放注入活力,并在農業的國際分工和交換中獲得更多更高的比效利益。
  關鍵詞  對外開放 農業現代化  市場機制
  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強,世界經濟的相互依賴和相互滲透已成為當今時代的一個主要特征。農業日益被卷入國際化的浪潮中去,國內農業與國際農業的全面融合為時不遠。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對外開放已成為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而農業的發展則會為農業的國際化創造越來越好的環境和條件。許多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也是農業不斷國際化的過程。在這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中,培植和創建農業的比較優勢,既是農業現代化建設題中應有之義,也是農業國際化的必然選擇。
    1對外開放是農業現代化建設不可替代的推動力
  農業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農業的市場化改造離不開世界。無論是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形成,還是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抑或農業經濟的增長,都不能孤立地在國內進行。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實現國內農業與國際農業間資源的有效轉換,可以加速我國農業市場經濟的發育,并使農業現代化具有廣泛的世界意義。
  1.1 對外開放有利于完善我國的市場機制
  在市場經濟下,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建設要求發揮市場機制在分配和利用資源上的基礎作用,也就是說應該按照市場經濟資源的配置規律來推進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市場機制是指在市場上直接發生作用的價格、供求和競爭等相互適應、相互制約、自行協調、自行組織的有機體系,這種體系在本質上是反封閉的。真正的市場經濟,不僅要求在一個國家內是普遍的、統一的以市場機制為中心進行運作,而且在國際上也是有一定規范、能夠完全融合的。
  農業對外開放能將國際市場的價格機制、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傳遞到國內,使我國的市場經濟建設盡可能地建立在規范化的基礎之上,因而縮短市場經濟發育的探索期。更重要的是,只有建立規范的市場經濟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可,避免雙重經濟機制碰撞導致的信息扭曲。
  統一的世界市場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轉的。農業的對外開放要求我們必須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遵循國際貿易規則,參與國際交換和國際競爭。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改變國內市場經與國際市場割裂的狀態,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在“市場機制的同質性”上實現交融。這也意味著我國農產品價格體系的改革要向世界市場的價格體系逐步靠拢,同時按照國際貿易規范培育開放要素市場,打破地區壟斷和分割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總之,農業的對外開放必然會使國際市場的運行機制逐步滲入我國的市場,使農業資源的有效組合延伸到廣闊的國際市場。
  1.2 對外開放有利于加速我國農業的技術進步
  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也是綜合要素生產率不斷提高的過程。在促進綜合要素生產率提高,增強產業競爭能力的手段中,無論是規模經濟還是資源的合理配置都有其局限性,唯有技術進步是沒有止境的。可以說,農業的技術進步是現代農業的根基,是保持產業動態發展能力的源泉。
  對外開放有助于加速我國農業的技術進步。一方面,隨著農業的國際化,我國外貿法規透明度增加,投資環境改善,將吸引越來越多外商來華投資從事農業的合作與開發,農業的科技交流和技術轉移將日益擴大。另一方面,當今世界農產品的競爭,其實質都是科學技術的較量。過去我國實行邊境保護措施,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分離,致使我們對科學技術的激烈競爭有感覺而無行動,所以農業技術進步的步伐始終不快。農業對外開放,使我們在與發達國家的比較中看清了我國農業的脆弱和落后。發達農業對于我國農業無疑會產生一種示范效應,產生從國際市場到國內市場的挑戰──應戰機制,合成促使我國農業技術的進步。
  1.3 對外開放有利于優化我國的農業結構
  對外開放可以使我國通過參與國際分工和交換有效地提高資源配置和經濟福利水平。在參與國際分工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進出口結構進行平衡選擇,并依據國民經濟盈利性原則加以動態調整,以獲得有利的競爭地位和更多的經濟效益。
  出口產業結構是整個產業結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由后者所決定。出口產業結構的變化是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結果。同時,調整和優化出口產業結構反過會促進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整個世界經濟的貿易史,就是出口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的歷史,它反映了貿易商品優勢轉移的過程。貿易優勢轉移的信號通過出口產業與國內產業的關聯作用而傳遞進來。面臨著激烈競爭的國際經濟環境,出口結構就不能僅僅是國內產業的延伸和擴大,而且必須在更高的起點上發展,然后采取反向競爭方式,把先進的國際生產力向國內轉移,促進和帶動國內產業結構的發展和升級。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農業結構上的顯著特點是,勞動力豐裕價廉,農產品中工程度低,技術含量低,參與國際分工方式主要是立足于原有結構進行數量擴張。在開放的經濟條件下,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大量的低水平簡單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出口勢必造成貿易條件下降,甚至國內農產品市場也將有不穩之虞。
  因此,隨著農業與國際市場的接軌,農業發展的重點顯然已必須轉向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軌道上來,以國內諸要素的配置為起點,根據國際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動態的多元化的整體觀點,對我國參與農業分工進行現實的定位,合理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貿易結構。
    2 加速農業現代建設,創建農業的競爭優勢
  農業現代化是一個牽涉面很廣,綜合性很強的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的過程,是將低效益封閉式的傳統農業改造成高效益商品性開放式的現代化農業的過程。農業現代化囊括了農業發展與增長的全部涵義。
  現代農業有許多可供描述的特征及其標志,因此也可相應設計出不同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但是在開放的條件下,農業現代化的主題更為明確──創建農業的比較優勢。農業比較優勢是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標識,是一個國家農業發達程度在國際社會中的直觀表現,它直接決定了一國在國際分工中所處的梯級和競爭地位。
  2.1 比較優勢的階段性
  比較優勢是各個國家參與世界市場競爭的點。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農業比較優勢可以粗略地分為兩個階段:[1]基本要素優勢階段。在此階段,基本要素(指先天繼承或花較小代價就能獲得的要素)擁有上的優勢,就是競爭優勢的主要源泉。傳統農業就是主要依賴于基本要素供給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2]創新優勢階段。在此階段,競爭優勢主要來源于規模經濟、技術進步及差異化的產品等。現代農業的發展為創新優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不同的比較優勢存在著重大區別:第一,分割到的貿易利益不同。在當代的世界貿易格局中,一般勞動密集型的初級產品和低加工產品的貿易條件相對地有時是絕對地下降,而較高技術含量和資本密集度的產品往往會獲得有利的競爭地位。第二,對農業及國際經濟發展的關聯程度有所不同。資源產品以及初級農產品對農業及國民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比較小,而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則能有效地啟動農業經濟結構的升級,有利于農業持續穩定地發展。第三,國際競爭的前景不同。立足于資源或勞動密集為基礎的農業比較優勢,往往風險大甚至面臨被淘汰的境況,而建立在農業技術進步和規模經濟基礎上的比較優勢,就為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廣闊的伸縮空間。
  比較優勢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我國農業生產力發展尚處于較低階段,農業勞動力過剩,技術進步的貢獻份額遠遠于其他發達國家,農業的資金投入可謂杯水車薪。總的看來,我國農業比較優勢尚處于基本要素推動階段。在我國工業化的早期,這種較低層次的農業比較優勢確實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但在新的國民經濟發展階段以及農業國際化競爭中,傳統的農業比較優勢已不能作為經濟發展的長遠依托,固守傳統模式所遇到的障礙將會越來越大。上述分析已表明,以勞動力廉價為基礎點和以簡單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為主體的比較優勢在新的世界貿易格局中日益處于不利地位,由勞動力密集型向勞動技術密集型比較優勢轉換已成為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優勢的主要方向。當然,上述分析并不是說我們要立即拋棄現有的出口優勢,這在實踐中是行不通的。但必須從我國農業發展的長遠著眼,及時啟動和推進我國農業比較優勢的轉換。
  2.2 農業比較優勢轉換途徑
  農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并不表示其技術含量就一定低。我國的雜交水稻技術,是獲得國家科技發明特等獎的項目,并相繼獲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明獎和聯合國“教科文科學獎”。還應當看到,把農業比較優勢轉入依靠創新的軌道上來,我國已經具備了許多有利的條件。改革后的農村經濟具有明確的產權制度,市場經濟的運作日趨完善和成熟。農民做為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很容易與國際市場機制產生耦合。世界市場需求的變動會有力地刺激我國農業規模經濟的發展,并使農業與國際市場產生較強的產業關聯和技術關聯,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科技成果轉化率的提高。不過,要有效地實現農業比較優勢的轉換,還有待于進行精心的組織設計。比較優勢轉換的基本內容應當包括:比較優勢的形成從立足于資源勞動密集轉向立足于農業的技術進步;出口商品結構從大宗初級產品為主轉向差異化產品和高值產品為主。這樣,就會使我國農業的競爭優勢從依賴于土地、低質量低報酬的農業勞動力轉向依賴于農業的技術進步和高質量的差異化的商品組合上來,以改善農業在國際交換中的競爭地位。顯然,坐等市場經濟的自然組織過程來完成這種轉換是不行的。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必須有意識地推動農業比較優勢的轉換有序地進入軌道,以減少國際市場對國內市場的沖擊。
  農業比較優勢的轉換大體上應分兩個階段來實現。第一步,在利用傳統比較優勢的同時,加速農業技術的步伐,加大農業投入,培育出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農產品。與此同時,加速傳統出口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進步,逐步實現適度規模經營。第二步,以高科技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出口來替代傳統產品的出口,注意提高產品的加工深度和精度,以產品特色和加工特色創造我國農業的競爭優勢。
  第一,依靠農業技術進步,創建農業的競爭優勢。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工業化成果不斷擴散到農業部門,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已成為影響各國農業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泰國的大米、日本的水產品、荷蘭的花卉之所以能風靡世界,穩定地占據國際市場,無不與其依靠科技推進農產品升級換代有關。東南亞一些國家農產品出口發展很快,重要的一條就是奉行快速模仿的引進戰略,走高起點引起進──消化──吸收──創新──輸出的路子,依靠后發優勢,很快就創建了自己的競爭優勢。
  由于各個國家基本要素供給結構不同,農業技術進步的主導方向也不同。機械型技術的經濟表現是單位產品中,勞動要素含量低于土地要素含量,由于技術的進步顯著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生物型技術的經濟表現是單位產品中,土地要素含量低于勞動要素含量,由于技術的進步顯著地提高了土地生產率。混合型技術的經濟表現是單位產品中,勞動要素含量與土地要素含量大體相當,通過技術改進,一方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也提高土地生產率,就如同在技術不變條件下,增加了勞動和土地的供給一樣。毫無疑問,我國由于人均土地資源少,勞動力相對豐裕,農業現代化必然是以提高土地生產率為主的技術進步為顯著特征,以生物技術為主導,以機械技術為輔,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發揮生物技術和機械技術的綜合配套作用。
  在現階段,我國的農業技術進步尤其要側重兩個方面。一是改進農產品加工、貯運技術。產后處理是農業生產的延續和深化。由于產后加工、貯運技術落后,不僅造成農產品的驚人浪費,而且降低了農產品的價值量,削弱了市場競爭能力。因此,我們要大力發展農產品保鮮、加工、貯運、包裝等技術,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二是提高科學種植和養殖水平。在現代農業條件下,作物栽培和畜禽水產養殖的各個環節,諸如環境調控、配方施肥和配合飲料、品種選用、栽培與飼養管理、病蟲害與疫病防治等過程,都已實現了規范化和標準化,各種形式的設施農業,如溫室、塑料大棚、薄膜覆蓋等廣泛應用于蔬菜、花卉、瓜果等生產。這些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已經在生產上發揮了巨大效益。今后我們要進一步擴大其利用范圍,改進利用方式,并相應建立一種激勵制度,促進科學技術轉化的現實的生產力。
  第二,依靠商品組合,使農業比較優勢的源泉多元化。7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中發生了一個重要的變化,即部門內貿易蓬勃興起。所謂部門內貿易,是指一國既出口又進口某種同類型商品。在部門內貿易條件下,比較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規模經濟和產品的差異化。這種產業內貿易在經濟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個國家可以從產業內貿易中獲得額外收益。這是因為,產業內貿易擴大了市場,一個國家發展農業產業內貿易可在壓縮本國產品種類的同時增加國內消費品種類。例如,假設甲乙兩國各自生產10種不同的農產品,如果他們之間貿易,每一國都將其農產品種類減少到8種,但兩國消費者實際選擇范圍卻擴大到了16種,消費者將受益于更大的選擇范圍。不僅如此,甲乙兩國生產的產品種類減少后,他們還可以更大規模地集中生產余下種類的產品,從而進一步提高比較優勢。正是這種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構成了比較優勢的一個來源。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存在要素“稟賦”和發展水平上的巨大差異,因而具有多元化的潛在優勢。國際市場需求的差異性和不斷細分化趨勢為實現這些比較優勢提供了可能性。過去,我國農產品的出口貿易往往集中了少數幾類產品,致使我國農業的許多優勢產品沒有登上大雅之堂。因此,在考慮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戰略時,在產品上應發展多種經營,在貿易地區上應發展多角經營,建立起一個富于彈性的能夠充分發揮我國競爭優勢的出口商品結構。
  第三,合理配置資源,加快農業結構的調整。門類齊全無所不包的農業體系只有在封閉的經濟形態中才有其效益和價值,而在開放的市場經濟中則會導致負效益。許多實行開放經濟且比較發達的國家,總是相對集中資源大力發展本國具有優勢的產品,對那些沒有要素優勢的產品,要么使其在國際競爭中實現技術進步,提高國際競爭力,要么讓其在競爭中以一種低的代價自然萎縮,促使稀缺資源流向那些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生產中,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
  我國農業結構的優化應包括兩個方位。一是農業部門結構的優化和農業部門內部結構的優化。在合理確定糧食安全界限的同時,大力發展養殖業、林業、漁業及食品加工業,并制訂一個合理的科學的比例。此外,要擴大飲料生產,從而促進種植業由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二元結構向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結構轉化。二是農業地域結構的優化,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合理的地域分工,以解決農業生產在地域上趨優分布和各農業域之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問題,最終按照比較優勢原則實現高值部門或產品對低值部門或產品的替代,通過差異化的產品結構達到各種要素邊際生產力的最大化,并整合出我國農業的整體競爭優勢。
  
  
  
農業現代化研究長沙11-14,35F2農業經濟杜曉君19951995 作者:農業現代化研究長沙11-14,35F2農業經濟杜曉君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0:42:59

[新一篇] 對傳統與現代及其相互間關系的闡釋

[舊一篇] 對現代性的重新反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