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在中國現代心理學史上的先驅地位與貢獻  (注:本文系作者出席北京大學紀念蔡元培誕辰13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報告的主體內容。)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紀念蔡元培先生誕辰13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以“蔡元培與二十世紀的中國”為主題是非常恰當而深刻的。雖然學術界過去對蔡元培在中國心理學上的貢獻有過一點探討,但是總的說來,還是重視不夠,研究不夠,沒有或很少討論蔡元培的心理學思想。我認為,應當全面認識和確立蔡元培是中國現代心理學先驅者的歷史地位。
      1 現代實驗心理學創始人馮特唯一的中國學生
  眾所周知,德國的威廉·馮特是公認的現代實驗心理學的創始人。當時萊比錫的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簡直被看成心理學研究的圣地。馮特開設“心理實驗課”,吸引著世界各國許多學生到那里向他學習。據當時的一份歷年參加聽心理實驗課的人數統計表,1904-1914的6年間,學生人數每年從29人遞增到46人,而且外國學生的比例很大。在這許多外國學生中,蔡元培是馮特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中國學生。為了學習西方的文化教育思想,他曾兩次去德國留學。第一次是1907年5月至1911年11月,第一年在柏林主要學習德語。從1908年10月至1911年11月的3年,則在萊比錫大學,先后選修哲學、文學、文明史、心理學、美學、美術史、民族學等近40門課程。(順便提一下《蔡元培自述》和《中國教育家評傳》第三卷中列舉了人類學[1],查檔案資料,未聽此課程。)在所選課程中,“尤注重于實驗心理學及美學。”[2]蔡元培曾在《民族學之進化觀》一文中這樣寫道:“我向來是研究哲學的,后來到德國留學,覺得哲學的范圍太廣,想把研究的范圍縮小一點,乃專攻實驗心理學。當時有一位德國教授,他于研究實驗心理之外,同時更研究實驗的美學。”[3]至于1912年9月至1913年6月第二次留德,他繼續在萊比錫大學聽課,據檔案資料聽了藝術史和歷史等講座,而沒有聽心理學的記錄。
  蔡元培3年里共聽過8門心理學課。據德國費路(Rotand Felber)提供資料,所聽的心理學課程有心理學、實驗心理學、民族心理學(均由馮特Wundt講授)、心理學原理(利普斯Lipps講授)、兒童心理學與試驗教育學(勃朗Brahon講授)、心理學實驗方法(Wirth講授)、語言心理學、現代德語語法與心理學基礎(均由Dittrich講授)。必須指出的是,他還聽了與心理學血肉相聯的哲學課程7門,包括馮特講授的新哲學──從康德至當代,勃朗講授的叔本華的哲學。還有一點要說明,當時許多外國學生有多遍聽課的踴躍現象,從遺留的登記卡得知,蔡元培聽了3遍馮特的心理實驗課。
  以上心理學的研習活動,對蔡元培心理學思想的形成無疑產生了重要影響,并奠定了他作為中國現代心理學先驅者的專業基礎。尤其是馮特在實驗心理學上的開創性工作,影響了蔡元培回國后,也積極在我國創建心理實驗室和心理學研究所,在教育領域中推進心理學的應用。最近陳立教授在康德拉·雷施格的《蔡元培在萊比錫大學》一文的批注中也指出:蔡元培在德國聽了藝術史和歷史等講座,跟“他后來重視美術教育,主張以美術代宗教即與此有關。”勃朗研究男女生同班教學問題,“蔡元培在北大首先提出男女同校的學制或許受此影響。”[4]
      2 扶持創建中國第一個心理實驗室和第一個心理研究所
  縱觀科學的發展,“任何一門新的學科或學科分支的建立,不是由科學研究工作者主觀愿望的宣布來決定的,它必須以其科學研究的客觀成果及有關的一系列活動為標準”。[5]蔡元培對推動中國現代心理學的建立采取了兩個重大措施:一是在担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于1917年支持陳大齊在哲學系創建我國第一個心理實驗室,后又成立心理學系;二是在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期間,于1929年倡導創建我國第一個心理研究所。這樣,既有培養心理學人才的教學機構,又有專門研究心理的科研機構,為中國現代心理學的建立奠定了人才與組織基礎。
  蔡元培在他任北大校長之初,陳大齊在哲學系籌建了一個僅有一間房子的心理實驗室,開設實驗心理學課程。雖然簡陋,但它卻是中國第一個心理實驗室,具有開創性意義。1918年陳大齊還出版了我國自編的第一本大學心理學教本:《心理學大綱》。1926年,北大心理學正式獨立成系,陸續添置心理學儀器,擴大心理與圖書期刊,從而奠定了我國心理學的實驗方向。這一切都是與蔡元培的扶持分不開的。雖然現在尚未發現其直接參與建心理實驗室和心理系的具體材料,但從他與系主任陳大齊書信來往的密切工作關系,也可推斷其必然直接過問此事。他1921年到歐美考察大學教育及科研機構時,曾專門參觀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實驗室演示試驗感覺(包括色盲)的儀器設備,以及生物學實驗室和動物心理實驗所,也可作為佐證。
  1928年6月中央研究院成立,蔡元培任院長至1940年逝世,歷時13年。他所領導的這個全國最高科研機構,開始時便下設13個研究所(數學,天文,物理,化學,地質,動物,植物,氣象,歷史語言,社會科學,醫學,工學,心理學),其中包括心理所。該所經過一段時間籌備,于1929年5月正式成立,聘任唐鉞為所長。開始只有5個研究人員,設置了實驗室、圖書室等,購置了一批心理學圖書儀器,飼養有心理實驗所需的動物。至1930年已初具規模(參閱趙莉如:《中國現代心理學的起源和發展》)。蔡元培對心理所的工作是很重視的。如在《中央研究院過去工作之回顧與今后努力之標準》和《中央研究院之過去與將來》等文中,都對心理所的工作有總結和未來計劃。當時主要進行了大聲驚擾對習慣行為之影響、修訂比納智力測驗、漢字橫直寫速率之比較、幼兒遺忘曲線、工業心理、大腦皮層等研究。[6]派人參加美國的第九屆國際心理學會,第十三屆國際心理學會,加強心理學的國際學術交流。他不僅聘請一批心理學專家來所開展研究,如唐鉞、汪敬熙、朱鶴年、蔡樂生、盧于道等,而且向出版界推薦陳德榮所譯《兒童的語言與思想》和《兒童的判斷與理解》二書,認為“研究兒童心理之書,需要頗切;陳君對于譯事,亦甚細心。”[7]在他逝世前一年還親自審閱了商務印務館擬列為大學叢書的《心理學》譯本(美國蘭費德、波林、衛爾德合編)。心理所還曾出版心理學專刊和叢刊。蔡元培為心理所的建立和發展,為全國心理學事業,花費了許多心血。
      3 關于心理學性質與方法之思想
  實驗心理學的奠基者馮特1862年在《對于感官知覺的理論的貢獻》一書中指出:“自然科學史從各方面使我們銘記在心的一個通則是:科學的進展是同研究的方法上的進展密切相關聯的。近年來,整個自然科學的起源都是自方法學上的革命,而在取得了巨大結果的地方,我們可以確信,它們都是以先前方法上的改進或者以新的方法的發展為前奏的。”[8]蔡元培承繼了馮特強調科學方法有其決定性意義的思想,認為“從前有許多不是科學的,如心理學從前附屬于哲學,現在應用物理的方法、生理的方法來研究它,便成為科學了。”[9]這就是說,心理學的實驗科學性質是由它采取實驗科學的方法來決定的;以前只是內省和思辯,所以那時的心理學屬于哲學的范圍。
  那么心理學的學科性質究竟怎樣呢?蔡元培認為是比較困難劃定的,不能簡單地歸屬。他在《中國現代大學觀念及教育趨勢》一文里說:“從理論上講,某些學科很難按文、理的名稱加以明確的劃分。要精確地劃定任何一門學科的范圍,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至于對那些研究活動中的事物的科學進行知識范圍的劃分尤為困難。例如,心理學向來被認為是哲學的一個分支,但是,自從科學家通過實驗研究,用自然科學的語言表達了人類心理狀況以后,他們又認為心理學應屬于理科。”[10]當然用實驗方法的學科并不都是自然科學,他認為精神科學、社會科學都可以用實驗科學的方法,所以又說:“且不但物質科學而已,即精神科學,如心理學、美學等,社會科學,如社會學、經濟學等,在西人已全用科學的方法,而我族則猶固于內省及懸想之舊習。”[11]據此,他認為民族學一部分屬于自然科學范圍,而大部分是關于民族的心理,馮特的“民族心理學”既有自然科學性質方面,又有社會科學性質的方面。蔡元培的這些看法,為當時中國心理學怎樣發展提供了方法學方面的基礎。
  我國心理學界50年代末,曾對心理學的性質問題開展過廣泛的討論,有的主張是社會科學,有的偏向自然科學,更多的人贊成潘菽教授說的:“我長期以來傾向于認為心理學是中間科學,既有自然科學的性質,也有社會科學的性質。”[12]而20年代,蔡元培關于心理學性質的認識,便與50年代學術討論的結論相近,可見其見解的難能可貴。
      4 重視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
  蔡元培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非常重視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這決不只是重視開設心理學課程和號召將心理學應用到教育工作中去。他在這方面有非常深刻而廣泛的思想,有其理論建構,并且至今仍有指導意義。
  首先,提出要推行新的教育,就必須在實驗心理學的基礎上建構實驗教育學。他詳細地論述道:“故治新教育者,以實驗教育學為根抵。實驗教育學者,歐美最新之科學,自實驗心理學出,而尤與實驗兒童心理學相關。其所實驗者,曰感覺之閾,曰感覺之分別界,曰空間與時間之表象,曰反射,曰判斷,曰注意力,曰同化作用,曰聯想,曰意志之閱歷,曰統覺,凡一切心理上現象皆具焉。其試驗之也,或以儀器,或以圖畫,或以言語,或以文字,其所為比較者,或以年齡,或男女之別,或以外界一切之關系,或以祖先之遺傳性,因而得種種普通之例,亦即因而及種種差別之點。雖今日尚未完成之域,然研究所得,視昔之純憑臆測者,已較有把握矣。”[13]蔡元培就實驗教育學的實驗內容和實驗手段,研究的分析因素,以及發展前景之評價,都言賅意明地作了概括,真可謂綱領之言,頗值得重視。
  其次,重視教育方針思想的心理學基礎,用心理的知、情、意解釋、論證他當時提出的“五育”(“五主義”):軍國民主義(體育)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意志;實利主義(智育)在于增進知識;德育鍛煉情感和意志;美育培養優美情操;世界觀教育則把知情意融合起來培養。“五者以公民道德為中堅”[14],而“注重道德的訓練為人格的養成”。[15]人格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所以蔡元培多次強調說:“所謂健全人格,分為德育、體育、知(智)育、美育四項”[16]并主張把智育、德育、美育作為心育。
  再次,強調按照兒童發展進程進行教育。蔡元培在德國留學時研習過兒童心理學,深知兒童心理發展的階段性和漸進性,教育必須符合兒童心身發展的規律,才能取得成效。所以他說:新教育“在深知兒童身心發達之程序,而擇種種適當之方法以助之”。[17]在論及慈幼事業時,認為兒童幼小,更應強調教育者以身作則,體育和智育也均應按其年齡而施之。他還要求教育者重視個性的發展,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18]以上思想無一不是以心理學原理為指導的,對當時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與應用起了一種推動作用。
      5 文藝與美育心理之思想
  蔡元培從心理學的視角論述過文藝、美育方面的問題,因而他的文藝與美育心理之思想,尤其美育及美育心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蔡元培認為:“文化是意志活動的現象。意志的活動,恃有兩種能力:一是推理力,以概念為出發點,演成種種科學;一是想象力,以直觀為出發點,演成種種文藝”[19]。這里的“意志活動”,“推理力”、“想象力”都是心理學上的概念,將文藝看作是人一種直觀的充滿想象力的意志活動。為了進一步論述文學與科學的差別,他舉例說:“同一自然景物,在科學上為形體解剖,生理實驗,用途改造等等,而文學家乃注意于色、聲、香、味之觀賞的描寫與印證,完全為超實用的。”[20]他還指出藝術的種類,不外乎視覺的和聽覺的兩大類,而文學則是綜合視、聽兩覺的。總之,在論述藝術和文學問題時處處采用了心理學的視角。
  美育更是蔡元培非常關注的問題。他最早譯出美育一詞,也就是美感教育。他認為“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者也。”“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是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由于感情推動力的薄弱。要轉弱為強,轉薄為厚,有待陶養。陶養的工具,為美的對象,陶養的作用,叫做美育。”[21]盡管現在看來,美育并不完全應用美學理論,美育的作用比陶冶情感更廣泛,但將美育從美感來認識是富于深刻的心理學內涵的,這正是美育心理的一個關鍵問題。產生美感需要感知、理解、想象參與到人的情感中去,是多種心理功能共同活動的結果,而情感在這里處于核心地位,這是一種深刻的心理學思想。
  蔡元培還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觀點,提倡以美育破除迷信。他認為宗教起源于人類的3種精神作用,即知識的要求,意志的愿望和情感的需要,3種作用常兼而有之。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昌明,知識作用和意志作用逐漸與宗教脫離,惟宗教廟宇、宗教音樂與舞蹈等的美術作用還結合在一起,通過情感產生影響。他說:“宗教上被認為尚有價值的,止有美育的原素了”。“在宗教的儀式中,就丟掉了智德體三育,剩下的只有美育,成為宗教的唯一原素”。[22]而美育與宗教有分合兩種情況,“應舍宗教而易以純粹之美育。”從心理學看,人總是受某種信念、信仰支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是積極的,蔡元培的文藝與美育心理之思想,開了我國現代文藝心理與美育心理學之先河。
      6 主張將西方心理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
  蔡元培直接論述西方心理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文字極少,但從一份講演要點可知有此方面的思想。他在1927年寫的《真善美》的講演提綱中寫道:“心理學(性理,唯識,□□之輪回說)”[23]很顯然,這里的“性理”是宋明理學的思想,“唯識”指玄奘創立的“萬法唯識”宗的思想,“輪回說”是印度佛教思想。從這個要點中我們不難看出,所列“心理學”當然主要是他在德國留學時學習的西方心理科學,括號里面的話則表示他主張將中國傳統文化和印度佛學中的“性理”、“唯識”、“輪回說”等思想納入其中,結合起來。
  蔡元培是清朝翰林出身,又留學西方學習現代科學,主張中西文化結合是一種必然的思想。他曾經明確地寫道:“研究也者,非徒輸入歐化,而必于歐化之中,為更進之發明。非徒保存國粹,而必以科學方法,揭國粹之真相。(見《北大月刊發刊詞》)而且“必須首先領會得西洋科學的精神,然后用它來整理中國的舊學說,才能發生一種新義。如墨子的名學,不是曾經研究西洋名學的胡適君,不能看得十分透徹,就是證據。孔子的人生哲學與教育學,不是曾經研究西洋人生哲學與教育學的,也決不能十分透徹,可以適用于今日的中國。(見《杜威博士六十歲生日致詞》)[24]。這些話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蔡元培主張中西文化相結合,用西方科學方法整理中國舊學的思想;也可以作為詮釋他主張將西方心理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思想的根據與佐證。蔡元培這方面的思想對今天中國心理學史乃至整個心理學的研究仍有指導意義。
心理科學滬293~296,314B4心理學楊鑫輝19981998本文較全面系統地論述了蔡元培在中國現代心理學史上的先驅地位與貢獻:留德跟馮特學習實驗心理學,奠定了專業基礎;扶持創建我國第一個心理實驗室和第一個心理研究所,奠定了組織基礎;關于心理學性質與方法之思想,提供了方法學基礎;重視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推動了兒童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文藝與美育心理之思想,開了我國現代文藝與美育心理學之先河;主張西方心理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對心理學研究仍有指導意義。先驅者/實驗心理學/扶持創建/心理學思想楊鑫輝 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史研究中心,210097 作者:心理科學滬293~296,314B4心理學楊鑫輝19981998本文較全面系統地論述了蔡元培在中國現代心理學史上的先驅地位與貢獻:留德跟馮特學習實驗心理學,奠定了專業基礎;扶持創建我國第一個心理實驗室和第一個心理研究所,奠定了組織基礎;關于心理學性質與方法之思想,提供了方法學基礎;重視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推動了兒童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文藝與美育心理之思想,開了我國現代文藝與美育心理學之先河;主張西方心理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對心理學研究仍有指導意義。先驅者/實驗心理學/扶持創建/心理學思想

網載 2013-09-10 20:43:47

[新一篇] 英語國家當代人地關系地理學的傳統與趨勢

[舊一篇] 融古典與現代于一爐  --試析索爾仁尼琴創作中的繼承與創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