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在小學開設英語課,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在這一時期注重對小學生進行外語訓練,能有效地促進其外語水平和母語水平的同步提高。小學英語對一個人的英語學習、終生學習及思維能力的培養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擬就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需求、專家的觀點、小學與初中的銜接以及小學英語教師的自身修養等方面談幾點認識和思考,愿與同行和專家們共同探討。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1.小學英語教師的困惑
(1)開課不足
目前,除少數師資條件較好的外語學校按課程標準要求開課以外,相當一部分普通小學的英語開課達不到要求。有的小學為了迎合家長的愿望,在一年級開設英語課,但周課時僅為一節。從人的遺忘規律來看,這樣的安排是不科學的。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看,如此稀疏的開課形同虛設,效果可想而知,而且還會造成嚴重的厭學心理。小學英語一旦開設,就應該讓學生每天都接觸英語,以防止遺忘。
(2)工作量大
由于小學師資嚴重不足,因此,小學英語教師的工作量普遍比較繁重。尤其是在農村、山區,由于教學點分散,不少教師須在幾個教學點之間“走教”(呂吉爾,2004),無形中增加了老師的負担。其后果是導致教師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深入鉆研教材教法和精心備課,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3)兼任課多
眾所周知,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師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其他學科轉行的,而其中大部分教師又“身兼數職”。另外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的英語課只是“副業”,她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她們的“本職”上,無法真正把心思投放到英語教學上來。
(4)環境缺乏
對于語言學習來說,語言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對于我們的學生,英語是外語,而非第二語言。除了課堂上有限的時間,課外接觸英語的機會極為有限。這就使得我們的英語教學效率很低,效果不理想。老師們很為之担心,但又感到無能為力。
鑒于上述情況,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應該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師資隊伍建設,一是課程建設,使學生能真正有效地學好英語。
2.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1)兩極分化提前
在小學未開設英語時,英語學習出現兩極分化的時間基本上在初中二年級。因為在初一剛開始學英語時,學生對英語有新鮮感,興趣普遍較濃。學習的內容也相對簡單,因此學生成績普遍較好。但到了初二,由于英語學習內容的增多,難度隨之增加。同時,由于初二開設的課程增多,部分學生的興趣轉移,部分學生的精力受到牽制,從而影響了他們的英語學習。但在小學開設了英語后,這一現象就提前到了小學階段。
(2)進入初中后無優勢
由于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提前,一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這對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帶來了不小的難題。有關研究資料也顯示,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的學生與初中開始學習英語的學生相比在總體英語能力方面并無明顯的優勢(束定芳、莊智象,1996)。除了教學質量原因以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小學與中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嚴重脫節,其中主要是重復學習(程曉堂,1998)。
(3)書寫不規范現象嚴重
盡管寫得一手漂亮英文的學生大有人在,但也存在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英文書寫十分糟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的學生握筆姿勢不正確,有的學生課桌上書籍過多,以至于無法以正常的坐姿進行書寫。在這個問題上,教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有的教師本身的書寫就存在問題;有的教師對學生的書寫不夠重視,放任自流,致使部分學生養成了不良的書寫習慣,結果難以糾正,留下嚴重的后遺癥。
(4)“文盲英語”蔓延
中國人的英語向來被稱為“聾啞”英語(劉道義,2001),因為中國人很講究實惠,既然考試不考口語,何必花力氣練“說”,久而久之就成“啞巴”。同理,小學階段既然不要求書面測試,那么又何須練“寫”?我們把不會讀寫者稱為文盲。如果我們的小學生只會聽、說英語,而不會正確地認讀、書寫英文單詞和句子,那么與文盲又有何二致?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就存在這種現象,應予以高度的重視。我們的英語教學是外語教學,不應該像兒童習得母語那樣慢慢來,而應該聽說讀寫并進。華東師范大學章兼中教授就曾指出:小學高年級段的學生需要在對話的基礎上把口頭表達的內容落實到讀寫文字上(祝海燕,2003)。
3.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誤區
(1)誤區之一:把外語等同于二語
其實,我們的英語教學是外語教學(TEFL),而非二語教學(TESL),兩者是有很大區別的,兩者的語言環境截然不同。我們的英語教學是在母語環境中進行的,缺乏真實的交際環境和真實話境的復雜性和特殊性。而第二語言則是在類似于或接近于母語習得的條件下學會的。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認識誤區,原因是忽視了外語學習的特殊性。
(2)誤區之二:把習得等同于學習
由于在觀念上把外語等同于二語,又直接導致把“習得”等同于“學習”的錯誤觀念。在母語環境下學習外語,顯然不可能通過自然習得的途徑。在缺乏外語環境的條件下學習外語,如果想通過習得的方式掌握外語,其結果必定是耗時低效。由于學習的主體不同,用母語方式學習既無必要也不可能。
(3)誤區之三:把聽說為重等同于聽說讀寫并重
始終以聽、說為重的學習過程未必恰當。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習者必須實現在感知上由以聽覺為主到以視覺為主的轉變,在記憶上由機械記憶為主到以理解記憶為主的轉變。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認識能力逐漸提高,他們會在已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能動地掌握新的語言,這就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結構和規律。因此,我們的教學應該注意階段側重。
4.走出誤區:處理好三種關系
(1)處理好本族語與外語的關系
在外語學習中,任何正遷移的利用或負遷移的防止都是建立在對母語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完全排斥或完全依賴母語都會妨礙外語的學習。對于在母語環境中學習外語者,母語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隨著外語學習的深入,外語也反過來促進母語水平的提高。在學生尚未能用外語進行思維的情況下,我們的學生實際上仍把母語作為思維的主要工具。外語和母語互相制約,互相促進。在母語環境中學習外語者,其外語水平很難超過其母語水平,尤其是在初級學習者中,情況更是如此(呂吉爾,2004)。
(2)處理好語言和語法的關系
語言是有規律的,語法就是語言內在規律的反映。即使對于母語而言,一定的語法知識也有助于更準確、標準的使用語言,更不用說對于外語了。就外語學習而言,語法也是掌握語言的一條“捷徑”。因此,我們在小學階段也不必談語法而“色變”。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可以也應該把感性學習和理性學習結合起來,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處理好聽說讀寫的關系
在語言教學中,聽說讀寫既是目的,又是方法和手段。這四種語言能力各自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屬于語言能力的不同側面。聽說屬于口頭交際能力,讀寫屬于書面交際能力,兩者缺一不可。不會口頭交際是“聾啞”,不會書面交際是“文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聽、讀為信息的輸入和理解,而說、寫則為信息的輸出和表達,兩者的互相影響、互相促進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鑒于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應強調“階段側重”。
二、來自學生的反饋和專家的觀點
1.小學生的需求和愛好
有人對小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英語課進行過調查,結果表明小學生最喜歡的依次是:1)教師授課幽默,課堂氣氛輕松;2)教學內容豐富充實;3)教育形式活潑多樣;4)能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也有人對小學生最喜歡哪些類型的課堂游戲作過調查,按得分高低依次為:1)快速反應;2)競賽評獎;3)角色扮演;4)聽說訓練;5)師生對話。由此可見小學生對英語學習有尋求知識、獲取成功、發揮想象、享受歡愉和欣賞美感的心理需求。但學習畢竟是一種理性的活動,不可以光憑興趣,不可以完全受興趣的主宰。過分的愉快是不利于學習的。愉快的時候,注意力不一定集中,容易分散。
2.專家的觀點:興趣是成功的關鍵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教學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時,就可使學生在學習時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的、較牢固的知識和技能,表現出喜悅和求知欲(徐曄,2003)。培養、維持學習興趣可增強學習的動力。有專家認為,小學英語教育最大的成功在于讓孩子對英語保持較大的興趣,并使絕大多數學生一直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讓他們到了中學還很樂意學英語,那樣方算是成功的小學英語教學。因此,小學英語教學應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第一位(錢曉霞,2002)。
三、小學英語的著力點
1.小學英語成功的條件
經驗告訴我們,要成功地開設小學英語課須具備四個條件,即要有合理的課程設置、合適的教材、合格的教師并解決好小學與初中的銜接問題(劉道義,2001)。要想學好英語,就必須有合理設置的課程作保證,不然就難以獲得理想的效果。教材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材料,合適的教材應既保證語言地道、趣味盎然,又能比較符合我國教學實際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小學英語教師是啟蒙教師,因此教師的業務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英語教師不但應具備語音、語調、口語等基本功,還要掌握小學英語教學的技能,更要領會《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使自己的教學實踐符合教學的規律。小學英語要能使絕大多數學生一直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進入初中后仍能順利地繼續學習英語,才算是成功的。另外,小學英語還應以“學生發展為目標”,建立起一套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這是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一種保障。
2.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的銜接
小學和中學英語教學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小學英語是初中英語的基礎,初中英語是小學英語的延續。所以,小學英語教學應力爭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防止過早出現兩極分化,為自然地向初中英語過渡創造條件(夏侯富生,2003)。為順利實現這一過渡,首先應從教法上進行銜接。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在聽說領先的基礎上要嘗試進行適量的讀寫訓練。其次從興趣活動上進行銜接。小學高段英語教學要特別避免一些無益于語言能力訓練的興趣活動,加強游戲和實踐活動的目的性。知識上的銜接可考慮將小學階段教材中機械重復的內容進行整理編排,合理地向初中過渡。要做到這一點,小學英語應加強與中學英語的交流,以便互相借鑒。
3.小學英語教學的評價
實踐證明,小學英語如果不考試、不評價,那么學生、教師乃至學校領導都不會給予足夠的重視。評價的方式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形成性評價,一類為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它通過多種渠道收集、綜合和分析學生日常學習的信息,著眼于學習潛力的發展(左慧芳,2003)。終結性評價通常與優劣、等級聯系在一起,容易引起評價對象(包括教師在內)的焦慮。但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適度的焦慮可起到提高學習質量的動機作用,更何況終結性評價也是檢測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發展的重要手段,能夠較好地反映教學效果。所以,終結性評價是必不可少的。評價必須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教學評價成為學生認識自己,激勵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師改進教學的反饋方式(鐘穎,2003)。
四、教師素養:小學英語成功的保證
1.授人以漁
對學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鐘穎,2003)。小學階段除了讓學生學會一定量的詞匯和句子以外,還應該讓學生掌握一些外語學習中很有用的技能,如國際音標、書寫規范和英語學習詞典的使用等。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應使學生做到大小寫、筆順、連筆、詞距、標點和格式正確,并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學會國際音標有利于學生自己拼讀生詞,避免因使用漢字注音而造成的發音錯誤。在音標教學中,把漢語拼音和英語音標進行對比教學,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邰霞,2002)。詞典是無聲的老師。小學生學會英語學習詞典的使用,就有利于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反之,小學生只能鸚鵡學舌般地模仿老師或語音材料,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因此而受到極大的束縛。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有責任把英語學習中常用的工具性技能傳授給學生。
2.學習借鑒
漢語和英語雖然屬于兩個不同的語系,但作為思維的工具,兩者是有相通之處的,因為人類的思維存在著共性。英語教學在英語國家里就是“語文”教學,與我們的語文課相同。小學英語教學既是言語教學,更是“語文”教學。因此小學語文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之間必然有著相通之處,有許多值得小學英語借鑒的地方。小學教師應該主動地向語文教師學習取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經驗也是值得小學英語教學借鑒的資源。另外,小學英語教師有必要與初中英語老師進行經常性的交流,互通情報,共同探討,了解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為成功地做好小學與初中的銜接創造條件。
3.科研促教
確保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小學英語教師應努力通過各種途徑充實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增強自身教學能力,進一步適應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要求。此外,小學英語教師還應該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如教育心理學等,并積極投身教學科研。相對于中學英語而言,小學英語起步較晚,因此有著更廣闊的研究空間。參與教學科研既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身品位,實現從教書匠到研究型教師的轉變。同時,隨著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效果也必能相應提高。
五、結束語
小學英語對于絕大多數小學生來說是外語方面的啟蒙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承担啟蒙教學的小學英語教師比初中英語教師更為重要(鄭文,2004)。啟蒙教育是終生學習的起點,小學階段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可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猶如英諺所言:Wellbegun is half done。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肩負著既光榮又艱巨的歷史使命,任重而道遠。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京47~49G39小學各科教與學呂吉爾20072007
呂吉爾 浙江寧波市北侖區教育局教研室
作者: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京47~49G39小學各科教與學呂吉爾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