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建高職院校辦學定位問題的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710;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606(2007)06-0012-03
  近年來,為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全國由中等專業學校單獨或多校合并升格組建了一大批高職院校。這些高職院校大部分地處省會城市以外的地區中心城市,承担著為本地區經濟建設提供智力保障與科技服務支持的重任,有相當一部分正在創建全國和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努力成為本地區高技能職業技術人才培訓中心。但由于這批新建高職院校較長時期從事中等專業教育,高職教育辦學歷史不長,歷史積淀不多,經驗不足,知名度不高,與一般本科院校相比,辦學資源競爭多處于劣勢。所以,新建高職院校要正確定位必須審時度勢,科學把握定位的基本方面,正確處理好定位中的幾個關系。
  一、新建高職院校辦學定位的基本方面
  定位是高校辦學指導思想的核心內容,包括確定高校的類型、層次、水平及發展方向等。簡單地說就是一所高校確定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將自己建成一所怎樣的高校。一般主要從兩個層面來考慮,一是學校在整個高等教育系統中的定位,包括學科專業結構、辦學層次和辦學特色等方面;二是學校內部各要素在學校發展中的定位,包括人才培養目標、規格、服務面向等方面。[1]
  1.辦學層次定位。這里說的辦學層次主要指人才培養層次。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層次主要分為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高職高專)三個層次。作為新建高職院校無疑首先應大力發展專科層次的高職教育,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由中等專業教育為主轉向以專科層次的高職教育為主。與此同時,不應忽視其他辦學層次的適度發展。一是中等專業教育,這本來就是這類學校的強項,既摸索積累了多年的辦學經驗,也有比較好的社會影響,作為過渡階段,不要因為升格而輕易放棄。當然,中等專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要有新的思路,既要保留原有的優勢專業、特色專業,又要適度增設社會急需的適銷對路的新專業,并盡可能避免與高職專業重疊設置。二是本科層次的高職教育,因為在人才培養水平評估達到優良標準后,選取幾個優勢專業開展少量本科層次的高職教育,有利于提升師資水平,從而帶動高職專科教育質量的提高。
  2.辦學功能定位。以培養人才為中心,開展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是所有高校都應當具備的三大基本功能,但不同高校由于人才培養層次不同,學術影響與貢獻不同,以及辦學傳統與辦學理念上的差異,這三大辦學功能側重點不盡相同。以教學工作為主,培養合格人才,是新建高職院校應長期堅持的基本辦學指導思想。教學工作搞不好,學校就無法生存和發展,對新建高職院校來說更要花大力氣熟悉、適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建立健全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規范,盡早達到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優良標準要求。然而,作為一所高職院校,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無疑應重視科研工作,科研工作的開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既是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提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質量的需要,同時也是增強新建高職院校辦學功能、提高為社會服務水平的需要。作為一所地方院校,科研和社會服務應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實際,注重應用技術開發研究,面向基層一線,面向中小企業,面向社區、農村,提供項目研究、技術咨詢及推廣、開放教育等服務,創立符合自身實際的科研與社會服務特色。
  3.人才培養類型定位。研究表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類型主要有學術研究型、應用開發型、技術轉化型和技能操作型四種。按照目前高等教育系統內的分工,學術研究型人才主要由科研能力較強的重點大學培養,應用開發型人才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培養,技術轉化型人才主要由高職高專院校培養,技能操作型人才主要由從事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中專校和技師學院培養。顯然,新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類型應定位在技術轉化型(一般稱職業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上。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7年修訂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2],高等教育的第五層次分為A、B兩種課程類型。5A的課程計劃為“以理論為基礎,為研究作準備,為進入高技術要求專業作準備的課程”;5B的課程計劃則為“實踐的、技術的、指向具體職業的課程”。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應屬于5B這個層次,這也說明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類型應定位在培養技術性、實踐性特征強的職業技術應用型人才。新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類型定位于“職業技術應用型”是與我國目前正在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邁向大眾化教育相適應的。一方面,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中職業技術應用型人才需求面廣量大,是其他類型人才所不能代替的;另一方面,進入高職院校的大多數學生的基本價值取向是以謀取職業,先求生存,后求發展為主,而職業技術應用型人才需求量大,更容易滿足個人的就業需求。[3]
  4.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定位。新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類型定位決定了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定位的基本特征。在人才培養目標、規格上定位于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格健全,獲得生產建設、社會事業第一線高級技術師或助理工程師(經濟師、建筑施工管理師、會計師、農藝師等)基本訓練的、有一定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實用,職業崗位適應性強,具有實踐能力、創業本領與競爭意識的高級職業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根據專業性質的不同,學生畢業后主要到企事業單位從事制造、工藝、施工、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咨詢服務以及經營管理、社會工作、商貿等方面的工作。[4]這個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定位,體現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和以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體現了高職教育的基本要求,體現了新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類型定位的基本特征,與普通高校的人才培養在目標、規格上分工比較明確。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的高等職業教育機構人才培養目標也都有別于普通高等教育機構的人才培養目標,大多以培養技術型、實踐型的人才為主。如美國的社區學院和技術學院的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介于工程師和技術員之間的技術師。技術師的主要職責是如何將工程原理應用于實踐,如何組織生產人員從事生產準備工作和現場操作,以及做好生產設備的維護與改良、調整生產過程、改善加工方法和加工程序。法國大學的技術學院中的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介于工程師和技術員之間的高級技術員。高級技術員的任務是將抽象的設計和理論具體化,協助工程師開展工作。
  5.服務面向定位。服務面向問題,既有服務空間上的內涵,也有服務層次的內涵。新建高職院校應立足所在城市,面向本地區,以服務地方經濟為主(部分院校要兼顧為行業服務),面向基層,面向中小企業、社區、農村,面向生產建設、經營管理、咨詢服務第一線。近幾年新組建的高職院校,原組建學校有的是主要服務于地方,有的主要服務于行業。這批新升格的高職院校,原分屬于省業務主管廳或市管理的,升格后大多數成為省屬或市屬地方高校。既然是地方高校就要時刻把為地方服務放在首位,面向地方辦學。對于升格前服務于行業的省廳屬高職院校來說,原有的行業性還應適度保持,保持發揚得好,可能還是一大特色。原有的師資、專業設置、實驗室、圖書資料、產學合作基地、行業協作組織、畢業生供求關系等都是寶貴的辦學資源,應在提高服務層次的基礎上重視利用好這些資源。新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類型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定位決定了在服務層次上重心不宜過高,中小企業、社區、農村、基層生產建設服務第一線需要大批高素質的職業技術應用型人才。
  6.發展目標定位。發展目標是一所高校在某個時期內生存與發展中帶全局性、方向性的奮斗目標,是對學校未來發展趨勢、發展方向的科學預見和創新性思考,直接影響高校發展的規劃建設、戰略步驟。對新組建高職院校來說,發展目標能夠起到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作用。發展目標定位要能體現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學術水平、辦學效益的提高,以及辦學功能的強化與拓展,還應反映學校的社會影響力。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實事求是,要把自身的長遠發展目標建立在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基礎之上,利用與地方政府關系密切的優勢,關注并積極參與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建設;要考慮自身的辦學條件、發展潛力等情況,既要避免脫離實際,違反教育規律,盲目攀高,追求所謂高起點、高目標的定位過高傾向,也要防止出現定位過低或不定位現象。[5]
  二、新建高職院校辦學定位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1.正確處理好發展定位中政府定位和學校自主定位的關系。政府在審批興辦一所高校時,實際上已經對一所高校的辦學規模、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層次、辦學職能、服務面向等方面的近期發展目標做出了比較明確的規定。在高校辦學過程中,政府也將根據高等教育總體發展戰略,從宏觀上對高校發展定位進行指導。從政府角度,希望高校既要根據自身發展的歷史與現狀確定發展目標,明確定位,辦出特色,同時,也要服從于大局,從高等教育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全局出發,進行合理定位。從這一點講,新建高職院校應主動接受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顧全大局,樹立局部優不算優、整體優才是優的觀念,把學校發展與國家高等教育事業整體發展聯系在一起。
  劉獻君教授認為,高校定位,應從三個層面來考慮,即“高校在整個社會大系統中的定位,一所學校在整個高等教育系統中的定位,學校內部各要素在學校發展中的定位”。[6]基于這樣的認識,高職院校定位就應該在政府宏觀指導下,強化自主定位的意識。因為,其一,全國1000多所高校,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競爭態勢正日益加劇,各校的發展狀況、辦學實力、在社會系統中的影響力等變數很大,政府很難實時掌握;其二,由于政府不可能完全掌握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各行各業各部門對人才需求的詳細信息,政府在制定人才培養規劃時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這種盲目性易導致政府在指導高校的布局、規模、層次、類型、職能及服務面向等方面定位時不切實際、不科學;其三,各校都有自己的發展歷史和辦學傳統,政府很難準確把握各校的辦學特點,更難把握各校內部辦學要素的具體情況。所以,完全依賴政府定位必然導致千校一面,失去個性,難創特色。
  新建高職院校自主定位必須要做到審時度勢,充分考慮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對高校的要求,考慮到高等教育發展的總體趨勢,了解其他層次、類型高校的發展狀況及學校自身發展歷史與現狀,考慮到外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現實性與前瞻性相統一的原則,全面研究各個定位要素,發揮優勢,創造特色。
  2.正確處理好短期定位和中長期發展定位的關系。高校定位從時間跨度上講,一般考慮到十年期限的可以認為是短期定位,十年以上期限的可以認為是中長期定位。中長期定位屬于戰略定位,更多的是要在教育思想、理念、發展目標、辦學特色等方面進行定位。對新建高職院校來說,中長期定位既要縱觀學校自身發展歷史、現實狀況及發展趨勢,更要把握整個高等教育系統乃至整個社會發展進步的趨勢,尤其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高職院校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沒有中長期定位,學校發展就會把握不住大的發展目標、發展趨勢,容易出現急功近利的傾向和短視行為。短期定位要以中長期定位為指導依據,定位的內涵要更明確、更具體、更細致,可操作性要強,能夠反映出新建高職院校建院初期發展階段的辦學特征。沒有短期定位,中長期發展定位就不具有可操作性,也就不能發揮定位的作用。所以,新建高職院校在定位過程中,一定要處理好短期定位和中長期發展定位的關系。
  收稿日期:2007-09-18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12~14G53職業技術教育朱中華20082008
高職院校/辦學定位/高職教育
Thoughts on the Positioning of New Occupational Colleges  ZHU Zhong-hua定位是高校辦學指導思想的核心內容,包括確定高校的類型、層次、水平及發展方向等。新建高職院校辦學定位,應正確處理好政府定位和學校自主定位的關系,正確處理好短期定位和中長期發展定位的關系。
作者: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12~14G53職業技術教育朱中華20082008
高職院校/辦學定位/高職教育

網載 2013-09-10 20:50:11

[新一篇] 關于教育學研究本土化的幾點思考

[舊一篇] 關于新時期語文教育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