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初探  ——談北京師大“五·四”制教材課堂教學設計與構思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我區自1991年以來,先后在十個鄉鎮實施了北京師大編寫的“五·四”制初中英語教材,現已在各年級全面鋪開,95年將有九個鄉鎮培養出第一批四年制畢業生。
  從對新教材的研討和實施情況來看,教師普遍認為新教材優于舊教材。1.新教材嚴格按照新大綱要求,以功能意念教學為理論依據,語言結構和語言功能相結合,突出語言的運用。如該教材將舊教材中用來學習語法結構的“句型操練”改為"Listen and Say"或"Aural-OralPractice"練習,有利于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體現了語言的本質功能。2.舊教材詞匯量過大,難點相對集中,知識復現率低,這也是造成初中學段英語嚴重兩極分化的原因之一;新教材為四個年級使用,延長了一年的學習時間,減少了詞匯量和部分語法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負担,減少了學生兩極分化的現象,使師生有時間致力于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3.舊教材雖在一定程度上設置了必要的語言情景,但往往不夠真實、自然,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不夠密切,易產生距離感;而新教材盡可能多地創設語言情景,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增強了語言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教師反映易教易學。4.新教材更加注意了體裁的多變性和題材的廣泛性,在教材中滲透了國情教育、人口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實現新大綱“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的要求。
      一、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
  教材的改革必須推動教法的改革,教法的改革離不開對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根據新大綱要求,結合新教材的特點,我們從本區實際情況出發,運用布盧姆掌握學習理論的原則,提出了“發揮目標導向功能,從視聽入手,通過一系列教學輔助手段,創設語言環境,借助反饋矯正手段和聽、說、讀、寫的強化訓練,使學生牢固掌握語言知識,形成言語技能,達到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目的”這一教學路子。其基本結構為“目標定向——視聽導引——精講點撥——強化訓練——反饋矯正——歸納總結——表情達意”。
      二、基本操作程序
  1.目標定向
  要發揮目標的導向功能,課堂上必須有目標認定這一過程,因為“有效的教學始于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
  結合英語學科特點,我們在實施目標教學的過程中,一般是由低到高采用諸如“說出、寫出、讀出、拼讀、背誦、默寫等”來表述“識記”層次的目標;采用“辨認、區別、回答、翻譯等”來進行“理解”層次的目標描述;采用“造句、轉換、對話、改寫、擴寫、縮寫、復述、看圖說話,表演等”來描述較高層次的“運用”和“綜合”目標。比較符合舊教材以知識為線索,實現精講多練,但在新教材的實施過程中,僅滿足于達到以上目標是不夠的,必須加強能力目標的落實。就英語學科而言,其能力目標主要是使學生通過語言形式訓練和言語交際訓練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能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因此,要在達到上述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創設語言情景,使學生逐漸由模擬性交際過渡到真正意義上的交際。
  2.視聽導引
  新教材注重了聽說能力的培養,改變了過去那種“靠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讀、學生跟”的單一教學手段,借助畫面、圖片、實物、模型等直觀教具和錄音機、投影儀、幻燈等電教設備來烘托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畫面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領會內容,有利于學生投入到語境中去,在直觀、形象、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語感。
  聽錄音在英語課堂活動中應用最為普遍。在學生尚未接觸材料之前聽錄音,一是有利于聽力訓練,二是學生對不能聽懂的內容就會用心地看材料或用心聽教師講解,可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在講授之后聽錄音,有利于學生跟讀模仿,糾正語音語調,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3.精講點撥
  精講點撥需要做到兩點:①講知識。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依據目標,用簡練、準確、生動的語言,概括地講授語言材料。在實施新教材過程中,兩種傾向值得注意:一種傾向認為教材難度降低了,語言點“不集中”,講多講少不易把握,于是該講的也不講了,僅做翻譯。另一種傾向則是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教學中仍以語言知識為綱,努力從教材中“挖掘”知識,不該講的也講。因此,教師必須弄清:學習語言知識是獲得語言能力的基礎,語言能力來源于語言知識,二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應該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中,滲透語言能力的培養,在語言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使語言知識得到深化和升華。所以,在新材料的使用中,對學生通過自學不能掌握的知識要講清楚。相反,學生通過自學完全能掌握的知識不要進行過多的講解;對教材中僅為后繼學習做準備的知識和由于行文需要而出現的知識(如個別出現的定語從句)則更無講解的必要,僅讓學生做一般性的了解即可。②講學習方法。許多學生不能學好英語的主要原因是尚未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很有必要給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4.強化訓練
  通過反復的強化訓練,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語言知識,形成言語技能,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然而,傳統教學中的強化訓練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語言知識的訓練。在訓練中,對語言知識的準確性要求很高,但對語言情景的創設卻認識不足,有時為“省去”許多麻煩,把交際中應使用的“套話”都省略了,“一步到位”。其結果是,當讓學生自己編會話時,除了將本節所學的“關鍵用語”編進去之外,其它相關的必要用語一概不能用上,沒有情景,缺乏興趣,無法進行交際。因此,在進行強化訓練時必須將語言形式的訓練與言語交際性訓練結合起來,實現認知和能力雙達標。
  根據新大綱“聽、說、讀、寫全面訓練,不同階段略有側重”的原則,初中英語課堂訓練要求以聽說為主,讀寫跟上,在情景中學會運用。“五·四”制新教材中出現的語言材料大都帶有一定的運用情景,較口語化,因此,訓練時應充分體現口語化特點,注意語調、語氣的變化。
  5.反饋矯正
  反饋矯正是師生間信息交流的必然手段,應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當教師發現學生遇有知識障礙或達不到目標行為要求時,要及時給予矯正性指導。不過,對于學生在語言操練中出現的一些語法錯誤,要慎重對待。一方面要保護學生說英語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采用不同方式給予必要的糾正。應做到:不要時時給予糾正,要適時地給予糾正。
  6.歸納總結
  在結束課之前,由教師或學生對主要內容進行概括總結,使學生重新回顧當堂內容,加深印象,再對應目標,將本節課目標達成情況作一總結說明,以便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
  7.表情達意
  學習語言的目的是進行交際。按照語言學習的規律,學生必須吸收相當數量的語言材料和經過一定量的語言實踐,才能獲得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在課堂訓練中,要注意情景的創設和利用。在學生已經掌握一定量的語言材料之后,盡可能讓學生得到發揮的機會,不要僅局限于學生能說些日常用語,表演對話和復述材料等一類的模擬性活動。可以嘗試在值日生報告中,除一般內容和部分問答外,適當增加日記式的內容,讓學生用英語報告前一天在學校或家中所做的事情,學生說得簡單或重復并不緊要,關鍵是可以養成學生運用英語的習慣。另外,在三、四年級還可以嘗試用英語出示當堂目標,用英語歸納總結當堂內容。
      三、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目標過高,不易達到,容易使學生喪失信心;目標太低,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2.更新觀念,改革教法,盡快適應“五·四”制新教材。新教材的實施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弄清影響教學效果的三大變量的關系。布盧姆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實踐,認為,“認知的前提能力,情感的前提特性和教學的質量”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三個變量。這三個變量對學習成績的影響作用分別占50%、25%和25%。因此,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向,因材施教。在教學中,應做到:①通過反饋矯正,強化訓練,以及個別化教學來減少差生面,實現大面積豐收。②建立真摯的師生感情,多表揚、少批評,使師生在愉快、輕松、和諧的氣氛里完成教學任務。③加強課堂情景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變“厭學為樂學”。④加大訓練量,讓每個學生都有訓練的機會。由于新教材增加了聽說訓練的比重,在人數多,班次大的情況下,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活動,僅靠教師提問是遠遠不夠的,可以采用小組活動的形式來完成。小組活動不僅能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最大可能地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而且還能為學生創造一個獨立自信地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場所,以便互通信息,展開競爭,提高訓練的質量。小組劃分可以按座次或同位或前后桌,或直接分成相對固定的學習小組進行活動,亦可采用"Find a friend"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結合來完成訓練。
  3.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尤其是要提高口語能力。“五·四”制新教材由于注重了語言功能,突出了語言運用特點,在聽說要求上較舊教材高,這就需要教師具有準確、流暢、地道的英語口語能力,不僅要用英語組織教學,而且要盡可能用英語進行教學。
  
  
  
中小學外語教學京7-9G38中學外語及其他各科教學彭晶19961996 作者:中小學外語教學京7-9G38中學外語及其他各科教學彭晶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0:25

[新一篇] 初中英語教學如何培養寫的能力

[舊一篇]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呈現方式初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