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教學中,呈現是一個重要環節。呈現,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竭力扮演好“示范表演者”的角色,將要進行教學的內容采用各種方式呈現給學生,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達到最佳教學目的。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呈現新的語言知識,必須從語言知識的功能和意念出發,創設與之相一致的情境。然而,呈現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對于不同的語言材料,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呈現方式,生動形象而又恰如其分,清楚自然而又不失時機地將要教學的內容呈現給學生,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其他教學環節的順利進行。筆者在教學中對呈現這一課堂教學環節進行了一些有效性探索,收到了一定教學效果。
一、身勢語呈現,活躍課堂氣氛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合理地利用身勢語呈現教學內容,能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一位教育學家說過:“由活的人說出來的話不單是只靠它的內容來激發對方的思想和感情的,這里有交談者一副興致勃勃的面孔,有一雙一忽兒在科學的豐功偉績面前燃燒著贊美的火光,一忽兒又好像在懷疑所作結論的正確性而瞇縫起來的眼睛……”馬卡連柯也曾指出:“凡是不善于模仿,不能運用必要的面部表情……的教師,都不會成為良好的教師。教師應當善于組織,善于行動,善于運用詼諧,既要快樂適時,又要生氣得當。”可見,課堂上教師滿腔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飽滿的精神、輕松愉快的表情、親切的目光、和藹的態度、大方的舉止、與英語相配合的到位動作,很快就能吸引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增強語言教學的效果,收到表情達意、事半功倍之功效。如在教學單詞laugh,cry,happy,angry時,教師只需利用眼神、面部表情就能把這些單詞表現出來;在教學jump,run,sleep,put on,take off等動詞和動詞詞組時,教師邊做動作演示邊念英語,學生一看便知,一聽就懂,而且自然而然地模仿老師邊念單詞邊做動作,馬上就能學會。這樣的身勢語呈現,真正激發學生的模仿、參與意識,達到“寓教于樂”“動靜結合”“學用結合”“師生配合”的教學目的,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到學習英語是快樂有趣的游戲,而不是令人恐懼的艱難任務。
二、情境呈現,培養交際能力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而語言的交際功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體現的。情境是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它直接影響英語教學的效果。情境是人們進行言語交際活動的一切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的總和。內部條件是指心智活動,外部條件是指社會和言語情境。語言是客觀情境的反映。學習語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理解和表達。正如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所說:“如果沒有語言情境,詞就沒有意義,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話語也只有在情境語境中才能產生意義。”青少年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在情緒放松、開心快樂的情境下學習的收獲最大。因此,教師應當努力創設一個快樂有趣的語言環境,給學生設置一個切實可行、恰如其分的語境,為學生的語言交際提供場所。如在教學“Go for it”七年級上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時,筆者拿著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盒,走到一名學生跟前說:“Today is your birthday! Happy birthday!Here's your present.”他收下禮物后馬上不假思索地說:“Thank you very much.”接著筆者指著后面的學生,示意用同樣的方法往后傳遞。于是該學生拿著這份禮物轉向下一名學生說:“Today is yore birthday!Happy birthday! Here's your present.”在這樣的情境中伴以有效的連鎖操練,學生既理解新呈現的語言知識,又獲得英語口語交際的鍛煉。
三、故事呈現,發揮表演才能
一般情況下,初中學生比較喜歡聽故事,更喜歡把自己變成故事中的人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故事呈現的方式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這里所說的故事呈現并不是指講一個故事來呈現新課文,而是把一個完整的故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把很多教學內容穿插在故事當中,并且由學生來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這樣不僅使學生體味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而且使學生在親身經歷中學習了語言知識的運用。在故事呈現中,教師敘述故事情節,在關鍵處可以暫停,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故事的進展,并以role play的形式將討論的結果表演出來。表演結束后教師繼續敘述,同時讓學生對照自己的表演,判斷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這樣的故事呈現可以根據劇情靈活設置,學生的表演內容可以根據課堂時間靈活選擇。在課堂結束時還可以評選出“最佳理解獎”和“最佳表演獎”,以此激勵學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如在教學JEFC Book 3 Unit 14 Shopping時,筆者將整堂課設計成一個有關購物的故事。故事內容是一個孩子為了報答媽媽的關愛主動替媽媽去商場購物。根據該課的教學要求,在故事中筆者設計了“為購物籌集資金”“了解家庭成員所需要的物品”“寫購物單”“去商場購物”等情節。讓學生在這樣的故事情境中自由發揮想象,自由表演,自由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在邊學習邊表演的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聽力,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操練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望,活躍了課堂氣氛,使整個課堂變成了一幕幕的生活場景。
四、問題呈現,訓練發散思維
提問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教師在呈現新知識時,就要結合教材的重點、難點,通盤考慮,精心設計一些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并最終解決問題。因為學生的思考往往是從問題開始,學生有疑問才不會淺嘗輒止,才不會滿足于一知半解。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喚起他們探索求知的欲望,為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搭建橋梁和階梯,引導他們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如在教學JEFC Book 3 Lesson 14 JIM's TRAIN RIDE時,筆者就有關旅游這一話題向學生呈現一系列問題。如:Do you like to travel? Which parts of China have you been to? Which is more popular, traveling by air or by train? Why? Have you ever traveled by train?How did you find it?”等等。教學中,筆者不提供答案,而是讓學生們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主動解決問題。待學生對旅游這一話題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后,開始讓學生帶著“Why do Jim's family prefer traveling by train?”這一問題開始快速默讀課文,然后讓他們帶著這一問題再細讀課文一遍,并找出答案。這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激發學生自我參與意識。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對課文細節的理解能力,也鍛煉了聽說交際能力。
總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具有良好的呈現行為,明確自己在這一教學環節里的“示范表演者”角色,準確、精練、生動、形象地呈現新的教學內容。選擇學生易于接受和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不僅是“英語課程標準”的客觀要求,也是教師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興趣、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切實有效的好方法。
教學月刊:中學版杭州29~30G381中學外語教與學應笑玲20072007
應笑玲 浙江水康市城東初中,321300
作者:教學月刊:中學版杭州29~30G381中學外語教與學應笑玲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