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嘗試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生物教學的理論和實踐都告訴我們,探究是學生認識生命世界、學習生物課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促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與科學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與價值觀,即探索性地學習生物課程,養成終生受用的生物科學素養。
  為了進行探究性教學實踐,我們嘗試構建了“引導—發現”式的教學模式。
  1 “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布盧姆的“發現式學習”理論認為:“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作用不是提供現成的指示,而是以‘發現的過程’為主線組織教學,調動學生內部動機,讓學生以‘探索者’的身份‘發現’他們要學的問題的原理和結論,產生‘驚喜’,從而學會科學方法,產生‘遷移力’,培養科學態度和創造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起組織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創設情境、合作探究等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有效地實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依據《生物課程標準》編寫的高中生物教材中研究性課題的出現,實驗數量及類型的增加,以及科學家實驗過程和思想的敘述,為嘗試這一模式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分析,提出假設→收集資料,引導驗證→師生交流,總結提高。
  2 “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運用
  現以高中生物第一冊第四章第一節“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中“生長素的發現”為例,簡要闡述這一模式的運用。
  2.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這一步是直接影響探索結果和模式成敗的關鍵。從備課開始,教師就要在充分考慮到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的基礎上,創設問題情境,有目的地啟發、誘導,使學生明白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另外,高中學生的獨立性較強,他們不喜歡被教師牽著走,因此,問題要有適當的梯度和一定的難度,語言也要富有啟發性和寓意性。示例過程見表1:
  G382RB09.jpg
  2.2 引導分析,提出假設
  假設是指應用已有的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它的形成是運用本模式的另一個關鍵步驟。基于學生運用因果聯系的理論來分析現象的能力還不強,因此應由師生共同討論,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并大膽聯想,從多個角度加以組合和改造,最后產生假設。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還應該注意篩選,找出合乎邏輯的假設進行驗證。示例過程見表2:
  G382RB10.jpg
  2.3 收集資料,引導驗證
  收集資料可以是通過理論指導下的課外閱讀和觀察,或通過現有的資料印證,或通過設計實驗驗證。然后是對收集的資料、結果、實驗現象或數據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探索。討論能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取長補短,激發學習熱情。在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同時,教師可把教學組織成有序的研究、探討,甚至是辯論的形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能像“講師”,而應該是“導師”或“教練”。學生模擬科學家的工作過程去“探索”,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產生高昂的學習積極性。示例過程見表3:
  G382RB11.jpg
  2.4 師生交流,總結提高
  在驗證、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應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觀點和新舊知識的契合點,引導學生揭示事實的因果關系,推導出基于科學事實的結論。這是將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的過程。示例過程見表4:
  G382RB12.jpg
  3 由“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引發的思考
  3.1 “倡導探究性學習”理念是這一模式的靈魂
  生物學科教學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方面有著重要的任務和作用。如果說新課程有許多“新”意的話,那么,“新”的標志之一便是在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上。新課程提出了“倡導探究性學習”的理念,因此學生應以探究性學習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之一。
  要實現新課程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具體目標,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探究性學習活動,而不能被動地、機械地學習知識。因此,擺脫“以學科為中心”和“以知識為中心”的傳統觀念的束縛,促進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是這次課程改革的突破口。
  嘗試“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正是基于“倡導探究性學習”這一理念,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在探究問題的活動中獲取知識,了解科學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維方法,學會科學研究所需要的各種技能,領悟科學觀念,培養科學精神,掌握科學方法。它是對傳統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及組織形式等的一種摒棄。一方面,學生將從被動的學習者變為主動的參與者,而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另一方面,教學模式也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就生物學科而言,課程的內容和呈現方式多樣化了,既包括課堂內學生的實驗、探究、討論、交流、質疑、游戲、角色扮演、競賽等活動,也包括課堂外學生的調查、進一步探究、社會實踐等活動,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開展的小課題研究與小發明創造等。
  3.2 “引導”的回歸是這一模式的基石
  在運用“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的活動中,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探究性學習。那么,如何進行引導呢?一是要進行探究性學習概念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探究性學習是指通過類似于科學家科學探究活動的方式獲得科學知識,并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科學的方法和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科學觀點和科學精神;二是要通過探究性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到探究性學習與以往學習方式的不同之處,初步感受這一新的學習方式的活力;三是教師要自始至終參與學生的首次探究性學習活動,師生共同針對面臨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并在尋找方案的過程中,通過觀察現象、實驗操作、記錄數據、樣本抽取、事實調查等,獲得翔實、直接、有效的資料,再通過對這些資料的歸納、比較、分析,形成對問題的解釋,從而使學生對探究性學習的一般程式有一定的了解,掌握通用技巧,理解大致模式。
  重新審視教育教學現狀,不難發現,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我們都偏重于教。備課時,教師更多的是考慮自己怎么上這堂課;上課時,教師也主要是沿著自己的教學思路去“引導”學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學愿望將學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學設計中,而忽視了學生自己去思考、領悟和感受的過程。究其實質,就是以“教”代“學”,學生的課堂體驗少之又少。
  教學改革不僅要促使教師轉變教育觀念,還要敦促他們反思固有的教學方式,努力改變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事實上,課程的意義是由學生自主構建的,只有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進入了課程,課程的意義才能真正體現出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動力才有根本保證。
  學生的課堂體驗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體驗,學生在課堂上才會興高采烈、其樂融融,對學習的態度才會越來越積極,信心也越來越強;有了體驗,教學的教育功能才得以實現和凸顯——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觸及學生的靈魂深處,使其因觸動而感動,因感動而內化;有了體驗,學生才能在問題情境、矛盾沖突、思辨碰撞中豁然開朗、茅塞頓開或心領神會,才能怦然心動、浮想聯翩或百感交集;有了體驗,才能實現知識與技巧、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新課程三維目標的較高達成度。

中學生物教學西安19~21G382中學政治及其他各科教與學龔雷雨/曹燕波20072007
龔雷雨,江蘇省無錫市教育研究中心;(214001)
  曹燕波,江蘇省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214023)
作者:中學生物教學西安19~21G382中學政治及其他各科教與學龔雷雨/曹燕波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2:10

[新一篇] 新課程教學案例引發的思考

[舊一篇] 新高中英語教材教法的繼承與創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