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基礎性與自主性促進歷史課程的革新  ——讀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實驗教科書有感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現代教育提倡“以人為本”。現代課程觀認為課程是為學生的發展而設置的,其核心應解決好“學什么”和“怎樣學”的問題。這也是進入21世紀的歷史課程改革應解決的兩個根本性問題。最近,通讀了由課程教材研究所歷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依據國家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編寫的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實驗教科書。我覺得該教科書很有新意,它較好地體現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較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和有關規定,在促進初中歷史課程的革新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的編寫以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力求解決好“學什么”和“怎樣學”的問題。在解決“學什么”,即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突出了基礎性;在解決“怎樣學”,即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轉變上,突出了自主性.本文擬就此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突出初中歷史課程內容的基礎性,是由其課程性質決定的
  《課程標準》明確規定“歷史(7~9年級)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課程標準》還指出:“歷史課程應突出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應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進入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為學生進一步接受高一級學校教育打下基礎。”在這里,突出基礎性,面向全體學生,成為解決“學什么”的問題,即課程內容選擇的一項重要的取舍原則。
  為了突出課程內容的基礎性,降低教材難度,減輕學生負担,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實驗教科書的編著者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首先,在編寫體例上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使用學習主題的呈現方式,不刻意追求歷史學科體系的完整性。
  教科書的編者按照歷史發展的時序性與學習內容的內在聯系把全書分為七個單元,每個單元分為若干課,每課突出一個學習主題,全書共編寫了44課(上、下冊各22課)。這樣就使全書的總課時量大大減少,同時也為活動課的設置(全書共設9課活動課)創造了條件。這既體現了歷史學科的特點,又有利于改變傳統教材“難、繁、偏、舊”的現象,突出了重點;降低了難度。
  其次,每課內容只有2~3個目,并以正文部分(宋體字部分)作為學習的主體內容和基本要求。
  正文部分力求寫得少而精,精心選擇能夠體現歷史發展階段特征和基本線索的史實(包括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讓史實說話”,讓學生與“歷史”交流對話,旨在引導學生去感受、理解和認識中國古代文明演進的基本歷程。例如,“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一課,只用三個子目講了三個典型:我國最早的人類——元謀人;以頭蓋骨化石聞名世界的北京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頂洞人。其中又重點突出了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秦王掃六合”一課,突出了“統一”這一主題:首先,秦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接著,為鞏固統一,秦始皇又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實行了一系列旨在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制度和措施;同時,北筑長城、開發南疆,也是為了維護統一國家。通過減少抽象的歷史理論和概念,減少繁雜的知識點,使得每課的正文內容更精練、簡潔,這樣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担,而且為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留下了比較充分的空間和時間。
  第三,以閱讀部分(楷體字)、文獻資料專欄、自由閱讀卡等多種方式呈現學習內容,使信息載體多元化。
  閱讀部分往往是正文要點的具體體現,它們既有利于增加課文的趣味性,又對理解正文要點做了必要的補充。文獻資料專欄選用淺顯、簡短而又具有典型性的文獻材料,既增強了教科書的歷史感,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閱讀能力。自由閱讀卡拓展了課文當中有關物質文明內容的介紹,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趣味性。通過以多種方式呈現學習內容,不僅使每一課的內容更加充實和豐富多彩,而且有助于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有效信息,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另外,由于這些內容不作為學習的基本要求,不要求學生必須識記與掌握,從而大大增加了教學的彈性,這就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和擴大了自我發展的空間。
  第四,力求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
  歷史教科學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載體,《中國歷史》(七年級)實驗教科書是寫給只有十余歲的初中生看的。中學歷史教學的任務不是培養歷史學家,也不是盡可能多地灌輸歷史知識,而主要在于利用教科書這個中介讓學生與“歷史”交流對話,讓學生去感受、體驗和理解歷史,逐步培養用歷史的眼光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終身受用的人文素養和歷史思維方法。因此,教科書在編寫中增加了一些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內容,盡量做到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去體會和感悟歷史,從而使教材避免了專業化和成人化的傾向。
   二、突出教學過程和方法的自主性,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促進歷史課程革新的必然結果
  本套教材滲透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參與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型向主動參與型轉化,由學會知識向學會學習轉化。只有實現這一轉化,才能滿足學生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需要。
  為了突出教學過程和方法的自主性,教材的編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作法。
  第一,激發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與好奇心,是激勵歷史學習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歷史學習的起點。因此,翻開每課書,首先進入學生眼簾的就是“導入框”。“女媧摶土造人”“嫦娥奔月”“幽王烽火戲諸侯”“商鞅立木取信”“荊軻刺秦王”……導入框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讀來興味盎然,從而創設了生動鮮活的歷史學習情境,使學生自然融入到了與歷史交流對話的氛圍之中。為激發學習興趣,教科書中精心配置了能夠有效輔助文字敘述的歷史圖片、圖表、地圖、繪畫等。翻開教科書,學生首先看到的是印刷精美的彩色歷史文物圖;閱讀每課書,幾乎頁頁都有歷史圖畫,或文物圖畫,或歷史想象畫,或圖表,或地圖。真是圖文并茂,生動形象。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直觀、具體地感受歷史,增強了教材的真實性和歷史感。
  第二,倡導探究式學習。
  傳統的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弊端,就是把教師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作為教學過程的核心。這就必然出現“以講為主”,甚至“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由于在課堂上“正面灌輸多,獨立思考少”“趨同思維多,求異思維少”“注重結果多,指導過程少”,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學生被動接受和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為了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型”向“主動參與型”轉化,教科書努力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創造條件。所謂探究式學習,簡言之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在學習過程中探究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創造條件,一是要精心設問質疑,探究由疑問開始;二是為學生營造開放的學習環境,既要鼓勵獨立思考、創新精神和求異思維,又要提倡“交流一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以及民主和諧的合作學習的氛圍。為創設探究性學習的條件,教科學在課文中間穿插了中小學教材教學京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王富友20022002王富友 北京東城區教科研中心 作者:中小學教材教學京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王富友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0:52:41

[新一篇] 科學有序 高效低耗  ——談高中課改中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舊一篇] 突破僵化的思維模式  ——對中小學語文教育現狀的調查與思考(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