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這是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的一句名言。1994年,黨和國家領導人在紀念葉圣陶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說:“他提出了‘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這一重要的教學思想,提倡教育者要善于誘導和啟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辨,斗爭能自奮,高精能自探’的主動境界。這些熠熠生輝的教育思想,對指導當代的教育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和繼承。”[1](1-2)
一、“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提出
葉圣陶從1912年18歲開始走上教壇,此后便長期從事我國的語文教育事業。他認為語文教學應該使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教師改。教師之訓練必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2](717)1962年1月22日,他發表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一文,指出:“在課堂里教語文,最終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使學生養成這樣一種能力,不待老師教,自己能閱讀。……因此,一邊教,一邊要逐漸為‘不需要教’打基礎。打基礎的辦法,也就是不要讓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講,而是想方設法引導他們在聽講的時候自覺地動腦筋。……怎樣啟發學生,使他們自覺地動腦筋,是老師備課極其重要的項目。”[3](280)據我們掌握到的資料,葉圣陶關于“不需要教”的完整提法是從這次開始的。這個新觀點的提出,可謂石破天驚,振聾發聵,立即在我國語文教育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此后,葉圣陶又在許多場合多次闡明了這個教育觀點。
1962年7月23日,他在給一位語文老師的信中說,教育“如扶孩子走路,雖小心扶持,而時時不忘放手也。我近來常以一語語人,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以其欲達到不需要教,故隨時宜注意減輕學生之依賴性,而多講則與此相違也”。[3](491)在這里,他非常明確地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自求得之,要鼓勵學生不依賴教師。為此,教師在課堂上就絕不能多講。教師講多了,學生不肯動腦筋,自求得之的能力就無從培養;教師講多了,學生不用動腦筋,就只好依賴老師了。時間一長,就永遠也達不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1963年6月,葉圣陶在評改一位初中語文老師的工作匯報時指出:“盡心盡力地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學生真正不需要教了,這才是教學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大成功。所以語文教師的責任并不是專為學生講書和批改作文。盡到責任還要推進一步,講書要達到不需要講,學生自己能夠讀書;批改作文要達到不需要批改,學生自己能夠認真下筆,完稿之后又能夠斟酌修改。”[2](536)1963年7月27日,葉圣陶又在給一位中學語文老師的信中寫道:“閱讀教學之目的,我以為首在養成讀書之良好習慣。教師輔導學生認真誦習課本,其意乃在使學生漸進于善讀,終于能不待老師之輔導而自臻于通篇明曉。”[3](498)
1977年8月,葉圣陶應《人民教育》雜志之約,作詩二十二韻,再次用更精練更形象的語言表達了這一觀點:“誘導與啟發,講義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終的乃一貫。譬引兒學步,獨行所切盼。獨行將若何?諸般咸自辦:疑難能自決,是非能自辨,斗爭能自奮,高精能自探。……逐漸去扶翼,終酬放手愿。當其放手時,此才必精干。”[4](632-633)詩中“獨行將若何?諸般咸自辦”后邊的四句中都有一個“自”字,指的是學生經過教師的啟發誘導之后,一切都能夠做到自行解決,自行處理。眾所周知,一個年輕人離開學校走上社會,不可避免地會碰到各種各樣數也數不清說也說不盡的問題,有思想方面的、工作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學習方面的、交際方面的、婚姻方面的,所有這些問題,既不可能依靠老師,也不可能依靠父母,只能主要依靠自己。而培養出能夠依靠自己解決和處理問題的“精干”之才——社會的合格成員,國家的合格公民,這正是葉圣陶心目中理想的育人觀。“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主張體現了葉圣陶的這個育人觀。
1978年3月,葉圣陶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召開的北京地區語言學科規劃座談會上發言:“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于語文),‘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怎么叫用不著‘講’用不著‘教’?學生入了門了,上了路了,他們能在繁復的事事物物之間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了,豈不是就用不著給‘講’給‘教’嗎?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教師不該朝這樣的好境界努力嗎?”[2](152)1983年8月6日,九十高齡的葉圣陶在接見民進外地來京參觀教師茶話會上又說:“剛才有一位同志說到我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后來我加了四個字:‘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我覺得這樣表達比較明白。是不是不教了,學生就學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為學生能夠自己學習了,不再需要老師教了。不要說小學畢業就學完了,中學畢業也沒有學完,大學畢業考上了研究生,也不能算畢業。世界上的事情是學不完的,無論是誰,都要學習一輩子。咱們當教師的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一直學到老。……達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給學生自己學習的本領,讓他們自己學習一輩子。”[5](542-543)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光輝思想,是葉圣陶對我國歷代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論的批判、繼承和發展。他既肯定了孔子、王守仁等教育家關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和“自求得之”這種提倡教師啟發誘導,學生獨立思考的教育主張,又嚴肅地剖析了舊式教育的糟粕。舊式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記誦很廣博的“活書櫥”,學舌很巧妙的“人形鸚鵡”,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讀為生的“儒學生員”。這種培養目標決定了它的教學方法必然是死記硬背、模仿迎合。舊式教育的影響和毒害,語文學科是首當其沖的,因為“學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舊式教育所沒有的,惟有國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閱讀和寫作兩項,正是舊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為國文教學只需繼承從前的傳統好了,無須另起爐灶。這種認識極不正確,從此出發,就一切都錯。”[2](87)葉圣陶的這段話明確告訴我們,語文教學必須“另起爐灶”,否則將“一切都錯”。我們的語文教學再也不能去培養“活書櫥”“人形鸚鵡”之類了,而應該致力于造就出千千萬萬能善于運用語文這一工具來應付生活的普通公民。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就不能如同過去那樣,再繼續搞“滿堂灌”“注入式”和“逐句講解”的教學了。葉圣陶在多次講話和文章中都對“教師講,學生聽”的教法表示了極大的質疑:“教師果真是只管‘講’的嗎?學生果真是只管‘聽’的嗎?一‘講’一‘聽’之間,語文教學就能收到效果嗎?”[2](149)事實證明,“教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的做法,與從前舊式教育的教法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是一種非常陳舊落后的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學生永遠都只能依賴老師,永遠都達不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二、達到“不需要教”的教法和途徑
既然“教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的教學方法是永遠達不到“不需要教”的,那么,怎樣“教”才能逐漸達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彼岸?葉圣陶的方法,是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認真地把握好三個環節,即“預習—討論—歷練”,其中“預習”在課前完成, “討論”以課內為主,“歷練”則以課外為主。
在“預習”這個環節中做些什么事呢?葉圣陶說:“預習的事項無非翻查、分析、綜合、體會、審度之類;應該取什么方法,認定哪一些著眼點,教師自當測知他們所不及,給他們指點,可是實際下手得讓他們自己動天君(筆者注:‘動天君’系葉圣陶家鄉蘇州方言,即‘動腦筋’的意思),因為他們將來必須自己動天君。”[2](66)葉圣陶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要把“翻查、分析……”這些本該由學生做的事情仍然還給他們自己去做,不要由老師越俎代庖。盡管學生在預習中不可能弄得完全頭頭是道,可是教他們預習的初衷本來就不要求弄得完全頭頭是道,最要緊的還在讓他們自己動天君。他們動了天君,得到理解,必然印入更深,收益更大,同時又為進入第二階段打了基礎,作了準備。
第二階段為“討論”。葉圣陶說:“預習的事項一一做完了,然后上課。上課的活動,教學上的用語稱為‘討論’,預習得對不對,充分不充分,由學生與學生討論,學生與教師討論,求得解決。……教師猶如集會中的主席……只要待學生預習之后,給他們糾正、補充、闡發;惟有如此,學生在預習的階段既練習了自己讀書,在討論的階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實益,他們閱讀書籍的良好習慣才會漸漸養成。”[2](66-67)如若語文教學不提倡學生課前預習,不采取課堂討論的形式,而是上課鈴響了,學生坐定在位子上,聽到教師說今天講某一課之后,才翻開課本來,聽教師逐句逐段地講,直到講完,別無其他工作,學生根本不用動腦筋,無法經歷到學習上很有價值的幾種心理過程,比如,獨創成功的快感,比量短長的思索,追求解決的注意力等。與此同時,專讓學生坐在教室聽老師講,他們還會漸漸養成懶得去仔細咀嚼的壞習慣,那就只有一切依靠老師;這樣的學生一旦離開了老師,就像學步時從未離開過大人的孩子,只能磕磕碰碰,頻頻跌跤了。
第三階段是“歷練”。歷練應該貫穿于語文學習的全過程。只有經過反復歷練,才能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才能獲得運用語文的諸種技能。國家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就十分強調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6](16)就閱讀的歷練而言,學生經過課堂的深入討論和精讀指導,對于文章的細微曲折之處都弄清楚了,就要進行吟誦、閱讀略讀書籍和參讀相關文章的歷練。“吟誦的時候,對于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3](237)歷練中的略讀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至于參讀大量的相關文章,更是養成學習語文良好習慣所必不可少的。課標在“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中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并列出了建議閱讀的具體書目,可謂英明之舉。參讀相關文章還可以在敏捷上歷練;能夠花一兩個鐘頭把一篇文章弄清楚固然好,更敏捷一點只花半個鐘頭一個鐘頭尤其好。葉圣陶要求我們把課前預習和課內討論作為出發點,然后在歷練中向四面八方發展開來,這樣,“精讀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帶讀許多書,知解與領會的范圍將擴張到多大啊!學問家的廣博與精深差不多都從這個途徑得來。中學生雖不一定要成學問家,但是這個有利的途徑是該讓他們去走的”。[3](240)
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學真正掙脫了“教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這種塾師教法的桎梏,扎扎實實地按葉圣陶所說的做好了“預習—討論—歷練”的工作,時間一長,次數一多,學生就能養成學習和運用語文的好習慣,就能熟練地掌握語文這個工具,那樣,葉圣陶關于“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主張就得以實現了。
三、達到“不需要教”的困難和阻力
應該清醒地看到,要實踐“預習—討論—歷練”的三階段教學法,目前仍然困難重重,阻力很大。但是,困難再多也要克服,阻力再大也要沖破;因為不克服這些困難,不沖破這些阻力,那就只能繼續重復“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寫,教師改”的老做法。實踐證明,用那種落后陳舊的教學方法,不論教師如何賣力地講解,怎樣認真地批改,都是永遠不可能達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的。
我國的語文教學改革到底有來自哪些方面的困難和阻力呢?
困難和阻力之一來自語文教師本身。語文教師都是學校培養出來的,他們當學生時的老師大多數都是以講書為務的,長期的耳濡目染,早已習以為常;自己當老師了,很自然就用老師當年教自己的辦法來教學生。每教一篇文學作品,總是“作者簡介—時代背景—詞語解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一個也不能少。習慣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要改掉它,談何容易?再則,如果說“預習—討論—歷練”的教法比“逐句講解”更為方便、省力,那改過來或許還不會太難,問題是這種新教法比起原來使用慣了的老教法,除了教學效果好,學生能得到實益,且能達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之外,對語文教師來說幾乎全都是“缺點”:備課更吃力了,上課更辛苦了。為什么說更吃力、更辛苦?道理很簡單,學生動了天君之后,預習時認真了,到上課討論時就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中的有一部分是學生經過相互討論仍然解決不了的,當然要由教師來點撥和解答。此外,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教師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對學生提出的看法和觀點,要做到“有錯誤給與糾正,有疏漏給與補充,有疑難給與闡明”,[3](236)這對語文教師無疑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原來的“逐句講解”只要有一本教學參考書,照本宣科似乎也能勉強蒙混過關,現在要駕馭全班有備而來的數十位學生,教師如若沒有一定的功底或沒有進行認真細致的備課,你這個“主席、評判人與訂正人”[3](235)是會時時處處出洋相的。相當數量的語文老師,既不喜歡出這個洋相,又不愿意花大力氣去充實自己的語文功底,下大決心去擯棄原來用慣了的陳舊教法,這就很自然地導致了語文教學改革的步履維艱。
困難和阻力之二來自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某些領導。毋庸諱言,這些領導未必全都研究過葉圣陶的語文教育思想,其中有的領導對語文課程標準都很少接觸,當然不可能了解原來那種“逐句講解”“精批細改”的做法是事倍功半、大錯特錯的。僅以閱讀教學而言,有個別領導甚至會認為語文教師以講書為己任是天經地義的,講課生動、學生喜歡聽的就是好教師。其實,語文教師的教學,如果學生沒有從中受到啟發誘導,沒有掌握語文工具,沒有養成聽說讀寫的良好習慣,那么,教師講得枯燥、乏味、不生動固然不好,教師講得天花亂墜、津津有味難道就好嗎?除了能給學生留下些許對教師的羨慕之外,到底還有什么用?
困難和阻力之三來自一部分學生家長。家長對子女的學習都是相當關心的,“望子成龍,盼女成鳳”之心,人皆有之,可惜未必全都知道怎樣才是對子女有利的真正關心。他們對中小學其他各門課程的發言權或許不大,但對語文學科的教學卻會指指點點,只不過常常會用他們自己學生時代的老觀念來指點。比如,有的家長見到小孩作文本上改動得極少或基本未改,心里就不高興,倘若教師將孩子的作文基本上改寫了一遍,他們或許會很高興。殊不知,任何人寫作水平的提高都是靠自己多寫、多改練成的,哪里是教師改出來的?葉圣陶說得好:“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2](157)所以,我們一定要反復向家長宣傳,讓他們“懂得無謂的‘改’對學生并無好處”。[3](528)當然,讓學生自己改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學生的作文教師至少應該認真看過,否則你就不了解學生的寫作實際,但絕對不要去搞什么“精批細改”。按照葉圣陶的觀點,語文教師的任務只是從旁指導,萬不可越俎代庖地把本應由學生自己做的事情包攬下來,因為那樣做不但對學生無益,反而有害!不鼓勵和指導學生改,學生就學不會自改,以后畢業離校了,身邊沒有老師了,到那時寫了文章自己卻不會改,豈不是害了他們?
由此可見,要使“教”達到“不需要教”,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方法,這會讓學生一輩子受用。
收稿日期:2007-02-01
課程·教材·教法京31~35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徐龍年20082008
Ye Shengtao/teaching for not teaching
How to Teach Chines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Not Teaching ——With Comments on Ye Shengtao's Chinese Pedagogical Thought XU Long-ni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Lishui University, Lishui Zhejiang 323000, China)In the early 1960s, Ye Shengtao put forward that teaching is for not teaching, revealing profoundly the nature of Chinese teaching. Chinese teaching has long been less fruitful, which is mainly due to its deviation from the goal for "not teaching". To attain the ideal of "not teaching",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abandon the old methods of careful correction and explaining sentence by sentence, adopt the method of elicitation and inducement, with students as the real masters of Chinese learning.
徐龍年,浙江麗水學院人文學院教授。(麗水 323000)
作者:課程·教材·教法京31~35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徐龍年20082008
Ye Shengtao/teaching for not teaching
網載 2013-09-10 20:53:49